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doc
《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 她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至今,她和人民代表大会共同走过65年的光辉岁月,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希望你喜欢。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1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28日凌晨1时31分在山西长治逝世,享年91岁。申纪兰同志1929年12月生于山西省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顺县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西
2、沟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2月,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申纪兰同志被选为副社长。她发动西沟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争取实行了男女同工同酬,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申纪兰的事迹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男女同工同酬作为重要的政治命题得到广泛关注,并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写入宪法。1953年4月,申纪兰同志当选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会委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
3、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6月,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赴丹麦参加了争取妇女权利及世界和平世界妇女大会。1958年12月,赴北京参加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中国妇女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1954年,申纪兰同志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25岁第一次当选至今,她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1971年,申纪兰同志任平顺县委副书记、晋东南地区妇联委员。1973年至1983年,任山西省妇联主任。1984年至20XX年,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要
4、住房、不脱离农村”。改革开放后,申纪兰同志与时俱进,带领山区群众勇闯市场经济,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农林牧副一起抓,治山治沟、兴企办厂,为老区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党的十八大以来,申纪兰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群众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创办扶贫工厂,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努力把西沟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1954年,申纪兰同志被评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业增产模范。1979年、1989年、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被长治市委授予太行英雄称号。1993年、20XX年山西省委发起了
5、向申纪兰同志学习的号召。2001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XX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XX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XX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XX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19年10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活动。申纪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忠实践行党的优良作风,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XX年5月2
6、5日,习近平同志到平顺西沟考察调研时指出:“西沟60多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李顺达、申纪兰的劳模精神,需要好好总结和发扬。”“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太行精神和纪兰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亲自向申纪兰同志颁授“共和国勋章”。申纪兰同志生病、住院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栗战书、王沪宁、丁薛祥、王晨、张春贤、沈跃跃等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其他方式表示慰问。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林武等省领导多次前往家中、医院进
7、行探视、问候。申纪兰同志的一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见证了共和国民主法治进步的历史进程,见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沧桑巨变。她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作出了巨大贡献,树起了不朽丰碑。申纪兰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生践行了“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她一生坚定地追随党,追随共产主义,不论时代形势如何变化,始终坚信“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她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忠诚
8、于人民的坚定意志。申纪兰同志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用一生坚守了“身不离劳动,心不离西沟”的劳模本色。她总说:“劳模,劳模,不劳动叫啥劳模。”几十年来,她始终坚信劳动最光荣、奋斗才幸福。不论职位如何变化,她始终保持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的传统,坚持住在西沟,坚持参加劳动,团结带领西沟人民战太行、绿太行、富太行、美太行,以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劳动模范的光辉形象。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平顺县先后涌现出了100多位省部级劳模。申纪兰同志忠诚履职、心系群众,用一生履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60多年来,她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人民的声音带到中
9、央去,把党的声音带回基层来。仅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就先后提交议案建议480多条,躬身践行了“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的诺言。申纪兰同志的一生,是听党话、跟党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情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一生。她的逝世让太行垂首、漳水含悲。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申纪兰同志的坚定信念、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纪兰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斗。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2走进山西平顺县西沟展览馆,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详实地记录着西沟半个世纪来的变迁:照片中风华正茂的申纪兰,当年曾以惊人胆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她和西沟人一起,在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上造林辟田,把西沟变成了一方宝地。“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申纪兰和西沟人不仅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还把“西沟精神”留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1929年,申纪兰出生于山西长治平顺县,17岁时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这个位于太
11、行山革命老区的小山村,当年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零零星星的地块,不是散落在沟底,便是挂在半山梁上。由于山上没有植被,水土流失很严重。1951年12月,为了促进生产,让全村人吃饱肚子,李顺达联合几个互助组,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规模扩大了,光靠男劳力完不成生产计划,社长李顺达提出让勤奋能干的申纪兰担任副社长,发动妇女一同参加劳动。那时新中国刚解放,受观念的影响,妇女很少能走向社会参加劳动。20出头的申纪兰没有像别的妇女一样整天围着锅台、炕台转。她不仅下地和男人一样干活,还克服种种阻力,走村串户劝说妇女姐妹走出家门。妇女们参加劳动以后,遇到了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在
12、申纪兰的提议下,女社员开始跟男社员学技术,比撒肥,比间苗,比锄苗,样样不落后。经过多次争取,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得一样的工分。劳动不分性别,要和效益挂钩,妇女们就这样被发动起来了。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西沟村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1953年,李顺达与申纪兰双双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毛主席在接见妇女代表时,高兴地和申纪兰握手,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半个多世纪来,在西沟人的努力下,西沟村干石山上的树种了补,补了种,前后种了七八遍,终于长起了1.5万多亩的成材林
13、,12万株经济林。1963年秋天,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西沟人第一次被亲手种下的大苹果“撞上了头”。1954年深秋,25岁的申纪兰坐着驴车从平顺县出发,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此后,连任11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成为了共和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传奇,并被外国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要在过去,我做不了劳模,还得受罪。”申纪兰说,“现在我们国家一个阶段一个进步,老百姓都享受到了。”几十年来,申纪兰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三农、教育、惩治腐败等问题都提出过建议和议案。她说,下至农村上至国家大事,我都要举手,要不说句公道话,还叫什么人大代表。1973年,申纪兰被调任山西省妇联主任,但这
14、并没有给她带来欣喜,反而令她为难。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10年后,任职期满的申纪兰没有申请退休享福,而是回到了西沟,为农民们寻找新的致富方向。她说:“农村还困难,在省里有自来水,我们到家里那是走多远还挑不到一担水。我想到农村的生活,还没有富起来,还很苦,我是应该还回到农村跟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现年80岁的申纪兰仍然生活在西沟。这位手上生满老茧、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穿衣打扮与西沟农民并无差别。申纪兰说,对她而言,在西沟干,比在城里当官更能出上力。“我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们中间,才能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为他们代言。”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在解
15、放中获得尊严申纪兰在向全中国人传递着一个信号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劳动,就能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申纪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模申纪兰生平先进事迹学习3初夏的长治,凉爽宜人。从长治市驱车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位于西沟村的纪兰党性教育基地采访申纪兰代表。放眼望去,西沟青山环绕,满目苍翠,
16、空气清新,晴空万里,这里就是申纪兰带领山里人治山治沟、植树造林、兴企办厂、艰苦奋斗探索山区发展道路的神奇土地了!基地门口的长形大石上醒目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沟考察调研时强调的一句话:“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红色的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闪耀光芒,令人心生敬仰。据当地人介绍,纪兰党性教育基地也是长治市和山西省党性教育基地,每天申纪兰会在这里接待各方来学习拜访的干部群众。“申主任来了!”申纪兰曾担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0多年,当地人大工作人员都习惯这样称呼她。听到这句话,中国人大记者连忙迎上去。眼前的申纪兰一身白衣黑裤的朴素衣装,满脸的笑容是那样和蔼可亲,和记者相握的双手温
17、暖有力,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真诚与热情。在会客室里坐定,申纪兰主动问候记者:“昨天来的?先喝点水。”她虽年近90岁高龄,但声音仍然洪亮。“我们想请您谈谈对党的忠诚、对人大的执着、对农村工作的无私奉献。”记者说。听到记者的问题,申纪兰打开话匣子,历史在话语间流淌出来,采访就这样开始了。“最难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申纪兰告诉记者,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珍贵记忆。那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那时还没有人民大会堂。大会开幕的时候,是毛主席主持会议,他一走出来大家都站起来鼓掌。“1954年,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被选上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8、。”申纪兰说。20世纪50年代,从“三台”(锅台、灶台、碾台)走向田间,申纪兰带领西沟妇女在封闭贫瘠的小山沟争取“男女同工同酬”,成为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第一人。申纪兰的这一创举被人民日报记者写成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通讯*发表,申纪兰因此名扬全国,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听说我选上了,全村人都很激动。有些男同志还来问我:女同志也能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我说:女同志咋就不能当人大代表了?这说明新中国对我们广大农村妇女重视。”申纪兰说,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时,她在选票上给毛主席画了一个圈儿,排队走到投票箱前郑重地投下一票。大会期间,毛主席还接见了包括她在内的劳模代表,挨个握手照相。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劳模 申纪兰 生平 先进事迹 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