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万州库区合作实施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
《福建省“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万州库区合作实施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万州库区合作实施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万州库区合作实施方案为做好福建省“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万州库区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部署和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水移民(2021)384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工程、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黄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绿色
2、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重庆市万州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社会和谐稳定,使居民的获得感更真实、幸福感更充实,安全感更踏实。(二)主要原则互动发展,合作共赢。充分发挥援受双方比较优势,推动对口支援合作从单方受益为主向援受双方共赢转变,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良性互动的合作新格局。保障民生,基层为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合作的重要内容,面向基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直接受惠、长期受益。统基推进,突出重点。加强省内相关资源整合,强化协同配合,会同
3、万州区共同推进各领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谋划项目资金安排,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亮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三)主要目标。加强深度合作,推动闽万经济互动,密切各领域交往交流,工业强区、农业强区取得标志性进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区域协同治理加快推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二、加
4、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治理模式以及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对万州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万州区生态环境保护、水质提升、消落带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通过种植鹅掌楸、中山杉等,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防治,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当地治理效能。(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应急厅、林业局,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等按耿责分工落实(以下均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五)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5、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库区环境综合治理支持力度,帮助培养生态环保人才,构建智慧化环境监测网络。统筹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鼓励省内环保龙头企业到万州区投资兴业,参与万州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环保设施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结合万州区百万头生态猪”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生态养殖新模式,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种养循环模式,推动农业绿色生产。(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鼓励农业科技企业、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与万州区企业合作,建立绿色化、循环化生产、经营、推广、销售体系,发展上下游绿色农业配套产业。鼓励福建绿色产业园区帮助
6、万州区工业园区开展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生产生活经验交流和培训活动。(责任单位:省工信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三、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支持发展旅游产业。助力万州区构建“一环双线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支持打造高A级旅游景区,打造万州区“三生文化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进智慧景区发展。加强两地旅游交流合作,鼓励旅游企业到万州区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互邀参加旅游文化节庆、展会活动等,鼓励开发文化旅游新产品,联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开展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支持旅游从业人员双向学习交流。支持开展职工疗休养交流合作(责任单位:省文旅厅、省总工会
7、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八)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结合万州区农业“双百亿”工程,推动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初加工中心、标准化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厂建设。支持特色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与万州区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农畜产品种植养殖产学研技术攻关,开展试验和示范,推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省农科院等按职责分工落实)(九)支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鼓励大型物流及电商平台型企业到万州区开展合资合作或兼并重组,推动新型物流、电子商务发展,鼓励福建省商贸企业与万州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业
8、务合作关系。开展消费协作,在电商技术人才培训I,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互鉴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万州烤鱼、玫瑰香橙等万州区特色产品在闽推介和销售。(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总工会,省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十)支持发展绿色制造产业。用好闽万两地招商引资平台,办好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引导和支持先进制造业与万州区开展合作,加强对招商引资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支持两地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合作,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支持万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绿色改造,促进万州区产业绿色发展。(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商务厅,省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9、十一)支持提升创新驱动能力。鼓励跨地区孵化“飞地模式”,支持福厦泉自创区、高新区与万州区开展合作创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福建省孵化器、众创空间向万州区拓展,支持新经济服务平台到万州区落地或建立链接,推动新技术在万州区应用。加强科技交流互动,利用好我省“海创会”、98投洽会等平台,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创新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强化创新主体的培育与孵化,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新技能就业等培训。建立科技扶持机制,支持福建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万州区开展研产合作,把万州区作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助力万州区普及先进适用科技。支持万州区劳动者就业创业,给予创业就业培训指导,帮助开展党政干部及各类专
10、业技术人员培训。(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人社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十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支持万州区福建小学、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沙河中学(福建中学)、双河小学、鹏程小学、龙沙中心小学、天福幼儿园等建设,补齐教育设施短板。强化结对共建,支持福建省优质学校与万州区学校“结对子”,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助力创建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推动“三个课堂”的常态化建设和按需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推动通过培训交流、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方式,帮助万州区培养优秀校长、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11、、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安排定向招收万州区考生计划,鼓励跨区域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教学科研成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等)(十三)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支持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万州区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远程诊疗服务平台,支持省内医疗机构与万州区医疗机构“结对子”,选派医疗人才赴万州区开展帮扶协作,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医疗机构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人才梯队。鼓励福建医疗人才参与万州区组织的巡回医疗、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社厅、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十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开展文化、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
12、文艺下乡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与万州区共用体育集训场地,联合举办体育赛事,选派优秀体育教练双向指导交流或短期培训。(责任单位:省文旅厅、体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十五)着力提升就业水平。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为万州区提供就业需求、岗位供给清单,组织企业到万州区招募员工,开展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库区移民稳定就业。支持万州区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等人员的就业问题,组织万州区应用型技术人员到福建学习交流。(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等)(十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帮助引进先进的社区管理理念和技能,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培训,提高移民小区管理水平。协助万州区完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十四 对口 支援 三峡 万州 库区 合作 实施方案 全文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3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