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导游词范文大全.doc
《青海导游词范文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导游词范文大全.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导游词范文大全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下面是收集推荐的青海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青海导游词(一)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青海游玩。现在我们出发前往海心山。俗称湖心岛。古时称仙山,或龙驹岛,蒙名为“奎逊托罗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约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览胜地。全岛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为1平方公里,形如螺壳。山顶高出湖面约数10米,海拔约3300米。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丽时,凭高远眺,只见海心山犹如雪浪飘浮,蔚为壮观。古人曾有诗
2、赞道:“一片绿波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海心山形成于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即青藏高原隆起时。关天它,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围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着成千上万的牧民。草原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盖,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两个道人去西天途中路过此地,一时找不到水喝,师父让徒弟到泉中取水,临行前,特别嘱咐取了水要盖好井盖。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却忘了盖井。结果没等他走到师父跟前,发现身后潮水汹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涨越高。师父一看情况不好,赶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进水中,才将泉眼压住。可是,原来的草原已变成汪洋一片,周围成千上万户人家被大水淹没一空。后来,人们
3、便把青海湖称“赤秀洁莫”,意为“万户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称为“错宁玛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海心山地势较为平坦,岛上怪石嶙峋,沙洲点点,杂草丛生,野花纷披。其有一种花,名叫佛花,色嫣红,叶似蔷薇,每年农历四月开花,香气袭人。此外,岛上还生长大量的野葱、鹤冠草等优良牧草,每到夏季,岛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海心山四周环水,远离尘世,境地幽绝,天然仙境,令人神往。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岛上修行。据古籍记载,早在汉代,岛上就有庙宇。僧人于冰合时,出海取一年之粮而入居,整年不复出。附近牧民还将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后置于此山,永不宰杀,供神佛之用。传说,当时有人将良牝马
4、置此山,至来春牧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因此称为“龙驹”,海心山因此而称为“龙驹岛”。历史上有名的帝王王莽、隋炀帝都求过龙种。唐天宝年间,唐代名将哥舒翰夜屠石堡,攻占西海后,筑神威城于“龙驹岛”。如今这些历史的陈迹,早已被风雨所吞没,岛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庙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筑,可供游人凭吊。大家期待吗?青海导游词(二)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昆仑山是万山之宗,地球之脉。纳赤台一眼泉水终年突突翻涌,被当地人称为“圣水”,此泉,便是昆仑泉。即使隆冬时节,四野里冰天雪地,昆仑泉水却从不封冻,依然喷涌不止,成为一大奇观。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海拔4772米,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
5、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象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烈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中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离昆仑
6、山口不远,便是著名的玉虚峰。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昆仑山口既是进出西藏的要隘,也是旅游者神往之地。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一番场。昆仑桥又称一步天险桥。位于格尔木南部的昆仑山下,距格尔木市约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险关。昆仑桥飞架于一步天险之上,全长只有4米多,是一钢筋水泥大桥。昆仑桥之壮观不在大桥本身,而在于桥下的巉岩绝壁和万丈深涧。发源于昆仑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格尔木河,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
7、将河谷的千板岩长期冲刷穿凿成了一条深40多米、宽数米的石峡险谷,其中最窄处只有4米左右。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巉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形势极为险峻。人们站在桥上俯身鸟瞰,但见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真是令人望之目眩,闻之丧胆。因此许多过往行人,一般都要到桥头凭高俯瞰一番。青海导游词(三)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大美青海,欢乐夏都西宁市。我是你们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的导游。翻开世界地图,在亚欧大陆的中南部,一块棕褐色彩的高地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高亢海拔,辽阔面积,年轻历史和独特位置与一体的,具有“世界
8、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对此都耳熟能详,但对于青藏高原的门户西宁,却都不甚了解吧!中国汉字讲究同音异形,琪的同性异形字之一就是神奇,奇特的“奇”,那今天呢,我就用五个“奇”,带您走入欢乐夏都西宁。西宁第一奇就奇在“气候奇特复杂”。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寓意“西陲安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右通海藏,左引甘凉”,虽然是平地升天的第一步,但它的海拔已经达到2250米,比东岳泰山顶峰还高出600多米。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18.9摄氏度。也正是由于
9、高海拔,西宁夏季日平均气温只有1517度左右,素有“西宁无夏日”之称,相对于内地火炉般的盛夏,这里的确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为此,西宁市特意打出“中国夏都”品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西宁的夏日更加迷人“夏都”的旅游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此外,由于西宁西北部有祁连山,日月山等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气很难入侵,一月平均气温约10度,加之,暖气普及率相当高,使得滴水成冰的日子也成了暖冬。用“夏无炎暑,冬无酷寒,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来形容西宁的气候在合适不过了。西宁的气候不仅奇特,而且复杂。其实,西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高寒缺氧,人烟稀少,常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它确实有亘古连绵的冰山雪
10、峰,但它也有葱葱郁郁的森林,深切低下的炎热河谷和温泉,加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次的民俗风情,使得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说西宁第一期归功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西宁第二奇就非人类奇迹莫属。由于自然,历史,区位等因素,青藏高原的面积虽占全国总面积的25%,然而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青藏高原因此也一度被世界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素有“中国最安静城市”之称的西宁市却最先打破缄默,成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西宁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枢纽,商业交往频繁,古羌人在此游牧生息的同时吸收了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开始定居农耕
11、,并逐渐形成了以日月山为界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加之,较青藏高原腹地更为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西宁市人口密度居整个青藏高原之首,20_末西宁市7665平方千米的土地却拥有222.87万人口,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奇迹”,在这222.87万人口中,西宁将“和谐,包容,多元”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里聚居的汉,藏,回,蒙,撒拉,满,土等37个少数民族和谐共生,这里被世代信奉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天主教,道教交汇繁荣,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象。初到西宁,给人的印象是新兴城市,其实不然,他是青藏高原上最最古老的城市,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西平亭”,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
12、喉,丝绸南路的要道,西海的锁钥,青藏高原通往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的西宁是一个人口和民族不断变迁的地区,而今日的西宁仍然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漫步西宁街头,每一个异乡客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这里接纳了无数的移民者和五湖四海的创业者,20_年末,移民人口达到100多万之多,这别样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风情,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西宁第三奇,必属天路。地势险峻,高山连绵的地势造成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极其不便,解放前,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正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极言其交通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 导游 范文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