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doc
《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1一、研究背景:1、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怎样提高教学效果?很现实地摆在教师面前。2、近年来,我校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工作:我校开展了“合作课堂”的试点工作。学校重视教研组、课题组的成立和建设,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结合实际,各教研组、课题组进行高质量课、汇报课、研究课等的观摩。二、研究价值: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2、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
2、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3、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适应当下教育形势的教学体系。4、形成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三、课题内涵(课题界定):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发不仅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一种动力,它还代表了观察和组织再现现实的一种方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教学设计与开发可以被认为是教师用来清晰地表述他们的观察和表明他们的教育学理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有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并进行教学反思,并从自己的教学体验中获得有益的东西,或从编写教学设计、分析他人的教学设计以及相互交流中强化自己的决策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四、研究内容:1
3、、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研究。2、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管理研究。研究宽松有序、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及开放型管理模式。3、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研究。研究适合初中物理教学及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手段。4、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制定研究通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作业设计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骤、时间等)(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物理课程新标准、素质教育理论等书刊广泛涉猎。2、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的评析,教学过程的实施、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3、总结法。在不同阶
4、段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总结中,探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如何有机整合。(二)步骤和时间:1、准备阶段(20_年3月)。收集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申请立项。2、实验学习阶段(20_年4月)。成立课题小组,拟定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人员,组织学习,取经交流。3、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_年5月-20_年2月)。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研究,开展研讨、定期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研究分析研究适合本校的教学设计和优化方法,进行论文交流整理,保管资料。4、实践总结阶段(20_年3月)。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
5、将实验成果向全校推广。(三)总结结题阶段: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2、结题。六、预设成果:1、阶段性成果(1)相关学科关于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论文、经验总结。(2)优秀教学设计,特色个案。2、总结性成果(1)参与研究教师的心得与体会,(2)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件(3)各种材料汇总总结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2一、研究思路: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优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2)优组学习时间。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3)优
6、组课堂环节。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4)优组训练练习题。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二、研究目标:(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研究方法:(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
7、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立假设解题为止。(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四、研究步骤: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1、确定内容: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发散性思维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
8、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畅游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我阅读了发散性思维训练丛书、思维影响认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系列)东尼博赞等图书,学习了吴正宪等专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论著、教学方法,学习了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调查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需求,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态。虽然调查的结果让我有些失望,但这却更坚定了我进行研究的决心。4、拟定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研究计划。第二阶段(用时5个月):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
9、式,反思、修正计划。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意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记录,以便修整训练方法和方案。2、邀请学校教师参与听课并提出建议,通过教师的评课,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4、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研究深入。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正研究计划。第三阶段(用时5个月):主要是继续进行试验、观察、检测、比较,针对第二阶段发现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修正研究计划1、进一步发掘教材中的“发散”素材,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2、充分运用“一题多解”的训练方式,培养
10、发散思维的求异性。3、注重变式引申,培养发散思维的探索性。4、重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发散思维的创造性。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修正研究计划。第四阶段(用时1个月):主要是进行研究行动验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迎接结题验收。1、进一步研究、探索、总结、运用发散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在校内上研究课,进一步获取同行们的评价和建议。2、通过多种方式,测试学生的训练成果。3、收集、整理课题的研究材料,总结研究的过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2022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3一,研究的背景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本课题所指经典歌词,主要包括近一百年来的一些中外著名歌曲的歌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师 课题 研究 活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0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