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调研情况的汇报.docx
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调研状况的汇报材料依据地委委员、县委书记车军平同志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县委组织部关于对互助县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的调研方案(互组【2008】71号)的支配,由纪委、组织部、民政局、审计局、农业局以及县经营管理站等部门成立了特地的调研工作组,针对我县村级财务公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于2008年5月5日起对威远镇、高寨镇、红崖子沟乡等十个乡镇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进行了调研,现就我工作组有关调研状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一、基本状况我工作组由农业局、民政局、审计局、县经营管理站抽调人员组成,共5人,在农业局副局长姜发隆组长的带领下先后对红崖子沟乡、高寨镇、威远镇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进行了调研,并实行随机抽样的方式,按集体资金多、集体资金少、无集体资金村的要求,分别深化到红崖子沟乡小寨村、下寨村、上寨村,高寨很西庄、西湾村、东庄,以及威远镇寺豪子村、深沟村、安定村等9个村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首先工作组听取了各乡镇领导就本乡镇村级财务公开及管理等方面的简要汇报,从整体上初步了解了该乡镇的基本状况;然后工作组深化到各村、经济社会服务中心农经人员中,实行座谈、看记录、查账等多方式对有关村级在财务公开、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报账程序、财务人员设置、账务处理、集体资产管理、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村有乡管”的运行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再次,依据状况作了具体地记录,并广泛征求了看法和建议。从调杳的三个乡镇总体来看,红崖子沟乡、高寨旗的村级财务已纳入“村有乡管”管理模式当中;威远镇的村级财务由村级自理,专设会计和出纳进行财务处理。各乡镇能够针对本乡镇村级财务公开的实际在制度方面进行了肯定的规范和约束,还适时在换届选举后对村级干部和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了肯定的有关财经纪律、农村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在村务公开中也相应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实行了“五步公开法”、“三个三”的工作目标,进行了1-2次的公开,并依据县政府有关结合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对村级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各乡镇检杳来看,大部分乡镇已进行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任务达三分之一,并且还在进行中。在审计中也解决了一部分村级财务问题,在肯定程度上保证了本辖区内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虽然各乡镇都在村级财务公开及管理等方面做了肯定的工作,但村级财务在近几年由于各种缘由无论在公开还是管理等方面问题依旧突出,有的村已形成上访的势头,给全县村级财务公开与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影响着干群关系,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村级财务公开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从调查的三个乡镇9个村来看都或多或少在财务公开、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报账程序、财务人员设置、账务处理、集体资产管理、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村有乡管”的运行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1、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养低下、技能偏低,更换频繁,队伍不稳定。各乡镇都缺乏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和财经纪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加之在换届选举中财会人员更换频繁,从而导致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养低下、技能偏低、财经纪律性不高,更无谈进一步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2、乡(镇)级业务主管部门人员设置严峻不足,业务杂而不专,或是兼职较多,力不从心,难以发挥其培训、审计、监督、管理等的职能,“村有乡管”工作严峻滞后。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乡镇都将原有主管村级财务的农村经营管理站并入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农经岗位人员设置只有1-2名,并且部分人员兼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和其他工作,业务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即使想搞好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管理工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真正发挥乡(镇)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审计、监督、管理等的职能。再加之原有老农经人员的退休,导致乡(镇)级业务主管部门人员严峻不足,致使“村有乡管”工作严峻滞后,各类问题也日益突出急需解决。如基金会遗留的新旧借款无人收取和呆账问题、挂入账面的暂付款问题,“代管资金”中的坏账损失、部分村社的超支部分、无法入账的专用资金问题等等。3、财务公开次数较少,公开内容不透亮,部分村社即使公开了也只是会议例行公开。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发挥作用甚微。因乡(镇)级业务专管部门人员不足,村级财务每年的财务审计次数较少,审计后的公开次数也相对较少,部分村社因各类缘由只做会议公开,或黑板报公开,并且公开内容不透亮,群众知晓度不高。各村都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但其组织形同虚设,作用发挥甚微,甚至无作用。并且部分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或“两委”人员兼任。4、财务管理缺乏分工,现金管理混乱。财会人员职责不明,致使多头管钱,大部分村干部对集体资金谁拿到手谁用,利用职务乱花钱的现象非常严峻。一些村收入不刚好上缴或不入账,支出无支配,支出票据手续不健全,白条顶库现象严峻。5、账务管理不规范,收支难以限制。收入多数以口头收入入账,无原始单据,支出中款待费支出比重较大,支出单据中部分手续不健全,并且自制单据占有肯定的数量。还出现征地补偿费等资金干脆汇入村干部手中,收入难以限制,甚至不入账。大部分村待资金花完后才以支出单据顶账报账,出现问题已形成既定事实更正难度大。有的村干脆不报账,只管有多少钱花多少钱,难以管理。6、村级开支无支配,管理不规范,村级支出用途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大部分乡镇各村支出无支配,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并且换届选举前搞突击开支,开支数量较大。有的村甚至超支开支,形成新的债务。7、原有的村级债务债权清理难,缺乏有效的管理,新增债务依旧发生。原有的村级债务债权清理难,已成为税费改革后的老大难问题。并且部分村社不考虑实际承受实力,为使建设项目在本村落实不惜欠账搞基建,产生新的债务,使之陷入了债务越化解越多的怪圈之中。8、转移支付资金中村级运转经费的报账和监督管理不规范,各乡镇拨付标准不一,村村不同且透亮度不够。大部分乡镇村级运转经费报账程序是:先由村级到地税局上税开取正式发票后到乡(镇)财政报取经费,再由村级用作其他支出。有的村在农经人员审计时将经费重新入账管理,而有的村不入账,难以监督。这种报账程序既给村级增加了负担,又使手续困难化,并且难以监督。9、单位部门开支比重较大,给村级负担大。部分单位、部门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摊派常常发生,尤其是学校开支较大,负担较重。派出所、司法等单位部门撞派较多。10,各类承包合同不规范,集体资产产权不明、资产不清,农村集体资产时常被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屡屡受损。大部分村社都无集体资产账,并且各类承包合同不规范,很多集体资产产权不明、资产不清,导致资产时常被侵占,造成集体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