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标准.docx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48制定日期年月审核日期年月课程代码学分3,0开课部门机电工程系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制定人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及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剖析企业中从事电气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岗位及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使他们在毕业后就能及时适应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岗位,并尽快在工作中提升自己,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会自己求职择业,掌握适应岗位的技巧,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者。1.知识目标通过对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交直流调速系统的的应用领域和调速新技术的发展方向。(2)掌握各种电机的调速原理和调速方法。(3)理解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4)掌握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调试方法。(5)掌握直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调试方法。(6)掌握变频器的应用知识。2 .技能目标.能根据具体工程应用需求,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熟练使用电动机调速系统设备,培养学生达到如下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直流调速性能的测试能力及电力电子器件的选型能力。(2)培养学生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能力和测试能力。<3)培养学生通用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和操作使用能力。(4)培养学生示波器、交直流电表等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5)培养学生电路测试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能力。(6)培养学生排除电珞故障的能力。3 .素质目标通过分组完成电力电子技术项目任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证书考核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高级维修电工证书的考核。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思路依据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参照高级电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知识目标1 .埋解开环系统的缺点及其改进方法.2 .掌握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组成,能育出师理图,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课程德育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碰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谡形式与教学方法需注11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2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重点)3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抗干扰分析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融入点:通过对开环系统的认知.了解开环系统的特性,进而引出闭环系统的概念,不同的系统有各自的优缺点,融入任何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反映出哲学的暴本思想。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项目(或模块小闭环直流园速网速系统任务4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技能训练学时理论实践2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会分析抗干扰性能2.理解堆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对系统的稳态、动态性能的影响.技能目标掌握闭环环系统的静特性,能在实验室熟练完成闭环系统的调节器的调试接战和涉特性调试本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网推,创新能力果程能存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R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抗干扰分析2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惮特性分析(重点)3 .单闭环词速系统的调'A擀的测试及调试-1.单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测试实训(难点)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索养、I匠精神.融入点:通过单闭环调速系统实蛤,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一统不苟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补方渗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漱发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建设祖国的聚情壮志,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或模块)单闭环比流调速调速系统任务5无静养调速系统学时理论2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调节器及其特性2 .掌握无静差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课程彼育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友迷,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 .比例调节器(3t点)2 .枳分调节器3 .比例积分调节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学养、工匠精神。融入点: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与书结合1.无仰差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难点)无静差调速系统的认知,使学生了解行的差调速系统的缺点,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格学生认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项目(或模块)血闭环宜流网速系绘任务6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学时理论2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同附性及其改进Zf法.2 .掌握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的址成及其特点,能画出原那图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难,创新能力课程M行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稔态结构图(重点)3 .双闭环园速系统的的特性分析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难点)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融入点:通过对学闭环调速系统的认知,进而引出双闭环系统的概念,不同的系统有各自的优缺点,融入任何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问Sf1.反啖出哲学的班本思想。比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项目(或模块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任务7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及技能训缥学时理论2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双闭环网速系统的后动过程分析.2.了解双闭环两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技能目标掌握双闭环环系统的峥特性,能花实粉室熟练完成双闭环系统电流环和转速环的性能测试接城和系统的静特性测试.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雉,创新能力课程密育目标:培利创新梢神,增强科学家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玫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2 .双闭环系统的动态照的性3 .双闭环调速系统两个调节器的作用重点)1.双闭环调速系统实训(难点)思政元家:创新精神、科学索养、工匠精神。融入点:通过双闭环网速系统实验.使学生养成,做出认出,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的行法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更陶,从而海发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大国I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项目(或模块直流可逆调速,K统任务8直流可逆战路的构成学时理论2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YM可逆规路接线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2 .了解V-M可逆跳路中电动机和整流装河的工作状态3 .了解环流的定义、利弊及其抑制措施。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课程选育目标:培育创痂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玫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V-M可逆系统规路的选择2 .可逆系统线路中电动机品闻管的工作状态(理点)3 .环流及其利售4 .环流的类型及其抑制措施(雄点)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融入点:可逆系统的认知,进而引出可逆系统的概念,不同的系统有各F1.的优缺点,融入任何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何时,反啖出哲学的基本思想。在知识传授的问时对学生进行伤育渗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阳,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珍惜时fb建设祖国的专情壮志,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项目(或模块)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任务9有环流可逆词速系统性能学时理论I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理情Q-B配合拄制的方法及工作原理.2 .掌握有环流可逆系统正向制动技能目标掌握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各个单元的调试和系统的性Ife测试方法素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处维.创新能力课程勰育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需注11.=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构成(重点)2 .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3 .系统的制动过程分析(椎点)1.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训(原)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融入点: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训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同时会让学生懂得,一门课程从的倒繁,都足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社会后也会遇到简繁不一的工作,中要做好负笑条的工作,必然要从简单整起,才能取得成功.科学没有捷径.需要努力才行.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一体化教学.项目(或模块)百.流可逆调速系统任务10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性能及技能训练学时理论2实践2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掌旌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2 .掌提逻辑无环流可逆漏速系统的J1.作悦埋、静特性和动态性能3 .掌握逻辑控制器D1.C的祖成及原理技能目标掌握送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各个控制单元的原理、作用及调试方法及无环流系统的性能调试。素质目标I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思难.创新能力课程例月目标:焙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家养、民族自猷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2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3 .逻辑控制器D1.C(难点)4 .逻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训期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索养、工匠精神.融入点:通过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训使学生养成,做事认口,一统不苟的科学素养.掌握发现问Sfi解决向时的能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一体化教学.项目(或模块)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任务H交流电动机的网速类型及技能训缥学时理论4实践2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网速的基本类型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技能目标1 .常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闭环控制实训单元调试2 .拿握系统的调试方法及冏速系统的特性.索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雄:,创新能力课程彼Ff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豪博,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玫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变极调速2.变差率调速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一3.电磁转差率连1.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组成及原理(Ig点)5.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实训.匠精神.融入点:讲解交流电机的知识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耨决方法,理点培界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认识实物的科学方法、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体化教学.项目(或模块)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任务12通用变痂器的基本结构与调速方式技能训练学时理论4实践2一体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相弁步电动机的变频四速原理2.掌握通用变频器的地本结构与控制方式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常用变振器的参数设置及控制方法索质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创新思雄:,创新能力课程选育目标:培育创痂精神,增强科学素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序号授课内容思玫元素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备注11 .变频调速的条件2 .基Ig一下恒描通变算词速(理点)3 .基频以上恒功率变频调速(碓点)4 .通用变版器的基本结构与控制方式(难点)5 .变频涔应用实训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融入点:讲解变频器的知识使学生认识从上世纪的以直.流调速为主导的调速方法,到现在移变颊渊避速为主导的调速方法,说明世界在发展,科学在进步需要同学们认口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启发式教学、多媒体与板书结合,一体化教学。贡献.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速议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演示法、实物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实脸法,辅助采用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室和实险室为第一课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将传统方法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理静交直流调速电潞构成并掌握交直流调速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师资条件关求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一(1)具有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交直流调速系统理论知识。(2)具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产品装配能力。(3)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具有两年以上电力电子、交直流调速产品生产企业或电力电子、交直流调速产品研发企业工作经历,能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中,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三)敕学条件基本要求校内实验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学院的交直流调速技术实验实训室满足本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收新的选用8交直流调速系统瓦主编陈相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8月,第2版。2、参考资料:机械工业出版社王兆安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周渊深、宋永安主编的交直流调速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陈伯时主编运动控制系统参考教学资料:教学课件、企业生产视频、实险指导书。学习网站:爱课程网。五、教学评价、考楂要求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专业问题水平等方面。建立项目考核卡,以每个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和完成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一)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工作任务的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三)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本课程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项目的工作过程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以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考查学生操作技能。(四)课程考核成绩采用期末考试、实践考核、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成绩构成发学生成绩oo学生成绩构成比例评价主体考勤1仪教师课堂表现5%教师平时小测试5%教师作业5%教师实训表现o教师实验报告5%教师期末考试60%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