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docx

    • 资源ID:7353528       资源大小:31.5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docx

    思索题I.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与福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分。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分在于:物体内部依除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成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与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定伴生有导热。导热、对流这两种热垃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卜.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里的转移还伴有能敌形式的转换。2.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与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与其意义。q=一包j答:傅立叶定律:小,其中,4一热流密度;/一导热系数;包后一沿X方向的温度改变率,“一”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牛顿冷却公式:qf'”,其中,q热流密度;力一表面传热系数;1.一固体表面温度;',一流体的温度。斯忒藩-玻耳兹变定律:q=",其中,4一热流密度;。一斯忒藩-玻耳兹变常数;7-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3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彳T关?答: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o这三个参数中,只方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4 .当热量从壁面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好用意义。答:因为在很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常常遇到的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旧安稳无恙。而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C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策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赤底升温很快,简单被烧坏.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提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其缘由。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敌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7 .什么是串联热阻度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探讨有哪些状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匕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答:在一个小联的热地传递过程中,假如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二块无限大平板登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8 .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与B,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改变,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答:B:杯子的保温质故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屈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盘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改变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C其次章思索题1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Qfq=-gradt="-n.答:傅汇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ar,共中:8皿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门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上升的方向;,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2已知导热物体中某点在x,y,z三个方向上的热流密度分别为名4与,如何获得该点的热密度矢量?答:其中;分别为三个方向的单位矢成成。3试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答:导热微分方程式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有:傅立叶定律和能空守恒定律。4试分别用数学语言将传热学术语说明导热问题三种类型的边界条件。答:第一类边界条件:"°时''"=<(:)由r>0时-()m=/,(r)其次类边界条件:加*第三类边界条件:以'5试说明串联热阻穆加原则的内容与其运用条件。答:在一个串联的热盘传递过程中,假如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址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申联环节热阻的和。运用条件是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必筋相等。7.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量仅与内、外半径之比有关而与半径的肯定值无关,而通过球壳的导热量计算式却与半径的肯定值有关,怎样理解?答:因为通过回筒壁的导热热阻仅和圆筒壁的内外半径比值有关,而通过球壳的导热热阻却和球克的肯定直径有关,所以肯定半径不同时,导热量不一样。6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问题,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答:当采纳圆柱坐标系,沿半径方向的导热就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8扩展表面中的导热问题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的条件是什么?方人认为,只要扩展表面瘦长,就可按一维问题来处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答:只要满意等截面的直肋,就可按一维问题来处理。不同意,因为当扩展表面的裁面不均时,不同截面上的热流密度不匀称,不行看作一维问题、9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与散热表面积增加。因而方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导热热数流量反而会下降。试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答:错误,因为当肋片高度达到肯定值时,通过该处截面的热流密度为零。通过肋片的热流已达到最大值,不会因为高度的增加而发生改变。10在式(2-57)所给出的分析解中,不出现导热物体的导热系数,请你供应理论依据。答:由于式(2-57)所描述的问题为稳态导热,且物体的导热系数沿X方向和y方向的数值相等并为常数。11有人对二维矩形物体中的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矩形的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与温度为的流体发生对流换热。你能预料他所得的温度场的解吗?答:能,因为在一边绝热其余三边为相同边界条件时,矩形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应为关于绝热边的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三章思索凰1 .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与数学处理的特点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与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实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匀称,以至于不须要关切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2 .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么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答:要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即最大限度降低热电偶的时间常_pcv数.启,形态上要降低风光比,要选择热容小的材料,要强化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C3 .试说明"无限大平板”物理概念,并举出一二个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的非稳态导热问题答;所谓“无限大”平板,是指其长宽尺度远大于其厚度,从边缘交换的热量可以忽视不计,当平板两侧换热匀称时,热量只垂直于板面方向流淌。如薄板两侧匀称加热或冷却、炉墙或冷库的保温层导热等状况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什么叫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态或充分发展阶段?这阶段在物理过程与数学处理上都有些什么特点?答: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肯定程度,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就会消逝,虽然各点温度仍随时间改变,但过余温度的比值已与时间无关,只是儿何位置(Wd)和边界条件(Bi数)的函数,亦即无垓纲温度分布不变,这一阶段称为正规状况阶段或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处理非常便利,温度分布计算只需取无穷级数的首项进行计算.5 .有人认为,当非稳态导热过程经验时间很长时,采纳图3-7记算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理由是:这个图表明,物体中各点的过余温度的比值与几何位置与Bi有关,而与时间无关.但当时间趋于无限大时,物体中各点的温度应趋近流体温度,所以两者是有冲突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答: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物体中各点过余温度的比值不变但各点温度的肯定值在无限接近。这与物体中各点温度趋近流体温度的事实并不冲突。6 .试说明Bi数的物理意义。所->。与历->8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WTS代表了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答;Bi数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相对值.所T”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边界,内部温度趋于匀称,可以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求解;历->8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温就林流体温度认为8i代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该工况是指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热阻较大,而绝热工况下边界热阻无限大。7 .什么是分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乘积解法,他的运用条件是什么?答;对于二维或三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解等于对应几个一维问题解的乘积,其解的形式是无量纲过余温度,这就是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乘积解法,其运用条件是恒温介质,第三类边界条件或边界温度为定值、初始温度为常数的状况C8 .什么是“半无限大”的物体?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存在正规阶段吗?答:所谓“半大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限延长的物体:因为物体向纵深无限延伸,初脸温度的影响恒久不会消退,所以半死限大物体的非稳念导热不存在正规状况阶段。9 .冬天,72。C的铁与600C的木材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10 .本章的探讨都是对物件为常数的情形作出的,对物性温度函数的情形,你认为怎样获得其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答:从分析解形式可见,物体的无量纲过余温度是傅立叶数(a"-)的负指数函数,即表示在相同尺寸与换热条件下,导温系数越大的物体到达指定温度所需的时间越短、这正说明导温系数所代表的物理含义。第五章复习题1、试用简明的语宫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答:在壁面旁边的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猛烈改变,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旁边流体温度发生猛烈改变的这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2、与完全的能盘方程相比,边界层能最方程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答:与完全的能最方程相比,它忽视主流方向温度的次改变率八/丁",因此仅适用于边界层内,不适用整个流体。3、式(5-4)与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式(2-17)有什么区分?力=O答:A心'(54)(2-11)式(5-4)中的h是未知地,而式(2-17)中的h是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给出,此外(2-17)中的'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式(5-4)将用来导出一个包括h的无量纲数,只是局部表面传热系数,而整个换热表面的表面系数应当把牛顿冷却公式应用到整个表面而得出。4、式(5-4)表面,在边界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淌起什么作用?答:固体表面所形成的边界层的厚度除了与流体的粘性有关外还与主流区的速度有关,流淌速度越大,边界层越薄,因此导热的热阻也就越小,因此起到影响传热大小5、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什么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传热问题尚无法求得其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有什么意义?答: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与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括,(1)初始条件(2)边界条件(速度、压力与温度)建汇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对流换热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必需满意动圆,能最和质砧守恒关系,避开在探讨遗漏某种物理因素。第六章复习题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像,它们有什么共性?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假如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一时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像.凡相像的现象,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初始条件。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地分布。边界条件。所探讨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3几何条件。换热表面的几何形态、位置、以与表面的粗糙度等。(4物理条件。物体的种类与物性。2 .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像原理的两个例子.3 .当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改变?4 .外掠单管与管内流淌这两个流淌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淌方向管排数大于肯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缘由,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逝"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淌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山零起先发展直到管子的中心线位置,这种影响才不发生变法,同样在此时对流换热系数才不受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7、什么叫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什么叫有限自然对流换热?这与强制对流中的外部流淌和内部流淌有什么异同?答:大空间作自然对流时,流体的冷却过程与加热过程互不影响,当其流淌时形成的边界层相互干扰时,称为有限空间自然对流。这与外部流淌和内部流淌的划分有类似的地方,但流淌的动因不同,一个山外在因素引起的流淌,一个是由流体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流淌。8 .简述射流冲击传热时被冲击表面上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9 .简述M,数,Pr数,5呦的物理意义.Ah数与8,数有什么区分?10 .对于新遇到的一种对流传热现象,在从参考资料中找寻换热的特征数方程时要留意什么?第七章1 .什么叫膜状凝聚,什么叫珠状凝聚?膜状凝聚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答:凝聚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聚叫膜状凝聚,膜状凝聚的主要热阻在液膜层,凝聚液体在壁面上形成液珠的凝聚叫珠状凝聚。2 .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聚理论分析的8条假定中,最主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答:第3条,忽视液膜惯性力,使动肽方程得以简化;第5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膜内只有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成方程。3 .有人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3水平管外的凝聚换热肯定比琵直管猛烈,这一说法肯定成立?答;这一说法不肯定成立,要看管的K径比.4 .为什么水平管外凝聚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准则式?常压卜.的水蒸气在A,="-“=10。C的水平管外凝聚,假如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聚换热般在层流范的。对于水平横网管:A=0.729(二4血而,T”),X临界雷诺数Re=9.次孑外四36oo%/为M=MX)C查表=22570/依由,=95c,查表:p=961.S5kgmy=0.6815IV/(wAf);=298.7X10Xg/(”S)J=976.3-T7=2.07,(OT“能人即水平管管径达到2.07m时,流淌状态才过渡到湍流。5 .试说明大容器沸腾的9z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6 .对于热流密度可控与壁面湍度可控的两种换热忱形,分别说明限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与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如电加热器,限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如冷凝蒸发器,眼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备换热量下降。7 .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聚与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答:稳定膜态沸腾与膜状凝聚在物理上同屈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需穿过热阻较大的汽膜,后者热依必需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砧由里向外,后者热盘由外向里。8 .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聚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强化沸腌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聚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侬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厚度,强化沸腌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殖增加换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9 .在你学习过的对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聚换热和沸腌换热。不显含温差并不意味着与温差无关,温外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10 .在图7-14所示的沸腾曲线中,为什么稳定膜态沸腌部分的曲线会随t的增加而快速上升?答:因为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辐射换热的作用越加明显。第八章1 .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2 .温度匀称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 .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与"全部波长”的说明?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汲取力斗,的单位中分母的“力”代表什么意义?5 .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福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匀称分布的?6 .什么叫光谱汲取比?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说明?7 .对于一般物体,汲取比等于放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与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黑体的辐射具方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匀称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第九章思索题1、试述角系数的定义。”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子”的结论是在什么前提卜得出的?答: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落到表面2上的份额称为表闸对表面2的角系数。"角系数是一个纯儿何因子”的结论是在物体表面性质与表面湿度匀称、物体辐射听从兰贝特定律的前提下得出的。2、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的物理背景是什么?答:角系数有相对性、完整性和可加性。相对性是在两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净辐射换热最为零的条件下导得的;完整性反映r一个山几个表面蛆成的封闭系统中.任一表面所发生的辐射能必全部落到封闭系统的各个表面上;可加性是说明从表面1发出而落到表面2上的总能取等于落到表面2上各部份的辐射能之和。3、为什么计算一个表面与外界之间的净辐射换热故时要采纳封闭腔的模型?答:因为任一表面与外界的辎射换热包括了该表面对空间各个方向发出的辐射能和从各个方向投入到该表面上的辐射能。4、实际表面系统与黑体系统相比,辐射换热计算增加了哪些困难性?答:实际表面系统的辐射换热存在表面间的多次重复反射和汲取,光谱辐射力不听从普朗克定律,光谱汲取比与波长有关,辐射能在空间的分布不听从毛贝特定律,这都给辐射换热计算带来了困难性。5、什么是个表面的自身辆射、投入辐射与有效辐射?有效辐射的引入对干灰体表面系统辐射换热的计算有什么作用?答:由物体内能转变成辐射能叫做自身辐射,投向辐射表而的辐射叫做投入辐射,离开辐射表面的辐射叫做有效辐射,有效辐射概念的引入可以避开计算辐射换热计算时出现多次汲取和反射的困难性C6、对于温度已知的多表面系统,试总结求解每表面净辐射换热量的基本步骤。答:(1)画出福射网络图,写出端点辐射力、表面热阻和空间热阻;写出由中间节点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各点有效辐射;(4)由端点辎射力,有效辐射和表面热阻计算各表面净辐射换热盘“7、什么是辐射表而热阻?什么是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你是怎样相识的?答:出辐射表面特性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表面热阻,山辐射表面形态和空间位置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是为实际物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描述r清楚的物理概念和供应r简洁的解题方法。8、什么是遮热板?试依据自己的切身经验举出儿个应用遮热板的例子。答:所谓遮热板是指插入两个辐射表面之间以减弱换热的薄板C如屋顶隔热板、遮阳伞都是我们生活中应用遮热板的例子°9、试述气体辐射的必本特点。io、什么是气体辐射的平均射线程长?离开了气体所处的几何空间而谈论气体的放射率与吸热比彳没才实际意义?11、按式(9-29)当S很大时气体的川九S)趋近于1.能否认为此时的气体层具彳黑体的性质?】2、节中关于限制表面热阻的探讨是对图9-37所示的同心网柱面系统进行的,其结论对于像图9-15a所示的两表面封闭系统是否也成立?】3、图9-39所示的电子器件机箱冷却系统中,印制板上大功率元件布置在机箱出口处,试分析其缘由。第十章思索题所谓双侧强化管是指管内侧与管外侧均为强化换热表面得管已设一双侧强化管用内径为4、外径为d。的光管加工而成,试给出其.总传热系数的表达式,并说明管内、外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面积。答:由传热量公式:0=11Jn(UAGIIAx452成%gh<、小得以管内表面为基准得专热系数:14n(d,4)d、%仅小22%4V)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得H徵面积为皿圈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得H算面枳为亚42、在圆管外敷设保温层与在圆管外侧设置肋片从热阻分析的角度有什么异同?在什么状况下加保温层反而会强化其传热而肋片反而会减弱其传热?答:在蒯管外敷设保温层和设置肋片都使表面换热热阻降低而导热热阻增加,而一般状况下保温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多,使换热热阻降低较少,使总热阻增加,起到减弱传热的效果;设置肋片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少,而换热热阻降低较多,使总热阻下降,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但当外径小于临界直径时,增加保温层原度反而会强化传热。理论上只书当肋化系数与肋面总效率的乘积小于1时,肋化才会减弱传热。3、重新探讨传热壁面为平壁时其次题中提出的问题。答:传热壁面为平壁时,保温总是起诚弱传热的作用,加肋是否起强化传热的作用还是取决于肋化系数与肋面总效率的乘积是否人于Io4、推导顺流或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均温差计算式时做r一些什么假设,这些假设在推导的哪些环节中加以应用?探讨对大多数间壁式换热器这些假设的适用情形。5、对于N<Wa<0/2及%£=%垃J三种情形,画出顺流与逆流时冷、热流体温度沿流淌方向的改变曲线,留意曲线的凹向与“"相对大小的关系。6、进行传热器设计时所以据的基本方程是哪些?有人认为传热单元数法不须要用到传热方程式,你同意吗?答:换热器设计所依据的基本方程有:=q1.0&F)=qS-f2)=KAAJ传热单元法将传热方程隐含在传热单元和效能之中。7、在传热单元数法中有否用到推导对数平均温繁时所做的基本假设,试以顺流换热器效能的计算式推导过程为例予以说明。答:传热单元数法中也用到了推导平均温差时的基本假设,说明略o8、什么叫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什么叫校核计算?答:已知流体与换热参数,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的过程叫做设计计算,对已有的换热器,依据流体参数计算共换热版和流体出口参数的过程叫做校核计算。9、在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时,无论采纳平均温差法还是采纳传热单元数法都须要假设一种介质的出口温度,为什么此时运用传热单元数法较为便利?答:用传热单元数法计算过程中,出口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是通过定性温度来体现的,远没有对平均温差的影响大,所以该法用于校核计算时简单得到收敛的计算结果。10、试用简明语言说明强化单相强制对流换热、核态沸腾与膜状凝聚的基本思想。答:无相变强制对流换热的强化思路是努力减薄边界层.强化流体的扰动与混合;核态沸腾换热的强化关健在于增加汽化核心数;膜状凝聚换热强化措施是使液膜减薄和顺当排出凝聚液。11、在推导换热器效能的计算公式时在哪些环节引入了推导对数平均温差时提出的四个假设?

    注意事项

    本文(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