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对资本、资产、财产及相关问题的新理解.docx
-
资源ID:7332388
资源大小:16.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2 对资本、资产、财产及相关问题的新理解.docx
刘昌黎文集中国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学术创新荟萃1.1 相关经济理论研究1.1.2对资本、资产、财产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新理解论文,关于资产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财经问逑研究1997年I期内容提要;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涉及到资产问题。然而迄今为止,由于我们对资产一直未作深入的研究,以致许多人都把资产与资本或财产混为一谈.概念的混港不可避免地带来理论方面和思维方面的混乱.本文在已发表拙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新表述,以期引起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资产及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新观点、新表述针对学术界、理论界、政界普遍流行的观点,本文提出了如下一些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新表述。1 .资产和财产的含义(1)资产的含义现代经济学中所说的资产乃是一个更合的概念,它有时是指资本意义上的资产,即资木性资产,有时是指财产意义上的资产,即财产性资产。所谓资本意义上的资产,是指从资产与资本的关系方面来定义资产。在这种场合,可说资产是从资本派生出来的,是资本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所谓财产意义上的资产,是指从资产与财产的关系方面来定义资产。在这种场合卜.,可说资产是财产的存在形态或表现形态。换言之,财产不仅可以以资产的形态而存在,而I1.还可以用资产的名义来表现。(2)财产的含义与资本性资产相比,财产意义上的资产不具有资本的属性。财产是财富枳累的产物,是现有或继续保存使用的各种金钱物资、自然资源等物质财富和人类精神财富的总称。财富积累既包括自然财富的积累,乂包括社会财富的积累。自然财富的积盛与人类的社会劳动无关。社会财富的积累是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收入的枳累,这是与人类社会劳动有关的枳累。社会财富是商品的堆积及其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因此,其枳累而成的财产就只能是资本的产物而不能是资本。由于财产不是资本,所以其存在形态或表现形态的资产也就不具仃资本的属性。2 .资本、资产、财产的相互关系如果把资产限定为资本意义上的资产,即资本性资产,则资本、资产和财产的关系可概括如卜.:一方面,财产可转化为资本,资本可以转化为资产,资本和资产运用的结果可以形成财产:另方面,资本可以还原为财产,资产可以还原为资本或财产.3 .资产和财产的差别(1)定义的差别资产是从资本派生出来的,是资本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财产是财富积累的产物,是现有或继续保存使用的各种金钱物资、自然资源等物历财富.和人类精神财富的总称。(2)性质的差别资产具有资本的属性,也是能够带来刎余价值的价值:财产不是资本,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价值.(3)形成的差别资产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有多少资本,就可以形成多少资产:财产是在生产过程和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其中生产过程中形成财产的多少,既取决于经营资本(资产)的数被,又取决了经营资本(资产)的经营效益和剩余利润积米的比率。(4)存在和运动形态的差别资产存在于经营之中,处于不停运动的状态:财产不存在经营问题,处于相时静止状态。(5)数量变化的差别由于资产在交换过程中形成并处于不惇运动的状态,因此资产总额就易于膨寐或虚拟增加,即资产具有虚拟膨胀的性侦:由于财产在生产过程中和自然过程中形成并处丁相对净止的状态,所以如不考虑价格变动,则财产总额就不会变化.(6)使用代价的差别资产的使用是有代价的,有资产就有负债,即资产和负债相对应,资产增加负债也增加,资产诚少负债也减少:财产的使用是无代价的,财产与负债没仃对应关系,与负债的增减无关。(7)转让方式的差别由于资产处于经营过程,其使用是有代价的,所以资产在所有者之间只能等价交换,不能赠送和维承:由于财产与经营无关,其使用是无代价的,所以财产在所有者之间除等价交换外,还可以增送和继承。(8)运用目的和增值的差别运用资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剩余价值或经营效益,所以资产是否增值,就是看既仃资产能否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或经营效益:运用财产的目的在于利用其使用价值,所以财产是否增值,就取决丁既有财产是否会具有新的使用价值.4 .对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1)企业中的资产归谁所有?根据马克思相关论述,可以从资本交易过程及其结果,来分析企业中资产的所有关系.第一,从交换过程君,在交易之前,出资者拥有的是货币(资本),要买的是资本所有权或股票:企业需要的是资本,出卖的是资本所有权或股票。在交易过程中,按等价交换的规律,出资者把等价的优币(资本)让渡给企业,企业把等价的资本所有权或股票让渡给出资者.在交易之后,出资者拥有的是资本所有权或股票,企业拥有的是资本。第二,在商品交易结束后,消觉者怎样消费其所买到的商品,牛产者怎样运用其所得到的货币,这都是与对方无关的事。如果把资本、资本所有权或股票都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把资本交易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那么在交易结束后,出资者怎样运用其手中的资本所有权或股票,企业怎样运用其手中的资本,也都是双方自己的事。第三,从资本交易的结果看,出资者投资在企业中形成的是资本而不是资产。至于企业中的资产,乃是在企业运用资本后才形成的0很明显,出资者的投资在企业中转化成何种资产,即企业怎样运用其所拥有的资本,这并不是根据出资者的意愿,而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第四,企业除通过资本交易从出资拧手中获得资本、即获得资本金或自仃资本外,还通过金融交易从债权人手中获得资本即获得他人资本.而且,在现代企业中,从债权人所获得他人资本的数量,还大大大超过从出资者所获得的自有资本。如果由自有资本形成的资产归出资者所有,那么由他人资本所形成的资产就难以确定归属了。第五,出资者向企业出资的过程,也是出资者运用其资本的过程。其运用的结果,是资本转化成了资产,这就是资本所有权或股票资产。这种归出资者所有的资产,是存在于企业的外部,而不是存在于企业之中。(2)对企业有意义的是法人资产权,还是法人财产权?第一,从出资者和企业的资本交易关系看,如果对出资者有意义的是资本所有权,那么对企业有意义的就是法人资产权,相比之下,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和企业的资木交易没有关系,所以它就不与出资者的资本所有权成对应关系。第二,企业中的资产都是资本性资产,而不是财产性资产。所以,强调企业的法人资产权,实际上是强调企业的经营权,而企业的经营权又是和出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相对应的。相比之下,由于财产并不是资本,因此强调法人财产权除强调企业对其财产的所有关系外,和企业经营权并无多大的关联。鉴于企业在经营过程所形成的财产都是作为自有资本而运用并转化为了资产,只是在企业停止经营或破产时才还原为财产,所以强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在经营方面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第三,企业中的资产不仅都是资本性资产,而且还大都是通过交换得来的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这种付出相应代价所获得的资产,不仅在其进入企业之前不是企业的财产,而且在企业停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时还原为财产性资产后,也不是企业的剩余财产。可见,对于通过交换并付出相应代价所获得的资产,只有强调企业的法人资产权才有实际意义,而强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第四,归企业所有的财产不仅是在企业经营过程形成的,而且在其作为自有资本运用后还只占企业总资本的一小部分,由其所形成的资产也只占企业总资产的一小部分。可见,强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只不过是强调企业对一部分自有资本的经营权,这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3)资产的所有权和系营权能否分离由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资本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席,因此不少人就进一步提出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高、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观点。然而,只要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推断,是没有什么实际根据的主观臆怛。第一,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之所以形成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乃因为在企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本交易,交易结束后,资本已由出资者手里转到了企业手里。而在传统企业制度中,之所以没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没有所仃者和经营界的分离,乃因为不存在分离的前提条件,即不存在资本交易。资产到J'企业手中之后,就像商品到/消费者手中一样,除了管理和运用之外,已经不需要再和俄进行什么交易了。只要资产仍归其所有者所有,那么当事人就只有一个。既然如此,那又何来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行和经营者相分离呢?第二,不少人之所以主张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乃因为他们主张企业中的资产归出资者所有。然而,根据笔者的分析,出资者对企业的双重所有权乃是一种误解。在出资者对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被否定以后,只要拿不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企业中的资产归出资者所仃,那么所谓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也就难以成立r.第三、在企业中,资产与负债是相互对立的,只要有资产,就会有相应的负债。以此为前提,如果企业中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是相互分离的,那么负债乂该如何分离呢?既然企业中的资产是以负债为代价而获得的,怎么能离开负债来谈论资产的上述分离呢?(4)国有资产是否可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的资产,既包括国有资本性资产,也包括国有财产性资产。其中,国有资本性资产是国家资本的转化形态和运用形态,国有财产性资产是国家所有的各种金钱物资、自然资源等物质财富和国民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身。鉴于这里所讲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资本性资产,并特指国家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必须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分析。第一,国家出资建立的企业是国有企业.鉴建立国有企业乃是国家资本的一种运用形态,所以,国有企业就是由国家资本转化而来的国有资产。既然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就不存在其自己经营自己的问题,而只能由国家来经营,所以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经营。第二,在国有企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企业之间并不进行资本交易,国家资本在国有企业中转化成各种资本后也未离开国家的手中,即国有企业中的资产仍像国家资本一样地归国家所有。所以,国有企业就不存在资本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分离、所有行和经营者分离的问题O第三,国有企业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不是独立的企业,只不过是国家总公司下届的工厂或生产车。因此,国有企业充其量只能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而不能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第四,在我国国有企业众多,国家统经营国有资产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根据需耍采取了成立国有控股公司等中介机构,代表国家时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和经营管理者的职能,对部分中小国有企业还采取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措施。国家这样做,不仅不违反国家对国有资产统一所有、统经营的原则,反而恰好地体现了这原则。第五,在国家对企业的出资关系中引进资本交易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由国有国营转为国有民营、国有企业其正实现政企分开,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之后,并不改变国家对国有资产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5)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是企业的责任,还是国家的责任?在国有资产由国家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前提下,要求企业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货任,这未必恰当。第,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包括双重的含义,是国有资产教室的增加,二是国有资产价值的增加,即现存国有资产或等量的国有资产能否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国家对企业投资后所拥有的股票资产而言。其数M增加取决于国家投资资本的增加。在等价资本只能转化为等价资产的前提卜.,只要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不增加,则国家所拥有股票资产就不会增加,至于国家所仃股票资产价值的增加,则取决下股票收益的增加.第二,国有股票资产是国家持有的资产,它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并由国家在股票市场统一地进行经营管理。国家所拥有的股票资产怎样在股票市场上运用和转让,这都是国家自己的事,与企业没有关系。谁的资产谁管理,谁的资产谁负成,这乃是一条基本的原则.第三,资本交易是一种有风险的交易,国家对企业投资后所拥有的股票资产,只能在股票市场转让,而不能要求企业还本。只有企业破产清益时,国家才可按所有股票资产的比例来分享企业的剩余财产。资本交易的这种风险,是与国家在资本交易中所获得的所有权权益相对称的,是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要求企业对国有资产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这不仅使企业勉为其难,而且还否定了国家所应承担的风险,破坏了资本交易中的等价交换原则。(4)资本增值保值与资产增值保值是否是一回事?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的税后利润在分配给股东之前,应提取10%作为法定公积金。由于我国学术界对资本、资产不分,因此,许多人据此认为这是从法律上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这种把资本增值视为资产增值的观点在学术界是普遍流行的。企业税后利润是企业资本或资产运用收益的产物,其在企业内的留成,意味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财产。由于自有资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归企业所有和支配,出资者所拥有的是资本所有权,因此,出资者除按其投资额领取股息红利外,并不能从税后利润留成中获得任何收益.从出资者方面看,由于臼有资本的增加乃是以企业税后利涧的公司外分配减少为前提,所以从短期利益看,股东就未必赞成企业自有资本增值。自有资本属于所有界权益,在企业停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时还原为企业的剩余财产并且归出资者所有。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中,自有资本增值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趋势对出资者是当前不利、长远有利;出资者从短期利益出发,未必迫切要求自有资本增值。所以,没仃必要特别强调企业对出资苕承担资本增值保值的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