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残疾社区康复.ppt
视力残疾社区康复,一、视力残疾的基本概念,含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包括盲和低视力基本要义点以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作为衡量标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二、实施康复的基本原理,功能的可替代性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理由放弃,三、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一)低视力的康复 1.基本含义 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等。,2.康复目的意义,利用残余视力的可能性视觉获取信息的优势,3.康复工具助视器,(1)助视器的基本知识 助视器是指能改善或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及活动能力的装置或设备。,(2)助视器分类,光学性助视器 视觉性助视器助视器 非光学性助视 非视觉性助视器,视觉性助视器种类(1)光学性助视器是借助光学特性,如凸透镜、三棱镜、平面镜或电子设备增大物体的视角而提高分辨力。光学性助视器分为远用和近用两种。,远用助视器 望远镜是唯一能使远处物体放大的助视器,适用于看清远处的景物、路标、车号、比赛、戏剧、广告牌,在室内可以看清黑板、电视、商店内的货品等。,近用助视器 近用助视器主要用于看书、看报和写字,通常包括眼镜式助视器、立式放大镜、手持式放大镜、闭路电视等。,(2)非光学助视器 指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状况,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与装置。主要包括:特殊照明 照明对低视力患者十分重要,改善室内照明系统来适应不同眼病患者的需要。,控制反射光 阅读时可用“阅读裂口器”,通过裂口看字句,附近字句被裂口器周围的黑色平板遮住,不引起反光。戴有边及顶侧防护屏的眼镜,遮阳(沿)帽等,均可控制光线的反射。,加强对比度 书及刊物应有强烈的黑白对比,在白纸上写黑字能够加强对比。在医院眼科要经常接待有视力损害者,所以环境的对比度要考虑,如墙壁与地板对比度要强些,桌面的颜色与桌上的物品也应对比度大。,阅读架 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采取舒适的体位可较长时间阅读。,线性放大作用 如大字号印刷品,大字号电话拨号盘等。供低视力患者使用的大字号物品。,(五)注意事项 使用助视器不能期望值过高,也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助视器是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患者,仅此而已。,4、低视力康复方法 内容指向:视功能训练 视觉与视力之间的区别 视觉基本能力和视觉基本技能之间的区别,(二)盲童的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1)视觉缺陷补偿(2)脑结构良性之变(3)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4)对外界的适应性,2、康复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感知训练 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剩余视觉、动觉(2)运动训练 大运动:转动、移动 精细运动:眼手协调,(3)认识初步:身边事物的基本概念 包括自我概念、周围人群、各种家具、家庭住房结构及其功用、时间概念、常见职业、各种自然现象、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不同路面、各类食品、蔬菜与农作物、水果、颜色、重量的概念、交通工具、建筑物、常见动物、计时器、量的概念,(4)生活指导康复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生活习惯(饮食、居住、卫生、衣着),(5)定向行走康复训练,维度五:情境(环境、文化),情境代表着生态的观点,由内向外包括微视体系、居间体系、外围体系、钜视体系微视体系居间体系外围体系钜视体系,1992与2002的比较,相同处1、保留了智力障碍的名称2、保留1992年定义的基本特征,即生态和功能取向的特征3、维持诊断标准的三要素,即智力、适应行为和发生年龄4、保留了“需要支持程度”为分类系统的主要依据5、维持“临床诊断”在诊断和计划支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处,1、将适应行为分为概念的、社会的及应用的三个领域2、增加了一项假定,即描述个体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发展个别化支持系统3、将智商70或75以下作为决定智力水准限制的标准,改成个体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上的表现,至少低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以下,而且要考虑标准误,以及工具的优点和限制,4、以“支持模式”为基础的分类系统,改为多元的分类系统,可以根据智力、适应行为、需要支持的程度、病因、心理健康等维度来进行分类。5、将1992年定义的四个方面的表述,改为五个方面的表述。增加了“参与、互动和社会角色”这个维度,6、将1992年定义的七项支持功能改为八项,增加了“教学”这项支持功能,另外加入了支持计划书的拟定步骤,使得支持计划书的发展更具体7、增加对“临床诊断”原则的具体说明,(二)身心特点及对策,1、智力残疾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1)发育顺序相同(2)在身高、体重及骨骼成熟方面:发展速度慢、水平低(3)在身体素质方面:劣于正常儿童(4)“十五”课题研究结果(5)对策,心理发展特点及对策,1、与学习有关的特点(1)感知觉速度缓慢、容量小、视知觉不够分化 对策:(2)注意力难以集中,维持时间短;注意广度狭窄、分配能力差 对策:,(3)记忆力低于一般儿童 提高短时记忆能力的可行办法:思维具体直观,概括和抽象能力差 对策:材料的直观、具体 促进形成学习定势的策略 发展概括能力的策略,2、言语、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迟缓缺陷行为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 行为矫正策略,3、个性特点,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固执,缺乏变通能力 对策:,二、教育康复,1、康复概念的演进 20世纪40年代将康复界定为“医疗护理的第三个阶段,即继第一阶段的预防和第二阶段的内、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1969年WHO的界定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学、教育和职业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的康复专家认为“康复是使患者通过治疗和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以使其能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和职业上正常地生活。1981年WHO对康复的界定“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创造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20世纪90年代的界定“一个促使残疾人躯体的、感观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的过程。”,康复的对象康复的领域 医学、教育、职业及社会康复康复的措施康复的目的康复的提供,2、康复的层次,第一层次 躯体和感观功能的康复,解决残疾人个人生活活动自理、能采用适当的方式与人有效交流等问题第二层次 学习工作能力的康复,解决残疾人上学和就业的问题,第三层次 精神和心理功能的康复,解决残疾人家庭、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第四层次 社会生活功能的康复,是最高层次的恢复,使残疾人取得良好的生活质量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的康复,三、教育康复的基本观点,1、共性与特殊性2、对智力残疾的特性要做具体分析3、从发展的观点看残疾,认识残疾补偿的可能性4、教育条件和后天环境在智力残疾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四、教育康复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部分参与社会生活必须补偿部分,五、教育康复的几个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扬长避短,补偿缺陷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积极性,六、智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康复,做身边事语言训练多动手认识常见事务小步子递进玩中训练,七、成年智力残疾的康复服务,2001年起,国家将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纳入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选择试点,探索在城市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工作模式、内容和方法。,(1)康复服务形式职业及生产劳动技能训练 社区及家庭康复训练 托养与社会保障,(2)康复服务内容,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社会生活能力训练,职业及劳动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