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变迁及闯关东精神文化内涵及其价值.docx
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间,关内(主要是华北地区)人口向东北地区的迁移,俗称“闯关东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堪称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迹,美国学者谓之“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东方杂志31928年第25卷第24号,第49页).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移民的大批进入,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促使东北区域文化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比相学习,互相吸收,最终形成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一个“闯''字,形象地表明这种迁徙在当时多数情况下是私下进行的,是越轨犯禁的行为。清初,关内人口到东北是自由内,并不需要“闯”。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迁都北京,约有90万人“从龙入关”,辽沈地区一时野无农夫,路无商贾,土旷人稀,生计凋敝。为恢复和巩固东北后方,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向全国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关内人口到东北屯垦.这项政策的出台,拉开了清代关内人口移民东北的序幕。在招录政策鼓励下,大量移民迁入辽沈地区。遗憾的是,这一政策仅实行了15年,康熙七年(1668年),清朝出台£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讥对招募移民的官员不再嘉奖,同时开始限制移民迁往东北,但此时并未完全禁止移民进入“至乾隆五年(1740年),清朝才正式封禁东北。嘉庆、道光、咸E三朝继续实行封禁政策,直到咸丰末年,清朝在内忧外患逼迫卜.,才陆续在东北地区解禁,至20世纪初完全开禁,大量移民如潮水般涌入。然而,即便是在封禁时期,完全的封禁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迫手生计的关内农民,铤而走险,冲破封禁,进入东北地区。每遇大灾大荒之年,统治者更是采取默许态度,主动对灾民放行。康熙末年,东北地区已有十几万山东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移民人数超过了百万。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在封禁时期,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东北的,故称“闻关东”,以后一直为世人所沿用。那么,终消一代,究竟有多少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当时没有调代统计,只能通过对东北地区人口的增长来推算移民数量。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地区总人口为1841万,其中,关内移民至少有I(M)O万。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维续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移民数量持续增加,整个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移民总数为1983万人,其中在东北定居的910万。由此可见,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约有3000万人,其中约2000万在东北定居。闯关东移民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其中以山东人最多,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次之为河北及河南人.来东北的关内移民大都是在家乡无法生存,“死逼梁山下关东”的灾民、难民及赤贫者,因此,早期移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后来逐渐扩大到劳务、工商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移民被工厂、矿山、码头、铁路沿线吸收成为劳工,为东北工矿业的兴起、铁路建设等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移民在东北经营商业.近代东北地区的商人主要来自关内,逐渐形成了山东帮、河北帮、山西帮等行帮势力,在东北一带实力很强,“汉民至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市律有逾百年者,本巨而利亦厚”(徐宗亮:光绪黑龙江述略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民国年间,关内商人经营范围遍及钱庄、般栈、货栈,当铺等行业,促进/近代东北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人是文化的载体,人口在空间的位移实际上是人口所负载的文化的流动,因此,移民运动实质上也是种文化迁移。人口迁移不仅造成了各种文化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移,也必然导致移民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结果是新文化的出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迂移之一,闯关东在文化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汉族移民的进入导致东北区域文化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满族为主体的区域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也产生重要影响,汉族传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清代至民国,随着关内移民大批进入东北地区,汉族逐渐成为东北人口的主体,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起居、饮食、衣服、言语,均与汉人同化F伯勒:黑龙江沿岸瞥K4中东经济月刊1931年第7卷第4、5合号,第199页),山东人“移风易俗,使东北完全汉化,厥功尤伟”(黄泽苍编:山东,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12页)。清入关前,作为官方通用语言的满语处于兴盛期,从统治阶层到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能讲满语。汉人官吏不通满讲,则无法参与政事。入关后,随着关内移民的大盘进入,汉族人口超过f满族人口,满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汉语取代.尽管从乾隆时期开始,清期统治者相继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国语骑射”,并对东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移民长期在东北生产生活,与当地满族交往频繁,逐步改变了满语的语言环境,使用满语的人逐渐减少.东北地区满语的衰落与移民的脚步是一致的,奉天最早,吉林次之,黑龙江最晚。同治年间还是满汉文并用,到20世纪初东北完全解禁之时,东北地区的通用语言已由满语转变成汉语。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靠采集洵猖为生,为了适应高寒地带的气候需耍,多以动物皮毛作为衣服的主要原料,如索伦、达呼尔“以独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匏服,狗割蒙茸,少见多怪者,蚱不望望然去之,然亦穷苦者装饰如此在汉旗移民影响卜.,满族等少数民族学会了用布用制衣,“土人以搭迎布制袍,或用苗:绸,色尚蓝灰,酱次之,皆缺襟。亦有服绸缎者,十仅二三,则其得之不易可知”(西清撰:嘉庆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这表明东北满族服饰在消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接受了汉族服饰。如坎肩,本是汉人衣若,清入关后,满族也将坎肩作为本民族的服式。至民国年间,满汉在服饰上已基本趋同。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饮食也传入东北.满族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得到改变,也开始食用泰、玉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并掌握了烧、烤、炖、煮、炒等各种交调方法,一些特色美食逐渐成为具有东北地方风味的饮食。光绪二十年(18%年),河北滦县李连史来到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任这里开了家肉铺,加入中药等原料制作熏肉.后人保留r这种制作工艺,做出风味独特的熏肉大饼,即风靡全国的李连贵熏肉大饼。汉族过节的传统食品,如上元汤圆、端阳角黍、中秋月饼等也为满族人所接受喜爱。满族等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的居住方式,是马架、窝棚之类的简易住所.一般用桦皮、草来建造。清代以来受汉族影响,渐有所改变.随着满汉交流的不断深入,其房屋建筑风格也有所改变,汉族一些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影响了东北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如四合院,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建筑形式。清中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四合院成为主要房屋建筑。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亦将建房习俗带到东北。汉族人时建房十分重视,一般耍清阴阳先生来看风水,按阴阳八卦等确定方位,选择良辰吉日上梁,上梁时还要放鞭炮,亲朋好友过来欢聚、道贺。在此影响下,满族在房屋上梁时,也喜欢放鞭炮庆祝,还要唱祭天祭神的歌谣。由上,东北文化从语言文字到衣食住行,都被深深刻上了移民的烙印,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汉化的倾向。在汉族移民文化同化土著文化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当地原有文化的影响,当时就有人感叹,来东北之汉人,“再世以后,与满洲人同化矣“(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金等纂:民国奉天通志,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280页)。在汉语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导语言的同时,满语文化并没有消亡,至今在东北方言、地名、山脉、河流名称中仍然保留了大量满语文化遗存。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满族创造了数量众多、种类丰京的满语词汇,名词类如“黏悖管''”帆铲”嘎拉哈”,动词类如“稀罕“扎孤”,形容词类如“遨遢特勒'"喇忽''等:"长白山”“兴安岭Z完达山”“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等都是满语山脉、河流名字.伴随清汉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汉语大量吸收并保留了一部分满语词语,成为现今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语。旗袍是满族人的发明,满族入关后,汉族人也喜欢上了旗袍。清初,满族男女老少四季都穿旗袍,圆领、箭袖、捻襟、宽腰,结构简单,但不同U次的人所穿旗袍各不一致。旗袍以四开襟袍服为尊,普通民股左右侧开襟,也有不开杈的袍,俗称“一裹圆”。腰间系有束带,上面悬挂腰刀、火揉、的箸、荷包等小杂物,清朝中后期,满汉长期混居,相互影响,满族旗袍审美开始发生变化。袍了开襟,由长变短,窄袖口变肥,原来在腰带上以戴的腰刀等物品,因不再适应日常的生产生活,逐渐被烟荷包和香料袋所取代。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民众不再受清政府服饰制度的束缚,无论满汉,女子皆爱穿旗袍,旗袍样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女性旗袍下摆开始绣有花卉图案,出现直领,袖子也由宽变窄,有长短袖之分。并由直筒式变为紧身贴腰式,成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满族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饮食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满族入关前,饮食以肉类为主。后来,坛烟肉、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玻璃叶饼、苏叶馀悖、就打滚等特色饮食,逐渐被汉族所喜爱,成为东北城乡乃至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美食佳肴”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当地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火炕。这一习俗由来已久,金代女真人就有用火炕的习惯。火炕既住人,又能取暧,作为“东北三大怪''之的"窗户纸糊在外“,是满族房屋的乂特色。满族人过去用的烟囱也十分特别,是单独立在境外的.史载宇占塔”屋皆东南向,立破木为埼,海以苫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搪际若斩,缩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而,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晓起则卷被樨置隅,覆以省或青布。客至共坐其中,不相避。西南窗皆如炕大,糊高丽纸,寒闭暑开两厢为碾房,为仓庆,为楼房。四面立木若城,以棚为门,或编桦枝,或以横木”(杨宾撰:柳边纪略h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这里所记载的是三百多年前满族的居住习俗,在今天东北农村依然愤处可见,这说明满族的居住特色早已被汉族所接受,满汉共同创造出适合东北气候特点的居住文化可见,在各民族长期文化交潦中,既有同化,又有融合。随若时间的潦逝,东北地区在保留原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汉族文化,使得一种新型的带有移民特色的文化形态在东北逐渐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新型移民文化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是东北各民族之间长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闯关东历程中,无数移民携妻带子举家迁往东北各地,他们冲破亚盘阻力,越长城、渡渤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后,要在天寒地冻、杳无人烟的新土地上建立崭新的家园,没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品质是无法战胜恶劣环境的,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东北传播开来,在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接触和融合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反映了东北移民文化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特质表现为豁达、豪放、痂朴、宽厚、极少排他等地域特征。东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农耕、渔猎、游牧等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彼此相互影晌,使得东北移民文化具有了很强的兼容性。在三百年波澜壮闹的闯关东浪潮中也孕育了,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携手并进的合作精神,它是东北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r无数移民务农务工、伐木筑路、开发边疆的历程,也见证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宝贝的精神财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闯关东”精神孕育r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闯关东”运动中,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的全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携手并进的民族精神构成了“闯关东”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闯关东”精神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之一。它孕育于持续达300年之久的表表烈烈的“闯关东”运动中,成了移民们敢于到关外“闯”生活的主要精神支柱,伴随着千千71万“闯关东“移民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在开发东北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内涵“闯关东”精神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并保持着勃勃生机,主要源于它是在实践基僦上形成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1 .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中国人素来安上重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开故土的,“闯关东''移民之所以千里迢迢远离家乡来到东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移住满洲,苟全生命”。因此,移民骨子中的自强不息、勇于目险、为图生存与自身命运抗争的精神促使其踏上r'闯关东''的艰难征途,于是在关内通往东北的路上出现了“夫拥只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柱杖,少女相倚,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朝阳镇,前后相望”的景象。关内天灾人祸是“网关东''重要动因之一.华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最易发生自然灾在的区域,早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极高,尤以山东灾害为武。在清朝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除仅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乾隆年间,山东连年受灾,“穷民北来觅食者展重1927年,山东旱灾、蝗灾并发,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酿成严垂灾荒.据华洋义照会山东分会调修,“计灾区占56县,面枳24万方里,灾民约2000万人:受灾人口几乎占当时山东人口的6%强。陕西、河南等省“年来饿死灾民,都以数十万计天灾肆虐的同时.,战祸、匪祸、苛捐杂税等人祸也相伴而来。清末,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列强武力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反消斗争四起,累及关内诸省,社会动荡不安。民国以来,军阀混战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如,张宗昌1925年担任山东军务督办后,极力搜刮民脂民膏,山东人民负担极重,农民纷纷破产,农村经济崩溃。为扩充兵员,到处抓壮丁拉夫,“乡民见兵影阿铳声.则群相奔窜,妇孺乞食了途,饥寒而致旎者甚多,为军队征发家破人亡而自尽者所在皆是。“在战祸不断的情况卜.,土匪也十分猖獗。于是,“匪与兵年年增加,卒至遍地皆匪,全国盾兵,兵祸匪祸,辗转相寻”.处丁艰难困苦中的关内人民,并没有屈服r现实的困境而放弃求生的希里,而是鼓起勇气与命运抗争,带若筹集的旅费义无反顾地踏上旅程,旅费多的四五十元,少的只有一两元,很多移民甚至身无分文,只能驿沿途乞讨艰难前行,未到东北而饿死、病死途中的难民随处可见,卖儿卖女以凑路费的比比皆是。“在青岛发卖之女儿,每名二三十元:在奉天不过十余元,男孩几无问津者。''因移民贫困,走海路者只能拥挤在甲板上,1927年“日本船天德!丸满我灾民,因而相挤坠海死者二百余人。''走陆路者,往往众人挤在狭小透风的货车箱里,无旅仍者就只能徒步到东北了。虽然近代火车的开通为移民迁移提供了便利,政府常常出台减免车费的优惠政策以鼓励移民迁移,但是对于出关谋生的破产农民来说,凑齐这笔费用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不管天灾人祸还是旅途的艰辛,都未能阻挡移民们“闯关东''的意志与决心,他们仍是勇往直前,为自己的未来做着顽强抗争。2 .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闯关东''移民历经坎坷,干里迢迅来到东北,等待他们的却不是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是来自各方面更为很难的牛存挑战。东北自然条件与关内相比大有不同。就气候而言,东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季漫长寒冷,特别是北部地区,从是年十月到翌年E月为严寒时期,气温基本都在零度以下。因此,东北自古以来都被视为边疆苦寒之地,人迹罕至。在清代,关内犯罪之人往往被发配至东北服刑,”一所要到开原和宁古塔去,都要不塞而栗吴板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记载了清康熙年间其父刚被发配到宁古塔时的情形:”自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宙呜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更飞起。不数日即有浓藕.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向日照灼不消。”吉林通志3对东北气候也有类似的描述:冬季,朔风狂吹,雪花如学.异鸟怪兽,丛哭林嗥。行者起踣其间,或低q上不得下。闯关东”移民大都贫困至极,他们衣者单薄,食物短缺,加之东北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较为原始,野兽出没频繁,可以想象初到东北之时移民是何等艰苦。清末之前,清廷对东北封禁十分严厉。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正式发布J'对东北的封禁令.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廷“令奉天沿海地方言多拨官兵稽佟,不许内地流民再行偷越出口“,并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督抚,严厉禁止商船私自夹带移民前往东北,“山海关、喜峰口及九处边门,皆令守边旗员,沿边州县,严行禁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廷规定,“山东登菜等处有票船只,如有夹带无照流民私渡奉天者,杖九十,徒二年半,船只入官.”嘉庆八年(1803年),谕令凡山海关以外概不准关内移民移住。清政府在陆路和海路上严防移民进入东北的同时,对已进入东北的移民亦进行清查与邪逐。严禁政策的确阻断了部分移民移居关外的念头,使之里而却步,但从东北地区逐年增加的流民数砥上不难看出,勇于“闯”关、敢一拼搏的移民仍不在少数,他们越禁“同关”从未间断过,清政府在逐渐失去了对移民的控制后,不得不废除了禁令。可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清政府的严厉封禁,移民们并没有退缩,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最终战胜了边地的苦寒,落地生根。正如,£黑龙江所记:“当是时,黑龙江全省,实为榛莽之区,山深林密,人迹不至呼兰河流域,松花江沿岸,今所称为谷仓者也,在当时,惟有灌木丛生,狐兔出没,荒凉寥落,长与终古而已。汉人一至,乃披荆斩棘,以血肉筋力与鸟兽争,与气候争,与洪水争,与土人争,乃至与饥饿疾病争,遂有1906年以后之天地。迄于今日,凡人踪所至,无不有吾人足迹.”3 .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艰苦创业是“闯关东”移民所拥有的优良精神品质。作为拓荒者的移民,自力更生是其生存的唯出路。移民的创业实践不仅使自身的生活有了保障,更促进了东北各行各业的发展.从清代的农耕、采参、伐木、淘金到近代的手工业、商业、工矿业等都活跃若移民的身影。消末之前,移民初到东北时,多以农耕为业,但由于清朝的查禁,他们还不能公开承垦土地,只能“为满人之佃户,斩荆披棘,茹苦含辛”。之后,在移民不断努力下逐渐从满人及蒙占王公手中取得rt地耕种权,并把垦殖范围由最初的辽河流域扩展到松花江、黑龙江潦域,“故不十年间,数I万万亩之旷田,悉为勤俟耐劳之汉人所开垦,前之咎居四处之野,今竟熙熙攘摧.“移民除从事农业外,还穿梭于深山密林中,从事采参、伐木、淘金等活动,这些人被称呼为“跑腿子”或“穿山沟”。“凡转徒山林者,随处因树为屋,夜或野处,妖火自卫,往往膏虎狼之吻,坠岩谷丧命。”道光六年(1826年),吉林将军富俊等在奏折中称:“吉林各处卡伦以外,皆系产参之山,不准流民潜往偷砍树木,例禁暴严。历年以来,并未随时严查,流民潜往者,竟积至千余户之多.”清代,移民艰苦创业的代表,当属赫赫有名的“韩边外”。“韩边外'惊籍山东,在吉林桦甸夹皮沟聚集移民开采金修,“韩之管内编户千八百余,男妇万人,凡分一百五十牌。守望逆密,闾井宴如,向有路不拾遗之谚。当桦甸、磐石等县未设治时,居民诉疾苦、安耕凿,靡不韩效忠是赖.“当时夹皮沟金矿规模很大,矿工达四五万人之多.近代以后,东北商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等相继发展起来。略有资本的移民投资于东北实业,贫困移民则以自己劳动获取生活所需。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令今人难以想象。,彼等于旅行途中,能忍风霜雨雪之苦,敝衣褴褛,亮不介意。背负大粗之囊.内储自制馒头,约熬十余日之量,遇食时,则憩息F路旁有井水之地,汲井水而食慢头,其惟一之佳看,则以铜币一枚,购生葱,拌馒头而食之,入夜不肯投宿客栈,常横卧于人家之檐K一旦从事于工作,不辞劳苦,不避艰难,虽酷热近寒,彼等亦无感觉,惟孜孜焉努力于劳。“以中东铁路的修建为例,它不仅为移民大规模迁移提供/便利,更为其提供了创业的机会.中东铁路修建所需劳工几乎都来自关内移民,铁路建成后,大部分在铁路沿线定居下来。他们的生存能力极强:“锄镐一落,便把荒野变成自己的耕地,顺乎自然地就在那里定居下来。这样的生存能力,让挣扎在生活环境很低的俄国农民也惊叹不已。这种无比的勤劳、耐性以至精明的经商才能,不能不使俄国人甘拜下风。”正是由于移民的艰苦创业,东北地区才得到了全面开发并快速发展起来。4 .携手并进的民族精神“闯美东''不仅是次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更是次民族间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移民表现出了重情重义'都达包容、团结友爱的精神。移民间能相互帮助共度难关,能与各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奋斗;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时刻,与东北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御敌,保卫家园,表现出了不怕柄牲、英勇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移民乡土情结浓厚,他们往往是同族或同乡聚集到一起结伴而行,更有大灾之年几乎全村的人一同“闯关东”。先扎下根的移民往往呼朋唤友,招徐同伴。如,吉林九台县汉旗“十之八、九均系由关内各省自由移入者。其始不过一、二人或、二户,继则呼亲唤友,而成聚落,俗谓之'开荒斩草',并称其首先移居者日,座山户、”后来的移民往往也是向有亲属或同乡人的地方移居,“往往各家窝棚集合一个地点久而久之,具有共同地缘关系的移民聚集在了一起.移民团结互助的精神还表现在与东北当地人的相处与交往中。移民以山东人居多,山东人性格中的豪爽、好客、诚信、讲义气、朴实等因素,使其能够与土著居民和谐相处。他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发东北家园。近代以来,东北广阔的土地与丰富的资源,引起了日俄的觊俄和侵扰,边患问题日益突出。移民与当地土著团结一致,与侵略者进行了不懈斗争。韩边外”在其领域内设有练会处,其团勇骁勇善战。“甲午中日之役,曾以其徒五百与日军战与海城:庚子年俄人人犯,竟大挫之石马烟山,不敢进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抗日救亡成为东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而人数众多的移民就成了抗击日寇的主力军,涌现出了大批抗日英雄,如东北抗日联军中的王镌林、柴世荣、夏云杰、王德泰、祁致中等,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如,柒世荣,1893年生丁胶州市洋河镇魏家庄,5岁随父母逃荒到吉林和龙县。1929年,因生活走投无路,当了警察。九一八事变后,柴世荣在警察所进行组织发动,拉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后与王谯林的抗日救国军联合,任抗日救国军第四旅旅长、第四路军司令。此后乂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副军长、军长。柴世荣为救国救民身经百战,1944年在与日伪军作战中英勇牺牲.无数移民在抗日战争中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被后人铭记。二、,'闯美东”精神的历史价值“闯关东''这一”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生存力与发展力之伟大,不论在如何限辛困难的环境之中总是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二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闯关东”精神,在开发东北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一,促进r内地与边疆人口的合理流动.清初以来,随着清朝统治的稔固,关内社会经济的发屣,人口压力逐渐加大,人多地少成了华北各省面临的一大问题,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可谓“人满为患。到了近代,关内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压力更为严重,关内与东北边疆人口分布极其不平衡。1919年,“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216人、143人和189.5人,居全国前列,而人均耕地已不足4亩。”此时的东北,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人口却只有三千万。“黑龙江省每平方公里仅有8人,吉林省有33人,三省合计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28人。”加之,东北与华北毗邻,交通便捷,因此“河北、山东年轻力壮的农家子弟便自然移向人口稀少而又距离从近的东北各地大求生活,去求新的发展。“人口大规模向东北移动,不仅缓解了华北各省的人口压力,解决了过剩人口的生存问题,同时也充实了东北边疆,使得全国人口的分布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其二,加速/东北地区土地开发与经济发展.移民的到来为东北经济开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大部分移民都被农村吸收为农业劳动者,另一部分则被城市及城郊的工矿业及其他事业所雇用”。清入关后,关外人口大为减少土地荒美。而东北土著居民乂多以渔猎为主,不事农桑.因此,当时东北社会经济还处在较为原始的状态,远远落后于关内.直到清末,随着封禁政策的逐步瓦解,清廷开始放吴荒地,大批移民涌入关外,东北土地始得到大规模开发。数年间,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用。民国时期,东北节局加大了放垦力度,积极鼓励移民开垦荒地。到1931年,辽吉黑三省已垦土地“达27,175,OOO亩,其中自以辽宁省为最发达,占11,392,500亩,次之推黑龙江省,共7,935.OoO由,吉林省7,847,500亩,又次之。其余可耕种地尚待发展者,总数有2,500,Ooo亩。近来每年所耕之数,约有1,000,OOO亩之多。”土地的大面积开垦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成为东北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除农业外,东北商业、工矿业及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东北近代实业的兴起,为广大移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移民源源不断的到来。清末,哈尔滨共有大小商铺4000多家,长春大小商铺也已达1200多家。1911年,奉天府共有大小商铺1786户,1902年吉林城有各种商店1536家,1917年东北:.省华人商会达191个,会董3578人。这其中,很多商铺都是关内各省移民所经营。东北矿产资源丰常,矿禁解除后,大量移民开始向矿区聚集,以矿业为依托的村落与城镇逐渐兴起。到1930年,吉林省已发现煤矿123处,“曾经试采及正式开采约百余处,其中规模大者六、七处其三,保卫和巩固了东北边疆,清朝对东北的封禁阻碍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东北边疆防务空虚,广阔的中俄边界荒无人烟,给了沙俄以可.乘之机。洁末,边用危机全面爆发,沙俄不仅强占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还侵入东北腹地,掠夺丰富的森林、矿产等资源。除俄国外,日本也把侵略触角伸入东北。在日本支持下,清末朝鲜移民越境开星规模不断扩大。“韩人于延、现、和、江四属,举族来迁入数已逾四十万。匀计户口,韩人将过半数,其间桀筠者,多,进会为犬,而日人嗾之:'-进会'为傀偏,而日人牵其绳索而动也因此,向东北移民就成解决东北边疆危机的有效手段。清末,民国时期,政府积极实海“移民实边”政策,广招移民出关开展,充实边疆。“移民实边”政策起到了枳极效果,抵御了列强的侵略与外国移民的迁入。“汉人之充满于东三省北部,势必与其周围之民族发生冲突,例如在西伯利亚方面,因其地与东三省接近之区域多,俄国难以任何方法加以防御,而汉人向该方面之发展,终不能免.一面在东方,可以防止朝鲜人之移住,日本人在满蒙之发展,亦受阻碍。”其四,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在长期交往中,汉族移民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东北原住居民主要由满、蒙'赫哲、锡伯、鄂伦春、鄂R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构成,因开发较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字、饮食风俗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东北土著居民原不知养索蜂和制蜡,”有来松子者或采樵打,于枯树中得蛭窝,其盅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有蜡,遇喜庆事,汉人自为蜡烛,满洲人亦效之,然无实者。“东北地区原以满语满文为主,后逐渐被汉语汉文所取代,东北原有风俗习惯逐渐汉化与汉族趋同。”多与汉人通婚往来,而汉衣汉语,耕田土著,趋于同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单方面的,汉族文化在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兼有多种民族文化元素的,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文化。三、''闯美东''精神的现实意义“闯关东*神是移民汗水与智慧的升华.在东北开发的历史上发挥君重要作用。“我民族虽迭经天灾人祸,艰苦备尝,犹能忍无限之痛苦,远徒边地,敢于自求牛.路,其坚忍耐劳,乐天进取之气概可以想见,外人叹为生.存力之强,其信然也。”在当代,“闯关东”精神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携手并进的民族精神等优秀文化内涵,经过长久积淀,延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克:义。它不仅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之J当今的东北是中国商品粮和重工业基地,这不能不说是东北先民以及当代东北人民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东北现有居民的90%以上都是汉族,他们战本都是“闯关东”移民的后代,维承了先辈们的优秀品质,那股子“闯劲”仍然体现在建设当代东北的实践活动中。然而对于年轻代而言,经过岁月浪花的淘洗,先民们的优秀品质逐渐在流失.因此,在继承“闯关东''原有文化内涵基础上,将“闯关东”祜神赋予新的时代因素,把其弘扬下去,在当代东北具有特殊的意义。“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过程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培育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民族精神.”H前,国家正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东北振兴需要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克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靠要的保守倾向。东北要想在未来取得新的发展就必须把“闯关东"中的''闯"字解读好、实践好,这个“闯“字不仅代表r千百万移民敢r拼搏的意志与勇气,更是“闯关东”精神的精粉所在。因此,“越是发展,就趣要敢闯'。闯出陈旧观念,闯出传统模式,闯出安乐环境,闻出等*思想,到那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地方,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堀起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敢于突破地域与观念的局限,发挥“闯''劲,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当然,当年“闯关东”的历史环境与今天已大不相同,但“闯关东”精神没有过时,当今东北经济文化建设仍需要我们很苦奋斗、自强不息,必须在实践中发扬和传承"闯关东''精神,因为“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和传承,而必须通过这个民族的先进分子坚持不惘地倡导和实践耍在具体实践中运用“闯''的精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的不自目,“闯”的有智慧、有创新。21世纪的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更要迎接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形势下,精神文化对中国发展的价值尤为珍货,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四关东''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强不息、眼苦奋斗、勇于创业、团结友爱、乐观进取等元素恰与当今中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所急需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精神保障,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闯关东”精神在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扬“闯关东”精神仍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