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的通知.docx

    • 资源ID:7276432       资源大小:20.9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的通知.docx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的通知各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局,昆山、泰兴、沐阳县(市)交通运输局,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厅公路中心、厅港航中心、省交建局: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行动计划樗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省厅牵头组织并研究编制了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为稳妥推进控制指标的应用,省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先行试点运用,其它项目根据各自情况适时开展.全省各级交通运输(港口)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加强控制指标宣贯,组织开展试点运用,全面提升公路水运工程内在质量,推进我省品质工程创建迈上新台阶.附件:江苏省公路水运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附件:值多堵公路水运工程细筋混凝土耐之傕关健丝制旄杼一、混凝土强度(一)控制标准1、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混凝土强度不得超过设计强度的1.5倍;3、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变异系数宜在10%以内,不得超过15%。(二)检测方法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程(JTS239-2015),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的常规检测。检测部位宜全覆盖,如立柱应尽量保证上、中、下部位的检测;箱梁应尽量保证底板、腹板等部位的检测。(三)控制措施1、重视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拌和用水量、水胶比、外加剂等。做好拌和用水、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进场检验工作。2、应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保证充分的拌和时间,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对于掺纤维等材料的混凝土,适当延长搅拌时间,防止混凝土强度不均匀。3、浇筑时注意振捣均匀,硅运输和入模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和减少产生离析现象。4、现浇混凝土应有充分的潮湿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掺外加剂、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混凝土应按相应要求进行养生。二、碳化深度(一)控制标准1、混凝土28天碳化深度值应不大于0.5mm。2、混凝土365天碳化深度值应不大于1.5mm。(二)检测方法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第4.3条,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程(JTS239-2015)第5.2.9条进行碳化深度值测量。检测应规范操作,精确测量碳化值。(三)控制措施1、水泥应选用抗碳化能力强的硅酸盐类水泥,要注意剔除骨料中的有害物质。2、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水胶比。3、保证振捣均匀和养护时间充足。4、施工模板应尽可能选择结构强度、稳定性适宜的材料制成的模板或模板内衬。三、混凝土外观质量(一)控制标准1、平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mm;2、按构件批次数量合格率应不低于95%o3、其他外观质量检测项目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O12OI7)附录P、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第2.161条进行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二)检测方法1、平整度检测应使用2m直尺,不同结构与构件的检测频率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中的相关要求。2、其他外观质量检测项目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采取目测、尺量、裂缝宽度仪等方法进行检测。(三)控制措施1、应根据不同的强度等级确定拆模时间,并采取脱模剂等必要措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的光洁度。2、振捣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以免造成模板移位变形或钢筋移位。3、准确把握振捣时间,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宜。防止欠振导致气泡残留和混凝土不均匀,并要防止过振导致混凝土离析。4、施工模板应牢固可靠,表面平整无变形,接缝应严密无松动,避免混凝土漏浆、错台、跑模。四、构件尺寸(一)控制标准1、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96%;2、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85%。(二)检测方法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混凝土构件断面尺寸、钢筋位置及间距采用尺量进行常规检测。检测应注意加强对梁体高度、支座垫石、挡块等构件尺寸的控制,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加强对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的控制。(三)控制措施1、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钢筋下料要精确;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图纸立模、浇筑。2、钢筋的安装位置应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积累,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3、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模板应拼§1严密、无松动,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4、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防止模板变形和钢筋移位。五、氮离子含量(一)控制标准1、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1.o2、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混凝土用海砂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3、各种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2%o4、混凝土拌和物的氯离子含量的检测结果应满足下表规定。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环境条件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钢筋蹦土预应力蹦土素混凝±干燥环境0.300.061.00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0.20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0.10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0.06(二)检测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XGB/T50476-2008),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氯离子含量测试方法测试对象试验方法测试内容参照规范/标准水硝酸银滴定水溶氯离子,取50m1.溶液氯离子百分含量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法GB11896砂硝酸盐滴定水溶氯离子,水砂比2:1,1Om1.澄清溶液稀释至100m1.氯离子白分含量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外加剂电位滴定法测水溶氮离子,固体外加剂5g溶于200m1.水中;液体外加剂IOmI稀释至100m1.氯离子百分含量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新拌混凝土硝酸银滴定水溶氮离子,I1.新拌混凝土溶于I1.水中,搅拌3min,取上部50m1.溶液氯离子白分含量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法GB11896氯离子选择电极快速测定,取60()g砂浆,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进行测量砂浆中氯离子的选择电位电势水运工程试验规程JTJ270硬化混凝土硝酸银滴定水溶氯离子,5g粉末溶于100m1.蒸溶水,磁力搅拌2h,取50m1.溶液氧离子白分含量水质氮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法GB11896硝酸银滴定水溶氯离子,20g混凝土硬化砂浆粉末溶于200m1.蒸储水,搅拌2nin,浸泡24h,取20m1.溶液氯离子百分含量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水运工程混凝试验规程JTJ270(三)控制措施1、混凝土骨料氯离子含量检测结果必须在规范合格范围内,杜绝超出限值的骨料进场。2、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应无不利影响,其氯离子含量满足规范要求。3、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要求,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六、钢筋保护层厚度(一)控制标准1、对于工前保护层厚度,单点抽检合格率不得低于95%。2、对于工后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比值在0.9-13之间判为合格,并计算合格率,高速公路钢筋保护层厚度单点合格率应不低于90%,其他项目钢筋保护层厚度单点合格率应不低于88%(二)检测方法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f采取尺量进行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根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法进行工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三)控制措施1、提升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水平,部位相同或功能相同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应尽量保持统一。2、钢筋绑扎时扎丝“丝头”应向内设置。3、施工过程不得使用扭曲、变形严重的钢筋骨架。4、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有定位夹或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应使用预制的高强度垫块。七、有效预应力(一)控制标准1、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小于±5%,有效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小于±2%;2、单根钢绞线有效预应力大小允许偏差小于±5%,整束钢绞线有效预应力大小允许偏差小于±5%;3、按批次构件数量,合格率应不低于90%(二)检测方法有效预应力采用反拉法进行检测,检测规程参照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O-134-2017)附录B中的相关规定。(三)控制措施1、张拉施工前应检查钢绞线,不得出现锈蚀严重的现象。2、预应力钢筋的定位与安装应准确,安装张拉设备时,应使张拉力合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束的轴线重合。3、准确把握先张法放张时机,张拉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放张质量。4、后张法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封锚;压浆持续时间、压力应符合规范要求。八、孔道灌浆密实度(一)控制标准1、孔道注浆密实度采用综合注浆指数If、最长注浆缺陷长度1.maX、注浆不密实度三项指标综合判定,按最不利状况取用。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等级判定表密实性等级特征综合注浆指数/f最长注浆缺陷长度注浆不密实度”I类孔道注浆密实或基本密实,可正常使用,不需处理t0.98/II类孔道注浆存在缺陷,宜进行局部处治0.90<1.<0.980.3m1.,nax<1.5m2%乎<7%W类孔道注浆存在明显缺陷,应进行局部处治0.85<f<0.901.5mZ-nax<3.0m1.¾<<12%IV类孔道注浆存在严重缺陷,应进行整体处治f<0.851.11u3.0m/12%2、按批次构件数量,合格率应不低于90%o(二)检测方法根据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DBI4/T1109-2015),宜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检测。(三)控制措施1、灌浆材料的流动性应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经过测定,保证在施工环境温度下,灌浆材料在6h内应保持可灌性。2、灌浆材料宜采用专用压浆剂或压浆材料。3、为防止预应力筋锈蚀,灌浆材料终凝时间应不大于24h,灌浆应在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后的48h以内和张拉后的24h以内完成,否则应采取避免预应力锈蚀的措施。4、压浆时应根据出浆孔浆液浓度判断压浆密实度,压浆后应在浆液初凝后才能减压拔除压浆管。九、钢筋锈蚀(一)控制标准1、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油污、颗粒状、片状老锈或锈皮及目视可见的麻坑等影响使用的缺陷。2、钢筋截面损失率应不大于5%,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二)检查方法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采取目测观察进行钢筋表面质量的检测。检有数量:全数检查。根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XGB/T50784-2013)第942条,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测量精确到0.1mm;根据第9.5.4条计算钢筋的截面损失率。检查数量:随机抽取5个构件,每个构件抽检一根。(三)控制措施1、进场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直看锈蚀程度及有无裂鼻、结疤、气泡、砸碰伤痕等,并应测量钢筋的直径。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合理安排钢筋成品、半成品的制作时间,尽量避免骨架片、钢筋笼等成品、半成品长时间裸露生锈。3、钢筋宜放在料棚内。当露天堆放时,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钢筋存放时应将钢筋垫高,钢筋堆放高度应以最下层钢筋下挠后距离地面5厘米以上为宜。4、钢筋不得和酸、盐、油等物品存放在一起,堆放地点应远离有害气体。

    注意事项

    本文(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控制指标》的通知.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