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河道采砂规划(定稿).docx
民乐县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民乐县水务局2016.5批准:核定:项目负责:校核:报告编写:制图:工作职责张文学杨自东滕开军刘天泽李翠莲杜金霞刘颖伟华开喜宁高祖张志生韩欣宇韩克满朱希乐目录1断婴-11.1 河道概况-I1.2 河道采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3 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31.3.1 采砂规划的原则-31.3.2 规划任务-41.4采砂分区规划-41.5 规划实施与管理-41.6 结论-62基本情况-62.1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62.1.1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62.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722气象水文-82.2.1 气候-82.2.2 水文-102.2.3 洪水-122.2.4 泥砂-1723河道地质基本情况-191.1.1 地质票本情况-191.1.2 河道基本情况-212.4 涉河工程概况-262.4.1 涉河工程基本情况-262.5 水生态与水环境现状-423河道演变及泥砂补给分析-443.1 河JIf1.j史也-443.2 -453.3 演析-463.4 河道班沙朴龄分析-464规划的必需性和紧迫性-46464.1 河道采砂基本情况.4.1.1 河道采砂现状-464.1.2 河道采砂监管现状-474.2 无序采砂可能造成的危害-534.2.1 对防洪的影响-544.2.2 对河势的影响-544.2.3 对必醴设施的影响-544.2.4 对社会安全的影响-544.3 规划的必要性与案迫性-555规划原则和现划任务565.1规划原则52任务-57-5.3现则旅准年与规划期-58-6采砂总量控制-58-6.1 采砂控制总址确定的原则-58-6.2 采砂总电控制及分配规划-597禁采区规划-60-7.1 禁采区规划-M)-7.1.1 禁采区规划原则-60-7.1.2 禁采区划定-60-7.2 可采区规划-62-7.2.1 UJ采区规划原则-62-7.2.3 可采区控制性指标-63-7.2.4 堆砂场设置及弃料处理-667.3 保留区规划-66-7.3.1 保助区规划原则-66-7.3.2 保切区范用-67-7.3.3 保留区控制性指标-68-7.3.4 保留区启用原则与要求-68-8被咻分析-68-8.1 采砂港河势稔定的影响分析-68-8.2 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69-8.3 采砂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分析-69-8.4 采砂对涉河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69-9规划实施与管理-70-9规划实施-70-911本现则自批准之日起实施;-70-8.5 .2本规划由民乐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费解择-70-9.2 管理机构与管理设施-70-9.3 动态监测管理指施-70-9.4 防止采砂滥采乱挖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71-10结给与-72-10.1结论-72-102建议-72-11附表-75-12附图-76-1概要1.1 河道概况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张掖市东南部,东邻山丹县,西靠肃南县,北连甘州区,南依青海省。县境区域内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15895027m,东西宽738km,南北长95.4km,总面积3687.32km2o境内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北坡,属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集水面积1773.3km2,冰川面积22.10km2o有大小支流85条,河道总K度236.6km,其中有7条主要河流,即苏油口河、大堵麻河、小堵麻河、海潮坝河、洪水河、玉带河和童子坝河,集水面积152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060万nr',占总径流量的88.0%o有12条较大的小沟小河,即河牛口、马蹄河、柳家坝、黄草沟、乃堵坝、山城河、红岭河、砂嘴口、石灰窑、天井沟、小香沟、大香沟,均发源于浅山沟谷丘陵之间,分布于全县七大河系,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19万m3,占总径流量的12.0%,其中黄草沟、红岭河水量尚未拦蓄利用,大香沟、小香沟、天井沟水资源被山丹军马场所利用。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1429万m3。各河流径流量受降水条件、自然地理特征及河流补给类型影响,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各河流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0%90%,7-8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22%55%;123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2%21%;12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1.0%10%。产流区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各河流出山口以上,年径流深在25400Inm之间,其中大堵麻河流域年径流深最大,产流系数在06左右。川区及北部区域,由于降水少,下垫面影响,降水产流极少,径流深在25mm以下,其中北部滩在5mm以下,降水儿乎不产流。年径流的丰枯变化,通过水文站长系列资料分析,总的趋势是50-70年代呈递减趋势,其中70年(斓减幅度较大,个较长的枯水段,80年代偏丰,P1.升幅度较大,90年代为平水期。但不同年代内径流存I嘛交替变化,具有明显的三年周期。1.2 河道采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境内采砂活动主要集中在童子坝河、洪水河、海潮坝河、大堵麻河4条主要行洪河道。全县现有河道采砂场33个,已全部申请了河道采砂许可证,全部属于旱采、机械作业。全县目前共有中、小型铲车62辆,型号为Z1.IO-50、Z1.1.O-30等,发动机功率为180-220KW,8t自卸汽车74辆。各河道开采时间为每年510月,所采砂石质量良好,主要用于本地水利工程、道路、房屋及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场需求,采取统一管理,分段均分开采的原则,确保采砂市场有序进行。1.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贯彻落实水法汉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存在一定难度。个别采砂户受利益的驱使,”明知故犯”,无视管理单位,私自开采和私设石料场,强制关停和拆除非法料场的措施不到位,造成了多方面的矛盾,堆以起到惩戒的作用;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河道采砂的管理体制虽经梳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依然存在,现场行政执法处理意见不能落实,给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带来了困难;三是一些干部群众水法规意识还比较淡薄。由于老观念,许多农户还认为,采砂是河里打来的,取砂还办什么证件,谁地边的砂子就是谁的。还有个别乡村干部,对有关水法规认识不到位,河道管理权限不清,越权报白批准下河采砂的行为依然存在,给河道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的影响C四是个别采砂场将成品料无序堆放,废料不能及时回填,既严承阻碍了河道的行洪畅通,又在河道内埋下了安全生产隐患.因此,迫切需要编制相应的规划,制定统一规范采砂行为的法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赞彻落实水法、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汉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有效地促进河道采砂有序管理,使河道采砂工作步入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1.3 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1.3.1 采砂规划的原则遵循全面规划、总量控制、计划开采、确保防汛安全和预防水土流失危害的原则。要坚持在开采中保护,保护中开采,边开采、边恢复、边治理的原则,要有利于防汛排洪、疏浚河道、因地制宜、引资投入和严格控制、有偿使用、有序开采的原则。既要满足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又要避免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做到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2规划任务在保障河道防洪、灌溉、水环境、沿河建筑物及设施安全的前提下,经综合分析,划定可采区和禁采区,明确可采期和禁采期,规定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和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数量,为河道采砂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1.4 采砂分区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在河道管理范阚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禁采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的规定,对全县河道经实地勘测,划定可采区和禁采区。根据各个河段的河道砂石储量和可采量、限采量及年开采员:进行总体控制全县规划可开采区17段,禁采区20段,保留区11段,控制采砂场点40处,实际控制开采总量为12420万m3,其中2016年度计划开采量40万,2017年度计划开采量30万m?,2018年度计划开采量30万m?,2019年度计划开采量30万m?,2020年度计划开采量30万m3.1.5 规划实施与管理科学、合理的采砂规划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C近年来,由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砂石料用量激增,在可观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非法采砂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根据采砂规划,制定本辖区内实施方案。防洪条列规定,河道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制度。应从维护河势稳定、满足防洪、灌溉要求及生态要求的前提下,拟定本辖区内的河道采砂规划实施方案,报经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采砂规划进行采砂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水法规定,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采砂许可制度是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河道采砂依法、有序进行的承要措施,也是防止滥采乱挖河道砂石的玳要手段之一。河道采砂规划是进行河道采砂审批的就要依据,发放采砂许可证要一个按照经批准的河道采砂规划进行,并根据河道采砂的动态变化,加强河道采砂许可证的管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费的征收管理,保障规划实施。甘肃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河道采砂必须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合理、规范地收取一定规费,实行有效的规费管理,是国家控制资源流失、保障河道采砂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系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费的管理,运用财政河道合理使用采砂管理费,以保障河道采砂规划的实施。实施河道采砂规划,添置必要的设备和经费,设置明显的禁采区、可采区标志,不断加强采砂作业监督检查。为确保河道采砂活动按照经批淮的初设规划,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对采砂作业县级监督检查,形成一整套管理制度非常必要。渣石处理措施。科学、合理对采砂石开采后的渣石处理,是保证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的必要手段。废渣石堆弃河床已是河道采砂活动中常见现象,要处理好这种状况,在审批河道采砂许可时,就要进行规划,划定渣石堆放场所,利用碎石机械耨渣石破碎成可利用碎石等,确保河道畅通1.6 结论此次规划将河道分为可采区和禁采区,对可采区规划范围和年度实施控制范围提出明确要求;对禁采区作了具体、量化规定。规划的制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河道管理条例、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维护河势稳定、确保防洪安全、保障农业灌溉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和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既体现了较强的原则性,乂表现出从活的可操作性,是我县今后实施河道采砂管理、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加强采砂管理,依法管理河道采砂提供了科学依据,标志着我县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C2基本情况2.1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2.1.1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3687.23k11合553.1万亩,除去军马场使用的65.2万亩,全县实控面积487.9万亩。据民乐县土地资源调查,县境内总土地面积中有耕地面积10033万亩,尚未开发的荒地23.9万亩,林地65.36万亩,园地12.90万亩,草地85.75万亩,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6.86万亩,交通用地3.01万亩,水域2.15万亩,难利用土地187.64万亩。社会经济概况民乐县是个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共辖10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即洪水、六坝、三堡、南占、新天、永固6个镇,丰乐、顺化、南丰、民联4个乡。截止2014年底,全县常住人口22.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万,占总人口的31.86%,农业人口15.09万人,占总人口的68.14%0经济增长情况201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44.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4%、34.9%、34.7%;工农业生产总值22638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1922万元,工业总产值124462万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57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06元。农业生产情况在农业生产方面民乐县以种植业、林业、牧业三大产业为主,为国家级产粮大县之一。种植业是全县农业的主产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油菜、玉米、大蒜、洋芋、中药材等。201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6.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1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8.32万吨,玉米播种面积5.03万亩,马铃普播种面积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61万亩。2.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引领,以转型跨越为总基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强力推进“三县”建设,加快传统工业向生态循环工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同质化城市向高原生态特色城市转型,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趋向逐渐明晰、发展速度稳中超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有力、社会保障故著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进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015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77亿元,年均增长11.6%,其中一产13.96亿元,增长5.5%;二产14.65亿元,增长10.7%;三产12.67亿元,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达18840元,年均增K15%;大口径财政收入3.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7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06元。2.2 气象水文2.2.1 气候民乐县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处于内陆荒漠区域。冬季多受西北冷高压的影响和控制,寒冷干燥,雨雪稀少,降水比较集中,多在七至九月份。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较K;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降雨偏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具有高塞、干旱、多风之特征,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温县内年平均气温07.6C。气温的高低受地形和海拔的影响较大,自北向南逐渐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卜降0.57C。北部川区平均气温47,中部川区2-4C,南部浅山区0,深山区Vot0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1422.5C,1月最低为TO-13.6C。气温最高极端值北部川区达39.5cC,南部浅山区29.3C。最低极端值出现过零下31.5cC°从季节变化看,夏季趋于变凉,冬季却明显变暖,降水年平均降水30Omm左右,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南部浅山区40Omm以上;中部地区30Omm左右;北部川区155-223mm之间。从地域分布看,全县降水量最少的是北部川区的石岗墩、洋湖滩一带,年平均降水15Omm左右;降水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南古镇岔家堡、水磨一带,年平均降水量50Omm左右。从年际变率看,北部川区降水变率最大,17-19%;中部地区变率较小,1213%;南部沿山区最小,只有9一11%。从季节.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夏季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4-58%,秋季占1921%,冬季占2.24%,春季占19%。蒸发全县年平均蒸发量1638.4mm,北部川区2270mm,南部地区1711.4mm。一般海拔每增高100Om,降水增加200mm,气温卜降5,蒸发量减少50mm。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9倍,农田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降水和蒸发的关系,南部山区降水量较大,蒸发量少,干旱指数为1.52一3.98;中部平原区降水量:次之,蒸发量较大,干旱指数为4.04-4.99;北部边缘区降水极少,气候异常干燥,蒸发量强烈,干旱指数为9.8-16.1411霜冻全县从南到北,由于地形差异较大,早、晚霜冻的出现和结束日期的迟早及无霜期长短都有明显的差异。北部川区石岗墩一带,秋霜出现的日期是10月22H前后,北部川区南端和中部地区出现在9月16H到10月1日左右,比石岗墩一带提早IO-20天。而浅山区则更早,出现在8月29日左右,比北部川区早近1个月,最早的年份在8月9日即可出现.晚霜期结束日期,石岗墩一带在4月18口前后,中部川区结束在5月上旬,沿山地区平均无霜期只有78天。2.2.2 水文流域境内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北坡和浅山丘陵沟谷之间,属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河流民乐县南部为祁连山地,北部为倾斜平原,境内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北坡,属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集水面积1773.3km2,冰川面积22.10km%有大小支流85条,河道总K度236.6km,其中有7条主要河流,即苏油口河、大堵麻河、小堵麻河、海潮坝河、洪水河、玉带河和童子坝河,集水面积152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060万m3,占总径流®:的88.0%。有12条较大的小沟小河,即河牛口、马蹄河、柳家坝、黄草沟、乃堵坝、山城河、红岭河、砂嘴口、石灰窑、天井沟、小香沟、大香沟,均发源于浅山沟谷丘陵之间,分布于全县七大河系,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19万m3,占总径流量的120%,其中黄草沟、红岭河水量尚未拦蓄利用,大香沟、小香沟、天井沟水资源被山丹军马场所利用。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主要由正南沟、冰台沟、香沟、刺疙瘩、石灰窑、杂木峡、东道流、西道流、大长湖等23条小沟组成,分别于双树寺龙踏沟口汇流入库,主河道长37km,流域面积50Okm2。流域内山势陡峭,有山大、沟深、梁长、坡陡之特点。年平均径流量1.211亿m3,年平均流量3.84m3s-童子坝河发源祁连山俄博岭北坡,源头东起冷龙岭,西止卡登山,主要有大东沟、羊胸子、小石壁、大石壁、大羊聚、二道沟、牧户沟等支流,从源头大湖窝起到扁堵口渠首,流域面积334km2,主河道长27.5km,河道比降37.7%。年平均径流量0.7708亿m3,年平均流量2.44m3s°大堵麻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野牛沟北坡,主要有南岔河、西岔河、北岔河和冰沟四大支流,从源头的三岔U起经肃南县大培麻乡出口,汇流于瓦房城水库。流域面积240.3kr112,主河道长24.3km,海拔高程在2300一250Om之间。河道比降75.59%。年平均径流量08481亿m',年平均流量269m3s°海潮坝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野牛沟和老君山之间,源头东接犁锌山,西止肖不德克岭.主要有东岔河、西岔河、西东沟、正南沟、道阳沟、好柴沟等大小20条支流汇集而成C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2800m以上,山势高耸挺拔,群峰性障,最高处的犁锦山海拔5027m,终年积雪,素称“雪池”,半山悬垂,高达20多m,区内山势陡峭,共有冰川面积3.77km2,冰融水为0.028亿m3。海拔260Om以上,流域内树木繁多,植被良好,海拔3000m以匕两岸为裸露的岩群,树木稀少,主河道坡度较小,河川大多为砂砾石覆盖。流域面积146km2f主河道长22km,年平均径流量0.4884亿m3,年平均流量1.55m7so小堵麻河发源于野牛山北坡的肖不德克岭下,主要有白沟、排路沟、野狐沟和冰沟4条支流汇集而成,流域面积Io1.km2,主河道长15km,年平均流量0633117s,年平均径流量0.1997亿m3。酥油口河位于民乐县境内西部,东临大堵麻河,西邻大野口河,发源于肃南县境内祁连山帆红沟脑雪大板一带,属内陆河黑河水系,源地海拔高程达4900m,为冰川地带。上游主要支流山东岔、南岔、西岔、北岔及劈家沟五条支流汇集而成,流经酥油口水库后汇入香沟,出山后纳马蹄河、小野口河。2.2.3 洪水洪水成因及特点民乐县地处祁连山浅山区,南高北低,由于受地形及海拔的影响,地表径流来源于高中山纵深地带,在径流总量中,降水占64.74%、基岩裂隙水占31.78%、冰雪融水占3.48%,各河道径流变化受降水影响十分髭著,年内分配极不均匀,79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6.4%左右,4一6月份降水较少,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9%,10月至次年3月份,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2,7%.随着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每逢春末夏初高温天气或夏、秋暴雨,山区就形成融雪洪水、暴雨洪水或雨雪混合型洪水。大雨、暴雨多出现在7-9月,虽然概率较小,但多为阵发性,历时短,来势猛,强度大而集中,破坏性强,产生的山洪倾斜而下,泛滥成灾,往往造成冲毁村庄,淹没农田,摧毁道路、桥梁等灾害。在山前平原区也常常出现短时局地暴雨,对农田、村镇、渠路等造成危害。在夏末秋初8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时段内,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致使作物霉烂,粮食生芽,不但导致作物减产,而且会降低收获物品质,其危害很大。历史洪水灾害情况据历史资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全县各大河流猛发洪水,以扑塌河为最,水头高达8尺,奔流湍急,冲没农田600多亩,房屋20多间,冲毁渠道700m,直接经济损失41.3万元。水落后,河床堆满大石,树身之上也夹有石头。据史料记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山洪暴发,洪水成灾。全县各河渠坝多被摧毁,道路、农田淹没甚多,民房倒塌不少,给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灾难,部分村庄的大部分群众沦为乞讨或外流,1953年6月16日,暴雨。冻死羊1756只。1955年8月23日,马蹄区协和乡突降暴雨冰福洪水淹没农田60多亩。1957年6月14日,童尸坝河流域发生暴雨,最大洪峰流量达200r113s,山洪冲毁扁堵口渠首防洪堤140m,童子坝西干渠300m,使渠道无法运行。1965年5月29日,暴雨。童子坝河发洪水70立方米/秒,冲毁东干渠渠首防洪坝和西干渠浆砌陡坡。大堵麻河发洪水100多立方米/秒,冲毁渠首和排水渠,冲毁民房12间。1973年6月24口晚12时,民乐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冲毁童子坝西干渠3公里,海潮坝东干渠20余米,沿山地区淹没农出945亩,淹死大牲畜20头,羊1080只,倒塌房屋40间。1980年6月下旬,连续降水。28口瓦房城水库西山坡发生滑坡,推倒水库竖井,淤积输水洞口。29-30H,雨量剧增,各河流水量猛增,最大洪水流量达100O多m3s°洪水河发洪水,洪水流量达28011s,双树寺水库水位以每小时0.7m的速度上升,最高水位距坝顶仅3m,水库告急,事态紧迫,县委书记韩正卿同志,为保护大坝安全,带领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动员三堡、六坝、洪水、永固等乡(镇)群众3000多人,县上出动汽车30多辆,运送麻袋和草袋20000多条,日夜抢险保护大坝,经过24小时的奋力抢护,到30日下午,雨过天晴,水库水位徐徐下降,大坝得以脱险。扁都口河下流的龙山、高寨、郭家湾等村庄,被洪水冲毁农田30多亩,冲掉土地150多亩。大堵麻河灌区冲走放牧人员2名,牛羊20多只。瓦房城水文站被洪水淹没,测流仪器被抢救,房屋及其他财产被冲走。据专家分析,此次洪水是500年遇的好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225117s.不仅民乐部分地区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失,F1.下泄洪水危及到张掖的上秦和新沟一带,庄稼被淹没,土地被冲毁。1980年7月2日晚8时,前丰、洪水公社沿山一带降暴雨,全县7大山口河水猛涨,总流量达440m3s0冲毁海潮坝河大桥1座,冲毁公路7km、桥涵18座、干渠7条2480m,支渠14条6680m、截引防汛工程3处,冲毁各类建筑物23座,冲走县水泥厂矿石50003大河煤矿原煤500t,冲毁房屋152间,淹死大牲畜40头(匹)、羊238只,淹没农田2793亩,冲走林木2万多株、通iR及高压电杆55根C1980年7月1日,民乐山区连续降雨,累计达54mm,山洪暴发,各山水河道猛涨,总流量达404m3s,冲毁混凝土衬砌渠道21条,长9.16km,建筑物42座,冲毁公路7km,防洪堤85m,倒塌房屋181间,死亡牲畜278头,树木两万余株,部分农电线路、建筑材料亦受损失。1982年7月猛降暴雨,洪水流员达120ns,淹没南古镇高郝、景会、周庄、甘店村农田311亩,冲毁苏油口渠道200m,冲毁北石沟石灰窑2座,冲走柴油540kg、架子车3辆,淹死牲畜45头。1984年6月26日下午3时20分至4时50分,民乐县黄草沟、大堵麻、小堵麻一带民发生38,有米暴雨,洪水达17011r7s,冲坏干支渠22条2.46km,建筑物24座,冲断公路3处300m,摧毁公路桥7座,淹没农田4141亩,损失粮食48万kg,35间房屋受淹,倒塌6间,淹死2人,大牲畜20头、羊499只。冲走瓦房城水库工地水泥14t,砂石料490m3,民南公路铺路石灰1000t°其中黄草沟洪峰流量达145ns,由于洪水来势猛、流量大,冲毁王什村以南3km处的黄土拦洪坝150m、泄洪渠750m,冲走将正在修建的东干渠七支倒虹吸钢模板680块,钢筋3.2T,木材6m3,水泥15T,观测仪器1套,淹死看管材料的民工2人,冲毁民南公路桥1座,房屋24间,大牲畜20头,羊499只,冲毁苗木8500株,受灾农田面积1.06万亩,水工建筑物6座。1986年6月8H,突降大雨,历时2小时,暴雨降深408Omm,暴雨中心位置在顺化乡的曾营、土城、列四坝村。逐步向西北方向延伸,地面水深达05-1.Om以上,受灾面积纵横约200平方公里,有1707户8301人受灾,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洪水冲倒房屋382间,畜棚243间,冲毁院墙6176m,淹死牲畜490头,其中:大牲畜6头、羊442只、猪42头,冲走粮食1.12万kg、面粉2185多kg、清油275kg、木材6411?、树木2.41万株,浸泡用变粮食2.25万kg,损失收玳机、电视机、缝纫机、架子车、小钢磨等生产生活用品439(台)件,农田成灾面积7049亩,六所小学的教室、宿舍被淹,迫使学校停课,大堵麻、小堵麻、海潮坝三个灌区冲毁渠道20条4.96km,渠首1座,建筑物23座,浸泡失效水泥15t,直接经济损失144万元。1987年6月11日,猛降暴雨。H降雨量54.6mm,冲毁房屋24间、棚圈43间、围墙1360m,淹死羊440只、猪23口,冲毁渠道81m,淤积渠道260m。1988年6月6日,大雨.降水34.4mm。冲毁干渠1915m、溢洪闸坝148m、建筑物3座。1993年6月23日,大堵麻灌区下游地区突降冰雹,冰钮直径IOmn1,持续时间15分钟,灌区沿山地区猛降暴雨,持续时间1个多小时,降雨量20多mm,农田受灾面积4471亩,其中绝收面积3700亩,减产5至8成的面积771亩,冲毁干渠320m,支渠3条285km,建筑物2座,直接经济损失490万元。1995年7月突降暴雨,洪水流量达80m3s,淹没南古镇高郝、景会、周庄、甘店村农田232亩,冲毁苏油口渠道100m,淹死牲畜30头,直接经济损失达18.4万元。1995年7月16日,南占、马蹄河一带,猛降暴雨,降雨量达24.5mm,洪水流量18117s。由于马蹄河上游无防洪工程,山洪在冲马蹄河,冲毁干渠150m、公路50m,淹没农田250亩,造成宜接经济损失15.5万元。1999年7月20日下午,天降大雨,历时3小时,降雨量达23.8mm,洪水流量18r113s,淹没农田36亩,冲毁渠道800m,白:接经济损失9.6万兀。主要河流设计洪水成果根据对各河流域不同频率洪峰流量:的计算,10年遇洪峰流量在80119117s之间,20年一遇洪峰流量在112196r113s之间,50年一遇洪峰流量在162321m3s之间,100年一遇洪峰流量在196414m3s之间。各河流域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如下表。表中童子坝河、洪水河、大堵麻河流域洪峰流量为实测资料,海潮坝河流域洪峰流量为径流比拟法并利用甘肃省水文图集中的经脸公式计算的结果。民乐县主要河流设计洪水成果河流名称流域面枳(kn2)河道长度(km)CvCs不同频率洪峰流量(n7s)10%5%2%1%堂子坝河33447.51.23153216311374洪水河578371.14.4119196321414海潮坝河146221.26104146205250大堵麻河21124.30.983.41061472052502.2.4 泥砂七条主要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北坡,分布在祁连山的高山地带,气候潮湿冷凉,降水多,植被好,支流多呈树枝状,积雨面积在36.8-578km2,根据双树寺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记载,洪水河年均含砂量为0.53kgm3o最大含砂量为67.1kgn,最小含砂量为O1.kg/m、)年平均输砂率为1.18kgs,年输砂量为3.68万T,侵蚀砂模数64t(km2a)大堵麻河年均含砂量为0.37kgm,最大含砂量为47.2kgm3,最小含砂量为O49kgm3,年平均输砂率为0.496kgs,年输砂量为2.59万T,侵蚀砂模数73Tkm20童子坝河年均含砂量为O45kg11最大含砂量为38.51kg11最小含砂量为0.59kgr113,年平均输砂率为1.0kgs,年输砂量为3.1万T,侵蚀砂模数69t/(km2a)o海潮坝河年均含砂量为028kgm最大含砂量为35.12kg/n?,最小含砂量为0.37kgm3,年平均输砂率为033kgs,年输砂量为1.04万T,侵蚀砂模数71t(km2a)o小堵麻河年均含砂量为008kgm30最大含砂量为10.51kgn,最小含砂量为0.11.kgr113,年平均输砂率为0.19kgs,年输砂量为058万T,侵蚀砂模数57t(km2a)o其他河流因无实测资料,从水库淤积分析结果看,洪水带入少量推移质泥砂入库,造成水库淤积。而河道淤积主要来源于上游十.壤侵蚀及山体滑坡,对于局部河段、河床边界发生较大变化,另外,由于石料开采、工程建设等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接或间接向河道倾倒废料和垃圾,这些流失的泥土或废料转化为河床砂石中的粗颗粒部分而成为淤积的另一个来源。河道漫滩部分没有出现太大的冲浪变化,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的趋势。平面状态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凹岸淤积,凸岸冲刷。但由于河道不经常引洪,全县河道日常输砂量较小。但在行洪时往往造成随洪输沙量逼近最大输沙量,容易行成引洪道泥沙淤积,使得在引洪时不易预判洪水走向,导致洪水改道甚至漫滩冲毁农田等经济损失。2.3 河道地质基本情况2.3.1 地质基本情况地质地貌民乐县的整个地形由南向北倾斜。整个山地植被大部分是天然森林和草原,山地背面呈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平原北缘是荒漠戈壁,戈壁和祁连山之间是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地质构造由祁连山地和民乐盆地组成。走廊南山隆起于中古时代,后经历次造山运动,山地继续抬升,且断裂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发展,使老地层逆掩于新地层之上。经过最后的昆仑运动,形成了今天的巍峨高山。山地地层以中、下古生界的厚层砂岩、石灰岩为主,并有大量的火成岩和变质岩。民乐盆地属走廊南山的同前凹地,为祁连山褶皱系的过渡地带。基地由下占生代变质岩系组成。盆地最初拗陷于二桎一三登系,在凹地的前山地带星带状分布。因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南山逐渐上升,盆地相对下沉,接受了大量来自南山的砾石,口.覆盖了大部分的第三纪和以前的地层露头。盆地东缘的永固隆起带,分布在平坡一马头山一带。地层有砂岩、粉砂岩、砾岩、砂砾岩、变质岩组成。盆地内笫四纪地层出露较为广泛。沉积最深处达千余米以上。沉积物主要为冰减、冰水及有关的粗颗粒组成。因此,民乐县地形的基本轮廓受区域大地构造所控制。在内外引力的共同作用卜,,形成了山岳与平原两大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分为侵蚀构造高山、侵蚀构造量高山、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河谷冲积平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冰水、冰破高台地、风积地形等七种亚型。水文地质民乐盆地南面以祁连山山前深大娄裂为界,北面以龙首山山面大断裂为界,东面由于永固的隆起平坡马头山隔离,形成了张掖、民乐三角盆地的基本构造C南部祁连山区,寒冷湿涧,降水丰沛,是我县的主要产流区,也是地下水的补给区。历经构造作用的长期风化的山区岩石、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都很发育,是基岩裂隙水赋存的良好场所.山区降水沿裂隙入渗形成基岩裂隙水,赋存深度达百余米,沿地形成坡度运动。在流经出山口之前,山于山前带中新界地层的阻碍和山前隐伏断裂的阻水作用,使基岩裂隙水绝大部分排泄于河床和沟谷,以径流和潜流形式流出山外,并渗漏补给盆地孔隙水。在海潮坝河两岸,由于山前隐伏断裂的影响,有大量泉水溢出。东部丘陵区,上部第四系透水而不含水,卜.部第三系含层间水。中部山前倾斜平原和北部荒漠区,系张掖一民乐盆地的部分,盆地与祁连山为断层接触。挽近构造运动使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第四系沉积物,百度达百米及至千余米。这些松散沉积物是地下水赋存、运移的良好场所。河床渗漏,沟谷潜流和灌溉水的涌入是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白南向北运动,水力坡度3%;水位埋深大于50m;主要含水层为上中层更新统砂砾卵石层,富水性,单井涌水量为100o-3000m3R,矿化度小于06g1.县城东童子坝河河床的渗漏、潜流向北运动,在园圈和永固一带,山于基地抬高,溢出为泉“2.3.2 河道基本情况县境内共有7条主要河流及12条小沟小河。本次列入规划的河流共有6条,分别是苏油口河、大堵麻河、小堵麻河、海潮坝河、洪水河、童子坝河。各河流域基本情况简述如Ko洪水河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降孔岭北坡,源头东起卡登山,西至青羊河大板,河水流出山谷后,纵贯民乐倾斜平原,至石岗墩滩的干柴墩与大堵麻、小堵麻主河床汇流,向西引入张掖大满渠,总名曰九龙江,至太平堡北与山丹河汇流,占称弱水。两岸主要有刺疙瘩、石灰窑、朵泉峡、东道流、西道流、大长湖、正南沟等23条支流,分别于双树寺龙踏沟口汇流入库。河道总K1129km,其中:双树寺水库以上主河道K37.0km,其下主河道长62.9km,河道平均比降3%,流域总面积578km2;河源山势陡峭,有山大、沟深、梁长、坡陡之特点,在海拔3800-480Om之间的高山北坡多发现悬垂式和冰斗型冰川。在峡谷陡坎之上还出现冰崩式再生冰舌,本区有冰川面积312km2,冰融水量0.023亿m30上游河源降水多,气温低,蒸发小,地势平缓,植被良好,多为灌木丛,中游山势陡峻,河谷狭窄,阴坡植被比阳坡好,有大片松林分布,降水仅次于上游,由于多股支流汇合,流经峡谷段,水流特急,河流泥砂多为推移质。下游山势平缓,植被较差,降水显著减少,蒸发较大,河流穿行于卵砾石层匕河谷在出山口附近卜.较深,河谷宽浅,河槽不稳定,两岸仃间歇性山洪加入,为河流悬移质泥砂的主要来源。流域内出山U以下沿河两岸为洪水河灌区,辖永固、洪水、三保、六坝四个乡(镇)及43个机关农林场,河道在下游流入石岗墩滩。河道下游主要有:双树寺1-、2,电站、高崖头水电站、民乐县城、马庄电站及2县市7个乡、46个村、6个机关农场、张掖城区、国道227线、山临高速公路、兰乌光缆、金张33OkW高压输电线路等。大堵麻河大堵麻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野牛山北坡,属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有南岔河、西岔河、北岔河和冰沟河4条主要支流,从源头的三岔口起,经肃南大堵麻乡出山,汇流于瓦房城水库(中型);河道总长57km,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