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地平——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宗教批判.docx
-
资源ID:7219934
资源大小:14.5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唯物史观的地平——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宗教批判.docx
唯物史观的地平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宗教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仅对早期马克思的思想解读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更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像"。1然而手稿中一些思想仍处于遮蔽状态,譬如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如果我们加以深入考察,对于理解早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构建应是大有裨益的。一、“市民社会决定宗教”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文本内容主要集中在1842一一1845年,呈现了双重异化批判特征,一是体现在对黑格尔国家中的“政治异化”的批判,二是体现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中的“经济异化”的批判。在人的解放这一主题阐释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限度,它的限度源于市民社会中的劳动。简言之,马克思在莱茵报之后开始放弃了黑格尔的国家概念逻辑,将市民社会呈现的“政治异化”现象的根源指向“经济异化”。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的观点过程中辨析了市民社会中公民权与人权、私有财产等重要概念,这一时期马克思不仅质疑了黑格尔立宪君主制度的国家建构形态,更对民主制的国家限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翻转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家庭以及市民社会的逻辑结构,初步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真正发现宗教的本质,尽管他已经意识到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宗教的形态。日本学者山之内靖提出了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市民社会的“哲学一一经济学”模式,认为,黑格尔在继承斯密等经济学范畴基础上围绕两个中心轴展开:“第一是对在劳动中被拘束的主体活动性的内在把握,第二是对作为需求的体系被考察的社会各种关联的横向把握。”2可以说,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极大地影响了早期马克思的理论转向,因为黑格尔将经济学哲学的要素融入伦理体系之中,并将教养、陶冶等伦理性的范畴结合,以及将需求的体系与劳动结合起来去分析和解决市民社会所催生出的社会分裂形态,这种路径被马克思率先运用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之中,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的唯物史观阐述中得到升华,甚至在资本论的大量创作中也能够看到它的理论脉络。总体说来,黑格尔法哲学为马克思早期思想进程提供了双向路径3,路径一体现为伦理精神的分裂形式以及国家对家庭与社会的扬弃;路径二则是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所带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启发。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显然受路径一的影响更大。此外,在继承费尔巴哈关于黑格尔主谓词颠倒的基础上,马克思逐步将批判的根据锁定在市民社会上,马克思认为,法律制度与国家相类似,它们都并非根源于抽象观念中的精神体系,而是根源于市民社会物质的生活关系。因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后,马克思将获得的理论成果(路径一)直接运用于宗教批判之中,显然马克思并没有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终结其批判,而是将宗教批判诉诸于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路径二所埋下的理论伏笔,因为只有明确市民社会产生的根源才能明晰解释宗教形态的原因。二、异化劳动作为理论根据1844年马克思旅居巴黎时大量地阅读了斯密、李嘉图及萨伊等人的经济学著作。在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整个哲学批判的必要性,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也是从探寻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运动的本质入手,概括为人的本质力量异化与复归。因此,马克思借以批判鲍威尔、蒲鲁东等“批判的神学家”的批判不彻底,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反思斯密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式的“权威”前提。在笔记本I中,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一部分中依据对斯密、萨伊的摘抄与评注,指出国民经济学虽然从私有财产的事实直接出发"旦却没有说明这个事实前提。马克思认为:“这种国民经济学理论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产生出来的。”4266因此,那种用贪欲及贪欲者之间的竞争解释私有财产运动的本质是假定的而非本质的。随后,马克思用神学的原罪与国民经济学批判进行类比,批判了神学家的原罪乃是被“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4267更进一步,马克思犀利地指出,国民经济学掩盖了劳动的本质,工人的外在劳动不属于他自己,劳动成了一种强制性的手段。与此相同的是,宗教也掩盖了人的本质,宗教的意识成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4268在论证了异化劳动所导致的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行为、人与人的类本质、人与人相异化的四重规定之后,问题转变为造成这种异化产生的存在物是什么。马克思认为,这个存在物只有在实践中''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4276所以,人通过实践来改变这种异化现象成为必经之路,因为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也是实践。我们看到,马克思在笔记本I中将异化劳动与宗教现象相互关联,并初步提出了实践能够改变对象性关系的观点,这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吟宗教异化论的框架,但是此时马克思尚未完全揭开宗教本质这层面纱。在笔记本HI中,马克思大幅增加了国民经济学与宗教批判结合的内容,与赫斯等人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他同时反思了国民经济学与宗教的本质。在“私有财产和劳动”部分中,马克思首先肯定了斯密的国民经济学理论进步之处在于将私有财产视为与主体象征的劳动者结合起来,而非认为私有财产外在于主体,据此他称货币主义体系以及重商主义体系的支持者是拜物教徒和天主教徒,那么作为基督教“进化”形态的新教呢?接下来,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视为私有财产,如此一来,人的本质规定“就像在路德那里被设定为宗教的规定一样。”5289-290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中,马克思开篇就批判了如蒲鲁东、傅立叶以及圣西门关于劳动概念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从“不自由的劳动”到“农业劳动”再到“工业劳动”,依然只是从客体方面考察私有财产。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才能完成人道主义、自然主义乃至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换言之,马克思发现了这种源于私有财产运动的感性展现的本质,因此,宗教是作为精神意识领域的异化产物,财富是作为现实生活的异化产物,它们都需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鉴于此,马克思将宗教、法律、国家等意识诸形态置入上层建筑的考察中,认为这些意识形态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5298在此种意义上,生产实践成为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马克思进而将社会主义视为自我意识的扬弃过程,“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5311由此,马克思已经创造了新的世界历史理论,它并非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精神的自身运动,而是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而诞生的运动过程,也是人作为主体与自然界通过劳动而诞生的交互过程,这有着直观无可辩驳的证明,也就是说,宗教的起源与消亡与有神论并无本质关联,它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中,马克思刻意强调了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重要性,尤其是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形成的理念结构。这种批判路径看似与手稿中的经济学研究毫无关联,实则与批判斯密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一样,两者构建的庞大思想体系看似解决了一切经济与哲学的问题,但在马克思看来他们都是在掩盖“本质的问题”。在笔记本In中,马克思对路德宗教改革的类比批判,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宗教改革”部分中亦有所体现,黑格尔意识到近代西欧市民社会因为宗教改革而寻找其内在化本质的趋向,所以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既是宗教批判的延续,也是从中寻找人类内在的主体能动性的需要。此外,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确定的感性存在出发进而批判黑格尔哲学,这确立了唯物主义与实在科学的原则。费尔巴哈合理地考察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特征,并为早期马克思提供了感性批判的逻辑基点。实际上,在笔记本I和In中,马克思所论证的宗教、国家等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人的异化产物,黑格尔哲学却将其本质归结于绝对精神。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精神构成了人的本质,也即说,“精神的真正的形式则是思维着的精神,逻辑的、思辨的精神。”4319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黑格尔哲学,因为黑格尔将人的自我产生看成一个过程,并且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的体系中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所谓的劳动是指抽象精神的劳动,并非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物质生产劳动。至此,马克思运用劳动翻转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宗教、国家以及艺术,实际上是黑格尔通过精神所设定的概念游戏。马克思洞见到,宗教的产生源于市民社会并且受到物质生产基础所制约。此种意义上讲,马克思将宗教批判纳入政治经济学研究之中,而这一过程与唯物史观的形成无疑具有同构性。三、马克思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原像德法年鉴时期以来的宗教批判提供了认知唯物史观建构的一条清晰路径,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费尔巴哈”章即以费尔巴哈以及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为标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史观,与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相比无疑更具有完整的原初形态,马克思明确了这种历史观是现实的物质生产的历史过程,它是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6换言之,宗教、法律、国家以及道德等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们是受物质生产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原初思考正是从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宗教批判开始的,这一时期马克思将宗教批判转向对市民社会批判,将犹太教的性质归结为市民社会的性质。在对市民社会性质的思考中,马克思通过对私有财产这一经济因素的持续考察,在手稿中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近代国民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宗教改革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形态运用“分工”初步建立唯物史观,那么手稿中“异化劳动”视域下的宗教批判思想无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正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继承改造黑格尔经济哲学(路径二)所获得的理论成果,马克思由“批判宗教”逐渐转向“宗教性批判”,进而对“形而上学一一意识形态”展开全面的批判,从而走向唯物史观的宏大建构历程。马克思将德法年鉴时期提出的“人的解放”“阶级”“实践”等主题,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的视域下指向了共产主义,他不仅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更指出宗教、法、道德等概念归结为生产的特殊方式,它们受生产实践的制约。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仍然使用费尔巴哈的“类”哲学来阐述人的本质、异化以及解放过程,但是马克思在对象性关系中通过劳动实践改变人与自然乃至社会环境的观点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异化论”模式,因为马克思论证了不仅人类社会是人在劳动实践下的产物,自然界和人的生成也一样是劳动实践下的产物。因此,马克思意识到由劳动实践引起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只能由人的劳动实践形成或者改变。需要指出,马克思在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时还重新界定了历史的概念,他认为历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而自然科学还包括人的科学。最后,马克思在改造费尔巴哈“类”哲学及其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源于对象性的外化关系影响,所以“感觉”在它的实践中成为了理论家,五官的形成也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产物,而世界历史就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在集中阐述宗教批判内容时就将无产阶级的苦难境地类比在宗教中丧失自身的信徒,从而将实现解放的可能性诉诸于阶级革命的实践。对阶级概念的关注首先是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学说之中,黑格尔将阶级阐释为理性诡谪的现象即贫富对立以及贱民的产生,国家是对此现象的和解,然而马克思将阶级概念逐渐转移至生产关系的范畴之中进行考察,从而颠覆了黑格尔哲学中国家作为逻辑根据的作用。换言之,国家不再是超越市民社会等共同体之上的精神现实,宗教、法律、国家等意识形态,必须要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找到根源。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7在分工形式下,通过使用阶级的概念将个人与共同体实现解放的可能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坚信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才能够获取真正的解放。实现人的解放目标凸显了阶级的必要性,这源于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初步运用其对经济学的摘抄与心得尝试揭开造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异化之谜。相较于成熟唯物史观的形态,手稿中从国民经济学视域对于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之间的阐述仍然不够完善,但是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考察与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