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意义之网 论作为表达的出版.docx
摘要:出版的“表达”属性与功能被长期忽视。从意义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出版业,不仅有利于出版理论建设,更能为数字时代的出版实践提供指引。本研究表明,出版活动的所有环节都包含着积极的意义生产,是文本表达的重要组成。数字网络技术带来的表达解放,则进一步强化了出版的表达功能。数字时代出版者作为“意义之网”编织者的角色与使命也进一步彰显。出版企业应当从表达的角度重构出版的实践模式,从作品传播者转变为数字表达的建构者、呈现者和阐释者。关键词:出版数字出版表达意义生产出版一直具有表达的功能。在我国,出版事业和文艺事业遵循相同的“二为”方针,即表明出版是有目的意义的表达活动。但长期以来,出版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功能主义之上。出版被视为传输“表达成果”的行业。这种观念一定程度遮蔽了出版的本质属性。而另一方面,出版在数字时代遭遇了身份危机。虽然“数字出版”等概念大大缓解了出版学界业界的“转型焦虑”,使出版业在网络时代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依然难以掩盖在物质实体消失后,出版的发展目标、产品形态都变得难以名状、模糊不清。从“表达”的角度对出版进行再审视,有助于数字时代的出版理论建设与产业实践发展。一、两种出版观:传输与表达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出版”的认识偏向于功能主义。“出版”被界定为“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U1.即通过一系列资源配置对作品进行公开传播。这一认识具有强烈的行业色彩,将出版“呈现”为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并藉此建立起有关出版运营管理的系列理论,落脚于效益控制。然而这种观念暗含了一种将出版简化为“信息传递”的媒介观,似乎出版系统像管道一样将作品从作者传输给读者,从而遮蔽了出版与意义生产的关系,将文本生产全部归入出版的上游一一“作者的作品创作”之中。而出版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将“被封装的作品”更快、更好地传递给读者,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然而,从符号学、叙事学等意义理论看来,一切传播行为本身都在“说话”,都在建构意义。意义是一张无缝的网,它并不仅仅在某些特定节点生成,而是被作者、读者、编辑、制作、营销、发行等所有节点共同创造和呈现。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表明,传播过程中所有人都是意义的构建者与共享者。“传播是一整套社会实践,这些实践构建了现实(或否定、改造了现实,或用仪式展现了现实从媒介环境理论看,“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都会创造一种全新的交流环境,“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影响”3。“同样的讯息在不同媒介中会呈现出不同格式,就像水在不同容器中会呈现出不同形状一样”14),从而在受众心中生成不同的意义。波兹曼进一步指出“媒介即隐喻",“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或是电视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一隐喻的关系,就对这个世界进行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5。因此,纵观古今,出版业并不仅仅是传递作品,还依赖印刷媒介参与到意义生产和文化秩序建构的全过程中。无论是选题策划、整体设计还是发行营销,都是意义的表达形式和呈现环节,出版者从来就是意义之网的编织者。1 .选题策划与意义建构创意是所有文化产业的核心,出版业对“选题策划”的重视正源于此。虽然著作权法中,图书选题创意大多不属于版权保护客体,策划者也不被视为作者,但从意义生产的角度,出版者不仅直接参与文本意义的生产,而且往往是表达活动的发起者。特别是在策划成分较多的非虚构类图书出版中,作者更像是创意的执行者。即便是文学类、学术类的个人专著,也常常属于某类丛书、书系等出版计划。这些书籍能够进入公开传播领域,本身就是出版者意志的体现。而且,单纯的选稿本身也是一种表意活动。印刷媒介的稀缺性赋予了出版者对作品能否进入公共传播的把关人角色,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丰富性、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都决定了出版者不可能出版所有作品。意义生产理论不仅关注“说什么”“怎么说”,更关注“不说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选题创意虽然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还够不上著作权法意义的“表达”,但在某种程度上框定了作者的具体表达,促成了不同文本的聚合与关联,为作品增添了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出版者将丰富的个人经验、知识、思想,通过选择取舍和关联重组,实现了基于出版者目的的结构化和秩序化。作品的经典化、作者的大师化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意义建构。正如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通过汉译名著、万有文库和新式教科书这些长长的选题计划与选稿书单,“以一家出版公司的集体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其自定的启蒙任务,而他们的努力促进了共和政府的民族构建”6。又如赵家璧以新文学大系完成了现代文学史的系统书写与重构。72 .版本设计与意义呈现出版者对于意义表达的参与还体现在对作品的加工与设计上。经过编辑加工与整体设计,作者的书稿变成了正式的图书。“版本”一词准确地概括了出版者在此间的价值贡献。版本即“图书的具体表现形式。同一种著作以不同编校、排印、装帧和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次制作印行,就形成该书的不同版本”8。在这里,版本就是一种意义表达。版本之于“文字作品”犹如演奏、演唱等表演活动之于音乐、戏剧作品,虽然出版者和表演者在著作权法中都因为独创性欠缺而未获得与作者同等的地位,但他们的创造性努力都因为使作品更好地被呈现而获得了相应的邻接权保护。9我们回顾书籍史就能看到,从古至今的印刷书籍的样貌变化是多么巨大。为适应阅读需求,出版者在纸张、开本、字体、版式和装帧上一代代持续探索,每一次创新都包含了他们的态度与理解,是出版者与作者、读者的对话。出版者为注释体例规范化所做的努力,实际上串联起来正是前数字时代的“超文本”,让知识以网络状连接起来,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接受体验。出版者为推动图书营销出版而建立的图书评论制度为意义的生产提供了互动空间。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一切媒介本身对人和社会都施加难以抗拒的影响一一无论其传递的信息是什么”10。掀起纸皮书革命的企鹅文库,其版式设计、色彩运用、让人过目不忘的书名和商标、整齐划一而又与众不同的选书,无不以一种别样的叙事风格对内容进行重铸,混合出自身的意义。成就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的天才编辑帕金斯与作者一起在语言、结构、逻辑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增强了作品的品质与传播力。3 .发行营销与意义互动出版物的发行同样也不是纯粹的“传递”过程,而包含着意义的呈现与阐释,是对意义空间的营造。书的意义产生于互动,取决于被谁阅读,如何被阅读。文本的流传和接受是意义生产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包含了出版者的营销宣传、渠道选择和发行商的商业网络、销售模式。达恩顿对百科全书出版史的回顾表明,18世纪的欧洲书商们克服了政治上的围追堵截、商业上的背信弃义和地理上的山川阻隔,才将图书传送到特定的读者群。在这个过程中,作品的某些文本意义被局部地放大增强,某些意义则被遗落忽略,这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与接受,而百科全书本身也因此具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与意义,成为了思潮、身份与意识形态的符号。11同样,图书营销中的广告、书单、书评、讲座沙龙所生成的各种“副文本”,环绕着作者文本,将文本纳入新的虚构与现实交互的叙事交流场景中,对文本意义起到了阐释、转换、再生产和经典化的作用。12因此,对出版物的营销被视为构建读者阅读体验和意义生产的重要环节。13而且,出版者发行能力的强弱也会影响图书实际的读者规模与读者人群。一部作品经常会因为出版者营销发行能力的不同而被不同的读者阅读,作品的社会影响和文本最终的意义走向也因此而不同。一本书的再版,改换封面、装帧和书名等营销策略的调整也都会对文本的社会接受和读者意义的解读产生影响。二、数字时代的表达革命媒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规模,而是通过速度与规模的提升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感知,塑造“意义较之以往的媒介技术变革,作为“元媒介”和“元传播”的数字媒介和网络传播对人类“表达”的影响则更具革命性。因为所谓“元媒介”即媒介之媒介,将所有类型的媒介以模拟或虚拟的形式整合其中。14而“元传播”即以人为中心,以连接所有媒介形态的万物互联而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的传播。这种全方位实时互动勾连而成的交流网络,带来了更加彻底的“表达解放”,也将出版业更加显著地卷入到表达的过程之中,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新可能。1 .表达的泛化与遍在在前数字时代,由于版面、时长成本造成的资源稀缺性,印刷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天然的“带宽局限”和“过滤属性”,从而导致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士的表达才能进入公开传播领域。数字时代,网络本身的分布式结构、网络接入的无所不在和数字内容趋近为零的边际成本使得公开表达从少数人的特权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常态。虽然不同个体的传播影响力依然参差不齐,但所有个体都借助网络平台拥有了近乎平等的表达机会和表达能力。视频、直播等个体表达形式的兴起,更进一步降低了表达的门槛。毕竟具有传播力的文字表达能力在今天依然属于少数人。由此而兴的“参与文化”“用户生成内容”“网红现象”“粉丝自制”等数字时代“热词”,无不折射出数字媒介对个体表达能力的激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公开表达的全民化不仅带来了表达主体的数量激增,更带来了表达内容规模的指数级增长。移动互联技术使所有人处处联网、时时在线,公开表达的时空约束被彻底消解。网络带宽和存储的无限扩展带来了网络时空容量的无限释放,数字媒体设备普及化、智能化带来表达技术民主化,将无数公民日常生活里闲置的、零碎的“微表达”欲求聚沙成塔,汇集成庞大的集体表达生产力,昼夜不停地生产着海量的网文、点评、微博、问答、短视频,如同滴滴涓流汇聚成今日互联网之汪洋大海。2 .表达的重塑与创新历史上每一次新媒介的出现,对表达最大的影响并不是表达的速度与容量,而是通过对人类“感知”的类型变化和比例调节,重塑了表达的呈现方式。数字媒介对表达最大的解放在于消解了印刷媒介塑造的单向性、疏离感和超脱性,通过对所有感官的互联互通塑造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结构与表达形式。实时同步的异地协同表达、无远弗届的超文本非线性表达、嵌入多种媒体的富媒体表达、人工智能根据语义生成的程序表达、全息虚拟呈现的沉浸式表达都正在一一成为现实,融入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再现”出一个焕然一新的意义世界。任何媒介总是过滤了部分信息,而又增加或强调部分信息,从而形塑了表达的样貌。“这场革命(即电子革命)让我们将媒介视为塑造和重塑我们感觉的各种形式。这才是我一直说媒介即讯息的原意,媒介塑造并控制着人类想象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J15千万自愿者协同编写的百科全书,网游玩家操控叙述的动态故事,对包括吃饭、睡觉、学习、观影等日常生活的全景直播,人工智能生成的新形态作品都成为了数字时代的表达奇观。表达的重塑还体现在表达文本之流动性和开放性的显著增强。文本是由符号组成的意义结构,可被“阅读”和解释,是“意义生成与交换的核心”16。虽然印刷术是作为对动态性的反抗而出场(赋予作品以封闭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准确性),但“文本”本身却从古至今都是开放和动态的。口语主导时代,故事、知识的文本在不同主体间口耳相传,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通过“再表达”塑造成新的文本。文字主导时代,故事通过文字特别是印刷得以固定和传播,但故事依旧在不同讲述者口中衍生出新的版本。例如文学史上,“各民族早期的传世之作一般都不是由个人创作而成,往往最初来自民间,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代际授受,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再创作,踵事增华,丰富提高,最终才编纂写定,这种创作方式被称之为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17。在一定的时空维度中,一切“表达”本质上都是集体性的,一切文本都是网络形态的。只不过在传统社会,文本网络在漫长时空中缓慢扩张,而实时互动的数字网络使得“文本网络”的演进从历时性走向了共时性,文本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三、编织意义之网:数字时代的出版使命在表达革命的大背景下,将传播过程视为表达的一部分,将出版系统视为是人类意义表达机制的子系统,对于审视和理解数字时代的出版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数字网络技术建构的全新意义生产空间中,表达活动本身更加紧密地与表达技术与平台运营联系在一起,为表达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出版过程也就越来越深地嵌入表达过程之中。出版的表达功能被进一步强化,出版者作为“意义之网”编织者的角色与使命也就更加彰显。这也为数字时代的出版企业提供了实践与方向的指引,出版者应当积极从表达的角度重构出版实践,从内容的传播者转变成数字表达的建构者、呈现者和阐释者。1 .数字表达的建构者当在线数字表达走向开放、协作与动态化,表达也就愈发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创新活力又可能是质量杀手。因为开放文本既可能通过多样性增强群体智慧和丰富性,也会因为开放性导致表达的弥散化和低质化,进而降低作品的吸引力。为了保证这种参与式开放性表达的质量与活力,数字出版商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创作流程,扮演起“文本架构”设计师的角色。前数字时代,出版者也会对大型综合性图书进行类似的架构设计,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大型综合类图书的创作虽然作者众多,但每个作者都是各自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分工,基本不存在实时互动的协同表达和跨媒介表达,而且所有作者是经过出版者严格筛选,身份明确,水平相当。数字时代的集体化表达则是在不特定的广泛主体之间动态协同进行。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在以故事讲述为核心的作品类型中表现为“数字叙事”18或者是“扩散性文学”19,以“跨媒介”和“互动性”为特征;在产业界表现为“泛娱乐”与“IP运营”等概念的兴起。20近年来,原本与叙事研究较为疏离的出版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叙事研究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数字叙事的研究成果,这正是这一趋势在理论研究中的反映。出版者首先通过“代码权力”来建构数字表达。代码是互联网时代人类行为的重要“规则架构”,其效力甚至超过了法律和社会规范。21数字时代,出版者的核心功能就是为激发、引导和规划内容的表达而设计平台规则,营造表达互动的空间。例如,西方较为盛行的“互动小说”就被界定为“一个程序,它模拟一个世界,理解来自互动着的自然语言文本,并根据世界里的事件提供文本应答”1221o数字出版商是程序代码的制定者,为用户提供选择菜单、互动表达的时机、节点、字数和媒介形式;维基出版模式在许多发烧友知识库、数字人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出版者通过编辑模板、命名常规、删除守则、快速删除标准来规范词条编撰者的表达行为,并设置了针对词条的自动保护机制和恶意篡改的惩戒机制等;通过互动游戏来增加内容的表现力和参与度,这同样是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游戏叙事虽然由玩家操控来推进故事发展,但高质量故事发展和情感共鸣首先需要开发者为意义的表达和呈现提供最适合的叙事路径与模式、互动节点和工具,以及对互动的范围和程度进行控制。“设计师让能够产生多样行为的能动者占据故事世界,用户则通过激活这些行为而创造故事,这些行为影响其他能动者,改变系统的总体状态,并通过反馈循环开辟新的行动和反应的可能性J23游戏的程序代码决定了互动话语与表达的尺度,以至于游戏的本质被视为一种“程序修辞"(ProCedUmIrhetOriC);24而在数字阅读平台中,平台的运营者同样提供对评论、打赏、催更、笔记、转发等各种功能的代码设计,来建构表达互动模式,营造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意义空间。数字时代的出版者还通过项目管理来构建表达架构。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与传统的版权产品跨媒体开发有本质区别。表达并不是通过图书、影视、游戏等不同媒介形式的依次接力来展现相同的文本,而是在不同的艺术家之间,在文学、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游戏、同人创作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之间进行同步交错进行。在经典的跨媒介叙事中,“共同创造代替特许经营不同公司之间从一开始就通力合作,每种媒体都用其独特的优势为故事的叙述作出贡献,创造完整的叙事体验和更大的叙事体系”25。许多出版者也成为了整个跨媒介叙事项目的总负责人,这也对出版者的跨行业整合能力提出挑战。许多网络文学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泛娱乐和IP经营事业部,从故事创作之初就开始规划布局,并通过“合伙人制”与影视、动漫、游戏、舞台剧领域的艺术家和专业公司合作,共同创作基于同一世界观的故事宇宙。粉丝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粉丝社群中受到广泛喜爱的配角会在作家的网文更新中被加强;同名游戏中玩家创造的人物关系会体现在影视剧的续集中;系列剧集会发展出更多的故事线来丰富人物与故事的背景。不仅在网络文学领域,许多少儿、生活或教育等专业出版社也开始将热门的图书主题、热门作者或虚拟人物打造成具有粉丝效应的1P,通过豆瓣、QQ阅读、微信读书等阅读社群进行培育。首先由读者粉丝的自由表达和互动建立起粉丝情感,然后再联合游戏、影视、动漫公司和线下活动对内容进行同步开发。在这场数字时代的“表达大合奏”中,出版者成为了表达的指挥者和构架者。2 .数字表达的呈现者表达即通过符号呈现意义,更准确地说是“再现"(representation),表达者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符号体系进行体外化的“再现二媒介一直具有表达呈现的功能。“媒介”这一术语本身具有含混性。”如果请社会学家来列举媒介,回答可能是电视、电台、电影、互联网;艺术评论家可能会是音乐、绘画、雕塑、文学、摄影、建筑;艺术家的清单会是水彩、油彩、黏土、金属、织物等;现象学派哲学家会把媒介分成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J26也就是说,媒介虽然主要被视为“渠道”,但在表达者眼中媒介首先是表达的工具和手段。而且,“媒介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管道,但任何媒介都必须是一种语言'"27。即便是常常被视为“管道”的印刷书、电视、互联网,媒介都首先是塑造或重塑我们感觉的各种形式,呈现意义是媒介最本质的属性。进入数字时代,表达呈现更加依赖数字媒介,创作者往往要借助数字出版平台的技术功能来实施表达。作为元媒介,数字技术不仅为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所有前数字时代媒介赋予了统一的数字表达法,使其能够进行同一界面空间的编辑制作与混合呈现,催生了无数的超级文本,28而且还在不断创造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互动游戏等前所未有的表达呈现方式。网络技术服务本身近乎为零的边际成本,29赋予用户更多的技术民主,即和专业媒介机构一样平等自由地使用图、文、影、音等各类媒介进行表达并一键发布。但实际上,用户的这种数字表达能力来自于出版后台的技术设计与赋权。出版者的开发设计决定了用户的表达“尺度”,即以何种媒介形式来呈现其表达,而且平台功能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用户表达的美感与效果。从古至今,赋予作品以“形式美”一直是出版的专业价值之所在,这个功能在数字时代被进一步强化。而且传统出版的技术呈现集中在印制环节,在数字时代则被分散在了创作和传播的全过程中,与全程化的表达活动融为一体。因此,为表达呈现提供技术支持,赋予表达以形式美的出版功能在数字时代被进一步强化和泛化。首先,出版者要推动数字表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虽然具体的技术开发来自于专业化的技术部门,但出版者从来都是出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主要推动者。无论是口语、文字还是电子媒体,作为呈现技术的媒介总是通过改变表达的感知方式与感知比率来影响意义的生成,而数字媒介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视觉一听觉一触觉等感官在人机互动过程中的再平衡。30因此,出版者要特别注意的趋势是表达的视频化与全息化等发展趋势。在视频表达日常化的今天,各种类型的数字出版平台都应当加强视频素材库建设,特别是健全作者和用户视频制作发布功能。文字甚至语言从来都不是知识的唯一呈现方式,视频化知识在知识的呈现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与文字表达的知识相辅相成,增强了知识表达力。从印刷时代到互联网发展初期,文字表达能力都是一种话语权力,因为公开传播领域的互动主要通过文字开展。但今天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视频表达能力可能还不及青少年或乡村网红。出版者需要通过平台功能建设加强视频化表达培育和引导。VR/AR等全息化技术是万物互联网、全方位数字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身体被以数字化方式映射为“虚拟实体”,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实体化。人不再是躲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背后,而是以与现实个体同步的虚拟实体参与到具有空间感的互动之中。这种包含位置、距离和触觉等身体因素的全息互动必将在知识与思想性的文本互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次,作为数字表达呈现者,出版者的侧重点并不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在于契合度,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释放的表达力,营造意义世界,为文本适配最贴合的媒介呈现,并为用户的数字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在医学、教育、少儿等领域流行多年的富媒体电子书或者说增强型电子书并没有取得特别长足的变化,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与呈现方式的结合并没有完全适应传授双方意义交流的需求,以及未能充分理解、调动用户在数字内容表达上的积极性与活跃度。31在VR/AR技术与出版业的结合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方面,许多虚拟现实产品制作粗糙,并缺乏足够的网络硬件支撑,影响表达的效果;另一方面,虚拟现实内容对文化资源的开放缺乏深耕细作,影响了虚拟呈现的表现力。故宫出版社的谜宫如意琳琅图籍以中国传统古籍的承载形式,讲述故宫的历史知识故事,通过游戏叙事的形式将许多适合虚拟呈现的故宫历史文化资料和故事历史精雕细琢,每一个元素都经过翔实考证,与实体书的文字表达形成互补,为读者提供了沉浸式文化体验。323 .数字表达的阐释者在意义网络的编织中,出版者在发行营销环节扮演着意义交流的阐释者角色,即在阐释意义进而建立理解与共鸣的过程中推广产品与服务。阐释离不开事物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特别重视事物的背景和语境,它总是在精神与物质、历史与现实、人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交互关系中阐发意义。33因此,阐释本身就是表达的一部分,是文本开放性的体现。数字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因为实时互动而产生的情感连接。出版经营中情感因素也从幕后走向台前。具有IP属性和粉丝效应的出版项目与品牌本身就是作品文本意义的一部分,而出版者通过网络营销社群中的意义阐释来引导用户参与品牌意义的建构,进而创造读者心之所爱,情之所托的情感凝结。许多出版社会将相关内容制作加工为视频、音频、H5、电子书等多媒体形态,利用微信平台、直播平台、视频平台构建粉丝圈。例如,接力出版社为图画书外婆变成了老娃娃策划了一篇写给每个被外婆带大的孩子的微信推文,引发了数百条的读者回复,并同时利用自营天鹅阅读网平台开展了“晒出你和外婆的爱”专题活动,有超过46000人参与,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34出版者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并表达生成新的文本网络。近年来兴起的图书直播营销也是通过“实时互动”式表达所具有的整体感官信息和互动情绪来产生比传统的图文视频营销更加生动的副文本,从文本的背景、语境等外围进行意义阐释与表达,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图书的直播营销与传统的商品直播有所区别,图书直播营销的效果取决于直播平台、直播播主等意义生产因素是否与图书本身的内容表达相适配。数字环境下,营销的场景化和精准化也为出版者阐释文本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联网使基于用户实时场景的营销推广成为可能,也使得广告、评论、书单、作者访谈、线下读书会、自动推荐等来自出版者的营销副文本能够更加有机地融入到读者的阅读解码之中。出版者不仅能够获得静态的用户画像信息,还能够获得用户的实时动态信息。“这种组合可能不是一种空间上的简单拼排,许多副文本都被精心地编织,它们参与到了整个文本结构和意义的建构之中。”35同样,营销文本和作品内容与读者的自动化匹配本身就构成一种表达。在“千人千面”的客户终端,对内容进行显示与隐藏、强调与弱化、排序与重混,本身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基于人工算法逻辑的自动化表达。这种智能化的营销与内容分发不仅使得每个用户因为偏好、习惯和场景的不同而接受到各不相同的文本组合,而且这种个性化重组编排的文本也影响着读者各自的解码和认知,因而具有极强的表达性。出版者应当通过优化算法与程序,充分发挥营销和内容分发中的意义阐释功能,更好地促成作者与读者以及读者之间的意义互动,提升内容服务的价值。综上所述,文本与意义从来都是网络状的,数字网络让这张“意义之网”变得更加开放而动态。从意义生产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较之“传输观”,“出版”在本质上更接近“表达”,出版系统是社会表达系统的子系统,出版者是意义之网的“编织者”。这一视角对于理解数字时代的出版业具有特殊意义。被长期遮蔽的表达功能在脱去物理外壳的出版业与数字网络深度互嵌的过程中和“表达革命”的背景下得以凸显。正是出版者在建构、呈现和阐释新型数字表达的建设和努力中,数字时代的“意义之网”才真正得以焕发出革命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也得以接续与提升。出版实践也因此更加明确了其在数字时代的使命与方向。附参考资料:学术出版的价值与意义摘要学术出版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学术出版是人类学术成果记录、传播与共享的重要渠道:不同时代的学术出版活动记录了人类文化悠久绵长的历史,学术出版的目的是传播学术,学术出版为成果共享提供了可能。二是学术出版是认可学术成果、展开学术争鸣、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革故鼎新、自我突破、追求真理的过程,学术出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对象有目的的选择,学术出版为学术争鸣提供支持与条件,学术出版是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三是学术出版是学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互补与共赢的纽带。关键词学术出版价值意义渠道平台纽带我国学术研究出版的成果很多,但对学术出版展开基础理论研究的很少。近五年讨论学术出版的现状、规范、经营等现实问题的很多,但专门就学术出版的价值、意义展开论述者几乎不见,偶有所得是在学术出版某一相关研究的开头部分的简要阐述。因而,作为基础理论研究,讨论学术出版的价值十分有意义。就学术发展而言,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思想、知识与经验,必然需要持续了解、选择、译介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这也彰显了中外出版原著选读首发式所具有的独特的学术价值。“价值”与“意义”是两个不同的词汇,关于前者,辞海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义指事物的“积极作用后者也有意义即“作用”的表达。故本文合一,取二者的共同点作为论述的基础。综合而言,学术出版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1学术出版是人类学术成果记录、传播与共享的重要渠道学术指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学术出版即将研究者在某一学科领域自成体系的研究成果予以选择、印制,传播于社会的完整过程。学术研究成果是学术出版的先决条件,学术的繁荣才会带来学术出版的繁荣。不同时代的学术出版活动记录了人类文化悠久绵长的历史,学术出版承继了学术文化传统。“出版''如果从印刷术发明始,易诗书礼乐春秋“六书”无不是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产生、流传的学术成果,古代圣贤的儒家学说丰富了学术出版,也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在历朝历代研究发展的轨迹。出版是记录的刻痕,记录是原始的、直观的,是出版选择的对象。记录是一个过程,出版是一个端点,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学术不断发展,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体现于出版的学术作品中。无论中外,无论古今,无论文集丛书,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出版物中均可找到某一领域学术停滞、进步、发展、飞跃的过程。自古典文献记载事物以来,学术才有了今天的日新月异,才有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文地理、教材专著等等,这是学术出版记录功能对人类文化积累做出的巨大贡献。学术出版的目的是传播学术。传播是扩大,出版技术为复制图书、扩大传播时空提供了便利条件。史前时期,人们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些经验、教训、事物口耳相传,后依靠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实物记忆方法将它们记录下来,再传播开去,为学术传播的滥觞。自植物纤维纸发明,石印术、雕版印刷术、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印刷技术的不断更迭、进步,白纸黑字的纸质图书使学术传播超越了时间、空间,学术出版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今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多媒体融合出版更是为学术传播提供了轻盈的翅膀、无形的平台,学术出版成果借助传播媒介的技术革命获得无穷大的边际效应。学术出版为成果共享提供了可能。今天的社会处在一个极速发展的文明时代和智能时代。共享体现文明,共享促进文明发展,共享范围与规模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共享也是智能时代的特征之一。学在官府、藏于深宫、仅供皇亲贵族使用的旧籍典章阻碍、延缓了社会进程,学术自身也难以进步。学术成果共享提供了交流的基础,交流是思想的交换,是共享的另一种形态。当人们站在巨人肩上之时,已分享了巨人深遂的思想、精湛的学艺、有效的方法。无共享不可得。学术出版为学术共享提供了便利和条件,也是学术成果获得社会认可、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渠道。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必将为学术成果共享带来非往日可比的深度影响与便捷体验,超带宽带来的高速度和低时延也将有效地提供共享手段、环境与资源。共享的学术成果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于观念改变、学术进步、社会变革等多方面。学术出版记录了学术研究的点滴进展与丰硕成果,学术出版史也就是学术成果发展史;学术出版为学术传播提供了可能和机遇,为学术成果发表与利用带来便利,直接实现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目的;学术成果共享打破了“学在王府”的垄断,将人类社会的知识信息、文化文明传承的使命以及学术研究的责任担当融为一体,推动了学术进步、社会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2学术出版是认可学术成果、展开学术争鸣、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革故鼎新、自我突破、追求真理的过程。学术研究活动必当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在某一特定领域、采用某种有针对性的方法,反复思考、实验,再思考、再实验,直至产生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创见、突破性的试验结论以及无懈可击的逻辑公理,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拼博的科学精神和拨云雾得真谛见彩虹的科学研究艺术十分令人尊敬。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期对学术研究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产生与运用。学术出版是对学术研究最直接的支持,出版所选择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研究者的行为,为他人研究或相关领域运用提供了重要借鉴,为社会文化建设承担了应尽的责任。通过学术出版认可学术成果、展开学术争鸣、推动学术创新,有利于学术研究者保持定力、活力与动力;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氛围;有利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提高学术研究质量,体现国家、民族的学术高度。学术出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对象有目的的选择。每一个学术出版单位都有出版标准,进入学术出版领域的成果一定是符合出版宗旨,过若干程序,严格审视才被允许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学术成果的先进性不够、原创性不足、规范性不强都不可能进入出版视野。故而,学术出版审核越严格,学术成果的含金量越高。如此,学术出版是对学术成果认可、激励、支持的一种方式。学术出版有规范、严格的标准,如,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学术伦理,必须遵守学术道德等;它关注成果的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注意其是否符合出版性质并提供了丰富、先进、原始的内容资源等等。仅就出版而言,严格的出版标准审核下发表的学术成果通常比进入编辑视野却未能出版的成果略胜一筹。虽然学术研究成果的优劣并非以是否能出版作为衡量标准与目的,学术出版也并非成果认定的唯一路径。学术出版为学术争鸣提供支持与条件。学术研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均可因人而异,这也是它具有非凡魅力的地方。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交锋,思路的申辩与陈述,方法的选择与路径在讨论、交流、争鸣的环境中可得多人智慧,择其优者而从之。学术出版展示了一方鲜明的论点与充分的论据,或代其言,或发其声,让另一方或其它多方阅之、闻之、思之、辩之。思想越辩越丰富,观点越辩越明朗,正误、真伪、善恶在辩论中显现真迹。争鸣是一种自由、一种状态、一种场景、一种机制,在学术出版的背景之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民主、学者和谐、学科繁荣的景象,昌明学术,方为学术发展之康庄大道。虽然出版并非学术争鸣之唯一路径。学术出版是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没有创新,学术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出版追求的目的同样是创新,借助出版的世界,学者的内在潜力得以挖掘,学术研究的项目内容、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不断组合,寻求着最佳联结,学术研究成果在创新的动力下不断增值。创新并非乱创,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拓展。如果中国古代社会多以汇辑旧刻为新著的话,当代学术图书必然以反映时代的主题出版为出版准则;如果家刻本、坊刻本、官刻本汇成古籍不同版刻源流的话,今日纸质图书与网络出版、数字出版、融媒体出版共同被读者分享。学术出版的原创性、系统性、理论性、真实性、知识性要求不仅体现于纸质平面图书,更应该在立体的、不同业态的学术出版物中得以挖掘与放大;5G+技术,AR技术、VR技术与传统图书出版结合,共同演奏一曲21世纪的学术研究成果出版交响乐。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创新,既为出版增添活力,也带来学术研究成果的日新月异。从出版角度来看,未能出版、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学术成果仅仅代表的是个人的、至多是团队的研究所得,属私有产品,而一旦出版进入了社会流通渠道,代表的即是社会成果,属社会化产品。公开出版意味社会的认可与肯定,既可鼓励研究者,也可为成果运用拓展市场、为争鸣开辟“战场”、为创新奠定基石。凡进入出版环节的学术成果也将载入史册,留下经验、教训、过程、结果的刻痕,引领学术前行,助推社会发展。3学术出版是学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互补与共赢的纽带学术出版是学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它通俗易懂,是无需词源词义索引便可通晓之词。但内涵却有明确的界定。它是学术且有学理的,而非无学无序的;是某一领域且属于某一具体门类的,而非茫无目标、漫无边际的;是思维、语言与逻辑协调统一表达的,而非无端砌合、信口开河、本末倒置的;是有出版标准且符合编辑规范的,而非无纲纪章法、神吹胡侃、无凭无据的。它明显区别于通俗读物、少儿读物、文学作品等其他性质的图书的出版。学术与出版的结合既是学术之需,也是出版所愿,相为互补,结合得当,双方共赢。倘若学术出版混于其他类别书籍出版,定有错位之嫌,是出版大忌。因而,学术出版需遵循学术出版之规律、学术出版之规范。学术出版范围很广,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如整理历史经典学术之作以飨后人,翻译外文经典学术精品以联中西,同时代有活力的学者专家之精品佳作更值得青睐,因为它或许填补了某一领域空白,或许产生了强大思想力,或许运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学术出版类型也有多种:专著、教材、科学论文、学位论文、调研报告、研究进展等等。学术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为繁荣学术作贡献,大有可为。学者专家通过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成果代表了某一领域、某一技术、某一方法最高水平,通过出版传播,扩大影响,展示了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出版社通过选择优秀学术成果出版,服务于读者,树立了出版社品牌,收获了社会和经济效益。读者阅读学术出版物后,掌握了最先进的研究进展情况,运用学术研究成果,满足了需求。在出版环节中,出版社是研究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了解研究者的主攻方向,了解读者的潜在需求,做有针对性的出版。研究者是出版资源的供给者,读者是优秀学术出版物的受益者。在学术体系中,研究者辛勤耕耘,生产的劳动成果依靠学术出版分享给读者,读者将学习后的感受再反馈给出版者,出版者借此调整下一步的学术出版选题计划,向研究者出题。学术研究的高度决定了学术出版的高度,读者需求的满意度依赖于学术出版服务的贡献度。在关注成果内容之外,学术出版应特别注意出版规范问题。出版规范是出版行业的必然要求,遵循学术图书、学术专著等在内容处理上的要求以及成果形式上的规范,是出版单位的基本要求。本为自律之事,却时有不规范之出版物出现,如,基本不为学术图书做索引,或索引页码与实际页码错位;图示标注错误、计量单位不规范等问题。笔者曾发现一本学术图书某一数据少印了一个“0”,结果以“千”代“万”。偶在他书中发现数据不一致,进而深查方才醒悟,实乃错误。这一数据若多次引用,定会“以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