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1、柳开的文学主张主要有重道轻文、主张文章平义、尊韩柳而倡道统等2、王禹偶以白体诗人著称。3、欧阳修诗歌具有平易流畅的总体风格。4、曾巩,强调从“明理“道用“智通”文情四方面来提升创作主体的素养。5、据现存文献来看,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是王禹偶。6、张先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因此被人称为“张三中”。张先更为得意的是他的"影"字,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赛卷花膨"(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等,所以张先又以其精于取景与练字,技称“张三影7、刘大概成了三个层次:神气最精,属于精神境界和文章风格范畴。其次为音节,音节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比神气具体,但又须有所附着。最后为字句,属文章的实体部分,因而也最粗。8、作为以杜甫、黄庭坚、陈师道诗为圭臬的“江西诗派”9、“一祖三宗”以杜甫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以义三宗。10、“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11、晁补之的文章“文章温润典缗,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12、晏黑道与其父晏殊齐名,史称“二晏词作内容上父子二人一脉相承,皆未离恋情相思和别恨离愁的范围,但晏黑道在选取角度上却有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执着的“追忆”。13、晏黑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小山词的语言精美典雅。14、秦观词被称为“本色”一派。15、周邦彦,字子美,号清真居士。清真词的艺术特点,一是语言工巧典雅、章法曲折,二是自度新曲、格律精严。16、周邦彦的咏物词写得最好。17、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的评价。18、和柳永一样,周邦彦亦通晓音律,自度的曲子有五十多调。19、周邦彦:“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北20、这些数量不多的作品,却篇篇都是精品,具有独立而卓越的艺术面貌,人称“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作显示出了鲜明的阶段性。21、南宋还有另一位女词人朱淑真。22、“二张”(张孝祥、张元翰)的主要贡献还体现在爱国词上。他们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在宋代豪放派词的发展史上是关键的一环。23、南宋四名臣:李光、李纲、赵鼎、胡铃。24、“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25、杨万里强调诗歌应有言外之“味”。杨万里强调“晚唐异味”,推崇陆龟蒙、罗隐、皮日休、杜荀鹤等人的关怀现实之作,亦推崇李商隐等人诗歌的含蓄、蕴藉之美。2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27、北宋“五子”中邵雍、周敦颐、陈顾等人的影响比较大。28、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大致有“重道轻文”“作文害道”“文道两分”与“调适文道”等四种类型。29、辛弃疾的词作内容:英雄词、失意词、闲居词。30、南宋后期,在诗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两大诗派: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31、姜夔,号白石道人。32、吴文英,号梦窗。33、近代词论家多以姜词清空、吴词密丽,为二家词风特色。34、周密草窗词与吴文英梦窗词并称“二窗周密追求典雅清丽的词风。35、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被誉为宋末四大家。王沂孙最工于咏物。36、小说话本篇幅不大,故事紧凑。其体制较为固定,可细分为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六个部分。37、小说话本的题材:爱情、公案故事、神怪类故事。38、宋元讲史话本,初无定名,文本称“事略”,元称“平话”。39、“平话”,之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故事,作品中的韵文部分用以念白,而不歌唱。40、元好问的“纪乱诗”继承了杜甫的写实精神,坚守着人道立场,着眼苍生,忧怀家园,既是诗人特定心境的呈现,又是金朝末年“乱世”的写照。41、吴激与“东山词”;蔡松年与“萧闲词”;赵秉文与“闲闲老人词”;元好问与“遗山词”。42、虞集、杨载、范椁、揭篌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43、萨都刺与“雁门诗”;杨维桢与“铁崖诗”44、现存的诸宫调作品并不多,有金代的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以及元代的天宝遗事诸宫调45、诸宫调的存世作品中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是影响最大的杰作。46、白朴梧桐雨叙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情缘。47、马致远汉宫秋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黄粱梦主张“清静无为”的道教劝人去除“酒色财气”,降低生活欲望,以超脱的人生态度远离红尘,以求心安。黄粱梦是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48、纪君祥赵氏孤儿;尚宗贤柳毅传书;康进之李逵负荆;石君宝秋胡戏妻;李潜夫灰阑记。49、关汉卿的悲剧作品: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关汉卿的戏剧作品:望江亭、救风尘50、郑光祖、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51、郑光祖王粲登楼倩女幽魂52、乔吉扬州梦;秦简夫东堂老;53、散曲的体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小令、套曲和带过曲。54、元代前期散曲:杜仁杰与“善谑”曲风;关汉卿与“酣畅”曲风;白朴与“叹世”曲风;马致远与“东篱”曲风;卢挚与“疏斋”曲风。55、元代后期散曲:张养浩与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张可久与小山乐府;睢景臣与高祖还乡;贯云石、徐再思与“酸甜乐府”。56、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合称“宋元四大南戏”,简称为“荆、刘、拜、杀二57、高明与琵琶记二、名词解释1、宋出三体即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白体:是宋仁宗朝出现的说法,指的是宋太宗、真宗时诗坛流行的学习白居易闲适、浅易、通俗风格的诗歌创作。晚唐体:“晚唐体”诗派是后起的一个概念。诗人推崇晚唐贾岛、姚合诗风,诗歌创作也模仿贾、姚,故被称为“晚唐体”。晚唐诗人除了“九僧”群体外,还有隐逸诗人、仕宦诗人等。诗作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与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诗作尤其重视五律。西昆体:是真宗时期的说法,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的代表人物为杨亿、钱惟演和刘筠;西昆体在审美追求上,推崇深隐、渊博、典雅、华美;主张以雅言、英词、藻思写闲情逸兴。诗歌题材主要学习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与无题诗;诗歌诗歌创作技巧主要学习李商隐诗歌的多用典、心思深隐、讲究辞藻华美与色调渲染。2、江西诗派十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为三宗。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其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3、才子佳人小说发端于唐人传奇,宋元以来的话本小说多为世俗青年男女的婚恋故事。4、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所著的描写鬼狐的文言小说,折射社会弊端和反映世俗风情。明末主情浪漫思潮延续,清代经世致用思潮反应,主情浪漫与警示之用交融并举,感伤情怀。对志怪传统继承和发展,用传奇手法表现志怪内容,对传奇手法有所超越。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嵌峰。5、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6、性灵诗潮清代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派,主张和风格相似的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文学史观上主张文学进化。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7、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其诗学杜甫;又深受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他诗歌重视句法,造句凝练,同时也不墨守江西诗派陈规,能突破黄、瘦、映的局限,主张直至、浅语入诗去繁缗,尚简洁,注重白描和诗歌的圆融,形成雄浑沉郁的诗风。8、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诚斋体”是杨万里多方学习形成的。“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以自然活泼、饶有谐趣见长。杨万里有着融合苏、黄的自觉诗学追求,其要在于引苏入黄。杨万里不仅继承了苏轼诗歌的流畅节奏和连贯气势,更加注重表现转瞬即逝和不断变换的景象,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活法”特色。杨万里“诚斋体”注重表现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还体现出宋诗题材的日常化、琐细化、生活化特征,而这些物象在之前的诗歌中是少见的。9、“四灵”“四灵”是赵师秀(字灵秀)、徐矶(字灵渊)、徐照(字灵辉)、翁卷(字灵舒)四人的合称。叶适为之编选四灵诗选,“四灵”影响日广.,后被人称为四灵诗派。“四灵”的创作以模仿“唐诗”达到逼真为旨归。“四灵”强调“敛情约性”,相信“心夷语自秀”。非常注意五律的写景和意境,诗歌题材以清淡幽静的山水风景为主。10、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四灵诗派后兴起的一个诗派,这一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集中诗人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他们身份卑微,常以江湖习气相标榜,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志愿。江湖诗派中成就较大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三、简答题1、苏舜钦的文学主张及其诗歌创作(1)重道、求道思想在诗文上的表现,自然就体现为苏舜钦的“文必归于道义的文学主张。(2)苏舜钦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时期他的诗歌多为政治性主题,往往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后一阶段,苏舜钦为避祸而远走南方,其诗歌在充满豪气的风格基础上,又增身世之悲与抱负无从实现的穷途绝望之感,使诗歌又有了沉郁悲愤之气。2、梅尧臣的文学主张梅尧臣重视诗歌与儒学之“道的关系,主张“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强调诗歌与外在“事与“物的联系,试图以诗歌的讽诵劝谏功能来影响政治,引导世道人心向着儒学“五常回归。一是“平淡美”。(2)二是梅尧臣强调"以故为新,以俗为雅”(3)三是梅尧臣诗歌题材关注世事人生,对同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重大事项,以及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士节士气等。(4)梅尧臣的诗歌使用某些较为少见的创作方法。如其“十字格”。3、柳永词的开拓性(1)柳氏新变首先体现在词体的创制上。体现在曲调变长、字句增加,容量加大,旋律上更加悠扬,抒情上更加曲折。如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2)其次,柳永词作尝试变“雅”为“俗”,在柳永是有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表现市民生活的世俗情调。(3)再次,柳水同作中农现了生动广阳的社会风貌。如望海潮(4)"柳氏新变"还在干他大量使用词体进行自我化的情感抨发。柳永去除了晚唐五代词中那种模式化的男情女爱与伤春悲秋。取而代之的是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剩个人心态。4、晏殊词明融平静、多存富贵气象?所谓富贵气象,并不是词藻上的镂金错彩,不在形貌,而在于精神。这种闲适的环境,自然要有富贵生活支撑,用晏殊自己的话说:“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5、才子佳人小说(1)下层文人编造的富贵风流梦才子佳人小说的作家都是断绝了科举仕途之路的下层文人。天花藏主人张匀,编刊小说十多种,最著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是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2)言情而不悖礼无疑是顺应了晚明反封建礼教思潮和戏曲小说中突显女子才情的人文意识。(3)故事的模式化及其演变富贵风流梦6、聊斋志异创作的基本特征(1)三种方式的创作(聊斋志异之取材、作法,大致为三类。一是采自社会传说,有径直据友人口述记出或抄自友人笔记者,篇首或文末注明某大言、某人记。二是依据前人作品进行再度创作。三是基本无所假借而自行结撰故事,这便是运假想象进行虎构叙事的小说创作了。(2)主题意识的增强育图式化的故事里蕴含着一定的意旨和现实意义。(3)志怪传奇化为审美方式在聊斋志异里却不再完全具有原有的秘意义,而是取其外在形态,作为文学虚构的感性材料,建构志怪传奇式的故事节。(4)神道观的悖论蒲松龄一方面是清醒的,不相信神鬼是现实的存在,另方面又认为,神存在于人的信仰心灵中。7、狐鬼故事的社会人生意蕴(1)科举失意的悲愤聊斋志异里作者自况写心的作品,是写科举失意、嘲讽科场考官的篇什。(2)现实缺失的精神补偿聊斋志异里有许多狐鬼花妖故事,男主人公多是像蒲松龄一样的寻常书生,女主人公多美丽聪慧,不为世俗的礼法拘束,来去自如,为书生解忧消灾。(3)观照世情与思考人生观照世情,鞭挞不义,讽谕现实的。8、红楼梦的艺术叙事(1)如实描写手法和真实的人物塑造红楼梦是写实小说。全书只是开头几回说明创作缘起,预示主要人物命运和总体的悲剧基调,极个别章回中涉笔虚幻。(2)叙事的新境界罗如实描写出的生活情节里蕴含着超情节本事的意义。红楼梦的写实叙事又融合进了诗的审美方式,在真实叙写的人生图像里添加了诗意情韵,增加了艺术审美的魅力。(3)多视点的灵活转换红楼梦叙事的创新还表现在有意识也突破传统叙事者独白式的叙事模式。(4)高超的语言红楼梦用北方口语叙事,较之前出之白话小说,进一步摆脱了话本叙事的语言程式格调,更加自然、鲜活、深细入微。9、性灵诗潮的近代性质(1)从理论上来看,性灵派的诗学核心为“性灵说”,性灵说的主张之一便是托写性情。性灵派的性情实质上属于世俗化的、带有本能冲动因而凸显平民色彩的情感。这些思想均与市民的欣赏喜好相关,诗人将原本高远、优雅的诗情变成了日常世俗、俯拾皆是的精神感受。(2)性灵说的另一层内涵就是灵性。灵性。又日灵机、空灵,是指诗人的创作灵感,来自诗人的天分,不可复制、模仿。性灵派认为,诗歌创作主要靠个人的天性和智慧,而不能靠古代积淀的现成经验。这种提法,一方面显示出性灵派崇尚灵气、张扬自我的倾向,另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推陈出新的意愿。(3)袁枚认为,创新的灵感可以向民间借鉴,袁枚这种向平民生活寻找灵感的求新之路与性灵派的审关趣味恰好相互契合,相互呼应,这再一次凸显了性灵诗潮的近代性质。10、范成大的田园诗范成大的田园诗,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歌的生活气息和通俗化取向。他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内容丰富而思想深刻,往往于自然圆活中富有情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集大成者。田园诗往往是从文人隐士的视角入手,在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写中,寄托他们离尘绝俗的隐居之意。范成大的田园诗也体现了这种文人雅意。11、小说话本的叙事特点(1)首先,文本中运用大量套语,评论、描述语言程式化,次要人物符号化。(2)其次,叙述者常介入叙事过程,或加入评论和警示,或为调节叙事节奏,转换话头。(3)最后,小说话本以人物行为和事件发展为叙事中心,疏于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人物行为和性格往往只为故事情节服务。(4)此外,小说话本的语言具有口语化、个性化的特点,贴近市井生活,切合人物身份。四、论述1、苏轼诗歌的题材与内容苏轼诗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空“静的哲学思想,形成了苏轼独特的“诗眼,使他能够把不为人所注意的题材纳入诗歌,并加以裁剪提炼。如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主张“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论述2、苏轼诗歌的艺术追求论(1)苏轼诗歌具有求物之妙的艺术追求。苏轼诗歌往往能够抓住独特之处,刻画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苏轼精通画理,所以在许多写景诗中追求“诗中有画”的效果。(2)“求物之炒”也表观为苏式善于措写瞬息万变的景物以展现变化的过程,这表现出苏式诗歌的重要风格之一:诗篇写景、叙事富有动感美。(3)苏轼具有郁勃、自然、豪放的总体风格,苏式诗歌重视反使社会生活。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深刻的社会洞擦力,与作者体恤黎元、关注民瘦的儒者情怀相互交织,而这一切又以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抒写出来,外显为苏诗的郁勃、自然、豪放的风格特征。(4)苏诗中的“理趣,多通过灵动的意象来表达。如题西林壁。3、苏轼词的艺术成就(1)苏词所代表的北宋文人词,一改柳永词的世俗风韵,将宋词的格调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其中既有技法观念上的飞跃,更来自于个人人格赋予其文学作品的高洁品格与自由高蹈的精神境界。(2)苏轼认为“微词宛转,盖诗之裔”,作词具有鲜明的“以诗为词的“破体倾向,在传统感材、艺术风格及写作技巧诸方面都做出了大的突破。(3)苏词突破了词作内容上的“闺情“相思”近色等传统藩篱,而借鉴诗歌中常见的“言志“功用来抒情表意,国来托情表意,这就拓展了宋词的文化功能。(4)苏词的总体艺术风格也与其诗歌非常接近,总体风格偏向于豪放雄奇。不过,苏词风格也表现出多样性。情致深婉、清丽纯正。(5)苏轼“以诗为词”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苏词的理趣化特征。苏词的词体创作成就,也表现在对传统词体形式及音律的突破上。五、简答或者论述1、黄庭整体诗词三大概点(1)因诗求道与存养心性他认为诗歌是克治存养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言志抒怀,他以为诗歌的功能,就在于写作者以其抒写心性及存养体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黄庭坚的很多诗歌都表现出创作者对于心性存养的体认。他在选择物象时,重视挖掘事物之间关系所蕴含的“理,来表达诗歌主旨。如在古诗上苏子瞻中,以梅、桃李、皎洁冰雪、松、苑丝子、获苓小草等来比喻苏软及其门人的高洁人格与杰出才华,并表达了自己想结交苏轼的急切心情。(2)句法生新与拗律险韵他向禅宗“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翻案等技巧学习;黄庭坚注重在句中炼字,尤其在动词的选用上追求新警;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他也有意识地打破音节常规;黄庭坚借鉴杜甫等人的七律变体而加以发展。尤重对仗的变化。除了七律的对仗外,黄庭坚其他诗体的句法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3)以诗为词与雅俗并存其一是继承花间集的传统,情其二是突破了词为艳科藩篱,表现人生的际遇和感慨,乃至哲理的思考。黄庭坚把江西诗派句法运化人词,使作品呈现出格调闲逸而语言隽拔的风貌,体现出文人墨客的儒雅情趣。2、关汉卿杂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意义(1)“民间本位”与刚建的杂剧风格涉及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层面人和人物集中反映他们被压迫的生活,同时赞美了他们的美好品德反映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的不公,始终表现了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的人生的执着追求(2)重视剧场效应与摆脱“曲本位”观念自觉地受场上经验的规范。他懂得观众心里与剧场特性,能够摆脱杂居创作中“曲本位”观念的束缚,其构思不是围着曲文转,而是以组织戏剧冲突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尽量做到使剧情尽快入戏,使人物尽快出戏。(3)本色当行的语言典范其语言的运用着眼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与生活气息的再现,对人物的声口有着精细、敏锐的辨析能力,对生活气息有着真切、灵动的描写能力。3、西厢记的语言魅力(1)诗化的心理描写王实甫对恋爱中的男女,有深刻细致的观察与揣摩,他充分运用杂剧的“代言体”优势,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变动不居的恋爱心理。(2)唱词中的戏剧场面王实甫充分利用了诸宫调的表现方式,即以唱词的形式描述正在进行的戏剧动作,以特有的手法丰富了戏剧场面的表现力。(3)口吻毕肖的宾白除了唱词,句中的宾白也是个性化的,听其言可知其人,人物有各自的声口,显露着各自的脾性,气质和语气特点。4、陆游的诗歌主张(1)陆游强调诗歌从生活中取材。诗歌内容充实饱满,境界高远。(2)强调作诗应从“活法”入手而重视作诗的“句法”。主张作诗重视韵律的妥帖面以自然面目呈现。(3)陆游对江西诗派追求藻饰华丽雕琢、片面强调诗法的诗歌创作风尚给予批评。陆游提倡平淡自然、清新古朴的诗歌创作风尚。5、杨万里的文学主张(1)杨万里经常谈及用典的出处,又喜欢探讨具体的诗法。他要求广泛学习前人诗歌,明显有吕本中“活法”的特色。(2)一方面以苏轼的自由创造精神救江西诗派末流雕章镂句之弊,另一方面则强调苏、黄所代表的元祐诗学精神。杨万里所作江西宗派诗序,正体现了综合苏、黄神学精神之意。(3)杨万里强调诗歌应有言外之“味强调“晚唐异味”,体现出宋人对“平淡”审美精神的普通追求。6、辛词艺术特色(1)主体精神与军事意象首先有着强烈主体精神的自我形象。其次,在辛词中,“余”“我”等第一人称代词经常可见。再次,辛弃疾还通过词序的写作,来突出作者的主体精神。词序的使用,就为词人的主体认知和身份确认提供了一个现实情境。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故事,这种词就不是为了应景酬唱,而是为了突出主体精神的有意创作。辛弃疾词的意象群与军事战争有关,如:刀、枪、剑、铁马、将军等。(2)刚柔并济的审美风貌“豪放”一词,往往成为辛词审美风貌的代名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然而辛词实际上是刚柔并济的。辛词婉转妩媚的一面,如摸鱼儿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3)以文为词辛词里大量使用“矣”“哉”“者”“也”“也”“乎”这些散文中常见的语助词。一些散文的句子也经常被辛弃疾挪用在词中,例如:“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就语句层次而言,很多辛词句读虽断,然文气未断。对话模式的大量出现也是辛词散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