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7166378       资源大小:37.2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

    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分析(一)事故总体情况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特种设备、燃气除外)同比呈下降趋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73起、死亡1167人。其中,一般事故1160起、死亡1115人;较大事故13起、死亡52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重点行业领域较大事故相对集中。近年来持续整治的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2023年共发生8起较大事故,占较大事故的61.5%o钢铁企业发生3起较大事故,主要发生在炼铁、制氧生产工序,集中在高温熔融金属和煤气等当前安全生产管控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应重点关注高炉炉况、炉役后期运行安全,煤气管网、煤气设施运行安全。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发生1起较大事故,是由高温熔融金属导致的爆炸。粉尘涉爆企业发生1起较大事故,是由铝镁合金粉尘导致的爆炸。有限空间作业发生3起较大事故,安全风险依然较高。二是新风险需要引起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例如,3D打印工艺采用的原料为微米级粉尘,有别于“典型”粉尘涉爆企业,但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较高。目前,3D打印的爆炸风险防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区还未将应用3D打印的企业纳入粉尘涉爆企业管理。上海汉邦联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917”粉尘爆炸事故企业就是从事新兴的3D打印设备制造。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引起的中毒事故风险已经从传统的有限空间内部清淤作业开始向外部空间扩散。如广东桔香园食品厂“74”中毒事故是由水解酸化池与喷淋塔罐体连接管处破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溢出到车间内,导致人员中毒。三是检维修作业、承包作业等事故占比较高。工贸行业检维修作业事故共266起、死亡273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22.7%、23.4%;承包作业事故共138起、死亡140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11.8%.12.0%o较大事故中有4起是由承包作业引起的,占较大事故的30.8虬如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518”中毒和窒息事故。事故反映出企业对检维修、承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科学制定和审查检维修计划,临时增加、调整作业内容未充分论证安全风险。检维修作业通常交叉作业多、非常规作业多、各类危险因素交织等,承包作业人员往往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事故多发。四是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带来了超预期严重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工贸行业虽然事故同比呈下降趋势,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较大事故、重点行业领域重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当前工贸行业企业存在量大面广、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二、冶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冶金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冶金行业代表着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具有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冶金行业概况1.冶金行业基本情况冶金行业主要包括炼铁、炼钢、轧钢和铁合金四类企业,以及相配套的烧结、球团等辅助生产工序。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冶金企业)6092家,从业人员186.6万人;2023年全国生铁产量8.71亿吨、粗钢产量10.19亿吨,钢材产量13.63亿吨,铁合金产量0.3465亿吨,其中,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达53.97%,自1996年起连续27年居世界第一。(二)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冶金行业发生了3起重大事故,分别是:(1)2011年1月4日,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导致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9人中毒。(2)2011年10月5日,江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高炉炉缸内部碳砖受侵蚀变薄,在未检测强度和论证评估的情况下割开残铁口处炉皮,导致铁水击穿炉壁流出,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3)2015年11月29日,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炼钢二厂转炉煤气输送工艺和事故煤气管道1号排水器存在安全缺陷,水封被煤气压力击穿,导致管道内煤气通过排水器溢流管口大量泄漏,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另外,2023年12月24日,青山控股集团印度尼西亚铁合金工厂在检修矿热炉过程中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其中中国籍员工8名)。总体来看,冶金行业存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重大安全风险因素,结合当前主流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特点及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 .重大风险(1)熔融金属吊运过程中罐(包)坠落、倾翻,熔融金属泄漏;炼钢连铸流程、模铸流程应急储存设施设置不到位,造成事故熔融金属泄漏,存在灼烫、火灾事故风险。(2)炼钢炉水冷设备损坏,冷却水漏入炉内,存在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风险。(3)高炉生产期间出现塌料等异常炉况,炉顶压力超压,若未及时泄压,存在灼烫、火灾、爆炸事故风险。(4)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等设备设施,若出现煤气泄漏,存在煤气中毒事故风险。2 .较大风险(1)铁水、炉渣遇水或遇潮瞬间产生大量水蒸气,能量释放导致爆炸飞溅;高炉入炉料潮湿、炉内塌料、炉缸烧穿,铁水遇水可能导致爆炸事故。(2)干渣池、铁水罐、铁沟、渣沟等积水或潮湿,接触高温铁水、炉渣的工器具潮湿,可能导致爆炸事故。(3)高炉水冷系统中冷却壁故障或漏水导致炉体发红、烧穿,风口断水导致风口烧穿,均可能造成高温炉料、烟气等穿出,导致火灾、灼烫等事故。(4)制粉系统积存煤粉、磨煤机出口温度超标或氧含量超标、除尘系统失效等,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5)废钢料潮湿或混入爆炸物、密闭容器、放射源等,在加入废钢过程可能发生钢水喷溅、爆炸等事故,冶炼过程可能发生炉内爆炸、炉衬侵蚀、放射性危害等。(6)转炉炉前兑铁水作业时,若遇炉内渣未倒尽、废钢潮湿等,可能导致爆炸、灼烫事故;吹炼氧压低,可能发生回火爆炸和灼烫事故,吹炼氧压高、氧速过大,钢水熔池可能发生大沸腾导致喷溅,甚至发生炉底烧穿漏钢事故;氧气若含有颗粒杂质,可能在管道中高速摩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汽化烟道或水冷却炉口漏水严重,可能导致爆炸事故。(7)电炉冶炼装料过高,可能发生水冷板击穿漏水,导致爆炸事故;使用天然气作为补充热源的电炉,未按照先点火后送气原则,或出现管道阀门泄漏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电炉新耐火材料烘烤不当,可能造成漏钢,导致火灾、灼烫事故;水冷电极夹持器未定期清理导电不良,可能造成通电后与石墨电极拉弧,水冷铜块漏水进钢液内导致爆炸事故;出钢车未设置联锁条件,放钢至一半被开出放钢位,可能造成钢水泄漏至炉下导致火灾事故。(8)钢包在吊运、吹氮喂丝、1.F炉加热、真空处理、测温取样、造渣剂及合金加入过程,易出现喷溅或泼洒,可能导致灼烫事故;设备冷却水进入钢包炉内或合金料、造渣剂潮湿,容易发生钢水放炮;维修钢包底吹氮因氨气泄漏、通风不畅,可能引起窒息事故。(9)硅铁、硅钙等铁合金粉遇湿产生易燃易爆的氢气,铁合金和碳粉尘与空气混合,可能导致爆炸事故。(10)连铸结晶过程中钢水温度过高,氧化性过强,耐火材料质量不好,钢包、中间包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穿漏事故;结晶器缺陷,冷却搅拌不均匀、振动不协调、拉速过快等,可能发生结晶器穿漏事故;连铸区域使用煤气或天然气对中间包、水口等进行烘烤,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事故。(11)轧钢工序各类加热炉、退火炉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燃气泄漏遇明火,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可燃有毒气体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事故;氮气泄漏可能造成窒息事故;清理氧化铁皮冲渣沟、漩流池及油水分离池等设施,可能造成淹溺事故。3 .新风险(1)绿色低碳转型是冶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快速发展,促进冶金行业绿色化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生产过程涉及高温、易燃易爆物质和反应器、冷却器、分离塔、脱水塔等多种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且生产运行压力高,涉及较多的化学反应,SIS(安全仪表系统)联锁复杂,火灾爆炸等风险尚不清晰。(2)近年来检维修作业专业化分包多,造成同一区域多方协同作业增加,作业环境复杂。交叉、动火、高处、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多,导致检维修环节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灼烫等事故明显增多。(3)冶金企业加快推进超低排和环保绩效创A工作,密集建设或改造环保设施,造成生产、施工交叉同步,安全风险叠加。同时,部分新建或改建项目工艺路线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检维修等环节缺乏成熟经验,工艺、施工、设备安全风险难以把控;B00(建设一拥有一运营)、0&M(委托运营)、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等新型承发包模式出现,承发包管理易出现安全漏洞。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冶金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冶金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地域之间不平衡,2023年辽宁省、山西省共发生事故31起,占全国事故总量的37.3%,凸显出部分区域安全发展基础薄弱、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监管强度和力度不足、安全管理粗放等特点。其次是企业之间不平衡,一些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先进、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强、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逐年提升,而有的冶金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自主安全管理能力缺失等问题。最后是企业内部不平衡,多家大型冶金企业近年来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导致安全管理层级多、链条长,安全管理流程不畅,安全管控要求难以落地,不同子(分)公司之间安全管理水平差距大。二是新工艺设备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绿色低碳转型是冶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快速发展,工艺控制复杂且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安全风险尚未得到有效辨识,工艺安全亟需进一步验证。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企业安全管理、事故隐患判定等尚无标准可依,安全管控难度大。三是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依然不高。2023年3起较大事故中的2起,以及2022年惠东华业铸造厂“218”较大爆炸事故、鞍钢较大煤气中毒事故,均发生在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近年来重点整治的环节和部位,反映出冶金行业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依然不高。四是承包作业已成为安全绩效洼地。随着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冶金企业在大型技改工程、日常检维修、辅助性生产、环保设施运维等方面,大量使用承包作业人员,但对承包作业存在“包而不管、以包代管”等乱象,承包单位资质高能力低、人员数量多流动大、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差,导致近几年涉承包作业事故占比较高。五是安全风险监控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部分冶金企业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实现了无人料场、炼铁智能无人抓渣、无人化炼钢、无人化浇铸等典型应用场景,但安全生产和信息化融合度总体不高、数据采集和互联互通难度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监控、预警的智能化水平低。三、有色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有色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涉及品种多、应用广、战略价值突出,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要领域。“十三五”以来,有色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模优势明显提升,电解铝、粗铜、精炼铜等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一)有色行业概况1 .有色行业基本情况有色金属泛指除铁、镒、辂以外的金属。有色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三类,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统计数据,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规模以上企业9431家,从业人员154万人,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有色行业发生了1起重特大事故。2016年6月22日,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沉降槽拆除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槽体顶盖坠落事故,造成13人死亡,6人受伤。有色行业存在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高温熔融金属爆炸、天然气爆炸、碎化氢中毒等重大安全风险,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多。结合当前主流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特点及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 .重大风险(1)有色企业火法冶炼中冶炼、熔炼、精炼、铸造等工序涉及熔融金属,各工序之间熔融金属输送或转运环节方式多样,一旦发生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2)熔融金属冶炼、铸造环节出现泄漏、溢渣、喷溅等情况,可能发生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特别是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铝液泄漏流入铸井后遇水发生爆炸,易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3)有色金属火法冶炼原料多为硫化矿,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冶炼过程使用煤气、天然气、煤粉等燃料,若燃烧不充分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湿法冶炼环节涉及碑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4)有色企业天然气使用环节多,天然气管道敷设面广,一旦发生泄漏、回火等情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2 .较大风险(1)冶炼使用的各类炉窑,如熔炼炉、精炼炉、烟化炉、沸腾炉、熔化炉、保温炉(静置炉)、焙烧炉、熔盐电解槽、回转窑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熔融金属或高温原辅物料。如出现炉窑内壁、炉体出液口或出渣口、流眼等部位耐火砖蚀损或掉落,或盛装熔融金属的卅烟侵蚀过度破裂,导致高温熔体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事故。(2)火法冶炼过程中加入含水的原辅料,可能出现熔融金属“放炮”,导致熔融金属飞溅,引发灼烫、火灾、爆炸事故。(3)煤粉制备、储存、喷吹工艺使用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较多,易产生静电、超温、火花等点火源,可能引发煤粉爆炸、火灾事故;燃气的输配管道发生泄漏,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煤气泄漏可能导致煤气中毒事故;使用煤粉、煤气、天然气的炉窑区域因燃烧不完全易产生一氧化碳,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4)熔融金属接触的容器,如铜水包、铝水抬包、流槽、渣包、浇筑盘、浇筑模具等未烘干、潮湿或积水,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5)熔融金属转运过程未使用冶金铸造起重机、专用运输车辆,易发生包体倾翻,造成熔融金属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事故。(6)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铸造底座(托盘)使用钢丝绳卷扬机牵引的,易诱发底座失稳导致结晶器拉漏,可能导致铝液遇水爆炸事故。(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大量使用浓硫酸、氢氧化钠、1.NG(液化天然气)、液氨、柴油、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8)铜、锌湿法冶炼净化工艺环节可能产生碑化氢、氢气,若通风不良且未设置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可能导致神化氢中毒事故,作业过程使用金属器具易产生火花,可能导致氢气爆炸事故。(9)有色企业深冷制氧工艺存在大量低温气(液)体,如氮气、氧气、氮气、液氮、液氧、液氢等,生产设备涉及各类塔、罐、箱体容器,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窒息事故。(IO)煤粉制备车间、液氨罐区、柴油库区、气瓶间等易燃易爆区域,未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未落实防雷、防静电措施或电气设备未接地,明火作业或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1)'有色金属工法冶炼炉窑烟道结瘤物定期爆破处理,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事故。3 .新风险(1)近年来,有色行业不断向冶炼设备大型化、生产工艺短流程化方向发展,如电解铝60O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铜冶炼“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工艺,镁冶炼“熔炼一镁液直供一机边炉虹吸”短流程工艺,熔融金属在企业内的总量或涉及区域不断扩大,企业固有风险增大。(2)产业分工精细化导致有色企业生产、供应环节采用BOo(建设一拥有一运营)、0&M(委托运营)、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等多种形式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大量增加,不同服务模式下双方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设备运维保障差、安全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多发。(三)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有色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我国有色行业企业约2.8万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生产连续性低,开停机、检维修等工况频发。加之企业自身安全基础薄弱,设备本质安全程度低一线员工流动性大,中小企业事故发生数量占比明显加大。另外,产业发展催生出“资源开发一金属冶炼一加工制造一资本运营”综合型集团化企业,业态多元化、安全管理方式改变、监管层级增多、责任链条延长、跨行业安全管理团队整合、风险总量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对新的综合型集团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挑战。二是行业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有色金属品类多,生产工艺复杂,使用设备设施种类繁多。以铜的火法冶炼环节为例,按工艺类别分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按熔炼设备分为闪速熔炼炉、艾萨炉、白银熔炼炉、奥斯麦特熔炼炉等多种炉窑,部分铜冶炼企业近年自主研发热态三连炉等冶炼工艺及设备。三是新兴领域风险管控存短板。“十四五”期间随着新能源、光伏、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下游加工制造领域迅猛发展,工业硅替代汞成为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之一,其安全生产工作不容忽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呈现“选一冶一加工”产业一体化和地方集群化发展,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型化设备、连续冶炼工艺、定制化冶炼方案都极大地增加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难度。四是安全标准专业支撑不足。我国有色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由多个部门归口管理,统一性和协调性不强,标准内容交叉、重复,造成企业执行困难。另外行业内安全生产推荐性标准多,强制性标准少,标准的强制性与支撑力不足,且金属种类覆盖不全。特别是铝加工(深井铸造)领域涉及现场管理、设备管控、工艺控制等专业技术支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随着冶炼工艺、装备设施的迭代更新,使得硅、锂、钻、镶等细分领域有色金属快速发展,亟需在现行标准中增补完善相关内容。五是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低。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参差不齐,且目前尚未制定涵盖从车间布局、设备选型到冷却水系统设计、应急处置等方面内容的专门性安全标准。近年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爆炸事故多发生在行业内普遍使用的固定式浇铸炉和钢丝绳铸造机,此类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稳定性不足,安全风险普遍较高。四、建材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建材行业是我国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和支柱产业,我国建材产业体系完备,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链完善,既包括服务于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产品,又有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是保证我国大宗商品供给和新兴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光伏玻璃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到全球的50%以上。(一)建材行业基本概况1 .建材企业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1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数据,2018年末我国有建材行业企业26.3万家,从业人员727.1万人。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数据,2022年末,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万家,占全国工业的8.5%。建材行业主要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大类企业,产品分为水泥,石灰,石膏,水泥制管、砖、瓦等水泥制品,空心板、预制构件等於结构构件,石棉水泥,石膏板、石膏制品等轻质建筑材料,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防水、隔热及隔音材料,平板玻璃及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陶瓷及卫生陶瓷,耐火材料,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等80多个小类,1400多种产品。(二)安全风险分析从近年来事故情况看,建材行业一般事故总量较多,较大事故时有发生。结合行业分布特点和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2 .重大风险(1)地窖、坑、井、池等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或氧气含量不足的有限空间,人员在气体通风置换不足、未做好安全防护等情况下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2)筒型储库人工清库作业时,不严格执行清库作业方案;在进入筒型储库、焙烧窑、预热器旋风筒、分解炉、竖炉、篦冷机、磨机、破碎机作业前,隔离措施不到位,设备意外启动、物料突然涌入,均可能导致坍塌、高处坠落事故。(3)原煤堆场、煤磨车间、煤均化库等作业现场可燃性粉尘集聚严重,或粉尘干式除尘系统防爆措施不到位;制氢站、氮氢保护气体配气间、燃气配气间等在储存或作业过程中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玻璃窑炉、玻璃锡槽等设备的冷却水泄漏至炉内,高温熔融玻璃液遇水;采用预混燃烧方式的燃气窑炉,当燃气失压时发生回火;电熔制品电炉的冷却水进入高温熔融液体内部被迅速加热气化,或炉体烧穿导致高温熔融液体泄漏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3 .较大风险(1)各类高温窑炉,如水泥回转窑,玻璃熔密,陶瓷、墙材、耐火材料隧道窑,干燥塔,加热炉等,炉体安全防护缺失或人员意外接触,可能导致灼烫事故。(2)水泥库、生料库、矿渣库、粉煤灰库、煤粉库、配料库等各类物料库,部分物料库无设计、年久失修,结构稳定性差;库内物料松散堆积时,物料流动性强,可能导致坍塌事故。(3)水泥、墙体材料、石材生产大量使用破碎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高速旋转设备;玻璃、陶瓷生产使用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拉丝机、投料机、短切机、络纱机、捆扎机、薄膜缠绕机等高速旋转设备;高速旋转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失灵、维护保养不到位,均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4)降雪、冻雨、寒潮等极端严寒天气,平板玻璃窑炉、锡槽和电熔制品电炉的水冷设备,在低温冰冻情况下可能导致冷却系统失效,引起炉体烧穿造成高温熔融物质泄漏;煤粉贮存、煤粉输送系统等环保设施由原来半封闭改为封闭,造成煤粉集聚;协同处置固废、危废或生活垃圾等储存库通风不良,造成可燃气体积聚,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5)脱硝工艺使用的液氨、氨水泄漏,相对封闭的作业场所,由于天气寒冷违规关闭通风设备,造成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气体积聚,可能导致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4 .新风险新技术、新材料在建材行业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建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风险,给建材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挑战。(1)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使用浸润剂,浸润剂调制、使用过程中意外泄漏,或者浸润室通风条件不良,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2)替代燃料、碳捕集等降碳新技术的应用,有害因素辨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环保建材企业增多,该类企业的部分原料库存放工业固废,工业固废成分复杂,辅料库存放乳化剂、分散剂等,储存过程中通风条件不良;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在建材行业大量使用,设计安装缺陷或使用维护不当,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3)炭素制造业中液体沥青库、石墨化炉等清理、装配过程中物料意外坠落和碰撞,可能导致高处坠落、坍塌事故。(三)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传统建材存量企业安全风险未改变。2023年,水泥、石材、砖瓦、陶瓷等传统建材共发生事故222起、死亡219人,分别占建材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3.8%.72.5%o分析事故原因,发现陶瓷、石材、砖瓦等建材企业安全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生产过程管理粗放,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培训教育缺失,落后工艺和长期服役设备大量存在;水泥、砖瓦、陶瓷等建材企业,生产工艺涉及大量的物料输送、物料混合及成品运输,生产环境条件不良,能量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生产环节固有风险高。以上问题暴露出传统建材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和本质安全水平低的现状没有改变,安全生产基础依然不牢,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二是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增加新风险。建材行业中新型建材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持续加大,化学建材、太阳能发电产品、锂电池隔膜等高性能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富氧或全氧燃烧、在线镀膜等新工艺大量使用,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超低排放、碳捕集、原料替代、全氧富氧燃烧、全电熔及电助熔、成型烧结等节能减排新技术广泛应用。随之带来的新安全风险未能有效辨识,行业风险管控滞后,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缺乏。在研发、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无成熟的安全管理经验可借鉴,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以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炭素材料为例,2022年炭素材料制造行业发生事故6起、死亡7人,2023年发生故15人、死亡17人,同比增加150%、143%o三是多数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石材、陶瓷等领域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经营单位小散乱弱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加之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安全投入减少,导致出现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缺失、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另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现象突出,违规违章作业行为严重,事故风险极高。四是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建材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大到用于大型雕塑、园林景观、纪念碑的石材,小到纳米级用于电子器件、光学器件、传感器的陶瓷,不同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生产工艺,每种设备和工艺都有特定的操作要求,安全风险各不相同,建材行业目前仅出台了水泥、耐火材料及水泥企业人工清库的安全标准,建材其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尚未出台,部分新兴行业领域缺少安全标准,易出现监管盲区。五是“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从已经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来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等三违作业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88.9%和90.0%o分析事故原因,发现部分建材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问题大量存在,小施工、小作业亡人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部分企业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执行不力、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一线人员流动性大、工学矛盾突出,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有待提升。(四)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机械行业发生了3起重特大事故,分别是:2012年2月20日,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发生重大钢水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2014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截至调查报告发布,共有146人死亡、95人受伤。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佛山市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轴装配车间发生稀释剂挥发气体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8人死亡、32人受伤。总体来看,机械行业存在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一般事故总量较大,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危险有害因素复杂。结合行业存在的风险和事故教训,对机械行业典型安全风险梳理分析如下:1.重大风险(1)铝、镁等金属制品机加工打磨抛光工序,除尘系统防爆措施不到位,现场粉尘清理不及时,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粉尘爆炸。(2)高镁合金切屑、废屑收集、堆放、储存场所未采取通风等防止氢气积聚措施,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3)铸造车间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交接班室等5类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跨或者浇注跨的地坪区域内的。(4)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未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的。(5)生产期间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的炉底、炉坑和事故坑,以及熔融金属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的炉前平台、炉基区域、造型地坑、浇注作业坑和熔融金属转运通道等8类区域存在积水的。(6)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压铸机、氧枪的冷却水系统未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或者监测报警装置未与熔融金属加热、输送控制系统联锁的。(7)铸造、压力加工、热处理等工艺使用煤气(天然气)时,天然气泄漏造成局部聚集后,达到爆炸下限,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8)非水性漆的调漆间、喷漆室未设置排风设施,造成可燃气体聚集,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9)使用可燃性有机溶剂擦拭零件表面,或清洗设备设施、工装器具、地面等辅助工序,未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在周边密闭或者半密闭空间内积聚措施,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IO)使用煤气(天然气)的燃烧装置的燃气总管未设置管道压力监测报警装置,或者监测报警装置未与紧急自动切断装置联锁,或者燃烧装置未设置火焰监测和熄火保护系统的,可能导致火灾。2.较大风险(1)焊接工艺因焊渣飞溅、电焊火花遇到易燃易爆气体或周边易燃物质等,可能导致火灾。(2)热处理工艺使用的液氨、甲醇等泄漏,可能导致中毒或爆炸。(3)自动电镀线的槽液无快速循环措施,造成氢气聚集,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4)涂装作业调漆间、喷漆室内涂料和溶剂遇高温物体或火花可能导致火灾;一氧化碳、甲苯、二甲苯等气体聚集,可能导致窒息或中毒。(5)电子特殊工艺使用的氮气、氮气、氢气、氟化物等气体聚集,可能导致中毒、窒息或爆炸;热媒油温控装置、泄漏检测装置或报警装置失灵,热媒油杂质过多,可能导致爆炸。(6)冲压设备(如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缺少安全装置,安全光幕不能有效运行,可能导致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7)大型压力机连接紧固件防松措施失效,或者超载保护装置失灵,可能导致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8)非金属加工工艺因注塑设备缺陷或防护装置不到位,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烫伤。(9)多人作业或较大负载的举升设备未装设有主液压回路的防爆阀,柱式举升机、吊顶抱式举升设备动态防坠卡齿/销等关键安全功能部件故障或缺失,可能导致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3.新风险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在机械行业的推广应用,在促进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1)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制造业中锂电池搬运、储存、装配中意外跌落和碰撞、故障(报废)电池混放、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火灾和触电。(2)机器人因安全控制回路、安全软件的缺陷等原因,可能会意外启动,导致周边人员伤亡。(3)3D打印制造领域,采用铝镁等金属粉尘作为基材原料,本身易燃、遇水反应放出易燃气体(氢气);在金属3D打印和过滤工序环节未有效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方式,未及时、正确地清理和处置废弃粉料,容易造成粉尘爆炸事故。(4)新的化学品种类带来的风险。如受到欧美环保政策的影响,海外出口汽车空调冷媒换作HFo-1234yf,比重大、闪点低,容易与空气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现场充装的风险增加,易发生火灾。(5)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在机械行业大量使用,也给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6)大型集成制造系统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缺陷或制造不良存在功能安全风险。(五)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不足。2023年机械行业事故在工贸行业占比靠前,反映出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辨识不全面,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管理不细不实,该投入未投入、该防护未防护,该联锁未联锁,该监护未监护,以及员工违规违章作业,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等一般事故屡屡发生。各级监管部门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检查力度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不扎实,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多发的难点堵点问题,机械行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二是重大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机械行业高温熔融金属、涉爆粉尘、天然气(煤气)等重大风险突出,检维修、外包施工等高风险作业较多,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自查不彻底,存在“不想学、不想查、不会查”等被动应付的现象,各地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开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对一些机械铸造企业排查不到位,专项整治“常态化”需进一步强化。三是中小企业安全“本质化”较为薄弱。传统机械加工企业、部分中小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升级改造周期长、进度慢,特别是物理隔离、联锁、光栅防护等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监测监控、电子围栏等先进技术措施推广应用覆盖率低,高风险作业场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应用较少,监测预警和数字化监管能力亟待提升,安全“本质化”需进一步推进。四是风险辨识“前瞻化”不足。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应用,给机械行业安全监管带来了许多想不到、没见过、不会管的问题,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储存、装配过程电极间短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电镀污泥池、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由原来露天改为封闭,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导致中毒、窒息事故;金属3D打印是增材制造行业的一项重要生产工艺,采用铝镁等金属粉尘作为基材原料,容易造成粉尘爆炸事故。相关企业对新风险辨识不到位,监管部门对新风险敏感性不强,对行业新风险的辨识“前瞻化”和管控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六、轻工纺织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我国轻工、纺织行业涉及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多个领域,是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轻工、纺织行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轻工、纺织行业概况1 .企业门类广数量多轻工行业主要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0个大类,玻璃制品制造等10个中类,手工具制造等6个小类。纺织行业主要涉及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2个大类。轻工、纺织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1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轻工企业104.7万家,占全国工业企业的10.4%,占制造业企业的32.1机纺织企业32.2万家,占全国工业企业的3.2%,占制造业企业的9.9%o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网站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2.2万亿元,纺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7万亿元。(一)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轻工、纺织行业发生了1起重大事故。2013年8月31日,上海市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导致15人死亡,7人重伤。总体来看,轻工、纺织行业存在涉爆粉尘、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高风险场所,较大事故时有发生。结合轻工、纺织行业生产工艺和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重大风险(1)作业现场木粉尘、棉麻粉尘、糖粉尘等可燃性粉尘积聚严重,或粉尘干式除尘系统防爆措施不到位,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粉尘爆炸。(2)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企业快速冻结装置等液氨、液氮制冷系统发生制冷剂泄漏,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3)污水处理池、发酵池、蔬菜腌制池、纸浆池等可能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或氧气含量不足的有限空间,人员在气体通风置换不足、未做好安全防护等情况下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导致中毒窒息。(4)白酒勾兑、灌装场所和酒库在储存或作业过程中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5)日用玻璃、陶瓷制造企业采用预混燃烧方式的燃气窑炉,当燃气失压时,可能发生回火导致爆炸。(6)使用非水性漆的调漆间、喷漆室在作业过程中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时,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爆炸。(7)电池生产企业、锂离子电池仓库储存存在胀气、短路、破损、过充电等安全缺陷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导致爆炸或火灾。(8)纸浆制造、造纸企业液氯汽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爆炸或中毒和窒息。2 .较大风险(1)轻工企业粮食、糖等原辅料仓作业过程中发生物料坍塌,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被掩埋。(2)纺织服装仓库等存放大量可燃物的仓库,可能导致爆炸或火灾。(3)食品制造企业烘制、油炸设备超温运行,油料过热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4)日用玻璃制造企业玻璃窑炉炉体变形、开裂,可能引发高温玻璃液体泄漏。(5)纺织企业热定型工艺的汽化室、油气贮罐、热媒炉,可能发生燃气或导热油泄漏导致爆炸或火灾。(6)纺织企业保险粉、双氧水、次氯酸钠、亚氯酸钠、雕白粉(吊白块)等物料存储,或者保险粉遇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爆炸或火灾。3 .新风险随着经济社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