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滩桥建设工程 --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l项目背景本工程地处油溪镇,油溪镇,隶属于重庆市江津区,地处江津区西北部,东望龙华镇,南靠白沙镇,西邻石门镇、永川区临江镇,北倚吴滩镇、镌感街道,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18千米,区域总面积153.27平方千米。本项目连接璧南河两侧华龙村和联合村的村道(施工便道),村道路线起点与Y122(石芦道)顺接,村道终点与Y124(高万道)顺接,上跨璧南河。工程建成后周边村民出行更为方便。江津区油溪镇璧南河马耳滩大桥建设工程路线全长为245.Om,路面宽度为6m,路基宽度为6.5m,按四级公路(I类)修建,设计速度15kmh,全线设桥梁1座,无路线交叉;本次工程设计实施范围路基路面、桥梁和安全设施等内容。项目区位图1.2 桥梁工程概况本项目共设置1座桥梁:马耳滩桥为路线跨越壁南河而设。马耳滩桥起点桩号K0+042.000,终点桩号K0+174.000,桥梁全长132m,桥梁跨径为3X4Oin连续预应力现浇箱梁,桥梁中线与璧南河河道中线斜交,斜交角约为82.7°。1.3 对上阶段批复的执行情况1、加强本项目周边既有桥梁,道路基本情况分析。回复:已按意见补充完善本项目周边桥梁,道路情况的说明。2、优化路线平纵设计,完善桥梁与既有道路的衔接设计。回复:按意见优化平面及纵断面设计,桥梁与既有道路衔接更顺畅。3、进一步细化桥型、桥跨方案比选。回复:已按意见修改,说明里面补充影响桥梁跨径选择的因素,进一步深化桥型比选内容。4、复核桥梁大里程桩号侧岸坡稳定性评价。回复:按专家意见进行稳定性评价,评价内容符合现状实际情况。5、补充桥梁比选方案概算编制文件。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桥梁比选方案概算。2地质、水文等资料2.1 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勘察区位于重庆市油溪镇,有市政道路及乡村公路通到场地,交通条件较好。场地北西侧35m已建未通车高速路桥壁南河大桥。2.1. 2气象与水文(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暧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暧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C"18.5C,最高气温42.2C(1958年8月29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o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月份),平均风速3.4ms°(2)水文场地内地表水体为璧南河。勘察期间水位约188.69mo河宽约15-3011,河流流速约为0.1-0.3ms,水深约0.3-4.0m,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206.17%成层性差,可塑状,主要分布在沿线原始地貌低洼、沟槽地带。钻探揭露厚度O.60m(ZK2)5.70m(ZK8)。3)泥岩(J2S-Ms)强风化层: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不清晰,该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块状,岩质软。中风化层: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该层岩芯呈长柱状、柱状及少量短柱状,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节长5-38cm.4)砂岩(J2S-Ss)强风化层: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不清晰,岩芯较破碎,该层岩芯呈块状。中风化层: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钙泥质胶结,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该层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含泥质较重,岩质较硬,节长5-40Cm强风化带: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质软。各孔均有揭露,厚1.IOm(ZK2)-3.IOm(钻孔:道路5)。中风化带:岩芯呈柱状,岩体较完整。该层未揭穿。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基岩面埋深约05.7Onb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地形起伏总体较缓,倾角15°,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斜坡一带基岩面坡角一般2535°;场地基岩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一般13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2.2.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区主要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第四系覆盖层在沟谷低洼地段厚度较大,基岩为砂岩、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含水相对较弱。地下水的富水性受地2.2工程地质条件1.1. 1地形地貌本次勘察场地范围内勘探点最低高程189.72m(ZK3),最高高程227.3Om(钻孔:道路D,相对高差为37.58用。场地地貌属丘陵斜坡地貌。平均地形地貌坡角10°,主要为原始地形。1.2. 2地质构造场区构造属温塘峡背斜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40。NI5°。据现场踏勘及邻区资料表明,场内共发育两组裂隙:其中一组产状为330°/80°,裂面平直,间距0.5T.511,延伸1-5m,张开度1.0-4mm,粉质粘土部分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另一组产状为60°/70°,间距0.l-3m,延伸2.5f,张开度2-5mm,裂面呈弧形,粉质粘土部分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裂隙总体较发育。场区无断层通过,构造裂隙总体不发育。通过钻探及地质工程测绘:拟建场地及周围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1.3. 3地层岩性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建筑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Qj)素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及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s)泥岩及砂岩组成。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分述如下:1)素填土(Qj)杂色,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石,松散状态,稍湿,碎块石含量为525%,呈次棱角状、棱角状,粒径为115cm,系新近平场所抛填而成,时间约2年。主要分布于场地居民区、道路一带。钻探揭露厚度0.80m(钻孔:道路2)3.50m(钻孔:道路3)。2)粉质粘土(Q广T)棕褐色褐色,成份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地内地表水地下水补径排系统重要溪流,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受溪水涨落的影响显著。钻孔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大致范围在1.10(ZK3)-2.25(ZK5)m,钻孔地下水水位高程的大致范围在188.60(ZK4)-188.64(ZK6)m。钻探施工完毕后提干钻孔循环水后24h观测孔内水位,钻孔中水位一般不恢复,说明勘察期间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壁南河一带临河钻孔中水位与河水位基本一致,地下水较丰富。选择代表性地段钻孔ZK6进行抽水试验(试验成果详见抽水试验综合资料)。水文试验成果见表6-1:抽水试验成果抽水试验类型均质无限含水层潜水完整井稳定湖由水采用计算公式上一。R=2C油水试验数据涌水量Q(m,d)降深S(In)含水层自然时厚度H(m)含水层抽水时厚度h(m)抽水孔半径X(Xn)抽水影响半径R(In)含木层渗透系数K(Wd)13.113.153.701.200.0500采用计算结果含水层渗透系数1.99Wdi抽水影响半径17m综上所述,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根据试验结果及地区经验,场地岩土层渗透系数:素填土取15.0md(经验值),粉质粘土取0.lmd,泥岩取0.05md(经验值),砂岩取1.Oin/d(经验值)。2.2.5水、土腐蚀性通过调查,场地附近工矿企业无污染源,未发现污染水源流入场地。据公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排水管线渗漏补给,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根据场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造裂隙水分布于中下部的中厚厚层状基岩裂隙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无统一水位。其补给源一般较远,主要为大气降水,动态不稳定,由于岩层倾斜,基岩中的裂隙水具弱承压性。场地岩性以砂岩为主,该岩层中构造裂隙总体不发育较发育,利于地下水赋存和接受补给。当开挖揭穿贯通性好、延伸远的裂隙则涌水量大。由于场区内及周边给排水管网较多,裂隙贯通性好,施工扰动可能引发给排水系统破坏、渗漏,从而可能导致施工期间地下水量较大的情况出现。故在施工期间(尤其是在雨季),应配备抽水设备。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在构造剥蚀丘陵区,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的残坡积层和素填土层孔隙中,分布在原始的沟谷地段,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网渗漏补给,为季节性潜水。地下水的水位及水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旱季地下水位较低,雨季地下水位较高,动态变化幅度大,主要通过原始沟槽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在小河区域,存在地下水。场地内素填土属透水层,粉质粘土及泥岩属相对隔水层,砂岩属弱透(含)水层。当大气降水后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向地势较低处排泄,通过河沟排出场地。根据沿线调查,本项目在桩号BKo+044.00BK0+155.00段存在壁南河,根据调查璧南河水位188.69m,最高洪水位206.17m(依据行洪报告)。为拟建场水平抗力系数(中风化岩体)Wm'/70*/180*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土体、强风化岩体)MNm'8*100*/100*/岩1: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0*/760*边坡临时坡率允许值(不受外倾结构面控制时)(H8m)1:1.50-1:1.751:1.001:0.751:1.001:0.75取值说明:1)加*者为经验值.2)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2011)第4.3.3条规定:地基承毅力特征但根据表4.3.3-1与4.3.32杳表确定。松散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现场检测后确定。2.4结论(1)通过本次勘察,已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勘察场地及周边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斜坡、边坡现状稳定,场地整体稳定,对场地形成的边坡进行有效治理后,适宜修建。(2)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O.05g。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O2-2013)之规定:本项目处于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跨璧南河大桥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桥梁场地覆盖层厚度、等效剪切波速、抗震地段、类别及特征周期详见表4.3。(3)边坡施工中应加强变形监测,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加强外倾结构面检验。分段开挖、分段支挡。(4)桥梁建议以中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选用机械钻孔灌注桩,若采用旋挖机械成孔时,做好桩基探基地质工作。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应进行安全专项论证。(5)建设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较丰富。场地地势较低处在雨季基坑开挖时地表水易汇入基坑内,在素填土厚度较大处雨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U)附录K划分场地环境类型为11类。璧南河水1组,进行筒分析,根据结果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的相关规定,判定场区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判定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根据相邻场地建筑经验判定,地基岩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2 .6不良地质现象经调查和收集资料,拟建范围内区域构造作用轻微,未发现断裂构造,未发现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无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地段。场地内未见“人防工程、河道、沟滨、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2.2.7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区划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场地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o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拟建道路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2.3 设计参数及建议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项目单位素镇士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重度天然Wm19.5*/24.90*/24.30*饱和kNm320.5*/抗压强度标准优天然MPa/6.55/15.0*饱和MPa/4.09/10.0*基底摩擦系数/0.25*0.40*0.45*0.45*0.5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300*500*400*1000*负摩阻力系数/0.25*/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8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3建设部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1)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2)设计使用年限:100年;(3)荷载等级:汽车荷载: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本桥汽车荷载采用公路TI级。人群荷载:3.0kNm2(4)桥梁横断面:0.5m(防撞护栏)+6.5In(车行道)+0.5m(防撞护栏)=7.5m(5)道路等级及设计时速:四级公路:15k11h;季有形成滞水条件,施工中应配备抽排水措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闭,避免遭受雨水浸泡降低承载力。(6)加强施工期间桩基础开挖对泥岩(极软岩)取芯送检,加强对桩基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加强施工勘察并结合波速测试、取水样送检等措施。3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3.1 设计依据(1)现状地形图(1:1000);(2)本工程地勘报告。(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3.2 采用的设计规范1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GB/T29051-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T23457-2019)2交通部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承台垫层:C20混凝土;C5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22.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83Mpa,弹性模量Ec=3.45x10'Mpa。C4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l.65Mpa,弹性模量Ec=3.25xlMpa,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e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l.39Mpa,弹性模量Ec=3.0XlO4MpaoC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9.2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l.06Mpa,弹性模量Ec=2.55xl,Mpao4.2钢筋及普通钢材1普通钢筋设计采用HPB300、HRB400钢筋。HPB3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一2018)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直径220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连接等级为I级,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要求。钢筋焊接网:材料应满足相关现行规范的要求。HPB300钢筋:抗拉设计强度1.2250MPa,标准强度M2300Mpa,弹性模量E=2.1X10a),HRB400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5d2330MPa,标准强度f,k2400Mpa,弹性模量E=2.0×IO5Mpa02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采用PC高强度低松弛(11级松弛)七股型钢绞线,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7相关要求。钢绞线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规定:(6)地震基本烈度:桥址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Vl度。(7)抗震设防分类:C类(8)桥梁最大纵坡:-0.971%;(9)桥梁净空桥上净空:桥上车行道净空不小于4.5m。桥下净空:梁底最低点高于设计洪水位不小于0.5m。(依据行洪报告)(10)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11)环境类别:I类;(12)伸缩缝主要构件使用年限20年,易损构件使用年限15年;支座使用年限50年;(13)防撞等级:桥梁防撞等级为SA级。(14)设计洪水频率及水位本桥跨越壁南河,设计洪水频率为1/50。(15)设计通航标准璧南河现状及规划均无通航要求。4材料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4.1混凝土:现浇箱梁:C50混凝土;桥墩、挡块、桥台背墙、台帽:C40混凝土;桥面铺装:C40防水混凝土;承台、地系梁、桩基础:C30混凝土;重力式桥台台身:C30混凝土;扩基、搭板、人行道构件:C30混凝土;5桥梁结构设计5.1 总体设计马耳滩桥起点桩号为:K0+042.000,终点桩号为KO+174,000,桥梁全长为132m,桥梁跨径为3X4Onl连续预应力现浇箱梁,桥墩中心线与道路设计线夹角90°。5.2 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3X4Onl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现浇箱梁,桥梁为单幅桥,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梁腹板采用直腹板,桥梁通过顶板找横坡,中心梁高2.2mo箱梁顶板宽7.5m,腹板厚0.5m,跨中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距端横梁611处顶板由0.25m渐变至0.5m,底板由0.22In渐变至0.47m,腹板由0.5m渐变至0.8m;翼缘板悬臂长为1.5m,端部厚0.2m,根部厚0.5皿。端部设厚2.Om的端横梁,中横梁为2.5m。5.3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墩柱直径1.6m,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基直径为1.8m,详细尺寸见桥墩一般构造图。0#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扩大基础。3#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为承台+群桩基础,桥台桩基直径为1.5mo所有的桩基础均采用嵌岩桩基础,桥墩桩基础应嵌入完整的中风化岩面不少于4.5倍桩径,桥台桩基础应嵌入完整的中风化岩面不少于6倍桩径,岩石襟边宽度不小于3d,d为桩基直径,同时应满足图纸设计桩长及基底持力层岩石抗压强度要求(基底持力层岩石抗压强度要求以相应的设计图说明为准)。桩基基底持力层单轴抗压强度不得低于6.55MPa,(对于本工程中泥岩地质选用天然值,砂岩地质选用饱和值),扩大基础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500kPa°5.4耐久性设计1)为使结构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C30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截面面积:139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1.95XlO5MPa钢筋松弛率:0.0253波纹管箱梁预应力选用符合JT/T529-2016标准的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道(H0.2,K0.0015),真空压浆工艺。4锚具预应力锚具必须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相关规定,同时符合本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4.3 支座及伸缩缝现浇箱梁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支座的选用应满足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的要求,各支座安装应保持水平,安装技术详见支座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伸缩缝桥台处采用80型伸缩缝,具体详见图纸。考虑到温度变化、混凝土徐变、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伸缩装置规格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的要求,伸缩缝装置中的防尘、防水应使用氯丁橡胶材料。4.4 其它材料1泄水管:采用UPVC成品泄水管。2防撞护栏:采用SA级混凝土防撞护栏。3桥面铺装:桥面铺装采用等厚铺装,在混凝土现浇箱梁上涂刷防水层,再铺IOcm厚C40防水混凝土。防水材料各项指标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必须与相应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结构控制以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抗震设计。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桥梁结构体系的选择、保护性拆除桥型布置、路线走向以及桥梁结构细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达到结构防震、减少震害的效果。本次设计主要枭取了以下抗震构造措施。D采用连续的桥跨,进而减少伸缩缝的数量,降低在此落梁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桥上行车的舒适性。2)加宽墩台顶盖梁及支座的宽度,并增设防止桥梁位移的隔挡装置。3)桥梁的桩基础均嵌入中风化基岩,避免软土的液化会加大地震反应。4)墩柱设计中使用螺旋形箍筋.以便为墩柱提供足够的约束。另外墩身及基础的纵向钢盘伸入盖梁和承台应有一定的锚固长度,以增强连接点的延性,并且桥墩基脚处应有足够的抵抗墩柱弯矩与剪切力的能力。6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6.1 施工方案壁南河在汛期和非汛期洪水流量差别大,非汛期期间壁南河河道可见局部河床裸露,水流较小,施工条件好,考虑施工便捷性及施工安全性,本工程桥梁主体工程要求在非汛期施工。桥梁为新建,施工受制约因素少,上部结构按常规桥梁进行施工。由于1#桥墩和支架钢管桩位于河道内,需要打设围堰以后再施工下部结构及钢管桩。6.1.1 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1.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2.在每道工序的施工准备过程中,必须对有关桩号、坐标、方位角和标高等进行严格校核,并经过测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应严格按照桥梁及道路设计图的立面、平面坐标放样,校核相互关系,以免出错。股比不大于0.6,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含碱量不大于3.0kgm3o主梁结构最外层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其他部位详见相关图纸要求。在上部结构主梁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掺入量为替代水泥用量的8%o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要求在0.02%0.03%范围内,微膨胀剂根据试验及厂方提供的参考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并保存依据资料。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定期检测、维修,结构出现可见的耐久性缺陷时应及时进行处理。2)上部结构细部设计a、桥面铺装是桥梁与车辆直接接触的部件,设计中采用IOCnI厚C40防水混凝土,确避免桥梁主体结构受损。b、桥面防水层。桥面铺装与主梁之间的防水层是防止桥面水渗入主梁防线。c、主梁是全桥的主要承力构件,在箱梁最低处设置泄水孔,防止箱体内长期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d、伸缩缝是桥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适当的型号避免梁端在最高温度时挤压损坏,或在最低温度时拉坏梁体。伸缩缝在保证梁体纵向伸缩的同时,也应重视防水设计,有效避免桥面积水沿伸缩缝这个排水薄弱环节下泄到分联梁端及分联墩盖梁上。3)下部结构的细部设计桩基根据桩顶处的水位情况、土质情况合理判定环境等级,选择相应的耐久性设计标准,最终确定保护层厚度。5.5抗震设计根据地震作用及震害的机理,从设计角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在充分分析和考虑结构震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抗震需要,针对桥梁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同的设防标准和桥梁不同的功能等对结构的强度、延性、及地基承载力、几何尺寸、设计标高等要求。如达设计标高后,未满足嵌岩深度及地基承载力、襟边尺寸要求,则通知各方共同研究解决。6.1.4 桥墩施工1 .桩基内墩柱预埋钢筋伸出长度须按钢筋接头的要求确定,若外露时间较长,则须采取防锈保护措施,墩柱施工前均须对其进行除锈,并应对桩基顶面墩柱范围内的混凝土作清洗凿毛处理。2 .每个桥墩均须在距离地面适当高度设沉降观测标志,在每道位工序施工之前和施工后进行两次沉降观测。3 .碎浇筑振捣必须密实,特别在梁端和预应力张拉槽口以及支座垫板下方,钢筋较密,应采取合适的振捣器,确保税密实度。4 .墩顶部位设置扇形支架应使墩身受力对称、均匀;支承点可设在有纵、横隔板及实体部位,避免在桥墩结构薄弱处施加较大的集中力,以保证其整体和局部的良好受力状态;5 .施工方案应保证墩台结构的完整性,避免采用专为施工用的临时性孔洞、避免切断结构受力钢筋。施工设置的临时性孔洞,应事先提出有关施工设计资料,并应向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协调认可。6 .材料运输及起吊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撞击桥墩;支架的最大支承反力及作用点位置等,均应满足眼结构及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条件。6.1.5 上部结构施工1 .箱梁采用搭设贝雷梁支架现浇施工a、钢管桩和支架要满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b、要有简便可行的脱模措施;c、预压重量大于浇筑混凝土的重量(预压荷载不得小于施工重量的120%);d、钢管桩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根据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3.坐标系统采用2000大地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6.1.2围堰施工根据项目情况本项目推荐采用土围堰进行下部结构和钢管桩基础施工。土围堰施工时采用单侧填筑,保证水流可以从另一侧河道顺利通过。先填筑1#墩侧围堰,1#墩以及就近钢管桩施工完成后恢复河道,再填筑2#墩侧围堰,2#墩就近钢管桩施工完成后恢复河道。围堰的搭设,在满足施工和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较少对河道的影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围堰形式也可采用其他当地常用的结构形式。6. 1.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严禁爆破,桩基为主要的承重结构,要求确保桩混凝土及钢筋质量和强度,桩基础应注意对施工缝的处理,以确保其整体性。此外,桥墩桩基间距较近,应合理选择钻孔方式,且采取有效的防止塌孔措施。1.全桥桩基均为钻(冲)孔灌注桩,每根桩需在钢筋笼周边内侧设置预埋检测管,待成桩后进行超声波检测成桩质量,施工时应确保检测管内通畅无污物。2 .桩基和承台均采用C30碎,垫层采用C20碎:其中C30碎应符合耐久性设计的要求。3 .桩基应严格清孔。桩孔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钻孔倾斜度不得大于l100o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不间断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所有桩基成桩后均需采用超声波测试桩基质量,同时还需进行承载力检验。4 .浇注桩基性时,需要用导管下入碎,并防止孔壁坍塌。5 .桥台承台混凝土体积较大,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如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埋设冷却水管等)降低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出现微裂缝甚至开裂。6 .所有桩基础应嵌入完整的中风化岩面深度详见相应图纸中要求。基础必需进行多方共同验收,验收时应对基坑作图像纪录存档。地基应同时满足嵌岩深度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以保证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准确。钢束锚固处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待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原位。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的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和钢筋网片的预制及安装,均应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施工中若钢筋空间位置发生矛盾,允许进行适当调整布置,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予以保证。如锚下螺旋筋相扰时,可适当移动分布筋或调整分布筋间距。伸缩缝预埋应要求伸缩缝供货厂商提供有关图纸,以快速准确的施工伸缩缝。应注意桥面系及桥面钢筋的预埋。5.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钢材及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分批严格检验和验收,妥善保管。(2)严禁将钢绞线作电焊机导线用,且钢钱线的放置应远离电焊地区。(3)预应力钢材应按有关规定对每批钢绞线、精轧螺纹钢抽检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和延伸量,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4)波纹管应分批检验,不符合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者亦不得使用。(5)张拉前应检查其内摩阻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否则应停止使用。(6)应逐个检查垫板喇叭管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者应予退货,不得使用。(7)压应力钢材运抵工地后应放置在室内并防止锈蚀,切割钢绞线不得采f、做好支架的监测。2 .模板安装a、内、外模安装完后,严格检查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b、端模安装:将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后,进行端模安装就位。安装过程中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c、端模安装要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d、安装模板时要注意预埋件的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孔梁上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无遗漏。3 .箱梁混凝土浇筑a、现浇梁施工必须保证保护层厚度,顶面高程要严格控制。性浇筑由低向高处进行,注意对称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支架和模板的变形及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浇梁的浇筑应安排在白天进行。b、应严格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要达到平整、光洁和全桥混凝土颜色一致。c、各梁段应严格控制断面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偏差之内。d、须待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7天时方可施加预应力。4 .主梁钢筋施工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均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进行。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D220mm的钢筋需采用机械连接)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穿束方法应仔细研究确定。(13)锚具夹片和锚头锥孔要保持清洁,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施工时应准确安装。(14)待混凝土强度达90%以上,养护达7天以上,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预应力时,尽量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张拉。(15)纵向预应力钢束在箱梁横截面应保持对称张拉,纵向钢束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同步。张拉过程中,应观察梁体变位,发现异常及时向设计、监理、业主方通报。(16)预应力的张拉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17)每次张拉应有完整的原始张拉记录,且应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18)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吨位为主的施工控制原则。钢束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每一截面的断丝率、滑移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且每束钢绞线不得大于1丝。断丝是指锚具与锚具间或锚具与死锚端部之间,钢丝在张拉时或锚固时破断。(19)预应力张拉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对千斤顶、油表按规定严格检测。(20)预应力钢束均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腹板钢束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2fpk,.(21)张拉时应在初始张拉力(一般可取设计张拉吨位的10%)状态下注出标记,以便直接测定各钢绞线的引伸量,对引伸量不足的应查明原因并采取补张拉等相应措施。(22)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钢绞线多余的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23)应在钢束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进行压浆处理,孔道压浆不得采用活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应采用圆盘机械切割。(8)所有预应力钢材不许焊接,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部位应予切除,不得使用。预应力钢材使用前应作除锈处理,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标定。(9)预应力管道间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所有管道沿长度方向按设计要求设置定位钢筋并点焊在主筋上,不容许铁丝定位,确保管道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位置的容许偏差纵向不得大于±1厘米,横向不得大于±0.5厘米。(10)在现场施工单位对每批锚具的夹片应100%进行外观检查,对10%的夹片进行表面硬度检验,检验硬度的位置在夹片的侧面或按常规在小头端面测试。当每批检验夹片中硬度发现有不合格时,应对该批夹片按50舟抽查检验。若再发现不合格时,则应100%逐片检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延误工期。锚具夹片硬度HRC为5864。(Il)应根据每批钢绞线的实际直径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限位板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痕而无刮伤,如钢绞线出现严重刮伤则限位板限位尺寸过小,如出现滑丝或无明显夹片牙痕则有可能是限位板限位尺寸大。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应重新标定:a、三个月或张拉50次;b、漏油;c、部件损伤;d、延伸量出现系统性的偏大或偏小;e、千斤顶和油泵必须配套标定和配套使用:(12)锚具安装时,垫板平面必须与钢束管道垂直,锚孔中心要对准管道中心。钢束管道与锚具端头的连接必须妥善处理,严禁管道伸入锚孔内,长钢束的位,应预先建立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应迅速反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救援和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6.2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场地工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