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导则(2024年版).docx
-
资源ID:7164658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1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导则(2024年版).docx
福建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导则(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XX-e=>刖三为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改革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21)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科(2023)75号)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相关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城市体检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期于2023年8月发布福建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导则(试行),后于2024年结合住建部和我省城乡建设新要求,更新形成本导则。本导则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要求、城市体检内容与技术要点、城市体检成果与提交形式,并附具指标体系、指标数据调查表、城市体检报告提纲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与评价工作手册。本导则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亭洲路6号,邮编:350008),以供今后修订参考。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主要审核人员: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工作目标12 .基本要求21.1 1工作原则21.2 工作组织41.3 工作流程41.4 工作内容51.5 城市体检对象83.城市体检内容与技术要点91.1 1指标体系构建91.2 数据采集与指标评价方法101.3 体检成果应用124.城市体检成果与提交形式131.1 1体检成果131.2 技术审查141.3 成果提交与备案15附录A福建省城市体检指标体系(试行)16附录B城市体检工作方案提纲25附录C住建部城市体检指标计算解析26附录D福建省级城市体检指标计算解析129附录E城市体检报告提纲14949附录F社会满意度调查与评价工作手册1522附录G各维度体检问题清单158附录H各维度体检整治建议清单1641.总则1.l编制目的城市体检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一项工作制度。城市体检主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采集和分析城市相关信息,全面系统查找城市建设的优势和短板,把握城市健康状态,发现城市问题,督促开展城市治理活动,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广城市体检工作经验、规范城市体检工作成果,更好指导我省城市体检的工作实践,特制定本导则。导则规定了我省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开展城市体检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组织和工作内容,说明了各设区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时的指标计算、成果应用以及成果提交形式等内容。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各设区市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各地可根据本导则,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可参照本导则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1.3工作目标以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查找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努力实现“三个一”的工作目标。形成一套具有特色、解决问题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根据住建部城市体检基础指标,结合福建城市发展阶段需求,客观反映各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部级+省级+地市级''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部级''城市体检指标是指住建部发布的当年度城市体检基础指标;“省级”城市体检指标是指我省城市体检指标;“地市级”城市体检指标是指各地根据地方城市特点和规划建设治理需要提出的城市体检指标。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城市“体检+更新”闭环长效机制。通过“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逐年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整体状况和重点专项领域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估。对照城市体检查找的问题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统筹城市功能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等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城市建设项目清单,强化城市体检成果转化运用,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建设一个功能完备、操作性强的城市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以系统性诊断城市发展建设问题为目标,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各地可通过独立建设或作为模块嵌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方式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市体检”数据收集、指标分析、诊断预警、整改跟踪、考评调度”等工作的系统化、集成化、数字化,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工作的有效衔接。2.基本要求2.1 工作原则(1)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划细城市体检单元,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等为目标,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强化结果运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整治体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2)整体统筹、系统推进站位全局,加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把握,强化整体系统策划部署,把城市体检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城市体检工作的渐进性、系统性、长效性,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状况、查找城市问题。将城市体检成果作为研究制定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发展目标、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依据,确保城市体检成果落地见效。(3)因地制宜、差异引导立足沿海、山区地域特色,强化特色引领,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城市体检评估要构建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符合当地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多源数据和可靠分析方法,确保城市体检过程科学严谨,结论客观可信。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成果优势,鼓励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对城市发展短板问题的动态精准识别能力,着力构建智慧、高效、精准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4)明确分工、适用管用城市体检工作应明确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定期评估和正向反馈的过程管理,形成体检评估、问题诊断、行动方案、实施反馈的实施机制。以体检评估成果反映问题短板和研判需求,作为实施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行动、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等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城市提供参考,确保城市体检评估结果适用管用。22工作组织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城市体检监督检查机制,推进城市体检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城市体检工作方案、遴选第三方专业团队,同步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等4个维度组织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配合第三方专业团队做好体检工作。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城市体检数据采集和分析诊断,汇总城市体检结果,编写城市体检报告。1.3 工作流程制定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市级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住建部及省住建厅年度城市体检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城市建设的突出短板、矛盾问题和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制定本年度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参考附录B),明确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进度计划、责任分工、组织保障等内容,有序指导体检评估工作开展,其中:(1)全省设区市应按照住建部的统一部署,开展自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按要求提交完整城市自体检成果。(2)各样本城市配合做好第三方体检工作。(3)市辖区、县和县级市根据要求及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城市自体检工作。确定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各地参照本导则,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与特色建立“部级+省级+地市级”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地市级城市体检指标每年可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上级工作部署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更新,但应保持总体基本稳定、可延续、可监测。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依托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城市危旧房屋摸底调查、专项调查数据、专业部门统计数据以及福建省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已有资源,开展各项城市体检指标的采集方式、数据来源等研究工作,制定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采集实施方案,进行指标数据采集,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应确保指标计算结果与结论经得起检查验证。成果编制与结果反馈。属地政府统筹推进城市体检重要事项,各职能部门负责基础资料收集与完善、专业评估等工作,形成城市体检报告。属地政府应将体检评估结果反馈至城市更新年度实施方案,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工作相衔接。成果更新至信息平台。完成城市体检成果编制的城市,应将体检基础数据及相关成果数据,同步更新至城市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模块),实现体检指标可持续对比分析、问题整治情况动态监测、城市体检工作指挥调度、城市更新工作推进等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支撑。1.4 工作内容采取“城市自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城市第三方体检”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科学高效开展全省城市体检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城市专项体检工作。其中:城市自体检是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地政府是城市自体检评估的工作主体。城市自体检以本地区官方统计或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城市体检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查找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不同维度的问题,分析评价城市建设成效和短板,适时向社会公开体检评估结果。本年度城市自体检应对上一年度城市体检工作进行系统性回顾,反馈上年度问题治理情况。结合城市自体检评估成果,编制城市更新行动、专项整治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城市自体检评估应同步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城市第三方体检由上一级城市体检工作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一是对各地城市自体检工作组织、技术支撑团队、工作进度等方面安排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提出建议。二是校核城市自体检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现场抽样调查、实地问卷调查等相对独立的数据来源,注重更高站位与对标城市的横向对比。综合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统筹全省城市建设领域的发展优势与问题短板,谋划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抓手。城市第三方体检评估应同步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由城市自体检团队与城市第三方体检团队独立开展,全面了解群众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查找群众感受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成果应以单独成章的方式编入城市自体检与城市第三方体检报告。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时,城市自体检建议通过地方政府或其主管部门的官方媒体等渠道开展调查;城市第三方体检团队建议通过互联网第三方调查机构或现场实地发放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城市专项体检纳入城市自体检工作内容,鼓励建立城市专项体检滚动机制,每年度根据城市治理实际需要围绕1至2个领域开展专项体检工作。城市专项体检通过新增地方专项体检指标的方式丰富细化评估内容,深入剖析专项领域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后续精准治理提供依据。专项体检重点围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领域开展,可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调研评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评价、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园林城市创建等国家部委开展的评估工作相衔接,同步考虑我省住房安全保障、燃气安全排查、城中村改造等实际工作需要。各专项领域包括:(1)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专项体检。以提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平急转换能力为目标开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专项体检,重点评估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应急响应能力,补齐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2)住房专项体检。围绕住房保障、住房市场、住房品质、住房安全等方面开展专项体检,排查梳理城市住房领域突出问题,提升城市住房供给水平和治理水平。重点考虑将房屋结构、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以及老旧自建房、经营性自建房风险排查等事项纳入专项体检工作。(3)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体检。围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基础设施改造与利用、保护管理工作等方面开展体检。通过体检识别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和管理运行的对策,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治理能力。(4)完整社区专项体检。对标完整社区建设,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体、交通、便民商业、综合服务等设施开展专项体检。结合设施“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三个层面,形成问题清单,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5)园林绿化专项体检。围绕绿地建设综合情况、公园绿地供给质量分析及供给数量质量分析、绿道建设成效等方面开展专项体检。采用资料调取、台账查阅、遥感提取、大数据分析与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城市园林绿化突出问题,为提高绿地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6)燃气安全专项体检。围绕气源、管网、服务、安全、智慧、规划等方面开展体检。基于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及相关规划等相关数据资料的研判,识别城市燃气系统的短板和潜在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设、运行、维护建议,形成城市燃气体检报告。(7)城中村专项体检。重点围绕城中村公共卫生风险、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民生服务设施配套、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体检,综合考虑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三类改造方式,制定城中村改造计划。(8)海绵城市专项体检。围绕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收集利用、水环境生态改善等建设目标开展专项体检,识别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六大建设要点的短板,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形成海绵城市专项体检报告。(9)其他领域或特色类专项体检。针对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围绕重点领域或地方特色开展城市专项体检,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城市专项体检报告。1.5 城市体检对象城市体检的对象包括城市体检范围内的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其中,住房、小区(社区)体检要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统筹开展,街区体检要结合现有街道行政边界开展,衔接城市更新单元(片区)。社区单元与街区单元划定应尊重行政管理边界,并参照相关标准中的各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进行科学划定。城区(城市)维度以城市建成区为统计单元,部分指标的数据采集范围可拓展到市辖区和市域。城市建成区是指城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建成区范围一般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即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3 .城市体检内容与技术要点3.1 指标体系构建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并设定一定数量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为能够获得精准稳定数据、可以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且具可持续性的指标。各地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应包括福建省城市体检指标体系(详见附录A)与地市级城市体检特色指标。省住建厅将适时根据住建部与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需要对福建省级城市体检指标项进行动态调整。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增加特色指标,细化各项特色指标的体检内容、获取方式、评价标准、体检周期等,做到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价,最终形成本年度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原则上,各地城市自体检、城市第三方体检指标体系应包含附录A中的全部指标项。因实际情况确需调整指标的,调整数量不应超过总指标数的10%o指标优化调整与新增原则如下:符合政策导向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城市更新等作为城市体检工作导向,及时落实住建部与我省年度城市体检工作。城市体检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国家、省政府政策导向,符合未来发展、规划导向。指标代表性与实操性强。指标可反映体检核心内容,如城市宜居性、健康舒适度、开放包容性等;指标直观可衡量,优先考虑以百分比形式设置指标,利于后续的实施操作;充分考虑指标的可获取性,避免指标设计与后续指标数据收集过程脱节,造成无效工作。兼顾城市特色与发展需求。指标选取应符合我省及所在城市特点,同时应符合城市发展阶段性需求和反映城市突出问题。3.2 数据采集与指标评价方法城市体检重在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指标评价的核心是深入查找问题短板。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数据采集和汇总分析,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使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专业部门统计数据等已有数据资源,避免重复调查。城市体检指标采集与计算方式参考附录C与附录D。住房、小区(社区)体检要组织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单位共同参与,畅通居民建言献策渠道,配合第三方专业团队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建立各社区问题台账。涉及房屋结构安全、燃气安全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需与专业单位出具的调查鉴定意见相一致。街区体检要充分考虑街区功能定位,衔接十五分钟生活圈,查找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建立各街区问题台账。城区(城市)体检要综合评价城市生命体征状况和建设发展质量,找准短板弱项。指标分析评价上:住房维度体检要以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全面摸清住房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住房使用功能、绿色智能方面的短板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建议,推动整治工作;小区(社区)维度体检要以建设“好小区、好社区”为目标,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导向,深入查找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活动场地、步行道、生活垃圾分类等生活环境治理,以及物业管理、智慧化改造等管理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建议,提升小区(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街区维度体检要以打造活力街区为目标,以完善功能、补齐短板、提升活力为导向,深入查找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短板,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建议,统筹实施不同类型老旧街区的更新改造,推动街区功能转换、产业转型、活力提升。城区维度体检要以建设“好城区”为目标,从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等方面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建议,统筹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3.3 体检成果应用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诊断分析,将问题分为限时解决和全力解决两类,提出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在全面汇总体检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体检报告。在城市体检成果提交后,各城市应将体检报告提出的问题清单分解到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其中,对涉及安全、健康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限时解决类突出问题应做到立行立改、限时整改;对需要尽力解决的问题,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补齐短板弱项。同步依据城市体检报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统筹推进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城市更新工作。对于上一年度体检问题的解决情况,应纳入本年度体检工作中,持续推动问题解决。(1)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置工作,综合应用城市体检成果生成城市问题清单、整治建议清单以及治理对策、行动建议,指导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主动将城市体检成果与城市更新和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相衔接,形成查问题与提品质紧密联动的工作闭环。(2)以城市体检推动完整社区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将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与完整社区建设评价标准相衔接,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体检评估工作。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结合社区体检评估结果针对性生成道路、安防、停车充电、无障碍等基础设施改造与公共活动场地、公共绿地建设项目清单,推动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3)以城市体检指导城市治理工作以城市体检为手段,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以年度为单位确保各项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成效。根据城市体检评估情况,对城市建设任务清单和重点工作进行动态调整,逐年滚动编制和实施,形成时间相互衔接、任务层层推进的总体工作布局。4 .城市体检成果与提交形式4.1 体检成果城市体检工作成果包括“一表一图一库一报告”。其中:“一表”:城市体检指标结果汇总表。反映指标具体情况,采用EXCel格式提交。“一图”:城市体检指标分析评估图集。主要是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通过GIS等平台进行空间精准落位并形成空间分布图。图集内各图纸应规范命名并形成文件夹单独提交,同时嵌入报告文本中作具体说明。“一库”:城市体检指标分析成果数据库。由城市体检指标空间量化分析数据构成,包含基础数据与指标计算所得数据两类。数据库应采用gdb格式存储,平面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S2000)1.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库内各项内容应规范命名,提交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一报告”:城市体检评估报告(详见附录E)o内容应包括上一年度城市体检工作回顾(含上一年度问题治理情况对比跟踪)、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和计算结果、社会满意度调查主要结论(工作开展方式参考附录F)、城市问题清单(参考附录G)与整治建议清单(参考附录H)、治理对策与行动建议等内容。报告中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阐明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情况,并形成城市体检指标空间分析图纸或局部问题图集,附录中应包含城市体检指标结果汇总表、城市体检指标分析评估图集、城市问题清单、整治建议清单等。城市专项体检应单独编制,并提交专项体检报告。城市自体检工作开展满五年的,在开展本年度城市自体检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住建部、省住建厅要求开展五年期城市评估工作并形成相应报告。城市评估工作周期原则上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周期同步。完成城市体检成果编制后应同步将体检数据以及体检形成的问题清单、整治建议清单、工作进度等数据更新至城市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模块),发挥其数据分析、监测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并按照规定做好数据保存管理、动态更新、网络安全防护等工作。4.2 技术审查城市体检主管部门应邀请不少于3位相关领域专家对体检成果进行技术审查并形成专家技术审查意见。主要审查体检成果是否满足本导则要求,相关结论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的城市问题清单、整治建议清单以及治理对策、行动建议是否有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专家技术审查意见和修改落实情况作为附件纳入体检报告。4.3 成果提交与备案城市体检成果应在征求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意见后报本级城市人民政府,作为本级政府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的参考,同步提交上一级政府住建部门备案。附录A福建省城市体检指标体系(试行)维度序号指标项体检内容住房安全耐久1*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住宅数量(栋)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成果,对住宅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初步筛查,查找住宅的结构安全问题。Tl*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住宅占比(%)依托福建省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查找市辖区建成区内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住宅的数量占比。T2*存在一般安全隐患且50年以上老旧自建房(住宅类)整治占比()依托福建省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查找市辖区建成区内存在一般安全隐患且50年以上老旧自建房(住宅类)整治的数量占比。2存在燃气安全隐患的住字数曷(栋)查找既有住宅中运行年限满20年、经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立管(含引入管、水平平管).以及居民用户存在使用橡胶软管、未加装麦金装詈等隙患问题C3存在楼道安全隐患的住宅数量(栋)查找既有住宅中楼梯踏步、扶手、照明、安全护栏等设施损坏,通风井道堵塞、排风烟道堵塞或倒风串味,消防门损坏或无法关闭、高层住宅消火栓缺失或无水、灭火器缺失、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指示灯损坏,以及占用消防楼梯,楼道、管道井堆放杂物,公共楼道停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及违规充电等问题。4存在围护安全隐患的住宅数量(栋)查找既有住宅中存在外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悬挂设施、门窗玻璃破损、脱落等安全风险,以及存在屋顶、外墙、地下室渗漏积水等问题。T3*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的住宅占比(%)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查找市辖区建成区内既有建筑幕墙存在安全隐患住宅的数量占比。T4*既有建筑幕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住宅的工程整治占比()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查找市辖区建成区内既有建筑幕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住宅的工程整治数量占比。T5地震重点危险区50年以上老旧住宅的加固改造数量(栋)及占比(%)查找位于地震重点危险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的50年以上老旧住宅的加固改造数量及其占比。维度序号指标项体检内容住房功能完备5非成套住宅数量(套)按照住宅性能评定标准要求,调查既有住宅中没有厨房、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的楮汨6*存在管线管道破损的住宅数量(栋)查找既有住宅中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通信等管线管道和设施设备老化破损、跑冒滴漏、供给不足、管道堵塞等问题。7*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住宅数量(栋)查找建成时未安装电梯的多层住宅中具备加装电梯条件、但尚未加装改造的问题。具备条件的,可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相关标准要求,查找住宅出入口、门厅等公用区域以及住宅户内适老设施建设短板。8入户水质不达标的住宅数量(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查找既有住宅由于管道锈蚀、水箱污染等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及问题。绿色智能9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住宇数量(栋)按照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查找2000年以前建设的既有住宅中具备节能改造价侑但尚未讲行节能改造的住宅教曷C10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住宅数量(栋)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要求,查找既有住宅中网络基础设施、安防监测设备、高层住宅烟雾报警器等智能产品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家庭,查找在健康管理、紧急呼叫等智能产品港窖者而左左的问翱小区(社区)安全耐久T6*严重易涝积水小区数量(个)及占比(%)调查市辖区建成区内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小区数量及占比,查找易涝积水小区存在的问题。T7*地下配电设施不符合防涝建设标准的小区数量(个)及占比()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建厅等部门关于提升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防涝建设标准保障住宅小区正常用电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调查市辖区建成区内小区地下配电设施(变配电站房、备用发电机用房)不符合防涝标准、存在进水等安全隐患的数量及上。设施完善11*未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小区数量(个)按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缺失,以及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上门照护、文化娱乐等养夹服务不储金的问题C12*未达标配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小区数量(个)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结合实际需求,查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缺失,以及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等照护服务不到位的问题。13未达标配建幼儿园的小区数量(个)按照幼儿园建设标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幼儿园配建缺失,以及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维度序号指标项体检内容小区(社区)设施完善14小学学位缺口数(个)以小学500米服务半径覆盖范围为原则,查找小学学位供给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方面的差距和不足。15*停车泊位缺口数(个)按照城市停车规划规范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现有停车泊位与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差距,以及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等方面的问题。16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缺口数(个)按照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现有充电桩供给能力与小区居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差距,以及充电桩在安装、使用、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7未配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小区数量(个)按照国务院安委办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要求,查找未配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室外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以及乱拉飞线充电、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环境宜居18*未达标配建公共活动场地的小区数量(个)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公共活动场地、公共绿地面积不达标,配套的儿童娱乐、老年活动、体育健身等设施设备不充足或破损,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私搭乱建等问题。19不达标的步行道长度(千米)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查找人行道路面破损、宽度不足、雨后积水、夜间照明不足、铺装不防滑,不能联贯住宅和各类服务设施,以及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等问题。20未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数量(个)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查找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制度,未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等方面问题。管理健全21*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数量(个)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查找未实行小区物业管理,未建立所在街道党(工)委统一协调,相关部门联动执法,协调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工作机制,未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问题。22需要进行智慧化改造的小区数量(个)按照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查找未安装智能信包箱、智能快递柜、智能安防设施及系统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有条件的,查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维度序号指标项体检内容街区安全韧性T8城市需要提升改造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座)查找建成区内生活垃圾转运站在布局、环保、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T9城市A级以下(即B、C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数量(座)查找存在尚需改善提高、未达到无害化处理的问题焚烧厂数量。TlO*使用管道燃气的餐饮场所占比()市辖区建成区使用管道燃气的餐饮场所占用气餐饮场所总数的百分比。功能完善23中学服务半径覆盖率(%)调查分析中学1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所在街道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查找中学服务半径覆盖与适龄青少年就近入学需求方面的差距和不足。24未达标配建的多功能运动场地数量(个)按照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配置要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要求,查找多功能运动场地配建缺失、场地面积不足、设施设备不完善、布局不均衡,以及没有向公众开放等问题。25未达标配建的文化活动中心数量(个)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要求,查找文化活动中心配建缺失,或文化活动中心面积不足,青少年和老年活动设施、儿童之家服务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均衡,以及没有向公众开放等问题。26*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以及公园绿地面积标准要求,调查分析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所在街道居住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查找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布局不均衡、面积不达标等问题。整洁有序27*存在乱停乱放车辆问题的道路数量(条)按照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要求,查找街道上机动车、非机动车无序停放、占用绿化带和人行道的问题。特色活力28需要更新改造的老旧商业街区数量(个)查找老旧商业街区在购物、娱乐、旅游、文化等多功能多业态集聚、公共空间塑造、步行环境整治、运营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与短板C29需要更新改造的老旧厂区数量(个)查找老旧厂区在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新业态新功能植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专业化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C30*需要更新改造的老旧街区数量(个)查找老旧街区在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文化记忆塑造以及功能转换、活力提升等力面存在的问题,短板和潜力。维度序号指标项体检内容城区(城市)生杰宜居3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按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70%的目标,调查分析影响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的各种因素,查找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运维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32*城市黑臭水体数量(个)按照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要求,调查市辖区建成区内现存黑臭水体(包括返黑返臭水体)数量。33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按照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70%的目标,调查分析市辖区建成区内绿道两侧1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查找城市绿道长度、布局、贯通性、建设品质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C3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按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6平方米的目标,调查市辖区建成区内常住人口人均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情况,查找城市体育场地、健身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35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人)按照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低于02平方米的目标,调查市辖区建成区内常住人口人均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情况,查找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36未达标配建的妇幼保健机构数量(个)按照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要求,调查市辖区内没有配建妇幼保健机构或建设规模不达标的妇幼保健机构数量,查找城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模不充足、服务体系不健仝笺方面的向感1.37城市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按照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标,调查分析市辖区建成区内城市道路长度(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查找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谙方面在左的差距和间颗-38*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按照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的目标,调查分析当年市辖区内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开工建筑总面积的百分比,杳找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TlP既有道路无障碍改造达标率()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无障碍规范标准要求,查找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既有道路改造数曷占既有道路改造数量比例CT12*既有居住社区无障碍改造达标率()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无障碍规范标准要求,查找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既有居住社区改造数量占既有居住社区改造数量比例。T13*既有公共建筑无障碍改造达标率()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无障碍规范标准要求,查找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数量占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总数比例。T14*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广场无障碍设施设置率(%)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无障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