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工作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22宿州市11B3413地方标准DB3413/TXXXX-XXXX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工作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DemonstratuionandEvaluationofNewSoybeanVarietie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宿州市种子管理站、蛹桥区农科所、蛹桥区种子管理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路路、姜磊、姜雪冰、胡壮壮、范厚亚、白彦俊、梁杨、沈维良、朱德慧、王月英、王朝伟。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工作技术规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新品种展示的基本要求、播前准备、田间调查、收获、测产等关键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豆新品种的展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NY/T1869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钾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物候期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4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技术流程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工作技术规程流程图5基本要求1.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黄淮海南片或者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种植的品种,对照品种应为当地主栽品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为12亩。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中的规定。1.2 地块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方便,两年内未种过大豆,无严重土传病害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5. 3展板制作每个展示点要在显著位置树立展示牌,规格为4M2.5m。全生育期放置,标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展示内容要点、主要栽培技术、产量指标、技术负责人等。6播前准备5.1 整地与施肥6. 1.1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先灭茬,用深耕犁深翻30Cm50cm,用机械耙耙3遍,使地平整。7. 1.2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N:P2O5:K2()=15:15:15)15-20Kg,肥料的施用应符合NY/T1105、NY/T1869中的规定。6.2播种6. 2.1播期适宜播期为6月15日6月25日,最晚应不晚于6月30日,晚播的要适当增加播种量。7. 2.2播量根据品种审定公告确定适宜播种量。8. 2.3播种方式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行距40Cnb播种深度3cm5cm,覆土厚度均匀一致。展示田周围设6行以上保护行,区组间设IIn观察道。6. 3灌溉根据土壤墙情在播种期、开花期和鼓粒期合理灌溉,采用微喷方式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中的规定。6.4病虫草害防治播种后实施田间封闭除草,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70用嗪草酮80%唾嚏磺草胺复合除草剂(30:10:1)、金都尔、乙草胺、禾耐斯等直接地表喷雾,苗后大豆三叶期用精嗤氟磺胺除草剂喷雾除草。根据苗情和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药剂和药量,农药的施用应符合GB8321.10中的规定。7田间调查项目按照安徽省夏大豆品种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记载。物候期、植株性状等调查见附录A。抗逆性调查见附录B。8收获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整株豆荚呈现品种原有色泽,籽粒脱水变硬时及时收获。9测产实打实收,用水分测定仪测定含水量,折算成标准含水量的产量。实收测产计算见公式(1):(1)1-13%',式中:.井一亩产量,单位为公斤(Kg);鲜重,单位为公斤(Kg);5实测面积,单位为亩;实际含水量,单位为机注:13%为标准含水量。10品种评价根据品种的产量表现、适应性、综合抗性、成熟情况等,对所有展示品种进行评价。附录A(资料性附录)安徽省夏大豆品种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试行)物候期、植株性状等调查A.1调查内容A.1.1出苗期出苗期:子叶展开苗数达到全苗50%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1.2出苗势出苗期后3天记载,苗齐而壮者为“1”,中等为“2”,差者为“3”。A.1.3生育期自出苗之日起到成熟期的日数。A.1.4成熟期整株豆荚呈现品种原有色泽,籽粒变硬或摇动时有响声的植株达80%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1.5叶形分披针形、椭圆和圆三种,以中上部复叶的中间叶片为准,在盛花期记载。A.1.6株型分收敛、下部分枝与主茎角度在15°以内的“收”;开张,角度在45°以上的“开”;和中间,角度在1545度的“中”,共3类。A.1.7花色分为紫、白两色。A.1.8结荚习性分有限性(有),上下部均结荚,顶部有较多花荚成簇;亚有限性(亚),顶部有少数花荚;无限性(无),顶部叶片小,上几无花荚;共3类。分草黄、灰褐、褐、深褐四种。A.1.10百粒重随机选取完整成熟豆粒100粒称重(克),称两个100粒,若两次相差超过05克,重新取样称重。A.2调查记录物候期、植株性状等调查见表A.1。DB3413、T爻XX.表AJ物候期、植株性状等调查表品种出苗期(月/日)出苗势生育期(0)成熟期(月/日)叶形花色结荚习性株形荚熟色百粒重(g)小区产所(Kg)折亩产(Kg)比对照(±%)±位次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徽省夏大豆品种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试行)抗逆性调查8.1 调查内容8.1.1 大豆花叶病毒病在8月中旬、下旬分两次调查,植株发病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见表B.1):一1级:富感,叶片皱缩畸形呈鸡爪状,全株僵缩矮化,结少量无毛畸形荚,褐斑粒率5遥以上;3级:感,叶片有泡状隆起,叶缘卷缩,植株稍矮化,褐斑粒率26%50%;-5级:中抗,叶片斑驳明显,有轻微皱缩,叶片有褐脉,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褐斑粒率6%15%; 7级:抗,叶片有轻微明显斑驳,植株生长正常,褐斑粒率 9级:高抗叶片无症状或其他感病标志无褐斑粒表Bl花叶病毒病病级描述抗性评价1叶片皱缩畸形呈鸡爪状,全株僵缩矮化,结少量无毛畸形荚,褐斑粒率51%以上高感3植株有泡状隆起,叶片卷缩,植株稍矮化,褐斑粒率26%-50%感5叶片斑驳明显,有轻微皱缩,叶片有褐脉,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褐斑粒率6%-15%中抗7叶片有轻微明显斑驳植株生长正常褐斑粒率l%-5%抗9叶片无症状或其他感病标志无褐斑粒高抗B.1.2抗倒性成熟期记载,抗倒性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O级:不倒伏 1级:植株倾斜小于15°; 2级:植株倾斜在15°45°; 3级:植株倾斜大于45°; 4级:植株倒伏于地。分落、部分落、不落3类,在成熟期记载。B.2调查记录抗逆性调查表见表B.2。表B2抗逆性调查表品种项目花叶病毒病抗倒性落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