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article mixed multifunctional mortar composite self i.docx
CECST/CECSXXX202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walls(征求意见稿)*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wallsTCECS*20XX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邦士顿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XXXX出版社2023北京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关于印发2023年第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310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程。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和工程验收。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邦土顿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 总则(1)2 术语(2)3基本规定(4)4 材料(6)4.1 自保温砌块(6)4.2 配套材料(7)5 设计(10)5.1 一般规定(10)5.2 材料计算指标(11)53建筑结构设计(12)5.4 建筑构造设计(16)5.5 建筑热工设计(23)6 施工(24)6.1 一般规定(24)6.2 施工准备(25)6.3 砌筑(25)6.4 热桥部位处理(28)6.5 门、窗框安装和管线铺设(30)6.6 抹灰(31)6.7 饰面装饰(33)7 工程验收(34)7.1 一般规定(34)7.2 检验批验收(35)73分项工程验收(37)附录A检验规则(39)本规程用词说明(41)引用标准名录(42)条文说明(4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4)4 Materials(6)4.1 Selfinsulatingblock(6)4.2 Supportingmaterials(7)5 Design(10)5.1 GeneralRequirement(10)5.2 Materialcalculationindicators(11)5.3 Architecturaldesign(12)5.4 Structuraldesign(16)5.5 Buildingthermaldesign(23)6 Construction(24)6.1 GeneralRequirement(24)6.2 Constructionpreparation(25)6.3 Masonry(28)6.4 Heatbridgetreatment(30)6.5 Installmentofframeofdoororwindowandpiping(31)6.6 Plastering(33)6.7 Decorativefinishes(34)7 QualityAcceptance(34)7.1 GeneralRequirement(35)7.2 Inspectionbatchacceptance(36)7.3 AcceptanceofSub-itemProject(38)AppendixA:Inspectionrules(3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41)1.istofQuotedStandards(42)ExplanationofProvisions(43)1总贝!l1.0.1为规范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1.0.1目前,我国建筑外墙通常采用粘贴保温板进行保温隔热,这种体系不仅存在外墙保温板与建筑物的不同使用年限的问题,同时外墙保温板出现开裂、脱落等工程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难题,集承重和保温功能于一体的墙体自保温砌块应运而生。自保温砌块具有导热系数低、质轻、强度高、防火和隔声性能好,基具结构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功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降低建筑造价、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改造等优点。它对于建筑领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及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社会对墙体保温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传统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实性,保证了自保温砌块的外观质量和力学强度,降低了砌块的吸水性能,改善了保温砌块干燥收缩、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能更好的避免建筑保温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墙体质量通病的产生;且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自身当量导热系数较低,孔腔内还可复合填充有机保温材料,既提高了砌块保温性能,又改善了蓄热性能和隔声性能;另外,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砌体采用颗粒混聚多功能复合砂浆等专用砌筑砂浆作为配套材料,能有效的阻隔砌筑墙体砌缝处热桥部位热量损失,改善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本规程紧密结合我国墙体保温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支持并推动创新成果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试验研究、工程调查,充分征求意见并不断完善,力求使本规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标,并确保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自承重墙体采用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条文说明】1.0.2由于自承重墙体与承重墙体对自保温砌块性能、配套材料性能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要求不一样,本规程仅仅针对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采用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编写,不适用于承重墙体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1.0.3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2.1.1 颗粒混聚多功能复合砂浆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compositemortar以二氧化硅轻质微晶体、轻质骨料等为保温颗粒,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等为主要胶结料,并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及其他功能性添加剂在工厂预制混合而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干拌复合物。2.1.2 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以颗粒混聚多功能复合砂浆浆料通过机械搅拌、模具振动浇筑成型,必要时在孔洞中填插保温材料,经养护、切割而成的,其所砌筑墙体具有保温功能的空心砌块。2.1.3 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砌体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masonry由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采用专用轻质砌筑砂浆砌筑而成的构造实体。简称自保温砌块砌体。2.1.4 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wall由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采用专用轻质抹面砂浆而成的构造实体。简称自保温砌块墙体。2.1.5 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compositeselfinsulationblockwallsystem由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结构热桥及其保温处理措施和交接面处理措施共同构成的整墙体保温系统,简称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2.1.6 专用轻质砌筑砂浆speciallightweightmasonrymortar由轻集料、水泥、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而成,用于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砌筑、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专用砂浆。2.1.7 专用轻质抹面砂浆speciallightweightrenderingcoatingmortar由轻集料、水泥、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而成的具有较高粘结力、抗裂性能和保温性能,用于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复合自保温砌块抹面的专用干混砂浆。2.1.8 颗粒混聚多功能砂浆保温薄块particlemixedmultifunctionalmortarinsulationthinblock由粒混聚多功能砂浆自保温砌块切割而成、应用于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附加保温的薄块。简称保温薄块。3基本规定2.1.9 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自保温砌块砌体不应在以下部位或环境中使用:1建筑物外墙防潮层以下部位;2长期浸水或经常受干湿交替的部位;3砌体表面温度长期高于80的部位;4长期处于有振动源环境的墙体;5高层建筑和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的女儿墙。【条文说明】3.0.1自保温砌块长期处于受水浸泡环境,会降低强度;长期浸水或经常受干湿交替的部位不包括经防水处理的浴室和厕所墙体。在可能出现OC以下地区,易局部冻融破坏。长期在高温环境下易开裂。长期处于有振动源的环境中易产生损伤,降低砌体强度和耐久性。3.0.2砌块上墙砌筑前龄期不应少于28do【条文说明】3.0.2控制自保温砌块在砌筑和安装时的龄期是减少收缩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通常砌块累计干燥收缩28d后趋于稳定在。3.0.3自保温砌块墙体应用于严寒、寒冷地区时,应进行结露验算,并应采取相应的墙体隔气排湿措施。【条文说明】3.0.3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严寒、寒冷地区建筑应用自保温技术可能会在墙T体部位发生结露,所以有必要进行结露验算,并应采取相应的墙体隔气排湿措施。3.0.4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防雨水渗透性能,应用于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的自保温砌块、普通或专用砌筑砂浆、普通或专用抹灰砂浆、结构热桥及其保温处理材料和交接面抗裂处理材料应相配套。【条文说明】3.0.7根据自身密度和组成材料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热工、力学性能。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用不同类别的产品。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涉及的材料名目繁多,种类比较复杂,不同种类或不同厂家的材料组成和性能都可能有校大差异,为防止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质量块陷,应针对工程具体的热工、力学等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构造层组成和材料选用方案。配套指各构造层组成材料选用应配套,从安全性角度要求任何一种组成材料应与其他所有组成材料相容,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不能相差过大;应以安全、健康、环保为原则,并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配套材料尽可能选用与自保温砌块同一厂家的产品,毕竟其对所用材料相对熟悉,质量相对有保障。3.0.5自保温砌块砌体应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可靠连接,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和防护要求。3.0.6自保温砌块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3.0.7自保温砌块砌体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一致。【条文说明】3.0.7自保温砌块砌体的设计使用年限直接影响整个墙体系统的使用寿命。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确定。对于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100年。3.0.8自保温砌块墙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应包括自保温砌块砌体和梁柱等热桥部位。3.0.9当自保温砌体作为保温性能良好的填充墙,与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系统结合使用,或用于内墙时,应符合外墙外保温、内保温以及建筑结构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4.1 自保温砌块4.1.1 自保温砌块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保温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1-1的规定。表4.1.1”自保温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块体密度/(kg11?)800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4111吸水率()<18干燥收缩值(mmm)0.65抗冻性(F50)质量损失()<5.0强度损失()<25抗压强度(MPa)用于外墙>5.0用于内墙23.5软化系数20.85碳化系数20.85放射性k1.0且Ir1.O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注:自保温砌块在进行吸水率、抗冻性等试验时应去除填充的保温材料。2自保温砌块的主规格尺寸宜符合表4.1.1-2的规定。表4.1.1.2自保温砌块的主规格尺寸(mm)项目规格尺寸试验方法长度1.290、390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4111宽度B190、240、260、290、310高度H190、240、3003自保温砌块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3的规定。表4.1.13自保温砌块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指标试验方法长度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4111宽度3±1高度H±24自保温砌块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1.1-4的规定。表4.1.14自保温砌块外观质量要求项目指标检测方法弯曲mm<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4111缺棱掉角个数/个<2缺棱掉角在长、宽、高度三个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大值mm30裂缝延伸投影的累计尺寸mm<304.1.2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45dBo4.1.3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0h,自保温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l级,填充材料与填充孔洞的高度差不应大于1mm。4.2 配套材料4.2.1 普通砌筑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90%,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的规定。4.2.2 专用轻质砌筑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专用轻质砌筑砂浆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稠度(mm)508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分层度(mm)1030保水率88%凝结时间(三)28拉伸粘结强度(MPa)0.2抗压强度(MPa)5.0干密度(kgm3)<90028d收缩率()<0.15抗冻性质量损失率()5预拌砂浆GB/T25181强度损失率()<25导热系数W(mK)<0.12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ZT10294或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T102954.2.3 普通预拌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的规定,并应根据使用部位或基体种类按现行行业标准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fT220的规定选用抹灰砂浆的品种。抹灰石膏的性能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抹灰石膏应用技术规程T/CECS594的规定。4.2.4 专用轻质抹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专用轻质抹面砂浆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2h的稠度损失率()<30%预拌砂浆GB/T25181分层度(mm)<2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保水率>85%凝结时间(三)28拉伸粘结强度(MPa)0.2抗压强度(MPa)5.0干密度(kg11)130028d收缩率()0.15抗冻性质量损失率<5%预拌砂浆GB/T25181强度损失率25%导热系数W(mK)0.20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或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ZT102954.2.5 抗裂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5的规定。表4.2.5抗裂砂浆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可操作时间(三)1.5-4.0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压折比<3.0拉伸粘结强度(与水原强度0.60泥砂浆)(MPa)耐水强度(48h)>0.40【条文说明】4.2.5按现行行业标准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JGJ/T323的规定,当对抹灰层有抗裂要求时,抹灰砂浆的压折比不应大于3.0。4.2.6 界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6的规定。表4.2.6界面砂浆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界面砂浆压剪胶接强度(MPa)原强度0.70预拌砂浆GBZT25181耐水强度>0.50耐冻融强度>0.50【条文说明】4.2.6界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参照现行行业标准胶粉聚笨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的规定。4.2.7 当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热镀锌电焊网作为增强网时,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除应符合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84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27-1的规定。表427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单位面积质量(gm2)160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耐碱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1300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75断裂伸长率(经、纬向)(%)4.02热镀锌电焊网除应符合镀锌电焊网GB/T332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27-2的规定。表4.2.7-2热镀锌电焊网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网孔中心距(mm)12.7×12.7镀锌电焊网GBZT33281丝径(mm)0.9+0.04焊点抗拉力(N)>65镀锌层质量(gm2)2122【条文说明】4.2.7位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墙体出现裂缝、空鼓现象,本条提出了墙体工程中常用的增强材料的基本要求。4.2.8 拉结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压带肋钢筋GB/T1499.2的规定。5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自保温砌块砌体结构设计时,采用主规格砌块数量应大于砌体所用砌块总数的80%,且主规格和配套规格的砌块宜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质的砌块。【条文说明】5.1.1为了使砌块合理安排,加快施工进度,设计应根据墙体净高度、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砌块组合排列方法,确定砌块的层数,使模数符合砌体砌筑的要求并避免坳块墙图示厚度与砌块尺寸不符的问题。同时,使配套规格坳块的几何尺寸与主规格砌块有良好的匹配性,便于定购时其规格与数量计算准确,尽量减少砌体砌块数量,减少砌筑砂浆用量,减少灰缝,提高工程质量。5.1.2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00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425及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相关规定。5.1.3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布置,不应使主体结构层内或上下层间的刚度形成突变,当非均匀布置时,应计入质量和刚度的差异对主体结构抗震不利的影响。5.1.4 建筑平面设计时应考虑砌块尺寸与建筑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等尺寸的模数协调。5.1.5 外墙、不小于8度抗震设防地区内墙或潮湿环境内墙应用强度级别不低于A5.0(MU5.0)的砌块砌筑,其它建筑内墙应采用不低于A3.5(MU3.5)的砌块砌筑,保温薄块强度等级宜采用A5.0级。【条文说明】5.1.5外墙使用环境复杂,对墙体材料的性能要求高。一般外墙用材料的强度等级高于内墙。5.1.6 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宜采用外保温技术,且该部位经保温处理后与自保温砌块墙体的连接界面宜齐平。5.1.7 自保温砌块砌体宜采用薄层砌筑砂浆砌筑,宜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和抹灰。【条文说明】5.1.7自保温砌块与传统砌块相比,热工性能较好,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会在灰缝处形成热桥,在一定程度上对墙体的热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这种影响。此外,物筑时采用专用砌筑砂浆还可以减少墙体开裂和渗漏,提高砌筑质量。5.1.8 受力构件不应直接与外墙砌块连接,不得在砌块外墙墙体上直接吊挂饰面。各类幕墙应有自身结构承重系统与主体结构连接。5.1.9 自保温砌块墙体系统设计应有个部分构造图、节点大样及相关技术要求。5.2 材料计算指标5.2.1 自保温砌块在气干工作状态时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5.2.2 的规定取值。表521自保温砌块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MPa)序号强度种类强度级别A3.5A5.01抗压强度标准值2.403.402抗压强度设计值1.712.195.2.3 自保温砌块的泊松比为0.20,线膨胀系数为8l0-6c(温度O-1000C)5.2.4 龄期为28天的自保温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沿通缝截面的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以及砌体弹性模量,应根据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按表523-1、523-2、523-3的规定取值。表5.2.3-1每皮高度250mm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MPa)A3.5A5.0M5.00.971.12注:有系统的试验数据时可另定。表5232沿通缝截面的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设计值(MPa)强度类别胶粘剂强度等级砌块强度级别A3.5A5.0抗剪强度>M5.00.060.08抗拉强度0.050.06表5.2.3-3每皮高度250mm的砌体弹性模量(MPa)胶粘剂强度等级砌块强度级别A3.5A5.0M5.0160018005.2.5 薄层砌筑砌体的自重标准值按砌块标准干密度乘1.4系数取用。5.3 建筑结构设计5.3.1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结构设计及构造应与主体结构抗震设防等级相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等的规定。【条文说明】5.3.1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砌体填充墙的相关规定,采取合理的自保温砌块墙体结构布置形式,进行自承重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5.3.2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自保温砌块墙体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强处理。533自保温砌块墙体承载力计算除满足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保温砌块外墙体应计入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影响,地震作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非结构构件的有关规定计算。2自保温砌块外墙体风荷载设计值(3)应按下式计算:3=1.35Sz“s从Wo(5.3.3-2)式中: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s风荷载体型系数;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o基本风压。3自保温砌块外墙体风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外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WA-jtm(5.333)式中:M风荷载组合时计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Nmm),按墙体的支座条件进行计算确定;N计算截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W一计算截面的抵抗矩(mm3);A计算截面的有效面积(m11?).一砌体沿通缝截面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Nm11?),按本规程表5.2.4-2采用。4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平面外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gEh=Ehl2(Xmaxgk(5.3.3)式中:gEh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平面外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kNm2);Y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可取1.3;状态系数,对女儿墙取2.0,对柔性连接自保温砌体墙体取1.2,其他取1.0;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mx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多遇地震取值;gk自保温砌块墙体的重力荷载标准值(kNm2),应计入依附于墙面的其他构件重力荷载。【条文说明】5.3.3自保温砌块外墙体,除本规程有规定外还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进行抗风、抗震等承载力和稳定计算,并应进行构造拉接设计。5.3.4 自保温砌块外墙体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牛飙出(53.4)式中:为一墙体的计算高度(单位:米),当墙体与结构梁板柱切砌时取1.3”("为实际高度),当墙体与结构梁板柱间设缝时取1.5H;力一墙体厚度(单位:米);墙体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取=1.7-2/1;bsbsM2有门窗洞口墙体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取2=l0.4,其中应不大于0.7;其中bs为门窗洞口总宽度,s为相邻横墙、框架柱或构谑柱之间的距离;网一墙体允许高厚比,可取24。5.3.5 应根据房屋高度、建筑体形、结构的层间变形、地震作用、墙体自身抗侧力等因素,选择自保温砌块砌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抗震设防地区可采用刚性连接也可采用柔性连接;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应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体两端与框架柱、剪力墙及砌体顶面与梁、板之间应预留缝隙,缝的宽度应为允许层间位移值,且不应小于20mm;2)砌体两端及顶面宜卡入设在框架柱、剪力墙、梁、板上经防腐防锈处理后的卡口铁件内,在框架柱、剪力墙上的卡口铁件间距不宜大于0.6m,在顶部梁或板上的卡口铁件间距不宜大于1.2m;3)计算砌体的高厚比时,卡入设在框架柱、剪力墙、梁、板上的卡口铁件内一端可按约束考虑;4)应依据结构体系、建筑高度、防火要求选用弹性材料填实砌体与框架柱、剪力墙、梁、板间的缝隙。【条文说明】5.3.5采用刚性连接时,自保温砌块物体与主体结构之间不留缝,墙体顶部可砌筑至梁、板底部20mm左右,并用配套的砌筑砂浆填实。采用柔性连接时,血体两端及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预留缝隙既是为了减小地震时物体对结构体系的顶推作用,也是为了减小结构变形(如使用荷载使梁或板产生弯曲变形)对砌体的竖向挤压作用。有防火要求时填缝材料应选用防火材料,如岩棉、玻璃棉、A级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等。规定物体两端及顶面宜卡人设在框架柱、剪力墙、梁、板上经防腐防锈处理后的卡口铁件内,是为了保证自保温砌块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保证砌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5.3.6 构造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3.7 块砌体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连接时,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不宜大于20倍墙厚,且不应大于4m,柱宽度不应小于100mm。2墙长超过层高2倍或墙长超过5m时,在墙体中应增设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r11o3对有洞口的墙体,当洞口宽度不小于2.1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当洞口宽度小于2.1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4填充外墙与内隔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5墙尽端不与竖向结构构件连接时,应在墙尽端增设构造柱。6构造柱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造柱截面不应小于15OmmX墙厚;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3)构造柱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数量不应少于4根;4)构造柱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6,间距不应大于200mm;5)构造柱底部钢筋应锚入混凝土结构中。【条文说明】5.3.6本条规定了应设置构造柱的几种情况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和计算研究结果,当墙长超过层高2倍或墙长超过8m时,墙体中部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当墙体长度较大时,采用中间设置构造柱来减少墙体的收缩裂缝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5.3.8 自保温砌块砌体与主体结构及构造柱拉结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体与混凝土柱或墙刚性连接交接处,应沿柱(或墙)全高每隔50Omm600mm设置拉结件拉结,拉结件伸入砌体内部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应沿墙全长贯通;2)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且不得小于1000mm;2当拉结件与混凝土墙(柱)采用后锚固技术连接时,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有关规定执行。区分一下刚性和柔性构造做法?5.3.9 水平系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砌体高度大于4m且小于6m时,应在墙体中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2当砌体高度大于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5.3.10 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系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截面宽度不应小于砌体厚度减去60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3)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12,且应锚固框架柱、剪力墙或构造柱内不得小于350mm;4)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6,间距不应大于200mm。5.3.11 砌体有洞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洞口上端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宜与水平系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2宜在门窗洞口的下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截面尺寸、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本规程第5.3.8条第3款的规定;3过梁两端伸入砌体长度均不得小于250mm。【条文说明】5.3.9门窗洞口是自保温坳块墙体的薄弱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和压顶能有效避免产生垂直裂缝和斜裂纹。5.3.12 窗间墙、独立墙、小墙肢的长度宜不小于600mm;当其长度小于600mm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窗间墙在窗洞下端应在两端混凝土构件之间设置通长混凝土配筋带,窗洞上端应设置通长混凝土系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配筋带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60mmX墙厚;2)混凝土配筋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3)混凝土配筋带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8,数量不少于2根;4)混凝土配筋带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间距不应大于200mm。5)混凝土系梁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38条的规定。2小墙肢的一侧、独立墙的两侧宜设置构造柱。【条文说明】5.3.10本条是为了防止窗间墙、独立墙、小墙肢失稳而采取的技术措施。5.4 建筑构造设计5.4.1 自保温砌块砌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4.2 块砌体的平面尺寸宜采用2M为基本模数,特殊情况下可采用1M;其立面设计及砌块砌体的分段长度尺寸宜采用IM为基本模数。门窗洞口尺寸宜与自保温砌块规格尺寸相协调。2自保温砌块砌体用于外墙时,外露混凝土构配件,应有防止“热桥”措施。外表面宜采用与砌体材料一致的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并采取防裂防脱落措施。3砌块作填充外墙时,其凸出水平结构构件的挑出长度不应大于1/3墙厚。当大于1/3时,应设置支撑件承托。4自保温砌块砌体用于外墙时,窗洞口下部应采取增强及防水措施,水平方向伸出砌体外的凹凸线脚和挑出部分,均应有泛水、滴水及保温措施。5自保温砌块砌体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连接牢固。当采用金属件作为进入或穿过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连接件时,应有防护保护措施。6自保温砌块外墙体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变形缝两侧墙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露点温度。7女儿墙等砌体顶部应采用混凝土压顶板或金属盖顶板,以防止雨水渗入砌块砌体内。8砌体中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隔墙的丁字墙和纵墙的十字交叉部位应咬槎交错搭接,其搭接长度均不宜小于砌块长度1/3,且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9自保温砌块砌体用于隔墙最小厚度应不小于IIOmm,用于外墙最小厚度应不小于190mmo10处于潮湿环境的砌块隔墙,墙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水措施。墙面防水层做到上层顶板底。卫生间及用水房间楼地面四周除门洞口外,应做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应不小于200mm。【条文说明】5.4.1曲块墙体凸出于结构平面外时,为了防止墙体倾倒,增加墙体稳定性,应限制其出挑长度或采取相应支撑件承托(如采用角钢等型钢支撑件)。变形缝是保温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变形缝部位的保温处理,可避免变形缝两侧墙出现结露问题,也可减少通过变形缝的热损失。5.4.3 潮湿房间的薄浆干砌墙体根部应做C20或以上的混凝土坎台,并应至少高出相邻房间的楼、地面饰面层200mm,设置高度不小于200mm,且潮湿一侧墙身防水防潮构造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执行;其它房间的自保温砌块墙体根部宜设置高度约200mm的坎台,坎台应采用混凝土现浇或用防渗漏性能较好的实心砖(预制块)砌筑。5.4.4 自保温砌块砌体设置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5.4.5 内不宜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2水、煤气、电气、智能化等有关管线的位置应预留或单独设置,应避免在墙体同一位置的两侧面同时排设预埋管线。3砌块砌体内设置线管、线盒时,砌体开槽深度水平方向不宜大于1/4墙厚、垂直方向不宜大于1/3墙厚。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应做好有效地防水、防渗措施。4当外墙必须设置暗管及孔洞时,应采取保温和防裂措施。5有震动的管线穿越墙体时,管线与墙体间应预留空隙,并使用弹性材料进行隔振保护。当洞口直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