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docx

    • 资源ID:7141352       资源大小:16.7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docx

    摘要:该文以江西省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为例,通过对数字乡村试点县进行调查研究,介绍了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基本情况、特色应用场景和部分县域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并对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瓶颈进行了分析,最后立足实际,提出了顶层统一设计、全省五级贯通、县域实战推进的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议,助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建设;探索实践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提速,也是实现现代农业强省目标的重要抓手。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分析江西省数字乡村试点县案例,找准江西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痛堵点,撬动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的“突破点,以数“智赋能江西省乡村振兴。1江西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近年来,江西省积极开展4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示范建设,以点及面、先试先行,全面带动全省乡村产业、治理、服务等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了突出成效。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江西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为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十,总体发展水平靠前。1.1 基本情况1.1.1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逐步夯实网络基础设施乡村基本覆盖。截止2022年底,全省建有5G基站6.5万个,实现“乡乡通5G网络,4G网络乡镇全覆盖,农村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015.7万个,实现县域千兆用户带宽能力全省覆盖,广播电视网络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o1.1.2 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智慧农业建设成效凸显。江西省智慧农业PPP项目作为全国农业信息化领域首个PPP示范项目,采取引入社会资本、加强顶层设计、整省一体推进方式,全面完成“123+N体系建设并投入使用,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初步建立。己评选30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各地智慧农场建设从盆景向“风景加速推广应用。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全省建设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建成省、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105家,通过赣农宝平台汇集全省名特优农产品带动农产品交易。1.1.3 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省依托“赣鄱党建云平台,完成乡村智慧党建体系建设。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视联网实现乡村治理调度。建设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通过一图汇聚水旱、气象、防火、地震等灾害安全风险源,精准掌握风险位置,包括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县域位置图等相关信息,提高乡村应急响应快速反应能力。1.1.4 乡村信息惠民服务逐步完善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栗县上线栗即享,栗即办审批服务便民化系统,构建县、乡、村网上办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崇仁县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贯通市、县、乡、村四级数据,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调阅、智能提醒、分级诊疗平台、家庭医生签约等功能应用。推行“互联网+教育。乡村学校接入教育专网,建成教育云服务生态体系,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课程资源共享。1.2 特色应用场景1.2.1 拓展数字农业新应用(1)智慧农场兴起。南昌县大田农社作为江西省首个“万亩智慧农场,农场水稻生产全过程通过“天、空、地、机、人五维一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采用无人旋耕机、无人植保车、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智能农机,大幅提升农耕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万亩农田仅用26个种植户即可完成生产。崇仁县建设智慧麻鸡养殖场,实现环境智能调控、精准饲喂、疫病防控、产品智能收集等养殖全过程智能管理。(2)特色产业链形成。信丰县创建标准化生态示范果园,建成信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及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脐橙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萍乡市湘东区建立智慧种业大脑数字中台、全产业监测溯源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产业分析系统,智慧种业实现水稻制种数字化全域建设。南昌县打造水禽产业链,形成禽苗孵化、种鸭养殖、禽蛋加工、禽肉加工、仓储冷链、饲料加工、销售服务产业链条。(3)农机服务数字化。省级建成赣机惠农平台,注册上线农机总数为52809台,其中安装定位设备的农机为3205台。丰城市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数据,建立农事服务数字平台,通过整合全市土地流转、农机区域分布、农机作业运作等数据,实现土地流转与农机农事服务互通,线下农机就近派送作业,GPS数据全程实时监控确保作业质量,形成了滴滴农机”丰城模式,平台已上线7645台农机具,签约23个合作社。1.2.2 实现数字管护一体化(1)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条链。己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链,形成全省“全域监管一张网,全程追溯一条链,全面评估一幅图的监管模式。(2)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张网。己建立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对村庄实时监测分析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村容村貌维护等情况,省级平台已接入11个设区市全部涉农县16.3万个村庄,实现“一屏观全省、一网治全域。(3)推进高标农田建设管护一体化。全省积极推进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决策审批、勘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设计变更、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全过程、全主体数字信息化监管和风险预警,逐步实现全省高标准农田项目建、管、用“一张图监管。1.2.3 探索县域建设模式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地积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应用,相继探索出有特色、可借鉴的县域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模式。(1)会昌模式会昌模式以“小切口、低成本、重实效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1234会昌数字乡村建设模式,一个数字乡村大脑全面汇聚县域农业农村各类数据信息。两项赋码,一是建立“独好码,打造农产品“身份证。引入京东农场溯源技术,建立“会昌独好区域公共品牌认证体系,提升农产品品牌质量与价值。二是建立“会农码,打造农户信用卡。全县以户为单位建立一户一码,从乡风文明建设切入,对用户实行五个等级的星级评定,实行晋阶式管理,农户以积德换积分、以积分兑商品。三大场景应用。先行试点数字农业、数字治理、数字党建三大场景,并逐步延伸行业监管、应急管理、人居环境、水利气象等N个应用场景,实现乡村治理各领域核心业务全覆盖。四项机制赋能。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产供销一体机制、积分制管理机制、干群互评机制,有效盘活乡村资源,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确保平台建设可持续。(2)上栗模式上栗模式按照县、乡、村一体化推进模式,整合资源、集约建设,构建“上栗数字乡村大脑,重点打造产业振兴、数字治理、数字服务领导驾驶舱,实现各部门、各乡镇应用数据的汇聚融通,促进乡村产业、治理、服务全面升级。一是建设上栗县农业农村基础中台系统,将5G+长效管护平台、三资管理、宅基地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N个系统纳入其中;二是上线上栗农服农业服务小程序,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供需、农资销售、农机租赁、农技服务等功能,提供全方位线上服务。(3)修水模式修水县美丽乡村大数据平台以村庄环境管护系统为基座,结合产业特色,延伸建设智慧农业系统。智慧农业方面重点展示茶叶、油茶、蚕桑、蔬菜等全县两茶一桑一蔬主导产业分布情况,对接产业基地生产数据和全国农产品价格指数等,利用数字乡村大屏、手机进行实时监测,形成集农业产前投资、产中管理、产后溯源与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应用平台,实现对修水数字农业的集中展现、统一调度监管。村庄环境管护方面整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天网工程等数据,搭建“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对全县示范村庄的村容村貌、垃圾转运车辆、污水设施、公厕等设施进行数字监管,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乡村环境管护水平。2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瓶颈2.1 三大制约短板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存在三个制约短板,一是缺乏全省统一平台。各地数字乡村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数据资源分散,全省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的顶层设计。二是投入产出效益比低。依赖政府项目投入,小规模企业及小农户参与热情不高。数字农业投资大、见效慢,短期收益不明显。借助数字化能力做本地“土特产,以市场导向推动产业发展效益不明显。三是可持续运营服务能力弱。数字乡村建设需持续投入人力、技术和财力。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成本高,行业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农业生产主体普遍数字素养不高,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运营和服务能力不足。2.2 两个融通壁垒数字乡村建设存在两个融通壁垒,一是应用融合难。当前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省、市、县各级部门职能边界分割、平台建设分散,缺少顶层统筹谋划、全省统一平台与统一入口,导致各层次、各部门建设的业务系统对接难,形成应用融合壁垒。二是数据汇聚难。缺少统一的建设技术规范、数据标准体系和公共支撑体系,且各层级数据共享不畅,横向跨部门数据共享难,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数据不畅,存在跨层级、行业数据汇聚壁垒,无法发挥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价值。3对策与建议以数字平台建设为引领,以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将数字化定位为“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导向,加快乡村产业、治理、服务、文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3.1 建立全省一盘棋推动机制破解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合力问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整省统筹推进。压实省、市、县、乡、村五级党委和政府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制,实行地方党委与政府“双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各地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二是强化顶层整体设计,做好与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各层级规划的全面衔接,出台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指导性意见和配套政策支持,指导各地怎么建、建什么。各市县结合实际,确立数字乡村建设目标与具体实施路径。3.2 建立全省一体化数字乡村平台破解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数据贯通、应用互联、责任制落地难三大突出问题。按照“顶层统一设计、全省五级贯通、县域实战推进建设思路,打造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基础平台,构建“五个一平台架构,即:建立一套建设标准(数字乡村建设指标体系)、一个工作台(数字乡村基础平台)、一个驾驶舱(五级贯通驾驶舱)、一个智能码(应用互联赣农码)、一套评价体系(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面向政府管理部门,搭建赣政农统一平台解决整合各部门业务问题;面向服务群众,搭建赣农服统一服务入口,解决获取数据难问题,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智能化、管理服务高效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助推江西省数字乡村1.O向2.0跨越。3.3 建立全省共建互享数字乡村大数据以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互联畅通为主要目标,构建全省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破解数据融通、资源共享难的问题。一是内联实现业务融通。以省级智慧农业“123+N总平台为底座,联通已建成的厅本级50余个业务系统数据,并向全省应用推广,逐步形成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的资源汇集。二是横跨实现数据联通。融通耕地资源、水利气象、金融保险、公安户籍、平安综治、医疗教育等数据资源,实现省级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高效协同机制,打通数据壁垒;三是“纵跨深化多级联动。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各业务应用数据资源,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数据基础支撑。3.4 分类指导县域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一方面,因地制宜加强对20个国家级、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的分类指导与跟踪评价,总结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建设标准,并向全省推广。同时,鼓励基础条件好、意愿强的县积极申报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一批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扩大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县应用。另一方面,支持各地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特色产业大数据。继续开展省级智慧园区和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认定,实施数字农业工厂工程,启动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创建,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应用标杆。3.5 拓宽数字建设资金渠道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对已有成效的乡村继续支持,对具有潜力的乡村重点扶持,对发展落后的乡村进行专项护持。围绕江西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设立数字乡村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3.6 强化乡村数字人才支撑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协同本土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培育一批本土数字人才,充实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开展数字人才下乡活动,鼓励各领域人才投身乡村。为各类人才到农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基层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包括下乡人才安家费、教育医疗、项目配套资金和人才职称评定等政策待遇。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