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_T 4823-2023 电池用硫酸锰.docx
-
资源ID:7140076
资源大小:74.91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HG_T 4823-2023 电池用硫酸锰.docx
ICS71.060.50CCSG12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8232023代替HG/T48232015电池用硫酸锈Manganesesulfateforbatterymaterials2023-07-28发布2024-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48232015电池用硫酸钵,与HG/T4823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分类”(见第5章);b)增加了溶液产品的外观描述(见6.1);c)增加了I类产品珞、铝、氯化物、磁性异物、油分的项目及指标,更改了硫酸钵、钾、钠、钙、镁、PH指标,增加了II类产品指标(见6.2,2015年版的4.2);d)增加了铝、铝、氯化物、磁性异物、油分的测定方法(见7.4、7.6、7.12、7.13);e)增加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的方法(见7.4);f)增加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含量的方法(见7.11.2);g)增加了电池用硫酸镭溶液的取样的描述(见8.3);h)增加了电池用硫酸锌溶液的包装要求(见10.2)c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锦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南海化工有限公司、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钻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天剑、李长东、张建锋、李维健、苏自路、刘永东、张爱青、白亮、张学飞、康凯、王港、李攀、申喜元、明帮来、周一朗、卢国贤、唐文龙、雷尚荣、刘务华、姚金华、杨裴、郭永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HG/T48232015;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电池用硫酸镒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池用硫酸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池用硫酸镭。注:本产品主要用于制备二次悝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锲钻钛三元素曳合氢氧化物、锲镭-.元素氢氧化物等也可用于制造其他锈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003.1-202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HG/T29622010工业硫酸锌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固体产品分子式:MnSO4H2O相对分子质量:169.01(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5分类电池用硫酸锌产品根据产品存在的形态分为两类:-I类:电池用硫酸钵固体:II类:电池用硫酸锌溶液。6要求6.1 外观:I类为浅粉白色粉末;11类为浅红色溶液。6.2 I类电池用硫酸铳固体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点1的规定。表1电池用硫酸铸固体技术要求项目指标一等品合格品硫酸镒(以MnSo4H2Oi+)w%299.0098.50(以Mn计)w%232.1832.00铁(Fe)W/W0.0010.002锌(Zn)w%0.0010.002铜(CU)W/%0.0010.002铅(Pb)W/%W0.00100.0015镉(Cd)w%0.00050.0010辂(Cr)w%0.00100.0015钾(K)W/%0.0030.005钠(Na)w/%0.010.02钙(Ca)w%W0.0050.010镁(Mg)W八0.0050.010银(Ni)w%W0.005钻(Co)w%0.005铝(l)w%0.0010.003氯化物(以Cl计)w%W0.010.02水不溶物w%0.01PH(100g/1.溶液,25C)3.0-7.0细度(通过400m试验筛)全部通过硅(Si)w%供需协商氟(F)w%供需协商磁性异物w%W0.00001油分W/%0.0016.3 II类电池用硫酸钵溶液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电池用硫酸锈溶液技术要求项目指标硫酸钵(以Mn计)(g1.)100.0铁(Fe)(g1.)0.002锌(Zn)(g1.)0.002铜(CU)/(g1.)0.002铅(Pb)(g1.)0.01镉(Cd)(g1.)0.007eS(Cr)(g1.)0.001钾(K)(g1.)0.005钠(Na)(g1.)2.0钙(Ca)(g1.)0.01镁(Mg)(g1.)0.01银(Ni)(g1.)W0.5(Co)(g1.)0.5铝(Al)(g1.)0.002氯化物(以Cl计)(g1.)0.05PH1.0-6.0硅(Si)/(g1.)供需协商M(F)(g1.)供需协商磁性异物/(gD0.00002油分/(g1.)W0.017试验方法警示: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I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本试验方法中使用高压氢气钢瓶,应按高压钢瓶安全操作规定操作;点燃等离子体后,应尽量少开屏蔽门,防止高频辐射伤害身体。1.1 一般规定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表1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T3696.k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1.2 外观检验在自然光下,将固体产品置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将溶液产品置于烧杯中,用目视法判定外观。1.3 硫酸铢含量的测定7 .3.1原理在PH约为10的氨-氯化铉缓冲溶液中,以格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根据标准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硫酸钵含量。8 .3.2试剂或材料7.3.2.1抗坏血酸。7.3.2.2氨一氯化钺缓冲溶液甲:pH10o7.3.2.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5mol1.073.2.4格黑T指示液:5g/1.o7.3.3试验步骤7.3.3.1固体试样试验步骤称取约0.2g(精确至0.0002g)硫酸钵固体试样,置于250m1.锥形瓶中,加入100m1.水溶解,再加入0.Ig抗坏血酸,摇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前约Im1.时,加入10m1.氨-氯化钺缓冲溶液甲和5滴辂黑T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并保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7.3.3.2液体试样试验步骤移取10.00m1.硫酸镒溶液,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5.00m1.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1.水、0.1g抗坏血酸,摇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前约Im1.时,加入10m1.氨-氯化筱缓冲溶液甲和5滴格黑T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并保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7.3.4试验数据处理7.3.4.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硫酸钵含量以硫酸铝(MnSo4用2O)的质量分数Wl计,按公式(1)计算:(Vl-VekM1XIO"1w=×100¼m硫酸钵含量以镭(Mn)的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2)计算:(V1-V0)CM2XlO5wt三X】00%m式中:V1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V0一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1.);M1硫酸镒(MnSO4H20)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69.01);M2锦(Mn)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4.94);m一一固体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o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1以硫酸钛(MnSO4H2O)计,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以铳(Mn)计,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7.3.4.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硫酸铳含量以钛(Mn)的质量浓度P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3)计算:(Vt-V0kMtpV×(5100>式中:V1一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1.);V0一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c一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1.);M2钛(Mn)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4.94);V-移取液体试料的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冬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7.4铁、锌、铜、铅、镉、珞钾'钠、钙、镁、镶、钻、铝含量的测定7.4.1 原理试样以硝酸溶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待测元素(铁、锌、铜、铅、镉、倍、钾、钠、钙、镁、银、钻、铝)特征谱线的强度,以工作曲线法定量。7.4.2 试剂或材料7.4.3 .1硝酸溶液:1+1»用优级纯试剂配制。7.4.2.2硝酸溶液;2+98。用优级纯试剂配制。7.4.2.3混合标准溶液:Im1.溶液含阳离子(铁、锌、铜、铅、镉、络、钾、钠、钙、镁、锲、钻、铝)0.OlOmg0分别移取1.0Om1.按HGfT3696.2配制的铁(Fe)、锌(Zn).铜(Cu)铅(Pb)镉(Cd)、铭(Cr).钾(K),钠(Na)、钙(Ca)镁(Mg),银(Ni).钻(Co).铝(Al)标准溶液,置于100HT1.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见7.4.2.2)稀释至刻度,摇匀。也可选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的溶液准确稀释。该溶液现用现配。7.4.2.4水:符合GB/T66822008中二级水规格。7.4.3仪器设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7.4.4试验步骤7.4.4.1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00m1.1.00m1.、2.00m1.、4.00m1.、8.00m1.、12.00m1.混合标准溶液,置于6个100m1.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见7.4.2.2)稀释至刻度,摇匀。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调至最佳工作条件,将上述标准溶液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谱线波长见附录A或按仪器说明书选择,测定标准溶液中各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以标准溶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ugm1.)为横坐标、对应的光谱强度为纵坐标,分别绘制各待测元素工作曲线。7.4.4.2试验溶液的制备7.4.4.2.1固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1.Og(精确至00002g)试样,置于100m1.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4m1.硝酸溶液(见7.4.2.1),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蒸至近干。冷却后,加少量水溶解。将溶液移入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根据样品及仪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稀释。7.4.4.2.2液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移取5.00m1.试样,置于100m1.容量瓶中,加入4m1.硝酸溶液(见7.4.2.D,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根据样品及仪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稀释。7.4.4.2.3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7.4.4.3试验按照7.4.4.1相同条件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中各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通过工作曲线得到各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7.4.5试验数据处理7.4.5.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待测元素含量以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W3计,按公式(4)计算:W3-22-×100(4)m式中:Pl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至升(pg/m1.);Po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gm1.);m固体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o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4.5,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以P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5)计算:Si-Po)XlOoXIO3P=V<5>式中:Pi一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型升(gm1.);V-一移取液体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5铅含量的测定一一原子吸收法(仲裁法)7.5.1试剂或材料7.5.1.1三氯甲烷。7.5.1.2盐酸。7.5.1.3稍酸。7.5.1.4硝酸溶液:2+98。7.5.1.5氢氧化钠溶液:250g1.7.5.1.6喷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铉(APDC)溶液:20g1.使用前过滤。7.5.1.7铅标准溶液:Im1.溶液含铅(Pb)O-OlOmg0移取1.00m1.按HG/T3696.2配制的铅(Pb)标准溶液,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也可选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的溶液准确稀释I)该溶液使用前配制。7.5.1.8水:符合GB/T66822008中二级水规格。7.5.2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7.5.3试验步骤7.5.3.1工作曲线的绘制移取0.00m1.、0.50m1.、1.00m1.、2.00m1.、4.00m1.、8.00m1.铅标准溶液,分别置于6个150m1.烧杯中,加入30m1.水,加入Im1.盐酸。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5min.冷却,用水稀释至100m1.。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为1.01.5(用精密PH试纸检验)。将此溶液转移至250m1.分液漏斗中,用水稀释至约200m1.o加入2m1.毗咯烷二硫代筑基甲酸铉(APDC)溶液,混合均匀。用三氯甲烷萃取两次,每次加入20m1.。收集萃取液(即有机相)于50m1.烧杯中,在蒸汽浴上蒸发至干(此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在残渣中加入3m1.硝酸,维续蒸发至近干。再加入05m1.硝酸和10m1.水,加热直至溶液体积为3m1.5m1.,转移至1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以标准空白溶液调零,于波长283.3nm处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铅的质量浓度(ugm1.)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1. 5.3.2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Ig(精确至00002g)固体试样或准确移取2.00m1.液体试样,置于150m1.烧杯中,加入30m1.水,以下操作同7.5.3.1中“加入Im1.盐酸。益上表面皿,加热煮沸5min。冷却转移至1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7. 5.3.3试验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中铅元素的吸光度,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铅的质量浓度。8. 5.4试验数据处理9. 5.4.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铅含量以铅的质量分数W4计,按公式(6)计算:(Pl-PQ)XIOXloTw4×00(6)m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P0一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m固体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o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5.4.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铅含量以铅的质量浓度PPP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7)计算:(Pl一竹)XIOXK>7PfVV(7)式中:Pi一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V一一移取液体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6氯化物含量的测定7.6.1分光光度法(仲裁法)7.6.1.1原理在稀硝酸介质中,氯离子在一定浓度下与硝酸银形成悬浮体,于分光光度计波长380nm处测定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氯离子含量。7.6.1.2试剂或材料7.6.1.2.1乙醇。7.6.1.2.2硝酸溶液:1+U7.6.1.2.3硝酸银溶液:17g1.°7.6.1.2.4氯化物标准溶液:Im1.溶液含氯(CDO.02mg°用移液管移取2m1.按HG/T3696.2配制的氯化物(以CI计)标准溶液,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现用现配。7.6.1.3仪器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配有2cm比色皿。7.6.1.4试验步歌7.6.1.4.1工作曲线的绘制移取0.00m1.、0.50m1.、1.00m1.、2.00m1.、3.00m1.、4.00In1.氯化物标准溶液,分别置于6个50m1.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1.硝酸溶液、2m1.硝酸银溶液,再加入Im1.2m1.乙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e移取部分溶液于2cm比色皿中,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38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氯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6.1.4.2试验溶液的制备7.6.1.4.2.1固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2.5g(精确至0.0002g)固体试样,加水溶解。移入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溶液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初滤液,保留中段滤液。分别移取5.00m1.滤液,置于两个50m1.容量瓶中。一份加入5m1.硝酸溶液、1m1.-2m1.乙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试剂空白溶液,于暗处放置10min;另一份加入5m1.硝酸溶液、2m1.硝酸银溶液,再加入Im1.2m1.乙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7.6.1.4.2.2液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分别移取1.Oom1.液体试样,置于2个50m1.容量瓶中。一份加入5m1.硝酸溶液、Im1.、2m1.乙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试剂空白溶液,于暗处放置10min;另一份加入5m1.硝酸溶液、2m1.硝酸银溶液,再加入Im1.2m1.乙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7. 6.1.4.3试验移取上述试验溶液于2cm比色皿中,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38Onm处分别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溶液保证在50min内完成测定)。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氯的质量浓度。7.6. 1.5试验数据处理7. 6.1.5.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分数WS计,按公式(8)计算:(>1-)×50×10m×(5100)Xlo0%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亳克每升(mg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1.);m固体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 6.1.5.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浓度Pa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9)计算:<>l-z>o)×5O×10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口gm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PgZm1.)5V移取液体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In1.)O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6.2离子色谱法7.6.2.1原理试样用水溶解,采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电导法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峰高)定量,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氯的质量浓度,计算其含量。7.6.2.2试剂或材料7.6.2.2.1水:电阻率(25C)不小于18.2MCCm的去离子水。7.622.2氯化物标准溶液:Im1.溶液含氯(Cl)50go移取5.00m1.按HG/T3696.2配制的氯化物(以Cl计)标准溶液,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7.6.2.3仪器设备7.6.2.3.1离子色谱仪:配电导检测器。107.6.2.3.2微孔涌膜:推荐孔径0.22m0.45m07.6.2.3.3色谱柱:阴离子色谱柱,被检测阴离子与相邻离子的分离度RNI.5。7.6.2.4试验步骤7.6.2.4.1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00m1.、0.50m1.、1.(X)m1.、2.00m1.、4.00m1.、5.00m1.氯化物标准溶液置于6个100m1.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此系列标准溶液按质量浓度由低至高的顺序依次经过微孔滤膜,弃去初始的10m1.漉液。将离子色谱仪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推荐的仪器操作条件见附录B),记录峰高或峰面积。以氯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6.2.4.2试睑溶液的制备称取约1.Og(精确至O.0002g)固体试样,置于100m1.烧杯中,用水溶解:或移取2.OOm1.液体试样。转移至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7. 6.2.4.3试验将试验溶液经过微孔滤膜,弃去初始的10m1.滤液,注入离子色谱仪,记录峰高或峰面积。根据峰高或峰面积,从工作曲戏上查出氯(Cl)的质量浓度。8. 6.2.5试验数据处理9. 6.2.5.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分数WS计,按公式(10)计算:/).×100×10W1=XIo0%(10)m式中:P1一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m1.);m一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7.6.2.5.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氯化物含量以氯(CI)的质量浓度Pa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11)计算:100X10,Pa-V(11)式中:p2一-从工作曲戏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gm1.);V移取液体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0%。7.7水不溶物含量的泅定7.7.1 试剂或材料7.7.1.2无二氧化碳的热水:水在电炉上煮沸15min.7.7.2仪器设备7.7.2.1玻璃砂用烟:滤板孔径为5m15Hm。7.7.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105°C±2°C。7.7.3试验步骤称取约20g(精确至0.(Hg)试样,置于250m1.烧杯中,用200m1.无二氧化碳的热水溶解。用已于105°C±2C烘干至质量恒定的玻璃砂用堵过滤,用热水洗涤至无硫酸根为止(用氯化钢溶液检查)。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105C士2烘干至质量恒定。7.7.4试验数据处理水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12)计算:m1-m“;=-×100%(12)m式中:m1水不溶物与玻璃砂虫期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2玻璃砂虫期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o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o7.8PH的测定7.8.1仪器设备酸度计:分度值为0.1PH单位,配有PH电极和甘汞电极。7.8.2试验步骤固体产品:按照HG/T29622010中5.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溶液产品:取50m1.液体试样,置于干燥的烧杯中,用酸度计测定pH。7.9细度的测定7.9.1仪器设备试验筛:200×50-0.4/0.25GB/T6003.12022,配有筛盖和筛底。7. 9.2试验步骤称取约50g试样,置于试验筛中,装上筛盖和筛底,进行手动筛分,筛上无筛余物存留即为全部通过。7.10硅含量的测定1 .10.1原理试样用硫酸处理,桂酸与铝酸核生成硅铝杂多酸,加入氢氟酸溶硅并消除部分杂质的影响,用硫酸亚铁钱还原生成硅铝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10nm处测量吸光度。2 .10.2试剂或材料7 .10.2.1硫酸溶液:6+94。8 .10.2.2氢氟酸溶液:1+9。7. 10.2.3%酸核溶液:75g1.o称取75g铝酸钺(NH4)sMo7O244H2O,溶解于温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Om1.,使用时再过滤。7.10. 2.4硫酸亚铁钺溶液:150g1.称取150g硫酸亚铁铉(NH4)2Fe(SO4)26H2O,溶解于500m1.水中,加入100m1.硫酸溶液(1+9),用水稀释至100Om1.,摇匀。7.10.2.5硅标准溶液:Im1.溶液含硅(Si)O010mg。移取1.OOm1.按HG/T3696.2配制的硅(Si)标准溶液,置于100m1.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7.10.3仪器设备7.10.3.1分光光度计:配有光程3cm的比色皿。7.10.3.2恒温水浴:温度能控制在50C±2C<>7.10.3.3烧杯:聚四氟乙烯材质。7.10.3.4容量瓶:聚四氟乙烯材质。7.10.4试验步骤7.10.4.1 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00m1.、1.00m1.2.00m1.、4.00m1.、8.00m1.、12.00m1.硅标准溶液,置于6个100111.容量瓶中,分别加入9m1.硫酸溶液,用水稀释至约40m1.。置于50'C±2*C恒温水浴中,5min后,边摇动边加入10m1.钥酸筱溶液,并用少量水冲洗附着于瓶内壁上的铝酸钺溶液,在50C±2C恒温水浴中保温5min,并不时摇动。取下,用流动水冷却至室温。加入15m1.氢氨酸溶液,混匀。在30s内加入5m1.硫酸亚铁铉溶液,混匀,用水稀释至刻度,静置15min°移入一组比色皿中,以空白溶液为参比,于波长81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硅的质量浓度(mg1.)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10.4.2 试验溶液的制备7.10.4.3 2.1固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2.Og(精确至0.0002g)固体试样,置于200m1.烧杯中,加入50m1.水,盖上表面皿,于水浴中低温加热溶解试样。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根据样品及仪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稀释或调整。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7.10.4.2.2液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移取2.00m1.液体试样,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根据样品及仪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稀释或调整。7.10.4.3试验移取适量试验溶液于100m1.容量瓶中(使硅含量在曲线范围内),以下按7.10.4.1从“分别加入9m1.硫酸溶液,用水稀释至约40m1.”开始进行操作,于波长810nm处测量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硅的质量浓度。7.10.5试验数据处理7.10.5.1固体试样数据处理硅含量以硅(Si)的质量分数Wg计,按公式(13)计算:(13)0一八)X100X10-6-m×(V1100)-x100/5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亳克每升(mg1.);P0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亳克每升(mg/1.);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V1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10.5.2液体试样数据处理硅含量以硅(Si)的质量浓度PSi计,数值以克每升(g1.)表示,按公式(14)计第:l-p0)×100×10,Pa=-VX(V2100>04)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亳克每升(mg/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硅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亳克每升(mg1.);V液体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1.);V2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亳升(m1.)。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7.11氟含量的测定7.11.1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仲裁法)7.11.1.1 原理在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存在下,以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离子含量。7.11.1.2 试剂或材料7.11.1.2.1 盐酸溶液:1+4。7.11.1.2.2 硝酸溶液:1+15,7.11.1.2.3氯氧化钠溶液:100gZ1.07.11.1.2.4缓冲溶液。溶解270g二水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24g柠檬酸(C6H8O7H2O)于800m1.水中,用水稀释至100Om1.o7.11.1.2.5氟标准溶液:1m1.溶液含氟(F)0.010mg。移取1.oom1.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辄标准溶液,置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7.11.1.2.6浪甲酚绿指示剂:lg/1.。7.11.1.3 仪器设备7.11.1.3.1 氨离子选择电极。7.11.1.3.2 饱和甘汞电极。7.11.1.3.3 电位计。7.11.1.3.4 1.3.4电磁搅拌器和搅拌子。7.11.1.4 试验步骤7.11.1.4.1 工作曲线的绘制根据试样中的籁含量用移液管移取适量氟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50m1.容量瓶中,加入Im1.盐酸溶液、5滴缓冲溶液、2滴溟甲酚绿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溶液调节至溶液恰为黄色,加入20m1.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溶液倒入清洁、干燥的50m1.烧杯中,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将连接电位计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插入溶液中,开动搅拌器,测量溶液电位值,记录平衡时的电位值。以氟的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相应的电位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11.1.4.2 试验溶液的制备7.11.1.4.2.1固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0.5g(精确至0.0002g)固体试样,置于50m1.烧杯中,加入10m1.水溶解样品,转移至50m1.容量瓶中。7.11.1.4.2.2液体试样试验溶液的制备移取10.00m1.液体试样,置于50m1.容量瓶中。7.11.1.4.2.3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07.11.1.4.3试验上述制备的试验溶液按7.11.1.4.1中自“加入Im1.盐酸溶液”起至”记录平衡时的电位值”止。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试验溶液中氟的质量浓度的对数值,求反对数得到氟的质量浓度。7. 11.1.5试验数据处理7.1.1.1.1 固体试样数据处理氟含量以氟(F)的质量分数Wg计,按公式(15)计算:(p1->0)×50×10*W9×100%(15)m式中:P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并求得的试验溶液中氟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UgZm1.);Po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并求得的空白试验溶液中藏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