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田径》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20页).docx
-
资源ID:7139952
资源大小:46.6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田径》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20页).docx
八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田径单元作业设计基本信息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学期下教材出版社、模块、单元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四,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章田径,第二部分跳高技术教学之跨越式跳高;教材P1618°单元(章)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习与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共安排四学时。一、教材内容价值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的衔接。通过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与训练,可以提高弹跳力,增强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人们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二、本年级跳跃教材的设计思路八年级跳跃教材的安排是在七年级教学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和内容要求来安排的。考虑到教材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本学年重点安排了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内容,以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及过杆技术为教学重点,发展学生快速的起跳意识和果断品质,提高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胜不骄、败不馁等顽强的意志品质。单元(章)内容及教材分析三、教材搭配建议在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跳跃技术掌握的程度,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教学的进程。在教学中应该抓住教材的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在安排跳跃项目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对学生下肢负荷较重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上、下肢练习的搭配,可采用上、下肢交替安排的方法。另外,教师在技术教学的环节中适当安排素质练习的内容,以促进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单元(章)学习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跨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以及素质练习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跨越式跳高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从心里形成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技能目标:通过跨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以及素质练习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和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能够做出较正确、规范的动作;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力和灵敏、协调、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发展。情感目标:在跨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以及素质练习等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勇敢、沉着果断、勇于战胜困难等意志品质,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和友好相处的精神。单元(章)作业目标1 .通过作业练习,增强学生对跨越式跳高运动项目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巩固、提高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水平,掌握发展跳跃能力和素质练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跨越式跳高的行为。2 .通过作业练习,有效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灵敏、协调、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3 .在完成体育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勇敢、沉着果断、勇于战胜困难等意志品质,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和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单元(章)作业设计思路一、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教学内容跨越式提高技术,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一田径”项目。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1)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跳高运动的乐趣与成功。(2)基本掌握并运用跨越式跳高技术,并在生活中能应地制宜地运用。(3)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和速度、灵敏、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4)通过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坚定勇敢、沉着果断等意志品质,建立自尊、自信,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分析学情单元(章)作业设计思路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具有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勇于挑战、好胜心强等特点,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跳高是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学生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继续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这两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不怕失败,始终充满信心”等,树立用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在本单元教学中,以学习和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主,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形式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三、制定单元习目标和作业目标。四、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内容,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等。池州市中小学学科课时作业设计(模板)第一课时基本信息姓名刘春明学校东至县第二中学初中部联系电话13856691299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A学期上教材出版社、模块、章节、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四,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章田径,第二部分跳高技术教学之跨越式跳高;教材P1618;第一课时。课时内容及教材分析一、课时内容:提高学生跳跃能力1.学习上一步跨越式跳高起跳技术;2.游戏:单脚跳接力。二、教材分析跳跃是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跳跃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按所需的方向,采用一定的形式,用单脚或双脚蹬离地面,使人体腾越到尽可能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运动。通过跳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可以达到提高弹跳力,增强下肢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课时作业目标及设计思路一、课时作业目标1.初步尝试、体验、感知跳跃运后2.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彳3.提高学生单脚起跳、双脚依次反二、设计思路通过练习上一步跨越式跳高起动作质量,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出培养人们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和立卧撑两项练习,增强上下肢不协调用力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后力单脚起跳、双脚依次落地的动作技术。申经肌肉反应速度以及发展身体素质。常地的能力。跳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上所学技术的乏高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等意志品质;同时,辅助以单脚交换跳口腰腹部肌肉力量,提高学生全身各部位均衡、协调发展。作业类型单元作业回课时作业口假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当堂训练团课后复习(仅限于课后复习)题目序号题目类型完成时间难度来源1体能类58分钟原创2体能类58分钟原创3技能类1015分钟原创题号作业内容对应学习水平及设计意图1单脚交换跳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用踝关节用力;向上跳起时,两臂协调配合。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520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面对,全身心投入。1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2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3 .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下肢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4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2立卧撑动作方法:站立姿态,将腰部弯曲,后将臀部向后方移动,蹲下直到双手到达地面,做一个俯卧撑后将腿收回,做一个深蹲动作的姿态,站起成直立的姿态(这个可以选择跳或不跳),接着重复上面的动作,如此依次进行练习。要求: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020个/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面对,全身心投入。1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增强学生上下肢、腰腹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作业评价标准练习上一步跨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动作方法: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积极蹬地上摆,同时两臂由后向前、向上摆起。摆腿结束时,带出同侧骸,提起身体重心,起跳腿充分蹬伸直,完成起跳动作并向上奋力跳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812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积极主动。1.本次课学习与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第一次课,同时也是一节引导课,旨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课体育课后作业布置的是多样化的单脚跳跃练习方法,旨在为下节课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地学习打下基础。2.多种渠道让学生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如何才能跳得更高”?给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提高学生的单脚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的“勤动脑、乐动身”的良好习惯。3.运动之后做好整理活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单脚优秀: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协调连贯;学习态度端交换跳正,练习认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良好:技术动作较正确规范,较协调连贯;学习态也自评2.立卧撑度较端正,练习比较认真;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及格: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协调连贯性不够;学习口互评3.练习上态度欠端正,练习不太认真;能勉强完成作业内容13师评一步跨越和任务。式跳高起待进步:不能完成技术动作,动作僵硬,学习态度跳技术不端正,练习不认真,不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池州市中小学学科课时作业设计(模板)第二课时教材出版社、模块、章节、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四,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章田径,第二部分跳高技术教学之跨越式跳高;教材P16“18;第二课时。课时内容及教材分析一、课时内容: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1.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2.素质练习:(1)20米单脚跳,3次;(2)20米蛙跳,3次;(3)一分钟跳绳,3次。二、教材分析跳跃是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跳跃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按所需的方向,采用一定的形式,用单脚或双脚蹬离地面,使人体腾越到尽可能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运动。跨越式跳高教学的重点是助跑与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的衔接。通过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学习,可以达到提高弹跳力,增强下肢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而。课时作业目标及设计思路一、课时作业目标1 .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动作技术。2 .巩固、提高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衔接的时机与技巧。3 .逐步建立自信,提高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感悟的能力。二、设计思路通过练习三五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上所学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动作质量,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同时,辅助以俯卧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这两项练习,增强学生上肢和腰腹肌肉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作业类型口单元作业2J课时作业假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口当堂训练£课后复习(仅限于课后复习)题目序号题目类型完成时间难度来源1技能类812分钟原创2体能类58分钟原创3体能类58分钟原创题号作业内容对应学习水平及设计意图1练习35步助跑与起跳技术动作方法:确定好起跳腿,两脚前后开立,摆动腿在前。从侧面沿斜直线助跑三步五步,起跳腿向前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积极蹬地上摆,同时两臂由后向前、向上摆起。摆腿结束时,带出同侧髓,提起身体重心,起跳腿充分蹬伸直,完成起跳动作并向上奋力跳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812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本节课是学习与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第二次课,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是跨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重点。本次体育课后作业的安排,旨在:一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突出了教学重点;二是让学生不断尝试、体验以及感悟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衔接的时机与技巧,注重突破跨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难点。3 .布置弹性作业,做到区别对待、因人而异。要求:1 .正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布置分层、弹性作业。2 .以自主锻炼为主,按质、按量、自觉完成练习内容和任务。3 .增强学生上肢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协调发展。1.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增强学生上下肢、腰腹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4 .运动之后做好整理活动。俯卧撑动作方法:面朝下,俯撑在地板上,身体挺直,腹部收紧,脚尖着地。手臂伸直支撑身体,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这是动作的起始位置。保持身体挺直,慢慢弯曲手臂使身体下降,同时吸气,直至胸部接近地面。然后快速伸直手臂,将身体撑回起始位置,同时呼气。在顶端稍事停留,再进行下一次动作,如此依次完成练习任务。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025个/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一分钟仰卧起坐动作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垫上,两脚稍分开,屈膝成90°左右,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练习者的踝关节,以固定下肢。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起坐时以双肘同时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如此依次进行练习,时间1分钟。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分钟/组,共做35组/人。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作业评价标准备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优秀: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协调连贯;学习态度1.练习端正,练习认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内容和35步助任务。跑与起跳良好:技术动作较正确规范,较协调连贯;学习技术态度较端正,练习较认真;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J自评务。口互评2.俯卧撑及格: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协调连贯性不够;学习态度欠端正,练习不太认真;能勉强完成作业团师评3.一分内容和任务。钟仰卧起待进步:不能完成技术动作,动作僵硬,学习态坐度不端正,练习不认真,不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题目难度:用星级表示(容易、较容易、难度适中、较难、很难)。(2)题目来源:分为引用、改编、原创三类。池州市中小学学科课时作业设计(模板)第三课时教材出版社、模块、章节、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四,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章田径,第二部分跳高技术教学之跨越式跳高;教材P1618;第三课时。课时内容及教材分析一、课时内容:学习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1.学习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2.游戏:障碍跑。二、教材分析跳跃是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跳跃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按所需的方向,采用一定的形式,用单脚或双脚蹬离地面,使人体腾越到尽可能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运动。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的学习是学生在掌握助跑与起跳动作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等,结合教学场地、器材等现实条件来安排的。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难点是摆动腿与起跳腿依次顺利过杆和落地时的屈膝缓冲,控制好身体平衡,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它能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等,努力做到以强身育人为宗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课时作业目标及设计思路一、课时作业目标1 .巩固、提高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学生能够完成摆动腿过杆后做内旋下压动作,落地时能够做出屈膝缓冲动作。2 .尝试、体验、把握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过杆时机与技巧,感知屈膝缓冲的落地动作技能。3 .提高学生学练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能力。二、设计思路通过练习助跑35步,两腿(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过杆与落地技术,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上所学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的动作质量,增强学生下肢肌肉力量,提高速度、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定沉着、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同时,辅助以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这两项练习,增强学生上、下肢和腰腹等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作业类型口单元作业且课时作业口假期作业作业功能口课前预习当堂训练回课后复习(仅限于课后复习)题目序号题目类型完成时间难度来源1技能类1015分钟原创2体能类810分钟原创3体能类810分钟原创题号作业内容对应学习水平及设计意图1练习35步助跑,两腿依次过杆与落地技术动作方法:每人一块体操垫,将垫子立起来,助跑35步做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过杆与落地动作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810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本节课是学习与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第三次课,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技术。本次课后作业的安排,旨在:一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提高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的动作质量;二是让学生不断尝试、体验以及感悟跨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地技术。3 .布置弹性作业,做到区别对待、因人而异。4 .以自主锻炼为主,按质、按量、自觉完成练习内容和任务。2一分钟跳绳动作方法:练习者手握跳绳手柄,手腕保持静止。开始练习时,每摇绳过头、脚一轮且方向一致,算完成一次。双脚跳或两脚交换跳均可,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跳绳绊脚时,可继续进行。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812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布置分层、弹性作业。3 .发展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4 .以自主锻炼为主,自觉、按时、按质、量完成练习内容和任务。3一分钟仰卧起坐动作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垫上,两脚稍分开,屈膝成90°左右,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练习者的踝关节,以固定下肢。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起坐时以双肘同时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如此依次进行练习,时间1分钟。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812次/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布置分层、弹性作业。3 .发展学生腰腹肌肉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4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5 .运动之后做好整理活动。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 .练习35步助跑,两腿依次过杆与落地技术2 .一分钟跳绳3 .一分钟仰卧起坐优秀: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协调连贯;学习态度端正,练习认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良好:技术动作较正确规范,较协调连贯;学习态度较端正,练习较认真;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及格: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协调连贯性不够;学习态度欠端正,练习不太认真;能勉强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待进步:不能完成技术动作,动作僵硬,学习态度不端正,练习不认真,不能完成作业内容和任务。回自评口互评团师评备注:(1)题目难度:用星级表示(容易、较容易、难度适中、较难、很难)1,(2)题目来源:分为引用、改编、原创三类。池州市中小学学科课时作业设计(模板)第四课时教材出版社、模块、章节、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四,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章田径,第二部分跳高技术教学之跨越式跳高;教材P1618;第四课时。课时内容及教材分析一、课时内容:学习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技术1.学习完整的跨跃式跳高技术;2.游戏:“火车赛跑二、教材分析跳跃是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跳跃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按所需的方向,采用一定的形式,用单脚或双脚蹬离地面,使人体腾越到尽可能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运动。跨越式跳高是初中跳跃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学习,可以达到提高弹跳力,增强下肢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课时作业目标及设计思路一、课时作业目标1 .巩固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技术。2 .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尝试、体会跨越式跳高完整的技术动作的协调连贯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3 .鼓励学生不断征服新的高度,体验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功感和跨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坚定勇敢、沉着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等坚强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设计思路通过练习57步助跑,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上所学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动作质量,增强学生下肢肌肉力量,提高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定沉着、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同时,辅助以立卧撑、仰卧“两头起”这两项练习,增强学生上下肢和腰腹部肌肉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作业类型口单元作业2J课时作业口假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口当堂训练13课后复习(仅限于课后复习)题目序号题目类型完成时间难度来源1技能类1015分钟原创2体能类810分钟原创3体能类58分钟原创题号作业内容对应学习水平及设计意图1练习57步助跑,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1.动作方法:从侧面沿直线助跑,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约成30°60。,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米,步数在6-8步,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o助跑应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旋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积极、迅速蹬地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58次/组,共做24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2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3 .本节课是学习与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第四次课,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技术。本次体育课后作业的安排,旨在:一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提高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动作质量;二是让学生能协调连贯地独立完成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4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良品质。2立卧撑动作方法:站立姿态,将腰部弯曲,后将臀部向后方移动,蹲下直到双手到达地面,做一个俯卧撑后将腿收回,做一个深蹲动作的姿态,站起成直立的姿态(这个可以选择跳或不跳),接着重复上面的动作,如此依次进行练习。要求: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020个/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 .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增强学生上下肢、腰腹力量,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3仰卧“两头起”1.动作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垫上,头部略微抬高,双腿水平伸直,但不接触地面,双臂向头上方伸直,身体成水平的“一”字型。练习时,抬起双臂并向前伸出,肩部也随之离开地面,同时双腿向上抬起,双手触摸小腿为完成一次,如此依次进行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做到因人而异,1020个/组,共做35组。注意事项:动作的正确规范,协调连贯;练习认真,做到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1.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2 .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促进学生身体均衡发展。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4 .运动之后做好整理活动。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 .练习五七步助跑,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2 .立卧撑3 .仰卧“两头起”优秀:助跑稳定而有节奏,起跳时机佳、效果好,腾空过杆轻松,落地缓冲稳,能跳过较高的高度。良好:助跑较稳定而有节奏,起跳时机、效果较好,腾空过杆较轻松,落地缓冲较稳,能跳过一般的高度。及格:助跑连贯性一般,能跳起来跨过较低的横杆,摆腿、起跳动作不充分,动作连贯性一般,落地缓冲的稳定性不高。待进步:助跑不稳定,节奏感差,摆动腿易踢杆,没有腾空动作,缺乏自信,被动学习,完整动作不能完成。自评口互评习师评备注:(1)题目难度:用星级表示(容易、较容易、难度适中、较难、很难)(.(2)题目来源:分为引用、改编、原创三类。跨越式跳高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跳高技术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是重点技术,是难点技术。在练习过程中,要注2、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是o3、跨越式跳高助跑是从一侧助跑,助跑的角度,一般跑O4、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距横杆垂直点的外侧厘米左右。5、在跳高比赛中,每一高度每人有次试跳机会。答案:(1)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助跑与起跳助跑与起跳衔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2)侧面直线(3)摆动腿30o45°610步(4)30(5)3二、简答题1、如何测量、确定跨越式跳高的助跑步点?2、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有哪些?答案:1、测量、确定跨越式跳高助跑步点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反向助跑法。方法:从起跳点开始,按自己助跑步数,向助跑反方向跑,最后一步的落脚点就是助跑的起点。反复练习,确定适合自己的助跑步点。二是走步测量法。走的步数与跑的步数之间关系,可参照这个公式来计算。即:走的步数=跑的步数X22。以6步助跑为例一一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要从起跳点向助跑反方向自然走10步,第10步的落脚点就可为助跑的起点。助跑起点初步确定后,应反复试跑几次调整,同时为了使助跑步点更加稳定和准确,可在助跑的倒数第三、三步处放一检查标记。2、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有:(1)单足交替或连续向前跨跳;(2)连续深蹲、蛙跳、立定三级跳或多级跳;(3)全蹲跳和半蹲跳综合练习;(4)行进中做跳跑步、双足向斜前方跳跃或单足左右交叉跨步跳前进的练习;(5)原地直膝向上连续跳;(B)双脚连续跳越体操凳或栏架;)原地跳起,双手先后迅速触摸左右两个高悬物:(8)连续跳起单手或双手摸篮圈或篮板;(9)各种方式的跳绳练习,等。三、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收集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制作一份跳高比赛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手抄简报并在班上展示。看哪一位同学手抄简报摘抄的最详尽?四、对应学习水平与设计意图:题目序号题目类型完成时间难度来源1填空题5分钟原创2简答题15分钟原创3拓展题30分钟原创(1)题目难度:用星级表示(容易、较容易、难度适中、较难、很难)。(2)题目来源:分为引用、改编、原创三类。(一)、对应学习水平1、填空题的内容属于基础性课后作业,共五题,均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经常讲的,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完成质量较高,符合作业质量要求。2、简答题的内容同样属于基础性课后作业。8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完成质量良好,符合作业质量要求。3、课后拓展题的作业内容主要面向学有余力且对跳高运动有极高的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只有少数体育与健康素养高的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完成质量较低,未达到课后作业的目的。(二)、设计意图1、填空题和简答题的作业内容旨在:巩固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运动知识理论指导运动实践。2、课后拓展题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主动去查阅、收集跳高比赛的竞赛规则,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勤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