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3:世界近现代史(九下第1-2单元)知识回顾.docx
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3:世界近现代史(九下第12单元)知识回顾世界近代史(九下第1-2单元)知识回顾【学习目标】1、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2、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3、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础知识】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点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温馨提示】拉丁美洲的国家并非全部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当时的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知识拓展】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1)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的支持;领导者个人的才能;策略的正确;各个地区的联合斗争和互相支援。(2)历史意义: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争。考点二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俄国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和目的:18世纪初,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3、领导:彼得一世4、内容:(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文教: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5)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5、改革的作用或影响:(1)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C(3)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战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影响(意义):(1)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鲜主义的道路。(2)局限性:农民为赎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变相的掠夺,当农奴获得自由时已被剥夺的一干二净)。【难点突破】思维导学一一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点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一)美国内战(即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南北方在经济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和不可调和的矛盾)2、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4、概况1)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2)转折: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3)结束: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5.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6、南北战争的影响:经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考点四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内忧: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患: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入侵,是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2.时间:1868年起。(武装倒墓为明治政府改革铺平了道路)3、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4、措施:(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5、性质:自上而下的好阶级性质改革6、明治维新的意义(评价):积极:(1)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考点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20世纪初2 .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展。3 .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4 .特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5、主要成就:(1)电的运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等。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O(2)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3)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至;10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4)飞机:美国的莱赞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飞机。(5)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7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社会进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妇女地位提高;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时候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加速城市化进程。(2)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难点突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考点六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近代科技文化)(一)科学家牛顿国籍英国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就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影响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达尔文国籍英国成就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影响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二)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地位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所处时代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典作品人间喜剧小说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历史价值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列夫托尔斯泰地位俄国伟大的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作品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历史价值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在小说中一方面深刻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音乐美术大师贝多芬身份18世纪德国的天才作曲家特色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梵高国籍fc乂地位近代杰出画家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美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点剖析】考点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2l1.(2021河南洛阳市九年级期末)随着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的增长,新形式的外国统治开始形成,到1824年,拉丁美洲共有10家英国的商业公司在运营,有3000名英国人在这里工作,出入拉丁美洲的水路运输主要由英国的船只负责。由此可知拉美国家A.真正获得了民族的独立B.独立道路仍任重而道远C.与英国成为坚实的盟友D.已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随着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的增长,英国的商业公司在运营,有3000名英国人在这里工作,出入拉丁美洲的水路运输主要由英国的船只负责。”由此可知,拉丁美洲实际上已经被英国所管辖,被英国殖民统治者。所以拉丁美洲还没独立,还需要继续努力。B正确;AC排除;“已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Bo考点二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俄国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一例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俄国1861年改革之后,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改革后,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土地,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独立,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从本质上说明A.1861年改革是一场失败的改革B. 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C. 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盘剥D.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可见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为获得土地而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C正确;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说是一场失败的改革,A排除;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这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对农民而言,具有欺骗性、掠夺性,没有反映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排除。故选C。考点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例3.(2021河南周口市九年级期末)与此同时,美国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而南方则宣称这是一个灾难性措施。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拓展B.黑奴贸易的出现C.南北战争的爆发D.美国领土的扩张【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可知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北方工商业资本主义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南方种植园主要求降低关税,换取英国的廉价产品,而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A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黑奴贸易的出现或美国领土的扩张,BD排除;南北战争的爆发是题干中所述美国“陷于分裂”的影响,而非原因,C排除。故选A。考点四明治维新dj例4.(2021广东深圳市九年级期末)“7世纪的口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隋唐时期中国文明,日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追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上述材料说明A.大化改新是日本被动学习隋唐文化的结果B.明治维新是日本严重民族危机催化的产物C.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D.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发展的转折【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7世纪的日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隋唐时期中国文明,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追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反映了日本拒绝大化改新,其民族仍可生存;而19世纪的日本不想灭亡的话就得接受西方的“文明制度”,可知这次事件危机日本的民族危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美国侵入日本,日本遭受民族。为了挽救内忧外患,日本意识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先进,学习西方发动了明治维新。B正确;A排除;“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题干材料不能体现,C排除;“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口本发展的转折”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表达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日本的影响,D排除;故选B。考点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jJ例5.5.(2021安徽九年级期末)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答案】C【详解】考查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思路:“1883年、伦敦、肺结核大量发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故C符合题意;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o考点六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近代科技文化)例6.(2021河南洛阳市九年级期末)为了解释天空和地球上的运动物体的行为,他假设了一个神秘的力量一地球引力。他认为地球引力按照一种荒谬而令人欣慰的简单数学方程在空间发挥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他”的科学发现A.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B.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C.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D.为电动机的发明创造了理论基础【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为了解释天空和地球上的运动物体的行为,他假设了一个神秘的力量一地球引力。”“在空间发挥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知反映的是万有引力定律。结合课本所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A正确;由题干材料,可确定“他”是牛顿,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BC排除;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动机的发明创造了理论基础。D排除;故选A。【真题演练】1. (2021年广西中考真题)为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位重要领导人的功绩,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共和国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位领导人是A.圣雄甘地B.玻利瓦尔C.扎格鲁尔D.卡德纳斯【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符合题意;圣雄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排除;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C排除;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D排除。故选择Bc2. (2021年辽宁抚顺本溪铁岭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图片:章西女王图片:玻利瓦尔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A.B.C.D.【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因此应该选用的资料是,A项符合题意;而图片:玻利瓦尔和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 (2020年山东潍坊)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A.建立中央集权B.发展本国资本主义C.兴办手工工场D.开启近代化的进程【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路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富国强兵,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选项D符合题意。建立中央集权与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不符,A排除;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与1861年改革相关,B排除;兴办手工工场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故选D。5.(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奴隶制一定会产生一种不幸的影响,但又希望通过取得奴隶主同意而不是消灭他们的方式,为全面解放奴隶做好准备。这反映出杰斐逊A.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保守与妥协B.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主张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隶D,对奴隶制的危害认识不足【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希望通过取得奴隶主同意而不是消灭他们的方式,为全面解放奴隶做好准备。”可知,杰斐逊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奴隶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因此,不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奴隶制问题。因此,材料反映出杰斐逊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保守与妥协,故A项正确;废除奴隶制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问题,而不是宣扬人人平等思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杰斐逊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奴隶制问题,排除C项;从题干”杰斐逊认为奴隶制一定会产生一种不幸的影响”可知,他认识到了奴隶制的危害,排除D项。故选A项。7. (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关于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废除了农奴制度8. 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C.美、俄、日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详解】19世纪60年代的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分别是指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三者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D正确;美国内战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不是农奴制度,A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为首的农奴主阶级领导的,日本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以及主张学习西方的中下级武士领导完成的,B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得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18世纪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是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C排除。故选D。9. (2021年广西梧州中考真题)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内燃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内燃机以石油作为燃料,因此推动了石油产量的猛增,B正确;蒸汽机的改进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了煤的大量开采,A排除;现代炸药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是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C排除;飞机是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之一,D排除。故选B。10. (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了机器的应用,推动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这说明科技进步是引起社会变化、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故选C;材料反映的机器导致社会变革,并没有反映科学研究与技术突破的关系,故排除A;1900年男女平等基本实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1900年西方资本主义统治着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法不符合当时世界的情况,故排除D。11. (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项目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34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8.14.6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12A.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C.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故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A正确;图表未显示殖民地信息且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很快,实力增强,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了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而美国和德国在新兴工业上的赶超与侵蚀造成了英国工业实力下降,故C错误;法国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作为甚少,而其他许多国家则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使经济迅速发展,故D错误。综上故选A。12. (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伦敦市场1907年5月2日的物价变化情况当天就传到了纽约。这是由于发明了A.飞机B.电报C.轮船D.网络【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的“190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伦敦市场1907年5月2日的物价变化情况当天就传到了纽约是由于发明了电报。故B符合题意;飞机、轮船属于交通工具,其传播消息速度不如电报快,排除AC;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190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未开始,排除D。故选B。13.(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1831年,达尔文随船(见图)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小猎犬号”帆船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答案】D【详解】“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指生物进化论,材料说明达尔文这次航行为其提出进化论积累了素材,故选D;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排除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排除B;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交通领域的成就是汽车和飞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5. (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真题)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一一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A.战争与和平B.复活C.夜间的咖啡馆D.英雄交响曲【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音乐充满想象力和激情,他在1804年完成的英雄交响曲是其代表作,是为拿破仑所写的,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选D;AB都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排除;C是一幅油画,排除。16. (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主题学习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宅地法)规定,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公民,从1863年6月1日起,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从国有土地中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1)材料一中的文献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材料二战争是在克里米亚(克里木)半岛上进行的,不过,俄国被打败了,不得不接受耻辱的巴黎条约实际上,克里来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材料三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便是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学习主题。【答案】(1)美国内战(南北战争)(2)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农奴制下俄国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制约着俄国的经济发展。(3)理由:日本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答出某项具体措施的影响也可酌情给分)(4)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国、美国、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详解】(1)美国独立战争中,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据材料“宅地法”可知是美国的南北战争。(2)俄国农奴制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依据材料“克里来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可得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农奴制下俄国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以及农奴制严重制约着俄国的经济发展。(3)依据材料三“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便是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和所学可知,日本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4)依据材料中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可得出材料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过关检测】2. (2021河北唐山市九年级期末)“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数日。章西陷落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发生于19世纪的拉美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起义的共同点是A.抗击的都是英国殖民者B.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C.都以封建王公为领导D.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答案】D【详解】由题干中的“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数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璃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因此它们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所以D项符合题意;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了是英国殖民者,而拉美独立战争不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印度民族大起义未赢得独立的国家,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以封建王公为领导,而拉美独立运动则不是,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3. (2021湖北孝感市九年级期末)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AlexanderII”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根据材料“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的文明开化,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4. (2019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中学初三期中)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他通过引进西方文明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错误,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没有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故选C。5. (2021河南周口市九年级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620000人。材料能够说明的“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A.推动了俄国的人口增长B.实现了俄国旧政体的变革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工厂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C正确;题干不是说俄国人口增长,而是因废除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劳动者,A排除;解放农奴并不意味着俄国政体的改变,改革仍留下大量封建残余,B排除;俄国此次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提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推翻自己的统治,D排除。故选C。6. (2021河南信阳市九年级期末)美国南北战争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材料中的“障碍”与“条件”应是A.封建专制和统一市场B.奴隶制度和自由劳动力C.农奴制和资本D.英国殖民统治和原料【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南北战争中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奴隶成为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也没有农奴制,排除AC;D与材料无关,排除。7. (2021山东临沂市九年级期末)“美国内战可能把说英语的美国变成各怀鬼胎、相互争雄的多个小共和国,结果反而出现了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统一的大民族国家,自由和民主成了它的政治原则,并且在经济制度上热衷于发展私营企业。”上述史料说明美国内战的意义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剪胡须C.使英语成为通用语言D.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发展道路【答案】A【详解】由题干中的“结果反而出现了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统一的大民族国家,自由和民主成了它的政治原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实现南北政治体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统一,所以A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无法体现使英语成为通用语言的信息,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发展道路,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9. (2021河北唐山市九年级期末)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H本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出现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题干描述反映了日本政府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以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选项B符合题意;明治维新并没有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