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docx
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目录(一)自然灾害类1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2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23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34 .地震应急预案65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7(二)社会安全类1 .反恐防暴应急预案122 .校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4(三)事故灾难类1 .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应急预案162 .大型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应急预案183 .坠落事故应急预案224 .水、电、煤、气、油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45 .停电应急预案266 .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安全预案277 .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18 .恶劣天气下交通安全应急预案349 .学生非正常离校出走应急预案3610 .特种教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0n.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4212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预案4613 .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414 .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预案5515 .课后托管安全应急预案5716 .安全疏散演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917 .工程建设安全应急预案62(四)公共卫生类1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42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673 .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应急预案69(五)其他类1.信访工作应急预案712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743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764 .意识形态安全应急预案79(一)自然灾害类防自然灾害(汛台、地震、气象等)事件应急预案(I)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2)根据事故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3)学校广播(或现场老师)指挥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4)安全小组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抽调抢险队伍、物资,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5)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7)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8)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为切实做好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安全,根据市教育体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一、成立突发情况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阚组长:*成员:*、二、突发情况的处置:学校领导和当日值班人员要在职在位,遇到或预知暴风雨、雪天气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置。1、学校领导或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迅速到达现场,组织抢险和救助工作。2、各年级主任要加强教师出勤管理,及时了解教师出勤情况,及时汇总情况通知教导处调课并报告教导;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出勤考查,及时了解学生迟到、未到校的情况及原因,告知家长后并及时汇总情况报告教导。3、如在下午预知有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教导处赵主任应立即请示校长是否停课或提前放学,并通知班主任放学前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交通、溺水、摔伤等伤害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应在放学前巡视教室,要求值日生关好门窗,切掉微机、电视、饮水机等一切电源,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4、政教处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清扫校园内、周边道路的积雪(或排除积水),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及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保证师生的活动及人身安全,防止摔伤等事件发生。三、有关要求:1、总务处要严把供暖时间,确定负责人,负责每天定时到教室巡查,了解取暖情况并做好巡查记录,尤其是针对突然降温天气,要及时检查,做好记录。2、恶劣天气停止上体育课,班主任要通知学生在暴风雨、雪后或大雪清除后一个半小时内不得进入运动场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3、雪天,要求学生不得把冰雪带入教室,以防摔伤。4、每一位员工均有提醒、保护学生的义务。若清晨雪积校园,第一节没有课的教师要主动到楼前、楼后清扫道路,确保师生安全。本预案由*市*学校组织实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学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保证教学有序进行,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规范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行为,针对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采取科学合理有效对策,降低突发事件对我校造成的不利影响和伤害,制定本应急预案。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三、工作原则(I)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各班主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校成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校对重污染天气处置工作。在市教体局指导下,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体制。四、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年级主任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校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教体局请示报告。五、应急处置建立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工作,由单志勇同志负责,做到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及时报告信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1、预警信息接收收到上级发布的相应预警后,应立即电话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按领导要求开展工作。校内采取手机短信、广播、网络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公布空气预警信息。2、应急预防措施(1) m级预警(重度污染、黄色预警)措施:经预测,未来72小时后,本市将连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20IW全市平均AQl指数五300),或收到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本市将连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及时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方式接受上级发布的预警信息,指导师生做好空气污染防治和应急保护基本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减少户外运动。(2) II级预警(严重污染、橙色预警)措施:经预测,未来72小时后,本县将连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天气(300全县平均AQl指数V500),或收到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本县将连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天气。在采取HI级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做好应急相应的准备工作。提醒广大师生在室内上课,停止体育课和户外活动。(3) I级预警(极度污染、红色预警)措施:经预测,未来24小时后,本市将连续3天出现极重污染天气(全市平均AQl指数2500),或收到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本市将出现极重污染天气(全市平均AQl指数2500)。在采取11级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提醒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应该留在室内,特别是儿童、老人和病人要避免体力消耗。六、工作要求(1)在市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3)接到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后,各教师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由学校逐级上报。(4)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大家了解空气污染的分级以及防护措施,保持镇静,听从指挥;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5)防止重污染天气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社会稳定。七、重污染天气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措施响应分级: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空气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m级(空气重度污染)、11级(空气严重污染)、I级(空气极重污染)。重污染天气发生后,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校的应急工作,并根据预告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1) In级(空气重度污染)响应措施:指导学生在上学途中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户外活动。(2) II级(空气严重污染)响应措施:指导学生在上学途中做好防护措施;停止体育课和其他户外活动。(3) I级(空气极重污染)响应措施:停课放假,学校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网络教学等方式安排好学生在家的学习。八、应急保障1、信息保障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主要以电话、网络等形式上报,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2、人员保障应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预备队,由李建文、刘丰兵、王辉、单志勇主要负责,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具体情况和指挥部门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3、善后与恢复当接到由市教体局下达的应急终止命令后,立即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补齐因重污染天气而影响的室外课内容或者因停课而影响的正常教学内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对应急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教体局。九、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学校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地震应急预案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2、指挥防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料普知识宣传。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7、出现地震谣传时,校办公室、团委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I,提高师生识别地震真话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8、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9、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一、总则(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学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学校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学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二)主要职责1、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组织制订完善学校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学校防灾检查,督促学校各班级及时处理影响防灾安全的有关问题;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指挥命令;遇重大灾情时统一下达停课、师生转移等命令;指导各班级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灾情调查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学校灾后救助;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职责(1)协调组:会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政策和措施,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检查督促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协调和参与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工作小组涉及防灾的相关工作;全面掌握了解、报告及发布事态发展的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2)巡查组:负责全校各年级的防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总结;指导各班级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3)抢险组: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现场伤患人员的救助工作,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4)后勤组:指导和监督学校危破旧校舍的维修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各类灾害隐患点的观测和处置;指导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助工作,负责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5)调查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学校事故原因;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3、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日常工作职责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查处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等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2)应急救援职责在上级防灾指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快速、有效地组织开展本校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一)灾害分级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I级)、重大灾害(II级)、较大灾害(11I级)、一般灾害(IV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二)预防和预警机制1、有危破旧校舍或地处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地方,学校应当确定预警员,落实预警职责。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3、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师生及社会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三)应急响应1、一般气象灾害(IV级)(1)接到灾情消息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各班级师生传达预报、预警信息。(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2、较大气象灾害(In级)(1)接到灾情警报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学校师生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各年级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段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情、雪灾等情况,及时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落实相关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的地段,要提前做好防御工作。3、重特大气象灾害(I、11级)(1)接到紧急警报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各年级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段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和学校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学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减少损失,避免学校工地事故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学校停课、师生撤离、贵重设备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四、应急保障(一)通信与信息保障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二)应急队伍保障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三)治安保障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四)医疗卫生保障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五、善后工作(一)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要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全校的灾情,及早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二)学校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校园进行大清理。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三)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受灾而失学。(四)抗灾救灾后,学校针对防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以后抗灾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六、附则(一)预案制定与完善本预案由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防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学校或报区给予表彰;对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二)社会安全类反恐防暴应急预案为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恐怖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对非法侵入、暴力突发事件应按下类应急预案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做出适当处置,即时报告上级,并做好记录。一、可能引发校园恐怖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二、预防措施1、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3、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病,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4、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三、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应按下列程序处理:1、报警。如果情况危急可拨打“110”报警电话。发现有非法暴力侵入时,应积极配合有关人员,沉着、冷静,以某些理由稳住对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即时向校方有关部门及校方第一负责人汇报。2、立即报局办公室、综治办和业务科室。可先口头后书面。当犯罪嫌疑人手持凶器作案时,应持各种器械进行自卫,自己或在其它员工配合下,立即拨打“110”紧急报警寻求外援,合力制服歹徒。3、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区级以上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4、当歹徒手持枪械作案时。应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与其周旋,尽最大可能拖延时间,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其挟持人质。在其他人员配合下立即报警,有机会时使用自卫器械,使歹徒就范。5、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校方要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并迅速疏散至安全的地方。6、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还要留意观察犯罪嫌疑人的相貌、口音、衣着、持何种凶器等特征。犯罪嫌疑人驾车逃跑,还要注意观察车号、车型、机动车颜色等。7、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在事件发生后主动配合警方的工作,及时、如实地汇报情况,为警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作好详细记录备案。校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指导思想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内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公、烟台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发生在*学校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三、组织领导1、实验小学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等)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责任科室为政教处。2、学校成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协调指挥,包括:人员救护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沟通协调组。要求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3、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第一时间就近送至镇级及以上医院;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其他学生,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要有书面的笔录);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沟通协调组负责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与保险公司的联系等工作。四、预警预防1、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2、采取针对性的预措施(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2)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3)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五、处置流程1、启动预案,由人员救护组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学生就近送往镇级以上医院救治。2、及时通知家长,并向局办公室汇报。3、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包括调查取证等工作。4、发生In级以上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镇政府办公室汇报事故进展及处理情况,在教体局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六、善后处理1、事故处理阶段原则(1)依法调解原则: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接待学生家长,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原则。(2)一次性解决原则: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不解决住房、户口、升学等工作;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的工作(1)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体;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2)给付补偿金。数额小的可支付现金,金额较大的用现金支票支付;不论金额大小,家长均要出具收条。(3)理赔。(4)做好司法诉讼的准备。(5)总结教训I,在师生中开展举一反三的教育,并形成个案资料。转入常态管理后,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为受伤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校()事故灾难类*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应急预案大型文体活动包括运动会、艺术节、校庆、清明祭扫等各项活动,大型文体活动具有规模大、人员多、时间长、任务重等特点,作好大型文体活动安全防范工作,对确保校园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一、组织领导和工作小组职责1、处置大型文体活动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领导小组下分设工作小组(1)应急分队:负责处置打架斗殴、事故拥挤、起哄、吵闹等骚乱行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赶赴现场,在统一指挥下,视情节采取控制肇事者、维护现场秩序、抢救受伤人员等措施。队长:政教处主任队员:保卫科工作人员(2)应急医疗小组:在主席台待命,随时对伤员进行处置,必要时送医院抢救。组长:医务室负责人(翟洪强)组员:医务室人员、值日教师(3)疏导组:分工负责疏导现场人员、观众等,按秩序组织撤离。组长:总务处主任(高秀清)组员:总务处有关人员及各班主任二、措施及方案1、举行大型文体活动,组织者要向学校领导及有关科室申报批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方可进行。2、阶梯教室、体育场等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安全通道及设备应及时维护,发现隐患应及时修复,确保安全可靠,万无一失。3、对安全措施不力,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活动,学校有权提出改变活动计划,紧急情况下责令停止活动。4、学校根据活动情况适时安排保卫人员,周密细致地作好保卫工作。5、政教处负责同志、班主任组织带领师生按指定位置有序入场,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场地,如发生突发事件,根据主席台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带领师生按秩序从就近出口撤离。三、善后处理如在突发事件中发生人员伤亡,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处理善后工作,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的同时,按国家、学校有关规定做好安抚家属及善后工作。*学校大型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加强单位师生员工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员工外出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师生员工在外出活动出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将安全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二、领导小组及职责:1、处置外出活动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领导小组下分设工作小组(1)应急分队:负责处置打架斗殴、事故拥挤、起哄、吵闹等骚乱行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赶赴现场,在统一指挥下,视情节采取控制肇事者、维护现场秩序、抢救受伤人员等措施。队长:政教处主任队员:保卫科工作人员(2)应急医疗小组:在主席台待命,随时对伤员进行处置,必要时送医院抢救。组长:医务室负责人(翟洪强)组员:医务室人员、值日教师(3)疏导组:分工负责疏导现场人员、观众等,按秩序组织撤离。组长:总务处主任(高秀清)组员:总务处有关人员及各班主任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外出活动前周密筹划,详细制定方案,尽量充分考虑到活动路途及目的地的安全因素,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活动前组织全体参加活动人员学习应急预案,提出活动安全及纪律要求。(2)做好事前安全教育工作,准备所需常备药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食物、水源、车辆等采取安全检查。(3)突发事件时,领导小组要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4)突发事件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作好各项善后工作。三、学校举办大型集体外出活动原则:1、就近原则。一般不要超出一天的行程。2、节俭原则。严格控制费用,少去费用较高的旅游景区,多到就近乡村、户外体验大自然。3、环保原则。注意收集大型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垃圾,不要乱写乱画乱扔废弃物品,保护自然环境。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有秩序地排队,清点人数上报,并收拾活动场地上的果皮纸屑,打包放成一堆。4、安全第一原则。事前进行大型活动专项教育,包括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大型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校内外环保教育等。四、突发事件处理程序(一)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带队领导报告。带队领导根据情况作出决定。(二)一般性事故,带队领导可根据情况自行进行解决,并进行记录。重大事故,应立即上报给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开展工作,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三)校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应尽快向公安、医疗、教育、旅游等部门上报,同时增派人员赴现场进行组织抢救。(四)在组织应急抢险过程中,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首位。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五、安全应急具体措施(一)安全常规措施:1、随车队单独配备应急反应车一辆,一名校级领导、一名校医随车。2、所有教师、工作人员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前一天必须检查手机充值状况,确保资费充裕。3、进入大型活动目的地后,由校级领导原地执守,担任总指挥。4、分散自由活动时,要求学生几人一组,不要个别行动。5、每次转移活动地点及活动结束时必须清点人数,一个不能少。(二)因天气因素变更活动处理:1、活动前一天了解天气情况,通知学生做好相应准备。2、发车时遇天气变化,要认真分析趋势和可能,做出延时、变更处理。3、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做好引导、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项。(三)车辆故障处理:1、活动前要求承办方检查车辆车况,车况不良必须更换,否则不得发车。2、中途车辆故障:(1)带队跟车老师及时把故障情况通知校领导和承办方。(2)故障为影响安全的,一律停驶,由承办方紧急调车改乘。3、途中车辆失火,应立即要求司机停车开门,用灭火机扑灭。同时指挥学生不要惊慌,如火势较小,前部学生从前门下,后部学生从后部应急门下;如火势较大,可视情况破窗逃生。下车后,及时组织疏散,一名教师负责清点人数,一名教师负责及时向领导报告情况。如有学生受伤应立即组织抢救。4、车辆换乘时,带队教师维持好学生秩序,严禁下车随意走动,尤其应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四)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1、师生在途中突发疾病、意外伤害,随车带队教师立即联系应急车,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或就近送医院。2、师生在园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带队教师立即联系总指挥,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或送园内医务站诊疗,病情严重的送当地医院急救。(五)学生走失处理:1、允许学生带手机,师生互留电话号码,以便电话联系。2、如发现学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应立即组织就地寻找。3、从学生最后接触的同学入手,了解最后行踪。4、电话通知其它带队教师关注寻找。5、利用广播等形式发布寻人启事。(六)及时得到社会力量的援助1、及时向IlO报警,求助救援。2、如有伤害,及时求助120o*学校*学校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学校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为防患于未然,切实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及时有效地给予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一、领导小组及职责:1、处置外出活动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领导小组下分设工作小组(1)应急分队:负责处置打架斗殴、事故拥挤、起哄、吵闹等骚乱行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赶赴现场,在统一指挥下,视情节采取控制肇事者、维护现场秩序、抢救受伤人员等措施。队长:政教处主任队员:保卫科工作人员(2)应急医疗小组:在主席台待命,随时对伤员进行处置,必要时送医院抢救。组长:医务室负责人(翟洪强)组员:医务室人员、值日教师(3)疏导组:分工负责疏导现场人员、观众等,按秩序组织撤离。组长:总务处主任(高秀清)组员:总务处有关人员及各班主任二、处置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即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第一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并报告求助。(二)在发现意外伤害事故(含突发性疾病)后,第一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告知该学生的班主任,并立即向学校校医和当日行政值班领导报告。三、处置程序:第一步:在发现意外坠落事故后,第一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向该生所在班班主任报告,并向学校校医和学校领导报告,或用担架护送到医务室,校医初步检查,检查伤病员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看有无生命危险,如情况紧急,马上打急救电话120。若出现心脏骤停,应首先采取现场急救措施,目击者和身边的人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报告校医和班主任,尽早打急救电话120。警戒小组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第二步:在送至医院途中,班主任或陪同者与伤病员家长取得联系,通知家长及时到达医院。第三步:学校相关人员协助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告校长。第四步:在明确责任人的基础上,班主任及时告知责任学生的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协商处理治疗事宜。第五步:紧急救治工作结束后,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现场师生了解情况,查明事发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笔录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以便责任认定,进行相关处理。第六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学生和家长及时慰问,稳定情绪,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同时督促责任学生家长采取积极的态度,相互沟通,处理好善后事宜。第七步:积极协助家长,做好投保学生的保险赔付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组织教师对受伤学生进行补课。*学校水、电、煤、气、油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