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土地经济学 复习参考题.docx

    • 资源ID:7102881       资源大小:116.9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经济学 复习参考题.docx

    土地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主张的是(c)»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2 .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C)而讲的。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俗语中包含了人们对土地(八)的认识A、陆地上的水面是陆地的附属物B、土地位置是变化的C、土地不稳定D、河流经常泛滥4 .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D)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D、面积有限性5 .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八)o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6 .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B)o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7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为基础的。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8 .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B)A、面积有限性B、供给的稀缺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9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八)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10 .“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说明土地(B)A、肥力总是不断提高B、功能具有永久性C、不会污染D、污染不必治理I1.”有土斯有财”,说明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土地的(C)功能A、经济B、资金C、财产D、资源12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馈我物。”是基于土地具有(B):A、养育功能B、承载功能C、资源功能D、财产功能13 .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14 .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土壤质地D、地貌特征15 .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B)A、质地B、所有权性质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16 .土地经济学成为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C)三A、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17 .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C)。A、自然一历史综合体B、自然一地理综合体C、自然一经济综合体D、自然一政治综合体二、多项选择题1 .从土地包括的空间范闱角度提出的土地概念有(ABCD):A、土壤B、地球的纯陆地部分C、地球的陆地及其水面D、地球表面E、地球上的自然资源2 .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DE)oA、岩石B、矿藏C、土壤D、水文E、大气3 .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D).,A、自然特性B、稀缺特性C、使用特性D、经济特性E、历史特性4 .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A、功能的永久性B、面积的有限C、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质量的差异性E、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5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ABCD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E、供给稀缺性6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ABCDE)oA、供给的稀性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E、利用后果的社会性7 .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ACD)A、承载功能B、利用功能C、养育功能D、资源功能E、非生物功能8 .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ABCDE)(.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E、平原9 .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ACD)(.A、粘土B、黑土C、壤土D、沙土E、红土10 .按土地所有权性质可以把土地分为(ABE)oA、私有的B、国有的C、外商独资的D、公共所有的E、集体所有的I1.农用土地包括(ABCD)oA、耕地B、同地C、林地D、草地E、水域12.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A、土地资源利用B、土地财产制度C、土地资产流转D、土地收益分配E、土地规划13.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A、抽象思维法B、系统分析法C、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E、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填空题1) 土地是由地球定高度和深度的、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2)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的。自然特性3)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_、_、_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4) 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一、_»自然特性、经济特性5)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_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 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三承载功能、养育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财产和资产功能7)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_O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8)按土壤质地可以把土地分为一、一、J粘土、壤土、沙土9)按土地所有权性质可以把土地分为_、_私有的、国有的、集体所有的10)农用土地包括_、_、_耕地、园地、林地、草地1D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_、_、_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12)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土地利用中的_、_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13)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及土地利用中一的关系的科学。人与土地、人与人四、名词解释1)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机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一经济综合体。2) 土地特性3) 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是研究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4) 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各经济部门中分配和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与计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区位利用、土地规模经济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归结起来所研究的是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5) 土地财产制度:是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它所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6) 土地资产流转:是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收益分配问题,具体包括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形成的价格、以土地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标的物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一一土地税收等。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但它所涉及的仅是土地资产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五、名词辨析1. .土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反映,是土地所固有的,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在对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在人类诞生以前尚未对土地进行利用时,这些特性并不存在。2. 土地与国土: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自然-经济综合体。国土是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针对某一个国家主权而言,涵义比土地广泛。3. 土地与土壤:六、简答题1、什么是土地?土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是什么?2、土地与国土、土壤有何区别?3、土地具有哪些功能?研究土地分类对合理利用土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七、论述题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是什么?要点:1)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2)土地经济学是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如政治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市场价格学及法学等一系列学科。3)对土地经济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方法(抽象思维方法)(2)全面系统分析的方法(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土地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特点第2章土地产权与土地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产权的核心是(八)o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C、地上权D、土地收益权2)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B)eA、永佃制B、两权分离C、两权合一D、租赁制3)香港地区的土地属于(B)所有A、香港居民B、国家C、私人D、集体E、特区政府4)香港土地使用制度中主要是实行(八)A、土地租用制B、出让制C、转让制D、出售制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科斯定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E)A、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如何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B、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相同的资源配置:C、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D、因存在交易费用,不同权利界定和分配,会带来相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E、因存在交易费用,不同权利界定和分配,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2)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B)A、集体所有制B、全民所有制C、私有制D、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3)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包括(ABCDE)A、土地使用权B、土地所有权C、地上权D、土地发展权E、地役权4)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不包括(AB)A、土地所有权出让B、土地所有权转让C、土地使用权出让D、土地使用权出租5)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包括(ABCD)A、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B、土地所有权的全面性C、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D、土地所有权的社会性6)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是(ABCDE)A、城市市区的土地:B、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C、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D、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E、国营农场7)属于农村所有的土地是(ABC)A、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C、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土地8)现阶段中国土地所有权的特点(ABCD)A、主体的特定性B、交易的限制性C、权属的高度稳定性D、与使用权的相对独立性9)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ABC)A、农用地使用权B、宅基地使用权C、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10)土地使用权的特性(ABCDE)A、派生性和独立性B、直接支配性C、可转让性D、有限期性E、可继承可转移性11)土地抵押权的特征(ABC)A、优先受偿性B、附属性C、不可分性12)地上权的特点(ABCD)A、标的物是他人的土地,不因为地上物的灭失而丧失:B、是以保有建筑物、工作物为目的的他物权C、地上权有长久存续性D、具有可继承性和可转让性13)地役权主要包括(ABCDE):A、建筑支持权B、采光权C、眺望权D、取水权E、道路通行权14)地役权的特点(ABCDE):A、地役权的成立以需役地和供役地的存在为必要条件B、是从物权,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让与C、可有偿设立,也可无偿设立D、不可分割为两个以上的权利,也不得使其一部分灭失E需役地分割时,地役权就分割后各部分的利益而存在;供役地分割时,地役权仍就分割后的各部分而存在三、填空题1)在现实世界,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是,财产权的明确是很困难的,交易成本也为零。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难的。不存在的、不可能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同样,土地的所有制决定着土地制度的基本性质。3) 土地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主体是土地所有者,客体是土地。4) 土地所有权属于法权制度,反映上层建筑方面的关系:土地所有制属于钮制度,反映经济基础方面的关系。四、名词解释1)科斯定理(CoaSe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C)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日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2)外部性: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5)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Iity):也称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是指资源分配的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6)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7) 土地所有权:简称地权,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圉内自由使用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8) 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表现形式。狭义:在传统物权范畴内,使用权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仅是所有权的一项权能。指包括在土地所有权之内,与土地占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并列的一种权能。广义:目前实行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制度中的土地使用权是广义的使用权,是指独立于土地所有权之外的含有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的集合。9)集体土地使用权:指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者依法或合同规定,享有使用土地并取得收益权,负有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义务。10)地上权是以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设立建筑物、其他工作物或营造竹木为目的而使用的土地权利。ID地役权指因自己所有或使用的土地受环境所限而必须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受便利的土地称为需役地,给予他方便利的土地称供役地。12) 土地发展权:也称土地开发权,是发展土地的权利,是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具体来说,就是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之权,如农用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城市建设用地改变现状用途及利用强度的权利。13) 土地制度:狭义:指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土地法权制度。广义:指与土地所有、使用、管理及利用技术等有关的一切制度14) ±地经济制度:指人们在定的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关系以及国家与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经济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基本规则。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是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15) 土地法权制度: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法权体现,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6)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主要解决土地归属问题17) 土地使用制:是人们在使用土地中形成的制度性经济关系,是土地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占有、使用并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形式。五、简答题D如何理解土地产权的排他性?答:土地产权的排他性是指土地产权主体对土地产权客体的垄断性。土地产权的某特定权利只能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一旦被确定,就会阻止别的主体进入该特定权利的领域。我国土地公有,但不能否认土地产权的排他性。公有产权是一个整体概念,它作为一个整体,是排斥任何个人成员侵占公有产权的。因此,我国公有土地产权内部要特别注意阻止个人“化公为私二公有产权的排他性还表现在外部,即不同的公有主体之间、公有主体与私有主体之间具有排他性。只要存在着多元产权主体(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产权主体),不同主体间的物质利益是不同的,这种利益上的分立就是相互间的排他性。2)简要对比地上权与地役权答:两者同属用益物权。1、地上权是因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国家或集体土地的权利;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权利。2、产生的原因不同:地上权因土地划拨、乡村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而产生:地役权则是基于供役地的存在,一般是设定地役权的合同,也有根据遗嘱的单独行为的。3、消灭事由不同,地上权是基于年限的规定;地役权则是由于土地灭失,(目的事实不能、抛弃、)存续期间届满或其他预定事项的发生。4、权力不同,地上权可以进行转让、抵押、出租等权利处分:地役权仅具有使用和为附属行为的权利5、义务不同,地役权人在供役地上建设的设施可供供役地人使用。地上权人则无此义务。第3章土地分区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区位论的创立者是(D)A、杜能B、韦伯C、廖什D、克里斯泰勒2)区位理论学说,产生于(C)A、19世纪30-40年代B、18世纪2O3O年代C、19世纪20-30年代D、20世纪20-30年代3)区位理论学说,产生标志是(B)A、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B、杜能的孤立国C、韦伯的工业区位论D、廖什的市场区位论4)读下图,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说法正确的一组是(D)A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啤酒厂B啤酒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炼铝厂C炼铝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啤酒厂D啤酒厂、炼铝厂、D、韦伯D、廖什D、廖什5)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A、马克思B、杜能C、李嘉图6)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八)三A、克里斯塔勒B、韦伯C、杜能7)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A、克里斯塔勒B、韦伯C、杜能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BD)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时土地利用不重要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A、从经济实质上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下列关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A、过分强调了运费、劳动费等少数区位因素的作用B、忽视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经济、自然、国防、技术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C、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企图用寻找力的平衡点的办法来解决工业布局问题D、过分突出了部门布局的研究,而忽视了地区布局的研究E、凡劳动成本高,而地域重量小的工业,其厂址的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4)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与古典区位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具有(BCD)的特点。A、区域B、整体C、动态D、综合E、静态5)下列叙述是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的(ABCD)A、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载体B、城市土地是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C、土地使城市能够发挥承接及转运功能D、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E、土地是城市建设主要财政来源三、填空题1)城市土地属于所有。国家2)农村和城市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以外,属所有。集体3)1909年,韦伯的论工业的区位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4)从经济实质上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在这里,区位级差地租可以解释为土地的区位价格,它与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5)克里斯塔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6)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7)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空间结构理论看作各种区位理论的综合。8)人类活动的空间是土地,因而可以说区位理论就是土地区位利用理论。9)城市土地利用者支付地租能力取决于占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增加的收益。四、名词解释1)区位与区位理论:区位是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2)空间结构理论:是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3)土地区位配置:即依据土地区位利用基本原理和产业政策,在土地空间上布局城乡居民点和各业用地。4)区位地租:指的是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5)农业用地、城市用地、交通用地、旅游业用地6)城市土地:是指城市经济圈中用于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居民消费、城市生态等经济系统组成的多层经济大系统。7)城市土地分区利用:是按照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律对土地有序、合理利用的过程。五、辨析题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六、简答题1)什么是土地区位?区位理论对土地合理利用具有哪些指导作用?2)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农业土地的区位地租。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围绕每一个城市或城市体系,都形成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按照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布局,可以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使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大。3)什么是土地区位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七、论述题D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其城市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各功能区的形成是城市土地区位利用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指导。因此,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是指导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1(1)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想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即圈层说和级差地租埋论认为:距市中心越近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级差地租越高;而不同行业支付地租的能力不同。根据城市内各种不同功能单位支付地租的能力曲线,可以划分出其各自的合理分布范围。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5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a、圈层布局设想b、三维布局设想c、扇形布局设想d、多核心布局设想e、多中心布局设想(2)以成都市的城市规划为例2004年成都市正式启动了新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编,完成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基本确定了成都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战略方向.a、范围:在此次总体规划修编中,城市的规划范围将由以往的三个层次简化为两个层次,即为成都市区(市区)和成都市除市区以外的市域。其中成都市区面积将由以往的598平方公里扩大到3681平方公里,整整扩大6倍,包括中心城区、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双流、温江、郸县。b、布局:,一核”变,三核":变“圈层式,为“扇叶式”。新总体规划制定并积极实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决策,着力建设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将原有的一个“核”变成三个“核”,城市结构将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向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单中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五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郸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的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蛛、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四市四县。c、结果:修编工作完成后,成都市将按最新总体规划发展生产。一方面着力打造6个城市片区中心,拉开城市结构,重点发展南、东、北三个新城:另一方面,今后的I口城区(主要是中心城)将以CBD功能为主,发展写字楼、商务楼等,而原来旧城区的一些行政机关、居住区域将往周边区域拓展,以疏解城市功能,带动新区发展。另外,目前的120多个工业开发区将逐步外迁,并通过整合、合并等形式整合为20多个工业基地。总之,通过新一轮修编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日趋完善,城市结构更加优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4章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B)。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2)最早发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C),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威廉配弟D、杜能3)详细表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的是(D)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威廉配弟D、杜尔阁4)首先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因素对土地报酬影响作用的是(八)A、安德森B、李嘉图C、威廉配弟D、杜能5)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B)A、安德森B、威斯特C、李嘉图D、威廉配弟6)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B)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二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刻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2)土地报酬的形态有(BCD)A、货币形态B、实物形态C、价值形态D、价格形态E、经济形态3)关于土地报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A、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E、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不在“报酬递减”研究之列。三、填空题1)现实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工肥力的变化。2)实物形态有报酬等于产出的实物量与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的比值。3)价值形态报酬等于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与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的比值。4)价格形态报酬等于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与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的比值。四、名词解释1) 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2)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3) 土地肥力: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人们通常所讲的土地肥力实际是指土地的经济肥力,它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4)自然肥力:是自然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自然肥力的高低存在很大差别。(表层土壤所含的植物养分.)5)人工肥力:是指投入土地的劳动、科学技术和资本。6)潜在肥力:指土地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或在农业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7)有效肥力:指土壤中能被作物直接利用,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肥力。8)土地报酬(实质):对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其形态有:实物形态;价值形态:价格形态。9)生产要素:一般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物品和劳务,通常可归纳为土地、劳动、资本及管理四类资源,统称为四大生产要素。10)生产函数:指投入物品或劳动力的数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五、名词辨析1)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粗放经营就是指广种薄收,标志是投入少,单位面积产出低。集约经营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六、简答题1)如何理解"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科学性?P91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中国土地利用有何现实指导意义?P953)我国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1)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应适当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城镇适当集中,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内部,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要向地上空间发展,实行立体作用,在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城市土地利用还应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4)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上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佳报酬。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的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应着重于:(1)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要建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2)在城市内部,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其次,要向地上空间发展,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3)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土地规模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特点的是:(B)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2)土地规模利用目的就是应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八)的阶段以获得土地规模经济。A、报酬递增B、报酬递减C、报酬恒定D、报酬均等E、报酬二、多项选择题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ABCD).A、地区性B、动态性C、层次性D、适应性E、经济性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有(ABCD)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服务体系D、自然因素E、社会制度3)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产出评价指标包括(ABCD)。A、产量B、产值C、净产值D、纯收入E、销售额4)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商品生产评价指标的有(ABC)A、商品量B、商品率C、销售额D、产量E、产值5)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ABE)oA、单位面积产量B、单位面积产值C、商品量D、销售额E、单位面积纯收益6)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ABCDE)oA、劳均年产量B、劳均年产值C、劳均年净产值D、劳均年纯收入E、活劳动利润率7)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的有(ABCDE)oA、资金产出率B、资金利润率C、成本产出率D、成本利润率E、单位产品成本8)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有(CD)A、产量B、产值C、土地肥力D、自然资源利用效率E、单位面积产值9)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有(ABCDE)oA、直观评估法B、分组比较法C、综合评价法D、生产函数分析法E、以上都是10)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中属于生产函数分析法的有(BC).,A、综合评价法B、直接生产函数分析法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析法D、直观评估法E、分组比较法1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E)A、农业经营规模不等于农业土地利用规模,但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利用规模。B、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通过土地规模体现或衡量。C、土地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D、劳动力、资金投入规模取决于土地利用规模的受容力。E、土地利用规模是农业经营规模的标志(衡量指标)。12)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主要有(ABCDE)A、种植业专业户B、家庭农场C、联户农场D、集体农场E、合作农场13)土地规模扩大与规模报酬变化之间的情况有(ABC):A、递增土地规模报酬B、固定土地规模报酬C、递减土地规模报酬D、中等土地规模报酬E、连续土地规模报酬14)集聚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BCDE)A、规模扩大中大数法则的作用。B、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C、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D、消费的多样性E、公共产品的存在15)集聚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有(ABCD)A、交通成本的增加B、城市病C、环境污染D、时间成本的增加E、管理混乱三、填空题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O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2)适应性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产出评价指标的有3),O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商品生产评价指标的有一_、_、_O商品量、4)商品率、销售额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一_、O单位5)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6),劳均年产量、劳均年产值、劳均年净产值、劳均年纯收入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的有一土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经济学 复习参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