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直播带货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及应对策略》11000字(论文)】.docx

    • 资源ID:7100047       资源大小:28.5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直播带货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及应对策略》11000字(论文)】.docx

    直播带货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及应对策略第1章结论-2-1.l研究背景-2-1.2研究意义-2-第2章有关消费者相关辨析-2-2.1 如何定义消费者-2-2.2 消费者应有的意识-3-第3章直播带货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原因-3-3.1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3-3.2 从网购直播平台及商家角度分析-5-3.3 对于主播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定存在缺陷-6-3.4 有关的国家机构监管不到位-7-3.5 现行关于网络直播购物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7-4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如何保护-7-4.1 消费者应明确自己的权利-7-4.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9-4.3 商家与平台应加强社会责任及规制-H-4.4 教育引导从业者自律-12-4.5 国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12-结论-13-参考文献-14-第1章结论“直播带货”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购物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经济新业态。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便民利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通过加强监管、加强平台自我管理、教育引导从业人员自律、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等方式方法,有利于解决“货直播”经济模式存在的短板问题,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1.1 研究背景2015年,直播在我国兴起,并且迅速发展。2016年,淘宝直播与蘑菇街直播启动,预告我国直播电器正式启动,到2019年找过直播电器商已成为电商发展的主流,随着5G商务的快速部署商品信息展示动态化趋势逐渐明朗,直播电商行业将迎来新发展的分红阶段。由于2020年疫病的原因,实体经济下降,直播带商品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且有效的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是消费者,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直观的使用,也能感受到产品的功能、品质等。卖方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订单的运行。交易双方在娱乐的同时可以达到最高的销售目的。因此,商店也纷纷迸入这波涛汹涌之中,争相去做网红带货。但是,虽然做网红是风景,但是背后有很多法律雷区。让播音员们如履薄冰,发生的交易纠纷也让消费者渴望完美的维权途径。1.2 研究意义“直播带货”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模式,在激发消费潜力、便利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道德自律与法律监督相结合,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货直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短板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迸这一新经济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继续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稳定就业等方面的强大作用。第2章有关消费者相关辨析2.1 如何定义消费者现实中存在很多直播带货翻车的现象。例如辛选创始人辛巴假燕窝事件、当红主播李佳琦在直播中给某品牌不粘锅带货时翻车、罗永浩销售非纯羊毛的羊毛衫等。此类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其身心健康。很明显,其中的前提问题是什么是消费者?有学者认为,消费者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由国家以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个体社会成员。W此观点较为合理。人都是消费者,但“人”与“消费者”不能等同,消费者包括一个国家领域的所有自然人,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群体如一个公司是否可以成为消费者?事实上,只要发生消费行为,为生活需要而发生购买购买行为,就是消费者。诸多企业为自家员工订购大量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这些企业的身份就是消费者,而不仅仅指个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了消费者行为,将其界定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此种观点的偏颇之处也在于未包含社会团体、群体成员。消费者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体以及社会成员。2.2 消费者应有的意识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无论是挑选商品前还是购买商品前都应该树立独立严谨的意识。很多网络直播带货的主播以超低价、大幅降价、虚假报高销量的手段吸引消费者盲从消费,所以消费者应提高谨慎意识,辨别商品是否为劣质商品或者残次品,过于多的人购买可能都是商家目己请来的托,消费者应理智判断,不只是贪图小便宜,在购买商品前仔细听清楚主播介绍的商品质量以及优惠方式。不要被主播的知名度所欺骗,主播的知名度不能决定该主播推荐的商品质量,在购买商品时应认准有质量保障或假货保障的商品,不要购买没有许可证以及未经国家批准的商品,此类商品一旦发生纠纷便很难受到法律的保护3。第3章直播带货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原因3.1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3.1.1 消费者维权意识有待加强之所以会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商家肆无忌惮,这对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有莫大影响。当前,主要存在两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许多消费者在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后,他们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不了解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去维权,所以就对此问题置之不理,这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这是第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是难以维权。其中的心理可能是害怕麻烦、流程太复杂。以上两种情形都表明,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这也可能是商家侵权频繁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如果消费者加强自身维权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商家侵权行为,维护消费秩序。3.1.2 消费者客易盲目从众等不当消费行为当下,网络直播的商品可谓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各种商品应有具有。而且网络直播主要由网红、明星担任主播,他们自身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因此,他们宣传推荐的商品一般销量很大,甚至一度达到遭疯抢的地步。消费者中很多人的会根据某种商品的销售量去选择商品,哪种商品销售量大他们就会盲目跟风去购买该商品。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专门为某些明星网红捧场而去购买各种明星推荐的产品,他们并不看重商品的质量、价格、实用性等问题,而且也并非真的需要某种商品。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是青年人,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他们追求的完全是只讲求那种追星和冲动的消费感觉,而不是商品本身。网络直播带货引发的这些消费行为不是正常、合乎理性的消费行为,它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助长不正当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形成和蔓延,同时也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3.1.3“直播带货”中广告侵权涉及到的消费者权益问题“直播带货”算是当下最火爆的电商直播形式,不仅有网红主播和明星的互动参与,而且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也参与到当地产品的推销,甚至中央电视台也录制了“央视boys”直播带货的节目。但是在“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主播行为违反广告法。一些主播为了提高销售量,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直播节目,不择手段的采取各种夸张的宣传方式,夸大直播间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第二,存在违反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有些直播间售卖的产品未获得相关的批准,在直播中违法违禁销售。例如“电子烟”和其他一些“三无”产品,用来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遇到这种情况时,主播是否要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还存在着争议,导致了消费者维权的困境;第三,存在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一些直播平台为了追求粉丝流量,提高平台的影响力,通过虚构成交量、流量造假,甚至通过刷单软件、虚假物流、招募刷手、贩卖个人信息等手段达成目的,不利于市场公平,严重影响到了网络直播营销市场的健康发展。3.1.4在救济层面,消费者维权难度大有关直播带货侵权的问题,虽然消费者明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且知晓可以通过维权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消费者的维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阻碍因素。从管辖角度来看,网络直播带货一旦发生消费者权益的纠纷则涉及区域性跨度往往比较大,消费者和商家、主播、平台通常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这对相关部门的管辖造成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商家的地域进行管辖,由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检察机关提起诉讼;从相关的管理机关来看,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是法定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是法定的组织,在市场监管部门怠于履职、消费者协会不积极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可以对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或者民事公益诉讼。3.2 从网购直播平台及商家角度分析3.2.1 网络直播带货平台的监督力度需要加强网购直播平台是侵权商家的立足之地,也是他们的作案之地,所以对于这些黑心商家的直接管理,就是直播带货平台,其规则是否规范直接影响黑心商家的出现率。但是遇到欺诈消费者事件的直播带货,其网购直播平台一般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直播带货门槛低、监管松散、对此类问题不重视等等。这些致命型的问题迟早都会暴露出来,也就会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那么为什么网购直播平台的监督以及管理如此松散,欺诈消费者事件又层出不穷,但是还是有很多网购直播不重视这个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利益,一般黑心商家愿意向网购直播平台高层支付更多的钱,以金钱的诱惑买通网购直播平台,黑心商家也就有了嚣张法外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相关部门对这些网购直播平台的监督与管理不够严格,力度不足4。3.2.2 商家过度追求个体利益忽视消费者权益除了消费者维权意识有待加强、我国法制仍需健全等因素外,商家过度追求个体利益而忽视消费者权益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为追求自身利益,某些商家在经营过程中罔顾消费者利益,生产出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残次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进一步加剧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某些商家追求个体利益本属正常之事,但某些商家借此机会浑水摸鱼、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以及国民经济秩序。所以,需对此种行为此种行为进行限制,对此类商家予以一定经济惩罚、行政处罚良至是刑法惩罚,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以及其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3.2.3 不够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消费者权益保障无门网络“直播带货”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权益难以维护。从表面上看,“直播带货”模式是以消费者对主播、明星和网络红人的流量的信任而销售商品。实际上,它并没有脱离网络营销的本质,网络营销与传统电视销售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是销售平台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台转型。因此,网络“直播带货”模式需要借鉴传统销售模式的营销服务体系。既要注重商品售前的宣传、销售过程中的引导,又要注重售后服务的问题。这是“直播带货”模式长期生存的方式。但是,现在的“直播带货”模式受到的法律法规的限制有限。在缺乏规章制度约束、市场监管的情况下,多数商家更注重避免售前客户流失,不断开拓新的客户群,而较少关注老客户的满意度或直接放弃老顾客。一些主播基至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假冒伪劣产品后,采取紧急下架,导致各利益相关者在消费者维权的过程中相互推卸责任。这不仅损害了品牌的声誉,也影响了主播的个人形象。3.3 对于主播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定存在缺陷广告法第五十六条仅规定了生产者、发布者、代言人对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承担连带责任。对其他与消费者生命健康无关的产品,除代言人明知是虚假的外,其他情形下不承担连带责任。这导致网络直播带货存在漏洞,只要主播表示对商品存在的问题不知情,消费者又没有确凿证据,主播就可以逃脱法律制裁。3.4 有关的国家机构监管不到位国家相关部门对网购直播平台有着直接影响,但是有很多国家相关部门低效工作、投机取巧。其对直播平台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低,规则模糊,才导致了一些网购直播平台的管理松散甚至知法犯法。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应当全心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所以这种散漫管理与监督对任何人都是不负责的,国家相关监督部门应当严格要求网购直播平台的规则与纪律。但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力工作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实的后盾。3.5 现行关于网络直播购物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我国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网络直播带货行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疏漏。国家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如消费者进行一些大宗交易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相关监管部门有着直接的影响。他可以规范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监督标准,也可以为相关监督部门提供合理权威的依据。法律的不完善,使得所有网络购物直播行为都无法有标准的规范。4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如何保护4.1 消费者应明确自己的权利消费者难免会遇到一些带有欺骗性的商家,所以在这个时候,消费者自身就需要独立自主并且坚定维权的决心。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自身,更是为了健康的网络直播带货的环境。消费者在维权时,不能采取暴力和人身攻击的形式,即违法的形式。他们应该通过正当合理的法律手段对不良商家提起上诉。根据国家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处罚办法,消费者应当正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妥协,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不能让黑心企业越来越嚣张。因此,消费者必须依法维权到底。权利应该被使用。对消费者来说同样如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包括人身安全权与财产安全权。一般来说,如果商家出售假口罩致人损害也就是商家销售不合格商品,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当然,此时,消费者可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选择最有利的责任承担方式。7此外,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有获得赔偿权。如果商家出售假口罩致人损害,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比如假口罩是回收旧口罩再次贩卖的,口罩上有细菌,这些细菌导致购买者患病的,属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可主张侵权损害赔偿。由于消费者在与经营者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此法律规定费者可主张三倍赔款,这极大地鼓励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条件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9作为消费者,应该时刻牢记:法律是最大的“护身符”,依法维权是我们的基本途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如和解、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等方式。UO消费者自身在增强维权意的同时须实事求是,不能以维权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否则也将受到法律的惩罚。4.1.1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倡导理性消费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通过夸张的销售技巧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起消费者的消费冲动和消费欲望,产生“虚假需求”,如“这个很好用!超级好用!”“OMG,买它!买它!买它!”因此,政府和主流媒体应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是理性消费意识。消费者要培养理财观念,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产品,避免盲目跟风。二是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在共享经济的环境下,政府和社会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个人闲置资源的使用,消费者要与时俱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提高精神价值的消费。三是提高审美消费意识。要推动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同步发展,克服消费异化对自己的奴役,努力摆脱消费的虚假幻想,使消费行为成为“有意义、有人性、有创意的体验只有将这三种消费意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播带货”经济的活动主体,其不仅是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网络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国家、社会各方面必须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引导消费者反对以追星、捧网红为目的的盲目、冲动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意识,合理、有序进行相关消费活动,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适度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实现商品价值属性和自身实际需求的高度统一。这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自身由于盲目消费带来的经济费用,减少个人和家庭不必要开支,也可以减少商品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也可以有效维护“直播带货”正常的交易秩序,促进“直播带货”经济有序健康发展。4.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4.2.1 建立提前互相审查机制,全面了解产品信息和主播形象消费者应该打破主播形象与产品质量过分相关的刻板印象。品牌销售商和主播应建立相互审查机制。签订合同时,主播应提前充分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比较、体验和充满信心,杜绝夸大其词、过分宣传产品效果和弄虚作假,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更是维护其自身良好形象,稳定其庞大粉丝群体的重要方式。另外,品牌销售商应提前选择主播,使主播的个人形象贴近产品需求。大部分主播是在某一领域被观众所熟知,其粉丝群体相对比较稳定。选择合适的带货主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销量。厂商应参考主播的信誉度,根据直播平台建立的信用机制和黑名单共享机制,慎重考虑有直播事故或虚假宣传、数据欺诈等不良影响的主播。4.2.2 建立完善的法制监督管理体系,畅通消费者维权之路网络“直播带货”模式的准入门槛低,能带来高额利润,吸引了大批“淘金者”,不少演员、歌手也“跨界”到直播带货行业。面对主播素质参差不齐、大量虚假宣传、明知并销售假冒产品、销售劣质产品等现象,消费者维权难。当务之急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揩涉案主体纳入监管,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颁发网络主播专业资格证书,并通过法律形式招每个主体纳入监管体系,确保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二是监管部门和直播平台要有双重检查。监管部门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质量;直播平台应提高准入门槛,实名注册后建立主播个人信用机制和黑名单共享机制,招数据造假、虚假宣传等不正当行为纳入评价体系,并依法惩处。三是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维权综合化平台。与12315防伪平台类似,它可以受理、处理和反馈、发布网络直播带货中消费者投诉和维权事件,并运用技术手段建立和保障消费者维权的“快速通道”。四是借助网民的力量对直播平台和主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实现全民行动,营造和谐网络直播带货环境。对于相关监督执法部门来说,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针对直播带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和创新监管模式,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直播购物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强化在网络促销活动、网络广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管。另一方面,应根据网络直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商家、直播平台和主播的网络行为,并依法加大惩罚力度。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网络监管,切实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广大消费者真正从“直播带货”经济模式中获益。同时,切实维护网络经济秩序,有效促进“直播带货”的持续健康发展。4.2.3 监管部门应建立线上线下监管新秩序一些不良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查处。监管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监督管理,更是威慑商家的一部分。如果监管部门松懈、效率低下,那些不良商家也会趁机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违法,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具体来讲,政府需大力倡导新的监管秩序的建立,建立线上线下监管新秩序。一方面,我国出台了第一个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专门规范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了网络直播秩序。12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线下销售行为的监管。线下销售行为是建立线上线下监管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畅通投诉渠道,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线上线下监管新秩序。例如:监管部门可以不定期通知直播平台对在线带货主播进行监管,并对在线直播平台提出一定的要求,使网购直播平台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其具有主动监控和管理直播商品的载体力量。相应地,要加大对主播、电商欺骗消费者的处罚力度。同时,宣传欺诈消费行为处罚办法,让不良商家了解其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引起一定的震慑和改进,并对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若知法犯法则要双倍惩罚。424运营层面:加强“平台、主播、监管部门”三方协作网络直播发展至今,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导致该领域主体责任界定不清。同时,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相关审核监督不完善,为各类侵权行为埋下隐患。因此,首先,要加快直播带货的法治建设,优先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部门合作重点整治严重侵权领域。比如,2020年颁布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有助于遏制行业侵权乱象,但未来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更好地发挥法律硬监管的作用;其次,加强网络平台本身的监督规范,建立平台责任的界定,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侵权风险的投诉回应制度,运用内容过滤技术完善内部审查;最后,要加强网络主播行业标准化规范。目前,各直播平台应提高主播的招聘门槛,改变原有的“有账号就可以工作”的招聘标准,建立主播卤前培训制度,结合培训课程提高主播的责任感,守住主播职业底线,提高守法上限,规避侵权风险。今后还应尽快完善网络主播资格审核和行业标准,更好地规范网络主播。总而言之,通过“平台、主播、监管部门”三方合作,可以降低侵权风险进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责任,防止出现界限不清、职权交叉、相互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群众可将主播和厂家的违法乱纪行为向有关部门投诉,由有关部门处理。4.3 商家与平台应加强社会责任及规制4.3.1 商家应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线上直播带货频频翻车时间引发人们思考,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是低价竞争策略、恶性竞争。13商家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之一,未尽到自己的责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事实上,一味以低价竞争并非长久的生存之道。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产品质量以及良好的服务体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才是直播带货茁壮发展的源头。因此,商家需注重消费者权益,并承担其社会责任,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且做好售后服务,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32强化平台自我管理“直播带货”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实条件下,频繁出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信息遭泄露等乱象,各种直播平台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切实履行好自身责任。一方面相关直播平台应建立和不断完善“直播带货”资格审查制度。平台要认真审核合作商家、厂家资质,加强与资质、信誉好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另一方面,平台应不断完善平台信用评价体系。要定期对商家、主播进行评价,对于评价较差或不合格商家和主播要使其及时退出直播平台。同时,平台要做好消费者售后服务和维权等相关后续工作,对于严重侵害消费者权利的商家和主播要及时给与相应惩罚,不断净化平台环境,切实维护各方面正当利益。4.4 教育引导从业者自律当前从事“直播带货”的主播们在受教育程度、法律意识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性,他们一般都只在意自己直播销售量的大小、工资高低等跟自身密切相关的利益问题,而不会在意自己销售商品的真伪和质量的好坏等问题,从而导致大量劣质假冒商品在他们的直播下大卖,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不断强化直播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金融知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增强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直播工作,切实维护平台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主播、平台厂商的法律意识。网络直播带货需要强化主播和平台的法律意识,对主播和平台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严格的要求。平台定期考核直播带货的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得做法律法规禁止的事情。开设网络直播带货的相关讲座,组织相关活动,增强主播和平台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4.5 国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我国颁布了许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解决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有五种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五种方式是否还很完善?我们应该为消费者寻求更方便的解决方案。例如:国家可以搭建一个直播带货的监管平台,所有带货主播必须在平台进行实名认证且要经过严格的验证。检查可以消除一些不良主播及商家。在平台上对商家和主播进行实名认证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监管平台上申请服务。监管平台有专门的客服介入,解决消费者与主播及商家之间的问题。这不仅过滤了不良商家,也方便了消费者解决问题,是两全其美的路径。4.5.1 行政法规的前置为侵权规制提供新的思路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侵权的风险也不断加大。行政法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广泛性,在面对网络直播过程中的突发问题时,可及时有效地处理。行政立法的颁布不仅弥补了版权和隐私权方面的缺陷,而且还带来了新的想法,除了司法系统之外,在防止滥用方面,互联网广播是一个新的内容,“法律的拖延使司法机构能够对各种互联网直播侵犯人权的行为提出质疑,从而使保护人权变得更加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有助于提高犯罪者的积极性。行政立法的迅速性,低成本和负面的外部环境,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违反。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具有“先行登记保存”的权利。如果将这一权力扩大到网络直播带货侵权案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确定案件的相关情况和证据,减少取证和鉴定时间,即使进入诉讼程序后,也能提高办案效率;其次,建立小额案件行政调解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劳动仲裁前置的方式,对数额较小的案件实行先行行政裁决。当事人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这样既可以快速解决小案件,又可以节省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大量的前期侦查工作,节约了司法资源。至于相关的审判机构,则无需设立新的机构。可以通过网络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组建调解机构,集中进行调解或赔偿裁决,把行政法规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结论网购直播平台的健康和完善需要各阶段、各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国家颁布了可以作为后盾的法律规范,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对消费者予以新的保护,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更高效、更有效地管理网络直播购物平台。因此,网购直播平台将有压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管理和监督直播平台、主播、厂商,并将积极解决消费者在网购直播购物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网络直播带货环境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有效、更合法的保护。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直播带货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潜力,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潮。虽然目前直播带货的优势与劣势并存,但从未来发展来看,随着线下实体店家的参与,网络直播带货的队伍会越来越大,直播电商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此基础上,直播带货利益相关者必须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合理引导和加强监管。另外,国家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建立主播资格考核机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营造健康的网络营销环境,进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拓宽消费者维权途径。参考文献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冯飞飞.网络直播的法律问题与规范J1.传媒,2016(20).3何靖,沈蕾.银行竞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调查报告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9(01):72-81.4何宏庆.数字金融的发展困境与创新进路J.甘肃社会科学,2019(01):166-171.5黄忠顺.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研究J.中国法学,2020(01):260-282.6杜前,沙丽.网络经济语境下不正当竞争裁判路径的构建一一基于杭州互联网法院审判实践探索的启示J.中国应用法学,2020(01):84-94.8葛江虬.“知假买假”:基于功能主义的评价标准构建与实践应用川.法学家,2020(01):160-172+196.9王磊.惩罚性赔偿的证明难题及其缓解J,国家检察管学院学报,2020(07):149-152.10肖建国,刘文勇.消费格式合同管辖协议效力研究一一兼论民诉法解释第31条的规定J.北方法学,2019,13(06):59-69.11范卫红,王廷兴.消费者权益再申明:支付方式选择权反思J.大理大学学报,2019,4(11):77-82.12司颖寿.消费者保护视角下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02):71-77.13赵超.大数据“杀熟”的现实困境与规制策略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3(01):34-36.

    注意事项

    本文(【《直播带货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及应对策略》11000字(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