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探究》11000字(论文)】.docx

    • 资源ID:7099251       资源大小:40.3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探究》11000字(论文)】.docx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分析摘要本文运用利率决定理论,并根据大量相关文献,第一步解释利率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为了说明当前的利率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也为下文的利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出铺垫。第二步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从我国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建立市场基础利率体系,到如今一步步减少政策对终端利率的直接干预。然后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所改变的目前的利率体系,详细阐述了三种常见的利率体系。接着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过去遇到的问题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所经历的风险,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遇到的风险,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分析。第三步,阐述利率市场化改革未来可能在那些方面遇到问题,并给出个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些建议。关键词:利率决定理论;存贷款利率管制;政策对利率市场化的直接干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市场基础利率体系;目录1利率决定理论的演变11. 1古典利率理论112流性偏好利率理论11.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22利率市场化的演进及当前市场化利率体系22. 1利率市场化的演进22. 1.1减轻存贷款利率的管制33. 1.2建立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34. 1.3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市场化32. 2我国当前的市场化利率体系4(1)短端政策利率体系4(2)中长端间接融负利率体系4(3)中长端直接融资利率体系43利率市场化改革潜在风险分析53. 1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53.1.1银行业风险加大53.1.2国有企业经吕危机53. 1.3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64. 1.4股票市场新格局63.2市场化利率宏观与微观风险63. 2.1宏观性风险64. 2.2微观性风险74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84.1 发展新型中间业务84.2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分类防范监管84.3 加强货币政策缺口管理方面95. 4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94. 5优化货币信贷调控及监管模式101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货币是商品的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同时利率也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在实际生活中利率的变化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1990年代末,中央人民银行的六次降息,造成了老百姓储蓄观念和行为的很大变化。而存在于资本市场的利率种类数不胜数,他们的种类也是各式各样,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的利率来保证其高效正常的运行。在现代信用经济的价格体系当中,利率处于基础性的位置,其对金融资产,商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其他市场价格都会产生直接会间接的重要影响。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关重要,其能够有效打通政策利率到市场基础利率再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可以帮助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因此了解利率市场化的全部进程和其已经产生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风险,对于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平稳高效推进是至关重要的。1利率决定理论的演变利率决定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我们要了解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内在逻辑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理解利率决定理论就是重要的一步,利率决定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利率理论阶段,流动偏好理论阶段,可贷资金利率理论阶段。1.1 古典利率理论经典的利率理论也被称作“利率的真实”。古典利率学说的基本特征是从物质要素如存款、投资等方面来探讨利率决策,并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化可以实现存款与投资的统一,从而保证整个经济在完全的就业水平上。该学说的主要支持者使庞巴维克、马歇尔、费雪。庞巴维克和其他一些人相信,可以贷款和贷款的钱来自于存款,而存款就是为了将来的消费而放弃当前的支出,但出于费雪所说的人性的不耐烦,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当前的消费,因此,在放弃现有的支出的同时,也需要一些补偿。更高的利息和更多的赔偿,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推迟支出。而对于贷款的需求最主要的就是投资,投资的多少则取决于投资所能获得的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当投资回报率高于贷款的利率,人们才会主动做投资。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储蓄和投资是利率的函数,那么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决定利率,因此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利率是灵活可变的,那么利率就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最后使得投资和储蓄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平衡。1.2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又称为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亦或是货币需求理论。其内容是宁愿持有流动性高的货币Ml也不愿持有有利息但流动性差的债券,货币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均衡利率(名义利率)。该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对古典利率理论提出的尖锐的批评。凯恩斯认为等待或者延期消费本质上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利息收入,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货币持有,并不能带来利息收入,只有将手上的货币转换成债券,丧失一定的流动性,才能获得利息收入,而这部分利息收入本质上是,丧失流动性的报酬,也可以称为流动性的报酬。凯恩斯指出,由于利息收入是失去流动性的一种补偿,因此,利率是一种对流动性的偏爱,也就是不愿意把钱拿出来的程度。凯恩斯把利率看作一种价值,即人们希望用它来持有与当前货币价值相等的财富,利率低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更低,利率高时,人们不愿失去较高的利息收入而选择更高利率的债券收入。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揭示了货币作用于实际经济的途径也就是货币传导机制。1.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虽然改变了古典经济学家只从实物角度考虑利率决定的传统,但是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只把利率单纯的认为是一种货币现象,完全忽视了储蓄投资等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的学生罗伯逊在此之后提出了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放贷的过程,那么就应该从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考虑利率的决定。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以说是将古典利率理论和流行性偏好理论的综合。虽然可贷资金利率相较于前两种利率更加全面,但是它的分析角度和流动性偏好理论一样,仍然只是均衡,依旧存在其局限性。2利率市场化的演进及当前市场化利率体系我国利率化市场改革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发布在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正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也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同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部署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任务。从该决定的提出到今天已经整整过去/29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过去的过程中,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绩。总体上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平稳顺利的,但是过程中仍然遭遇了一系列的风险。使得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需要进行下去。1.1 利率市场化的演进2(X)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有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该政策对之后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做出了纲领性的阐述。此后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九大报告都提出了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我们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1.1.1 减轻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从1996年起,中央银行间同业拆息、公债、公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逐步放宽,对国内外汇放款、大笔外汇贷款等进行了改革。2004年,央行加大了贷款利率的上浮,其中,商业、城镇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提高了1.7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也提高了一倍。中国央行在2013年公布了只有最高限额的存款利率。2015年10月对存贷款利率管制政策的放松基本完成。1.1.2 建立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市场基准利率在我国的利率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是一切利率的根,他为金融市场的其他利率提供定价参考系。2006年中国参考国际经验,试点启动报价制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也就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该基准的建立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市场化基准的参照系,使得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可以被更好的监管,更加的透明。2013年10月,贷款基础利率1.PR几种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2019年8月我国1.PR改革推动“两轨变一轨”。提高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1.PR取代了贷款基准利率在金融机构的地位,使得我国长期存在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两轨变一轨,至此我国基本形成了以ShibOr,1.PR,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完整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2.1.3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利率主要适用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要在我国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仅仅放开利率管制是不足以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从国际经验角度出发,实现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公开市场操作模式,另一个是利率走廊模式。201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依次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英文简称S1.F),中期借贷便利(英文简称M1.F),抵押补充贷款工具(英文简称PS1.)和一系列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了央行政策利率市场化的传导。2015年10月,我国彻底结束利率管制时代,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一步。公开操作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要有强大到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能力。二是要有完善的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并且种类齐全,规模较大。三是要有其他政策工具配合。这三点至关重要。利率走廊模式的含义是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他相较于公开操作3模式,对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要求稍微要低一些,同时它的适用范围相较于公开市场模式要大得多。这种模式在除了美国外的其他发达国家中都取得了成功。我国在实际选择中,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我国的利率走廊上下限雏形初步形成,这也为我国实行利率走廊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立和完善了以准备金利率为下限,S1.F利率为上限的利率走廊,使得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联动性进一步加强。1.2 我国当前的市场化利率体系(1)短端政策利率体系短端政策利率体系是指从回购利率到存款类金额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再到货币市场利率。公开市场操作(OMo)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货币工具。7天逆回购利率是主要的短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2020年2月,央行将七天逆回购利率由此前的2.5%下调至2.4%;2020年3月央行进一步将其下调至2.2%。直到2022年的1月17日,央行再从此前的2,2%下调至2.1%。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是重要的短端市场基础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中枢上下波动,兼顾政策利率的导向性赫尔市场资金面变化的灵活性。同时人民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利率走廊调控模式,避免短期利率波动过大,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正常稳定运行。该模式促进了我国短期市场基础利率在合理区间围绕政策利率中枢的自主波动。总的来看,以央行逆回购利率为代表的短端政策利率指引能够通过市场基础利率变化最后很好的体现到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上。(2)中长端间接融资利率体系中长端间接融资利率体系是指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再到信贷市场利率。2014年9月,人民银行设立中期借贷便利对于符合条件的即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M1.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对市场中长期利率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性作用,从2019年开始,人民银行每月月中开展一次M1.F操作,凭借着相对固定的节奏开展这项操作,可以大大提高透明度。2022年1月。日,一年期M1.F利率从2.95%下调至2.85%。2019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PR形成机制,这对中长端利率体系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中长端直接融资利率体系中长端直接融资利率体系是指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到国债收益率再到债券市场利率。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直接融资规模38.9万亿,是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这直接反映了直接融资成本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代表间接融资成本的信贷市场利率重要性可以相比较,中国人民银行通过M1.F投放中期基础货币,以此来改变中期和长期资金供需的格局,可以直接影响到中长期的国债收益率。从1999年开始,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开始第一次编制,到今天为止已经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有多个机构编制发布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例如:中央结算公司,外汇交易中心,彭博等等。在众多收益率曲线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最为常用,其参考价值也更加具有代表意义。央行的货币政策依靠着M1.F利率到国债收益率再到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快速性和高时效性使得其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起到了作用。其传导机制如下图。3利率市场化改革潜在风险分析3.1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利率机制是一种僵化的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权力高度集中,央行对利率的调控能力很有限,只有很少的利率波动性,而且政府干预的力度更大。第二个问题是,这两个定价制度存在着错位。短时多长,市场上的资金供需信息和各个层次都有差别,很难按照现实情况转换成资金紧缺程度。第三个问题是,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水平还不高,市场信息还不能充分地反映出来,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评价还没有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其次,我国财政预算的软性制约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着隐性的财政补助、商业银行长期受金融监管、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资金来源、不良贷款等问题。三是基准利率的设置不规范,再贴现的数量和金额很少,很难通过再贴现率来影响基准利率,而银行间拆借利率没有真正反映出资金供求情况,失去反映功能。3.1.l银行业风险加大通过对国内外诸多经验的总结,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率市场化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国目前存在着一种较为稳定的存款利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和政府干预,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各家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都会选择提高存款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银行的利差,从而使公司的财政状况变得更加糟糕。在此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往往会因无法吸纳足够的资金,无法获得优质的贷款,从而被迫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贷款。信贷风险一旦发生,将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危机。同时,大型商业银行也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并最终导致银行业整体的金融危机。回3.1.2国有企业经营危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企由于其自身的政府背景,可以从国家获得大量的高质量资源和银行贷款。然而,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国企实行的“兜底”政策,一大批国企的管理效率低下、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口益突出。这些国企中的一部分已濒临破产。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逐渐变得更加透明,这些国企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低利率贷款。而商业银行也会选择更好的项目和公司,以确保自身的运营和利润。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能看见大批国企的破产。这也给我们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U'3.1.3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利率是我国物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将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执行。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其十八大报告中表示,“基于市场需求和需求,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进行调控,而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自主定价,从而实现最优配置。”因此,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市场化利率过渡的必然趋势。3.1.4股票市场新格局利率市场化已经纠正了以往的歪曲利率,而且个人的借贷渠道也变得更为平等。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也会促使股市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股市的影响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地产行业,其融资需求较大。高负债率板块将是获利显著的一方。仅就房地产业而言,将会进一步加剧泡沫。因此,其它行业也受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冲击。这会让股市陷入一个新的局面。3.2市场化利率宏观与微观风险利率市场化目前看来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可以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宏观性风险,二是微观性风险。3.2.1宏观性风险宏观性风险可分为两方面,分别是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以及政策性风险阶段性风险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第一点是利率市场化会增加资本市场的风险,我们将利率的管制放松后,利率变动的波动会变大,从而会导致资金的流通速度会加快,资金流动的幅度也会变大,这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冲击。一旦利率水平升高,外国的短期资本将会流入我国,从而金融市场会变得更加不稳定,传导到货币市场,将会引起资金的供应在增加,最终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就会受到干扰。第二个原因是,会让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而银行也会通过上调利率来吸引存款,从而降低银行的中间利润。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优质的贷款项目往往会对高收益的项目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被银行所青睐,最终导致信贷危机,最终导致银行破产。这是世界各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众多实例。而银行业与金融紧密相连,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三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反向选择,尽管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进行了合理的定价,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项目无法获得贷款,因为这些项目的风险很大,银行估计不会发放贷款。同时,高利率也会对反向选择产生更大的冲击,而资金需求方则更倾向于追求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者,从而限制了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者。这将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阶段性的风险可以被视为系统性的风险。3其次是持久性风险,即利率风险,只要继续实行利率市场化,这种风险就会一直存在。利率风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收益曲线、基差、再定价、四种期权风险。四大风险中,最大的是再估价,而再估价也是最普遍的。基差风险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增加,当基准利率发生变动的时候,金融产品的利率也会随之改变,会给银行的盈利带来风险。而收益曲线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收益曲线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他会对银行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期权风险则来自于银行内外业务的隐藏选择权带来的风险。政策风险是在利率双轨制下存在的,它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正规金融市场中,由于对利率的控制,使得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波动幅度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无限放大。而且,如此难以控制的市场利率,将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不仅会阻碍货币政策的传导,而且还会增加其传导机制,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点,将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增加金融风险。在利率双轨制的作用下,商业银行倾向于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具有更强的竞争和安全保障的大公司和国企。而中小企业的信贷也因此受阻。这些公司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阴影银行身上,向它们提供融资。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实际利率的下降,大量的资本流向了市场,从而导致了影子的快速扩张。虽然降低了宏观调控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利率市场化,但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二个层面是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我国的利率双轨制,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金融,在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是最好的。而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资本,又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使得其传导机制更为复杂,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3. 2.2微观性风险微观性凤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另一个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是从以下方面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常常提到的问题,小微企业因为资金实力弱,资金链更易断的问题,导致其在资本市场上更难以得到融资,即便是获得融资,那也同样会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小微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由于之前长期积累的观念,目前小微企业仍处于相当的困境。而资金方也就是商业银行,出于利益仍会选择更有保证的大型企业,这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分化。最终导致寡头公司的出现,以及经济市场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必会给中小型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巨大冲击,而中小型银行为了生存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项目,这就将风险间接转移到了老百姓的身上,虽然有银行的信用担保,但此时银行的信用已经不是那么可靠。我国的存款保险机制还没有普遍实行,因此老百姓的资产安全在某种程度而言,受到的保证程度是降低的。C4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市场化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足以跟上利率市场化进程,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和利率市场化的不匹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注重利率市场化带给我们的红利,同时也要时刻提放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比如说会造成贫富差距的加大,城乡差距的加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公。同时根据国际的种种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提防利率市场化可能造成的银行破产,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等等问题3.1 发展新型中间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新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减少对利差收入的过分依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优化利润结构。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创新金融服务业务的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理财观念的重视,各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不同的个人理财业务,具体包括理财规划、理财咨询等方面;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采取证券承销、并购重组、融资租赁等形式来大力发展投资业务;可以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是信贷金融中介,如资产证券、担保等;针对银行在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高收益、低风险的咨询和评估服务;加强与手机厂商、网络、电子商务的合作,以此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扩大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类似的电子银行服务。从尽管利率市场化的种种管制都已经放开,但是我国并没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大多数实体企业仍然需要直接的资金支持,用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代表的数量型调控工具还是具有极大的作用,这一点也在实际实践中得到证实。中国央行应当逐步降低对存款准备金的控制,并加强对中小企业、农民的金融支持。中国央行在从控制利率到市场化利率的转变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规划的轨道,加强市场运行的两条平行的思路,最终达到“两条并一”的目标,完善计划轨道时应该注意应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强化贷款基础利率的报价和形成机制。在强化市场轨道时需注意要引导贷款基础利率形成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实现利率形成方式市场化,和利率调控方式市场化的两层目标4. 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分类防范监管从市场基础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发挥着定价锚的功能,主要将市场和政策进行连接。我国要进一步看重市场基础利率的参照作用。当市场基础利率的公允性和认可度更高时,市场基础利率的定价锚作用就更大。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以我国的贷款市场为例,只有十八家银行参与报价,其代表意义并不足够,同时国债衍生品市场的公允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培育。国企监管机构应当始终恪守审慎监管的原则,即便是在经济景气时期,国企的财政状况良好的时候,也不能放松管制,而是要居安思危,不断地对国企进行压力测试,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对高概率、高潜在效应的情形,必须引起国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实行严格的监督指标;对低概率、高潜在效应的情形,监管部门要适度重视,采取监督与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概率、低潜在效应的情形,监管机构应当普遍重视,以监控指标为主;对于低概率、低潜在效应的情形,监管机构可以适度关注,不评价指标,只需在日常运营中予以关注,并予以相应的披露。4.1 加强货币政策缺口管理方面货币政策缺口管理主要是针对资金缺口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并通过对资金和负债进行有效的管理,缓解市场利率波动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为此,有关部门要对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实现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优化,以实现对其风险的控制。有关部门可以采用更保守的缺口管理办法,把对利率敏感的资产与对利率敏感的负债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对利率敏感的缺口为Oo此时,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资产回报率和债务费用率的变化,使得收益大于成本,从而消除了由于利率的波动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在动态过程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达到“零”,因此,政府可以对“缺口”进行积极的监管。4.2 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根据1980年代末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经验,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期间平均每年都有将近两百家银行倒闭,虽然我国具有极高的政策稳定性。但是防范于未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不可或缺的,2021年末的渤海银行倒闭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方面要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源头上,要加大对银行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在尽头上,要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完善金融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策职能,给予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支持。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仅可以给广大老百姓的存款安全带来保证,还能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商业银行的压力,对稳定金融安全体系具有极大的作用。同同时,也要在债务经营方面进行创新,着重于以主动负债来提高其流动性。在资产业务方面,主要包括降低信贷资产总额比例,逐步提高高质量信用资产比例,并进行中短期投资等。在金融机构改革中,中央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各类委托、中介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整体流动性。在开展境外业务时,有实力的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拓展业务领域、拓展机构网络、巩固和拓展业务平台,如中国银行并购新加坡航空公司等。在目标市场,亚太及美国等主要市场开拓;在客户方面,积极开拓“中国跨国企业和出境人群、高端个人等重点客户;在业务方面,积极开拓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全球统-授信、全球现金管理、银团贷款、银行卡、理财、消费信贷、离岸业务等重点产品和业务。4.5优化货币信贷调控及监管模式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时期,由于我们制度的先进,资金的需求业较为旺盛。我们更需要全面的考虑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优化货币信贷调控及监管模式,帮助改革稳步推进是至关重要的。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速一定会慢慢减缓,信贷需求也会出现减弱的情况,而存款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应该循序渐进。针对信贷调控方面,可以将过去以公开市场操作、信用额度管理为主要手段的量化管理转变为以调控为主导的定价调节手段。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加大监管协调工作的力度。使监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完善。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定性助一份力。参考文献1吴静桦,王靖茹,刘建秋,等.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来自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的微观证据J会计研究,2021(4):12.2易宪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J2021(2015-2):1-10.13陆军,黄嘉.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银行利率传导J1.金融研究,2021(4):18.4刘明康,黄嘉,陆军,等.银行利率决定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来自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J.2021(2018-6):4-20.5胡利琴,陈思齐.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影子银行发展及其风险效应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分析视角J.2021(2020-1):34-44.6李小渝,胡建国.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2021(2013-4):54-56.范琳琳.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质量与市场,2020,(05),92-94.8王剑.李锦儿.陈俊良.等.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与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2019(9):38-49.9邹加易.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挑战与机遇研究J时代金融,2016(8)413-415.10张晶,梁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06).11李琼,管步军.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探讨U1.湖湘论坛.2013(01).12黄建锋.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管理M.1999.13李宏瑾,苏乃芳.中国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8(8):42-50.14付舒涵,夏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现状及展望J.现代商业,2016(18):158.15曾志鹏.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9.16肖荃.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分析J.商业文化,2021(2):31-32.17杨辛.浅谈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业务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5(9):1-3,39.18骆昭东.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演进特征、改革阻力与政策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8(05):85.19熊志伟,浅谈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影响J.市场周刊.2022(4),122-124.20王剑,李锦儿,陈俊良等.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与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2019(9)138-49.21KeynesJ.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Jl.Macmillan,1936.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探究》11000字(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