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分析》9000字(论文)】.docx
S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分析摘要金融科技风险是金融企业在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时,由于计算机的故障和缺少有关相应制度作保隙,而引发的工作事故风险。随着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其经营网络几乎覆盖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而收益和风险是相生相伴的,全球化的收益也伴随着全球化的风险,金融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金融企业一旦发生金融科技风险,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后很容易酿成金融危机,危机一旦爆发,不但会为金融体系带来冲击,还可能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作,对宏观经济造成极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打击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为金融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切实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尽可能避免风险危害,就必须构建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对策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2研究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2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理论分析11 .1金融科技的含义12 .2金融科技的风险23 .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现状及问题23.1 新郑农商银行简介23.2 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现状33.2.1银行对软件系统各环节管理不善33.2.2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43.2.3银行金融技术的安全监管技术需加强53. 3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存在的问题53. 3.1科技信息化发展滞后与机构业务高速扩张的矛盾突出54. 3.2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架构模糊65. 3.3金融科技人才力量薄弱76. 案例分析76.1 新郑农商银行郭店镇分行金融业务情况74. 2新郑农商银行郭店镇分行金融科技风险问题91. 2.1信用风险防范方面94. 2.2操作风险防范方面95. 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建议95.1 高度重视,以科技提高金融管理水平95. 2防患未然,将科技风险管理纳入金融风险管理框架105. 3以人为本,积极推进金融信息科技队伍建设10结论11参考文献121 .绪论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科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面临的风险一直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其所面临的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严重性,防范和化解其经营风险的工作一直举步维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突出,极易引发全局性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直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金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够明晰、尚未形成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制度转轨的成本转嫁,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偏差。理论意义上,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在担任农村金融中坚力量时体制不健全,同时在面临风险时规避风险的意识很薄弱,本文通过天山农商银行为例分析得出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面有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的遗留问题、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人才、借款企业中乡镇企业和农户贷款受自然灾害和经济波动影响大等主要问题。并以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加强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分散集中风险、优化贷款结构、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加强信贷文化建设。这样可以帮助其更健康的发展,能够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建立新农村的步伐。现实意义上,商业银行风险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很雄厚的农民基础,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各种制度的健全显得尤为重要。本题通过剖析天山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表现,对天山农商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相应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在严密的风险控制下,不断的提高经营水平和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高同行业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且帮助农村的经济发展,并能够为其他的农商银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理论分析2.1 金融科技的含义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经济、金融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在科技力量的主导下,互联网和通讯设施的广泛使用为金融市场的投资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极大地便利了国际间的资金往来和金融交易活动。因此,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为服务平台进行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线上支付,线上资金筹集以及线上理财等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整个金融活动的开展、进行和完成均应以互联网为依托,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资源配置更加方便、快捷、透明、有效。2. 2金融科技的风险金融计算机风险是指金融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而计算机本身(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和涉及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制度缺乏有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潜在的或已发生的风险。所谓科技风险是指,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人类的意识活动而研发的科学技术,最终偏离了人们科技促进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预想轨道,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紊乱和资产损失等一系列不利于经济金融发展的后果科技对金融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分析科技风险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科技风险在金融领域具体表现为资产定价失误、科技超越理性,以及网络传染性科技在金融发展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先进的科技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可以提高金融活动效率。但是,对科技使用不当或是使用过度,就会使得源于科技的风险通过各种金融活动传导至金融发展的各个环节。3.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现状及问题3.1 新郑农商银行简介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28日在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马文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业务等。自2011年12月开业以来,新郑农商银行董事长马文明带领全体员工坚持“支持三农、扶优小微”的市场定位,不断提高小微企业服务能力,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在全行范围内积极稳妥推进全面管理系统和价值绩效评价系统,强力开展存款、资产双超亿冲刺活动,大力推进“金融服务进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逆势而上,开拓了新局面,取得了新进展。截至2014年底,新郑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08亿元,增幅达47乐资产规模在全省农信系统名列前茅。新郑农商银行的交通区位优势,改革发展历程,人才+科技和文化+服务的两硬两软的机制模式,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用人理念,信贷产品的管理及新郑农商银行奋进向上的企业文化。3.2 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现状3. 2.1银行对软件系统各环节管理不善因为新郑农商银行部门没有认真核查商户的行业准入资质,或者由于很多商户成心用虚假信息交去审核,导致很多本应没有资质的商户乱入行业,而且不少发卡部门重视市场的扩展,不重视后继的维持保护工作。金融企业在做软件开发时,考虑业务因素较多,而忽视了保密和风险防范措施,认为应用软件只要符合现行柜台业务,借贷保持平衡,数据汇总合计无误就可使用,结果在推广使用后,由于缺少防范风险的准备,使得风险隐患频频出现。签约新的商户的时候有后劲不足的疲软情况,在全力签约新商户,努力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忽略了给本行商户带来优良服务保障和高效监控核查的职责,没有遵照公司签约商户巡查体系,不能加强定时或不定时的监察,还有部分人员去执行监察也单单是走马观花,收效不高,露出后劲不足的疲软状况。而银行的软件系统监管问题,都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这涉及到创新、竞争力与监管之间的协调。虽然从一开始就对网络银行实施较为严格的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但却可能产生另外两个问题: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它可能会降低国内银行的竞争力,导致银行业的衰落。保持我们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太早或太严格的规则都有可能抑制这种创新,并会逐渐适应未来的发展。图1软件系统各环节管理3. 2.2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技术风险(网络、设备、系统、安全)I直接风险J非技术风险(自然灾害、环境、误操作、人为破坏、病毒攻击、制度缺陷等),银行.ITJ风险I.C传统业务风险(八大风险)I间接风险隐性风险(浪费等)I图2信息科技风险类型计算机实体的物理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目前,省市地行计算机机房设置标准较好。而基层行处及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设备安装环境较差,安全威胁较大。一是无专用机房,无专用电源或地线;二是工作间未装空调,夏天设备运行温度过高;三是UPS电源挂接其它电器设备,所有这些都对电子化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目前,仍有一些银行的主要领导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日常安全管理远远不能适应业务开展的需要,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一是基层行处计算机管理工作薄弱,大多数县支行只配备了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并且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定编不统一,有的定在会计科,有的定在办公室。定在会计科的兼记账务或清算员,定在办公室的兼打字员或收发员,致使计算机专业人员不能专心致志地投人到计算机应用管理及软件维护中去,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有的县行至今还没有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已3.2.3银行金融技术的安全监管技术需加强由于银行金融技术的安全监管技术落后,有关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管理不力。一些营业网点在计算机应用中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分级授权原则,系统管理员、主管操作员的口令掌握在记账员一人手中,甚至超级用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口令也掌握在记账操作员手中,他们可以违章打开数据库,修改其中的数据,一方面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产生威胁,另一方面也为个别素质差的记账操作人员提供了用计算机作案的条件,基层网点业务人员素质跟不上高速发展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对银行推出的硬件设备以及金融电子化产品和服务功能不熟悉,因使用不当而引发工作效率不高乃至造成系统故障,损坏现代银行形象。3.3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存在的问题3.3.1科技信息化发展滞后与机构业务高速扩张的矛盾突出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逐步成为十分具有地方特色、致力于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保障的一股的新兴力量。但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信息化建设过于体赖发起行,自身信息科技管理水平滞后,信息科技风险隐患众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工作水平受其自身特点影响十分有限,对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的支撑作用体现的还不够明显,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难度比较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自主运营模式下的上述两家村镇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刚开发投入使用不久,需要经常进行业务调整和补丁更新升级,其中村镇银行就出现过汇款方未划账但收款方已到账、存取款无法上折等核心业务系统初期设计缺陷,新郑农商银行的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展(如图3),而业务所匹配的金融信息技术却没有在更新,造成科技信息化发展滞后与机构业务高速扩张的矛盾突出山。250000图3新郑农商银行金融业务情况截止2015年底,新郑农商银行的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累计发行产品数量为186792只,募集资金54.41亿元,其中开放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含各开放期内的申购)35.55亿元,占总募集资金金额的72.9%0现阶段新郑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涵盖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电话银行及自助机具管理、POS机具收单等业务。新业务在研发的初期是以规避风险为首要原则,业务上线前首先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避风险。但随着近些年来业务发展的迅速提高和技术革新的快速发展,在前期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渐的与风险管理不同步的显现也初见端倪。起初有些业务上线只是单纯为了扩大行业规模、评级检查、资质认证等要求进而照搬其他银行,借鉴模仿而来,这些业务的发展既有局限性又有被动性,但是为了更好地顺应业务发展需求,就必须要将这些不成熟的业务进行合理化发展。3.3.2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架构模糊新郑农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发展意识淡薄,村镇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目前关注点仍立足利润、收息、不良贷款等传统经济效益指标,对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潜能重视不足,出于降低成本等考虑,银行往往依靠外包服务商的服务支持来解决系统建设和管理等问题。这将产生银行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外包服务商泄露信息安全或是侵犯银行系统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外部技术支持者无法完全理解银行的业务需求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系统及服务。银行大量使用终端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各类操作系统。设备及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对银行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而任何设备和系统都可能存在漏洞,至今尚无绝对安全的防火墙可以保证不受外界侵袭。因此任何操作故障、系统漏洞等都可能造成信息外泄或是被攻击。决策层决策机制缺位,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的能力明显不足。如一些村镇未建立信息科技委员会,信息科技业务持续性规划中对高级管理层的相关职责未予明确,高级管理层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的基本手段、必备条件和能力欠缺,对业务经营涉及信息科技风险的风险分布、风险类型、风险程度和监管要求了解不够。同时,部分高管人员信息科技风险理论和管理技术等专业知识不足,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发展需要。3 .3.3金融科技人才力量薄弱银行业务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带来了银行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科技风险,这就要求银行的信息科技工作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信息科技水平,同时还要对银行业务的开展、流程十分熟悉。村镇银行一方面受制于地域很难能够聘请到专业的信息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这种稀有的复合型人才也特别炙手可热,实力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在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村镇银行科技人员配备不足。新郑农商银行各家村镇银行整体科技人员不足,信息科技的专兼职人员配置普遍仅为人,信息科技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成为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隐患的罪魁祸首。村镇银行即使能力建立起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框架及相关流程制度,但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各类制度的执行不能落到实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机制形同虚设。同时信息科技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和约束机构不够,这都成为了信息科技风险诱发的导火索。4 .案例分析4.1 新郑农商银行郭店镇分行金融业务情况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郭店村镇银行定位于服务郭店经济,服务郭店三农、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借鉴应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已有的经营管理制度,结合郭店地域特征,因地制宜的开展业务,丰富了郭店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为推动郭店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郭店村镇银行资产负债情况,截止到2015年6月末,郭店村镇银行资产总额为8537.72万元,比年初增加5853.1万元;负债总额7211.2万元,比年初增加5441.74万元;所有者权益11326.52万元,比年初增加411.36万元。各项存款余额7248.02万元,较年初增加1207.58万元。其中对公存款2625.57万元,储蓄存款24622.45万元。各项收支及利润情况,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36.66万元,其收入构成为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前两者,所占比重分别为96.11%和3.67%;营业支出1788.51万元,支出所占比重由大到小分别为业务及管理费用、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现账面利润548.15万元,净利润412.8万元,利润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此外,郭店村镇银行的存贷比为143.24%,流动性比例为52.52%,资本充足率为22.25%,不良贷款率为0,贷款拨备率维持在2.5%的水平,基本符合监管部门所要求的监管指标。以上这些数据显示,虽然郭店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经营成绩中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它正在自身发展的轨道上不断进步,积极探索与稳健发展。表12013-2015年郭店镇分行金融业务利润情况财务指标201320152015基期绝对值(万元)营业收入165.42169.44154.6210677.30减:营业成本165.71175.52164.777261.59营业税金及附加181.52149.94159.0269.38销售费用262.62289.44212.511083.95管理费用140.87139.91135.311220.19财务费用-542.89-769.75-1114.224.43资产减值损失182.40681.46617.6630.63力口:投资收益4.5519.761.4276.52营业利润83.9521.9631.381083.65力口:营业外收入803.05410.09298.5126.85减:营业外支出1325.06206.17227.2623.66利润总额74.7027.5433.721086.85减:所得税费用144.74106.21110.14153.26净利润63.2014.6221.17933.59资料来源:新郑农商银行郭店镇分行金融业务数据整理所得4.2新郑农商银行郭店镇分行金融科技风险问题4.2.1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郭店村镇银行实行了各种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局限性,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联保贷款方式的推行可以使不良贷款率降低。然而,在这种方式下,若要取得贷款需要有还款条件、信誉状况较佳的人员、企业或个体做联保,对于不能找到这样联保户的贷款者,就不能冒风险对其办理贷款业务。对贷款的管理力度不够,郭店村镇银行对拓展农户和小微企业始终保持着积极性,但在贷款后的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到位,缺乏与贷款客户的有效沟通,对贷款户的资信状况、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反馈,加大了信用风险。同时,由于缺乏沟通,贷款户不能及时了解村镇银行的优惠政策,使得与客户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减少,对郭店村镇银行的信贷工作造成不利影响。4. 2.2操作风险防范方面郭店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其发起行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地点在县域城市,更多的营业网点设在农村,且其业务系统依托的是兴业银行,缺乏独立的信息系统及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就在信息技术层面加大了操作风险。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软硬件设施的不完备也会使操作风险增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风险把控能力相对较弱。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金融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缺乏,他们对风险管控认识的实质与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体会,很容易出现操作上的风险。5.新郑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与防范建议5.1 高度重视,以科技提高金融管理水平金融企业自身开发的软件要注意采取可靠的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在柜台应用系统中,重要交易和操作要实行分段分人控制,并且要通过系统的硬性要求,使用户密码定期更换。同时长远、科学合理规划信息科技发展,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要避免重科技支持轻科技投入、重业务发展轻风险防控等问题,防止对村镇银行长远发展形成约束性短板,并在信息科技方面建章立制,制定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指导意见,强化执行力建设,从准入环节对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建设及风险管理进行把控,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治理水平。落实责任,强调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董事会、高管层承担起信息科技管理职责,提高高管人员信息科技治理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履职能力。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应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管理作用,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管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5. 2防患未然,将科技风险管理纳入金融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现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分离与制衡。建立或明确专门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部门,厘清信息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职责定位,实现机构设置上的有效分离。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助业务部门及信息科技部门严格执行。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完善信息系统风险审计制度,配备适量的合格人员进行信息系统风险审计。确保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包括明确的各方分工和责任、详细的系统软硬件关键信息、明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流程、全面的应急场景覆盖、清楚的系统重建步骤等信息。信息系统应急要与业务应急结合。信息系统应急不应只局限于科技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应与信息科技部门共同负责具体落实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要提高应急演练中各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的参与度,改变信息系统应急演练仅为技术性、功能性验证的局面,通过演练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资源的完备性及应急人员的适应性,并通过对应急预案的改进,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5. 3以人为本,积极推进金融信息科技队伍建设中小银行机构应保持合理的信息科技人员数量,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教学方式入手做好现有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有计划引进有效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信息科技人才的选拨、任用机制,提高员工信息科技应用的业务水平和对各项信息科技风险的防范深度,从而也能提升系统的最大化应用。督促新改制农商行通过自行培养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人员培养,尽快打造一支合格的科技队伍。同时督促机构加大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精通信息科技风险人员的培养力度,切实将信息科技三道防线落到实处。根据接触系统密级选择适当人选;严格非工作人员上岗操作;对于技术人员要根据表现、工作态度、技术水平等进行定期考察,人员调动时要办理有关资料的移交,对相关的业务系统要更改密码。针对软件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业务操作人员,分别建立一套职责明确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职责清楚,互相监督。结论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大大推进了金融发展的速度,由于人们在研发和使用科技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了科技风险,进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活动,因而在对科技风险的现状问题上提出了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以科技驱动业务发展并提升管理水平,部门防患未然,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最后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信息科技队伍建设,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银行的发展。由于笔者的才疏学浅以及时间的紧迫,对金融理财公开数据匮乏的遗憾,以及寻找风险度量资料的艰难,笔者作为一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学生,深感责任重大,期望更多学者投入对银行理财业务以及风险规范的进一步研究,也是笔者未来研究的重点文中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参考文献1李丽丽.浅析农村信用社金融科技风险防范D.江西财经大学,2015.2,陈涤非.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问题研究U1.社会科学,2014(04).3母赛花.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5(6).4叶艳.浅谈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控制J.财政金融,2015(5).5褚保金,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5(04).6李虹.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5(07).7冯潇涓.基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关键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3(04):43-44.罗乐忠.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南方金融,2013(04):49-52.9伍敏.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完善途径解析N.企业导报,2014(03).10金媛媛.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J.科技创业月刊,2014(03).11伊玲娜,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J,经济导刊,2015(01).12宋慧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内外比较J.观察研究,2014(9):27-29.13AnthonyM.Santomero,.''CommercialBankRiskManagement:anAnalysisoftheProcess'*.TheWhartonschooluniversityOfPennsylvania,February,J2014(09):pp.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