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docx

    • 资源ID:7094435       资源大小:10.8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docx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李镇西老师成名作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主要有3部分内容:浅谈总印象;细谈深体会;再谈向未来。一、浅谈总印象初看这本书,封面设计并不出彩,案例内容又似乎比较久远,让我对这本书并没抱太大期待。然而在看的过程中,我也跟很多读者所反馈的那样,满怀感动、热泪盈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查有梁曾经评价到:“我为一位教师的爱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自然流下了热泪。像爱心与教育这样高水平的“实例教育学”,真是太少了!”查有梁先生评价中所提到的“实例教育学“,也正是我读完的最大感受。1998年,40岁的李镇西在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一文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历程,这位在当时还少为人知的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将自己多年来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案例总结成书。1999年,这本书荣获全国教育类各大奖项,超出李镇西的预料。直到24年后的今天,一位刚从教一年的年轻教师,在读到这本书时,仍然能热泪盈眶,从中获益匪浅。它不仅有爱的洗礼,还告诉了我们教育的艺术与方法,我们也会有跟作者同样的经历,我们的学生也会遇到这些成长的困惑,需要我们点拨。可以说它就像一本教材,值得我们标记重点,反复学习和实践。二、细谈深体会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常在哲学中讲,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李镇西老师在这本书中用了一个词“自我教育”,加深了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下通过一处案例进行阐述。在面对后进生万同的转化时,作者提出“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他是如何做的呢?第一,要求“后进学生”在一个早晨就根绝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同时强调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第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对集体中某个或某些“后进学生”施予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第三,作者也强调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可以说,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三、再谈向未来20多年前,李镇西不断探索追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今天的我们,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面向未来,如何去做?本书给了我三点启迪。第一,多读书、读好书。在普通而短暂的一生中,我们的经历有限,思想认知水平有限,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虚心汲取他人的智慧,突破自我局限,拓宽自己的视野格局。通览全书,李镇西在教师生涯早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原著,并完整通读了论语、孟子、庄子、外国教育史、人格心理学导论等等,他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时也多次给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教师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想让我们的孩子站的更高,走的更远,作为他们的教师,就让我们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将更多的好书带给他们,让他们有能力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第二,尝试去理解我们的学生,向他们学习。作者在书中提到,当我们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他们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我想起在高一学年结束时,曾在班里让同学们总结这一年你最深刻的一件事,有位同学竟然分享了我在6月1日网课期间,给他们作业批改的评语:“成年人往往会羡慕青年人的日子,但学生时期其实也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不仅来自于长期学习的体力压力,也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于失败的焦虑恐惧、来自于同龄人的竞争压力、来自于父母亲朋期待的压力。所以每一个敢于追梦勇于追梦的年轻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矛盾,都会有压力。但是我们在十五六岁时所积累的知识,所拥有的成功体验,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我们抵御未来漫长人生的寒意,冲破层层阻碍,最终实现自我。”她说6月1号那天,还有其他同学将这段话发在了QQ空间里。我后来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段话可以触动孩子们。学生们不是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他们的内心世界值得我们去关注,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另一方面,他们又能为教师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价值,李镇西老师就非常善于向学生学习,这本书正是他与学生们共同创作。第三,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感觉到李镇西老师有着对教育行业的十分热爱,他是在享受这个过程。道路很远,方法很多,但如果没有一个高远的信念做引领、一个强大的动力做支撑,我们的路恐怕就会越走越荒芜。而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教师生涯当成一番事业来用心营造,在这三尺讲台上,乐于探索,孜孜不倦,我们就会度过幸福的一生、有价值的一生!最后,教育是有关人的职业,分享一句话给大家:“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祝各位老师都能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成就自己之后帮助更多的人!

    注意事项

    本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