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U型梁结构技术标准.doc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XXX-201X轨道交通U型梁结构技术标准TechnicalCodeforStructuresofChongQingRailTransitU-beam(征求意见稿)201X-XX-X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轨道交通U型梁结构技术标准TechnicalCodeforStructuresofChongQingRailTransitU-beam(征求意见稿)DBJ50T-×××-201×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1X年XX月XX日201X重庆前言本标准是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1460号)的要求,本标准编制组全体编制人员在深入总结和分析我国轨道交通钢轮钢轨U型梁设计和施工建设经验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多次反复论证和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材料、荷载与刚度、一般规定、结构设计与构造、施工原材料要求、模板工程、钢筋工程、预应力工程、混凝土工程、验收等。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莉杨秀仁张宏杰陈松朱君卿陈智文王承勋王响付铁军艾小军吴建忠张宇川陈德超项丽琳黄建靖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23基本规定53.1 一般规定53.2 桥面布置53.3 桥梁设备系统接口53.4 附属设施64材料74.1 混凝土74.2 钢筋74.3 钢材84.4 其他95荷载与刚度105.1 荷载分类105.2 荷载取值105.3 荷载组合135.4 刚度146结构设计与构造156.1 一般规定156.2 结构设计166.3 构造要求187施工原材料要求207.1 一般规定207.2 具体规定228模板工程258.1 一般规定258.2 模板精度控制258.3 模板质量检验269钢筋工程281.1 钢筋制作281.2 钢筋检验2910 预应力工程3110.1 预施应力3110.2 预应力检验3111 混凝土工程3411.1 混凝土浇筑工艺3411.2 混凝土浇筑检验3511.3 混凝土养护3612验收3712.1 U型梁验收3712.2 U型梁质量检查37本标准用词说明40引用标准名录41附:条文说明43Content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2.1 Terms22.2 Symbol23 Basicrequirements53.1 GeneralRequirements53.2 BridgeDeckArrangement53.3 InterfacesofBridgesandEquipmentSystems53.4 AncillaryFacilities64 Materials74.1 Concretes74.2 SteelReinforcement74.3 StructuralSteels84.4 OtherMaterials95 1.oadsandstiffness105.1 Classificationof1.oads105.2 CharacterValuesof1.oads105.3 1.oadCombinations135.4 Stiffness146 StructuralDesignandStructure156.1 GeneralRequirement156.2 Structural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6.3 Structu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7 ConstructionRawmaterialrequirements207.1 GeneralRequirement207.2 specific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8 Templateengineering错误!未定义书签。8.1 GeneralRequirement错误!未定义书签。8.2 Templateprecisioncontrol错误!未定义书签。8.3 Templatequalityinspection269 reinforcedengineering错误!未定义书签。9.1 reinforcedmade错误!未定义书签。9.2 Reinforcedinsp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10 PrestressEngineering3110.1 Preappliedstress3110.2 Prestressedinspection3111 Concreteengineering错误!未定义书签。11.1 Concretepouringtechnology错误!未定义书签。11.2 Concretepouringinsp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11.3 Concretecuring3612 arrpptanrp错误!未定义书签。12.1 U-beamacceptance错误!未定义书签。12.2 QualityinspectionofU-beam错误!未定义书签。Explainofwordinginthiscode401.istofquotedstandards41additions:explanationofprovisions421总则1.0.1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的需要,使重庆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技术工作符合安全可靠、耐久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U型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1.0.4U型梁结构在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营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满足使用耐久性要求。1.0.5U型梁设计应预留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更换条件,并应满足养护、维修的要求。1.0.6U型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U型梁U-beam全称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由两侧腹板、腹板顶翼缘板和底板组成,底板直接承受轨道交通车辆钢轮钢轨传递的活载作用。2.1.2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edlifetime在一般维护条件下,保证工程正常使用的最低时限。2.1.3 救援列车荷载rescuetrainload运营列车发生故障时,进行救援产生的附加荷载。2.1.4 纵向水平力longitudinalforceduetocontinuousweldedrail由桥梁和无缝线路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水平力。2.1.5 断轨力breakingforceofcontinuousweldedrail无缝线路钢轨突然折断引起桥梁与钢轨间相对位移产生的水平力。2.1.6 后张法post-tensioningmethod先在制梁台座浇筑混凝土,待梁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2.2 符号2.2.1 材料性能有关符号C55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55MPa的混凝土强度等级;Ec混凝土弹性模量;Ep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弹性模量;Es钢筋弹性模量;Gc剪切变形模量;PC混凝土泊松比;储fa一一混凝土轴心抗压、抗拉极限强度;fpk>fik一一预应力钢绞线、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力、fs/普通钢筋抗拉、抗压计算强度;fp、赤,预应力钢绞线抗拉、抗压计算强度;fsv箍筋的抗拉计算强度(kPa);fid一一纵向钢筋抗拉计算强度(kPa)02.2.2 几何参数A钢轨支点纵向间距;B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矩形截面宽度或箱形截面腹板总宽度(m);ho平行于弯矩作用平面的矩形或箱形截面的有效高度(m);W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m3);一一腹板或矩形箱体的塑性抵抗矩(it?);Wtf翼缘板的塑性抵抗矩(m3);组合截面顶(底)板的塑性抵抗矩(m3)hU型梁高度(m);t腹板厚(m);t2底板厚(m);v纯扭计算中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m?);A”一一纯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对称配置的全部普通纵向钢筋截面面积(ri?);Ac”由箍筋内表面包围的截面核芯面积(m?);hcor核芯面积的长边边长(m);Ucor截面核芯面积的周长(m);5v一一纯扭计算中箍筋的间距(m):eo一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对换算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n?)。2.2.3 荷载及荷载效应N竖向静活载(kN);T截面扭矩(kNm);K分配给腹板或矩形箱体的扭矩(kNm);Tj一一分配给翼缘板的扭矩(kNm);Tb分配给组合截面顶(底)板的扭矩(kN-m);V截面计算剪力(kN);tp.1一一有箍筋及斜筋时的容许主拉应力(kPa);tp.2无箍筋及斜筋时的容许主拉应力(kPa);Qvi列车轴重引起的集中荷载;P列车轴重考虑纵向分布后的集中荷载;q分布荷载的集度;Mo以腹板内侧间距为计算跨径的简支板跨中弯矩;NP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kN)o2.2.4其他计算参数V列车的运行速度(km/h);R曲线半径(m);K强度安全系数;f纯扭构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a系数。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U型梁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城市及城市周边景观和减振、降噪的要求。3.1.2 U型梁宜构造简洁、美观、力求标准化,便于施工和养护维修。3.1.3 一般地段宜采用等跨简支U型梁,并应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并宜推广采用预制架设、预制节段拼装的设计、施工方法;特殊地段可采用大跨连续U型梁。3.1.4 U型梁的工程材料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选用,并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3.2 桥面布置3.2.1 U型梁的桥面宽度及线间距应根据建筑限界、应急疏散、设备布置、铺轨误差、桥梁跨度、吊装误差、曲线半径、布梁方式等因素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桥上设备安装、维修、更换和乘客紧急疏散的要求。3.2.2 U型梁桥面上的接触网、声屏障、信号、通信、排水、照明等各类设施的布设宜与桥梁整体景观协调。3.3 桥梁设备系统接口3.3.1 桥面应预留无祚轨道结构限位的装置或与无昨轨道结构刚性连接的构造。3.3.2 单组道岔宜设置在连续的桥跨结构上,否则,梁缝的位置应避开道岔的转辙器及辙叉部位2m以上。333桥梁梁缝应设置在钢轨伸缩调节器2m以外处。3.3.4 桥梁应预留供电设备及线缆敷设的条件。3.3.5 桥梁应预留架空接触网支柱基础和下锚基础。3.3.6 桥梁结构应按相关专业要求实施杂散电流防护。3.3.7 桥梁结构应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并应预留防雷接地引下线安装的条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桥梁防雷技术规范GBfT31067的规定进行防雷接地设计。3.3.8 当需设置功能照明、景观照明时,桥梁结构上应预留安装条件。3.3.9 桥梁应预留声屏障与桥梁实现可靠连接的构造。3.3.10 桥梁应预留通信与信号设备及线缆敷设的条件。3.3.11 桥梁结构应在通信、信号的轨旁设备附近设置接地装置3.4 附属设施3.4.1 梁缝处应设伸缩缝,伸缩缝应能适应梁端部自由伸缩,且具备防止桥面水下漏的功能。3.4.2 桥面应设置防水层,其技术指标及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的规定。3.4.3 桥面防水保护层顶面宜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不小于3的排水纵坡。纵向应分段设置拦水构造,并用排水管将雨水排入市政管网。3.4.4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不应作为下列设施的支承结构:1输送压力大于或等于0.4MPa的燃气管道;2电压高于IokV的供电电缆;3污水管;4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体管和气体管。3.4.5 U型梁支座构造应满足支座检修和更换要求。3.4.6 采用直流电力牵引和走行轨回流的高架结构,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的有关规定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4材料4.1 混凝土4.1.1 U型梁主体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5,管道压浆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o4.1.2 封锚材料应采用干硬性聚合物混凝土,封端材料应采用塑性混凝土,封锚及封端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梁本体混凝土。4.1.3 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弹、受压和受拉性模量员的取值应符合表4.1.3的规定。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GC宜按表4.1.3规定的弹性模量区的0.43倍采用。混凝土泊松比Vc宜采用0.2。表4.1.3混凝土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MPa)强度种类符号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60轴心抗压fc37.040.0轴心抗拉fa3.303.50弹性模量Ec3.60×lO43.65×IO44.1.4 混凝土的容许应力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规定。4.2 钢筋4.2.1 混凝土结构的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钢筋可采用HPB300和未经高压穿水处理过的HRB400或HRB500钢筋。HPB300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的规定;HRB400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HRB400钢筋的化学成分C+等不应大于0.5%;HRB500钢筋的化学成分C+选不应大于0.52%O62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4.2.2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强度普通钢筋EkHPB3OOHRB400HRB500抗拉强度标准值3004005004.2.3 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3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心k(MPa)公称直径(mm)15.217.81×71×7抗拉强度标准值1860196018604.2.4 钢筋计算强度的取值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钢筋计算强度(MPa)钢筋类型抗拉计算强度A或人抗压计算强度或K预应力筋钢绞线0.明派380普通钢筋HPB300300300HRB400400400HRB5005005004.2.5 钢筋弹性模量的取值应符合表4.2.5的规定,其中计算钢绞线伸长值时,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可按Ep±0.1xl05MPa作为上、下限。表4.2.5钢筋弹性模量(MPa)钢筋种类符号弹性模量钢绞线EP1.95×105HPB300ES2.1×105HRB400ES2.O×1O5HRB500ES2.0×1054.2.6钢筋的容许应力应符合表4.2.6规定:表4.2.6钢筋容许应力(MPa)钢筋种类主力主力+附加力施工临时荷载主力+特殊力HPB300160210230240HRB400210270297315HRB5002603203703904.3钢材4.3.1 U型梁预埋件应采用Q235或Q345钢材,Q235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Q345钢材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4.3.2 U型梁预埋件防腐宜采用锌银渗层的工艺,并满足重庆市地方标准钢铁制件锌银渗层DB50"474的规定。4.3.3 预埋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和泊松比V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4.4其他4.4.1 U型梁混凝土应添加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要求JGJ/T221的规定。4.4.2 预应力锚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规定的I类锚具要求。4.4.3 预应力管道应采用塑料波纹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529的规定。4.4.4 预应力管道压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的规定。4.4.5 U型梁桥面板防水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的规定。5荷载与刚度5.1 荷载分类5.1.1 桥梁结构设计采用的荷载应分为主力、附加力和特殊荷载,分类应符合表5.1.2 的规定。表5.1.1荷载分类荷载分类荷载名称主恒载结构自重附属设备和附属建筑自重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力活载列车竖向静活载列车竖向动力作用列车离心力列车横向摇摆力人群荷载附加力制动力或牵引力风力温度影响力救援、检修列车荷载顶梁荷载特殊荷载施工临时荷载列车脱轨荷载列车脱轨水平撞击力注:如杆件的主要用途为承受某种附加力,则在计算此杆件时,该附加力应按主力计。5.1.2设计中需计入的其他荷载宜根据其性质按表5.1.1进行分类。5.2 荷载取值5.2.1 计算结构自重时,材料容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lOo02的规定取用;对于附属设备和附属建筑的自重或材料容重,可按所属专业的设计值或所属专业现行规范、标准中的规定取用。5.2.2 列车竖向静活载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2.3 静活载图式按本线列车的最大轴重、轴距及初、近、远期中最长的列车编组确定。2对于单线或双线桥梁结构,按列车活载作用于每一条线路确定。3对于多于两线的桥梁结构,按下列最不利情况确定:1)按两条线路在最不利位置承受列车活载,其余线路不承受列车活载;2)所有线路在最不利位置承受75%的列车活载。4对承受局部荷载的构件,均应为该活荷载的100%。5活载图式按实际列车编组进行加载,但对影响线异符号区段,轴重按空车重计。列车加载长度应采用本线初、近、远期中最不利的编组。5.2.4 列车活载的效应为列车静活载与列车竖向动力作用效应之和,列车的竖向动力作用应按列车竖向静活载乘以动力系数进行计算。动力系数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及以下时,H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规定的值乘以0.8。2当100kmhV最高运行速度W120km/h时,口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规定的公式计算。3单线U型梁桥道板的动力系数宜取0.4,双线U型梁桥道板的动力系数宜取0.3。5.2.5 救援列车荷载和检修列车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救援列车荷载应根据运营救援模式确定。当无详细资料时,救援列车荷载宜取一列满载列车,并应与运营列车进行最不利组合。2检修列车荷载应根据检修列车的实际情况确定。5.2.6 列车轴重引起的集中荷载由于轨道结构引起的分布宜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列车轴重引起的集中荷载沿线路方向可分布于如图525-1所示的三个钢轨支点上。图525-1列车轴重荷载沿线路方向的分布Qvi列车轴重引起的集中荷载;a钢轨支点纵向间距2列车轴重引起的集中荷载在无酢轨道中垂直线路方向的分布宽度宜按轨底宽加两倍轨下基础高度计算(图525-2)。P/2PH图525-2列车釉重荷载沿垂直线路方向的分布P列车轴重考虑纵向分布后的集中荷载;q分布荷载的集度5.2.7 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应计算列车产生的离心力,离心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离心力应按下式计算V2.(5.2.6)F=-N127R式中:V列车的运行速度(km/h);R曲线半径(m)。N竖向静活载(kN)2离心力作用点应位于轨面以上1.8m处。5.2.8 列车横向摇摆力应按相邻两节车四个轴轴重的15%计,应以横桥向集中力形式取最不利位置作用于轨顶面。多线桥可只计算任一条线上的横向摇摆力。5.2.9 风荷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规定执行。5.2.10 度影响(体系温差、温度梯度)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桥梁的体系温差宜分别取合龙温度与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最低值、最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的差值,整体升降温宜按照±20C计算。2U型梁温度梯度的计算宜只考虑在底板位置的升降温,按照±6计算。5.2.10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影响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的规定执行。5.2.11 桥梁设计应计列车脱轨荷载作用,列车脱轨荷载宜分别按下列两种情况取值,并验算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于多线桥宜仅计一线脱轨荷载,且其他线路上不作用列车荷载。1列车脱轨后,一侧车轮仍停留在轨道范围内;该状态下应检算桥面板强度,材料的容许应力提高系数宜采用1.4o脱轨荷载为集中荷载,数值取本线列车实际轴重的1/2,不宜计列车动力系数,作用于桥面板的最不利位置处。2列车脱轨后,已离开轨道范围,但仍停留在桥面上;该状态下应检算结构的横向倾覆稳定性,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脱轨荷载为平行于线路的线荷载,长度20m、作用于桥面板横向最不利位置处,线荷载数值宜取本线列车一节车轴重之和除以20m,不宜计列车动力系数、离心力和另一线竖向荷载。3U型梁横向脱轨荷载应按30kNm考虑,横向作用在腹板翼缘部位顺桥向10米范围内,该作用力应与上述1和2规定的竖向脱轨力组合进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1.1.12 施工临时荷载应根据施工方法和工艺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结构检算应考虑施工机械和养护维修荷载,且应按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荷载加以检算。1.1.13 桥面人行道和疏散平台的竖向静活载应采用4.0kPa,人行道板还应按竖向集中荷载1.5kN检算。1.1.14 桥梁疏散平台栏杆的横向水平推力和竖向压力应分别按0.75kNm和0.36kNm计算。5.3 荷载组合5.3.1 设计应根据各种结构的不同荷载组合,将材料基本容许应力和地基容许承载力乘以不同的提高系数。5.4 .2U型梁结构应根据其结构特征按荷载分类表按本规范第5.1.1条所列荷载,就其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主要组合如下:1组合I:主力(自重+二期+预应力+收缩徐变+活载)2组合II:主力+附加力(自重十二期+预应力+收缩徐变+活载+温度作用)3组合III:主力+特殊力(自重+二期+预应力+收缩徐变+脱轨荷载)4组合IV:主力+特殊力(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架桥机运架)5组合V:主力+附加力(自重+二期+预应力+活载+风荷载+离心力+列车摇摆力)5.4刚度5.4.1 U型梁桥跨结构由列车竖向静活载引起的竖向挠度不应超过表5.4.1规定的容许值。表5.4.1梁体竖向挠度的容许值跨度1.(m)竖向挠度容许值1.301./200030<601./150060<£<801./12005.4.2在列车静活载作用下,有祚轨道桥梁梁体单端竖向转角不应大于5%。,无祚轨道桥梁梁体单端转角不应大于3%oo无昨轨道桥梁梁体单端竖向转角大于2时,应检算梁端处轨道扣件的上拔力。5.4.3 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的横向水平挠度不宜大于计算跨度的l4000o5.4.4 在计入动力系数的列车活载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同一横断面一条线上两根钢轨的竖向变形差形成的两轨动态不平顺度不应大于6mm0不能满足时,应进行车桥或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6结构设计与构造6.1 一般规定6.1.1 U型梁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设计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lOOO5的规定。6.1.2 U型梁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规定。6.1.3 U型梁结构在最不利组合荷载作用下,支座不脱空系数不应小于1.3。6.1.4 U型梁应验算顶梁工况。顶梁验算应保证在荷载作用下桥梁整体和局部构件的安全性。6.1.5 当结构自重(包括附加建筑自重)、预加力、前期收缩徐变及静活载引起的竖向挠度大于15mm或跨度的1/1600时,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曲线应与结构自重(包括附加建筑自重)、预加力、前期收缩徐变及1/2静活载所产生的挠度曲线基本相同,但方向相反。6.1.6 铺设无昨轨道的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的后期徐变变形量控制,徐变变形量不宜大于IOmmo6.1.7 桥梁支座宜采用轨道交通标准系列球形钢支座。6.1.8 U型梁桥道板的受力宜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也可按下列公式进行估算:1桥道板跨中的横向最大正弯矩MI=M)(6.1.8-1)2桥道板支点的横向最大正弯矩M2:M2=O.25Mo(6.1.8-2)3桥道板支点的横向最大负弯矩必:M3=O.5Mo(6.1.8-3)式中:MO以腹板内侧间距为计算跨径的简支板跨中弯矩(kNm)06.1.9 U型梁桥道板横桥向宜按照偏心受拉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计算,其计算裂缝宽度不宜大于0.14mm。6.1.10 在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时,U型梁正截面抗裂安全系数不宜小于1.2。6.1.11 U型梁内腹板顶作为疏散平台时,两梁缝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0.1m。6.1.12 U型梁的抗震措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计算。6.1.13 U型梁作为承受疲劳荷载的构件,其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相关规定。6.2 结构设计6.2.1 U型梁弯扭构件的塑性抵抗矩和截面扭矩应符合下列规定:1 U型梁可以分解为腹板、翼缘板以及底板组合而成的矩形截面。2 U型梁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胴、腹板塑性抵抗矩W八八翼缘板塑性抵抗矩W小组合截面顶(底)板塑性抵抗矩W仍应按下列公式62114式计算;E11Sqb图6.2.1U型梁截面WfW=(3九一11)+(3九一C2)(621-1)Wtf="(bf-b)(6.2.1-2)%=孥3(八2幻一切(6.2.1-3)OWt=Wtw+Wtf+Wtb(6.2.1-4)式中:W一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n?);Wnr-腹板或矩形箱体的塑性抵抗矩(m3);Wtf翼缘板的塑性抵抗矩(H?);一组合截面顶(底)板的塑性抵抗矩(m3)。3 U型梁弯扭构件的扭矩分配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6.2.1-5)Tf=.XT(6.2.1-6)WtTb=誓XT(6.2.1-7)式中:T截面扭矩(kNm);Tn一分配给腹板或矩形箱体的扭矩(kNm);Tf分配给翼缘板的扭矩(kN-m);Tb分配给组合截面顶(底)板的扭矩(kN-m);6.2.2 U型梁截面弯扭构件纵向钢筋和箍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92的规定执行。2抗扭强度计算所需的纵向钢筋和箍筋面积宜按本标准公式6.2.336计算,并应沿周边均匀对称布置。3纵向钢筋面积可按弯矩最大值对应扭矩值或扭矩最大值对应弯矩值分别计算,进行叠加,应取最大值配置。6.2.3 U型梁作为弯扭构件其截面尺寸、抗扭强度以及抗剪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U型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式要求:17T嬴+玩"pt(6.231)式中:V截面计算剪力(kN);T计算扭矩(kN-m);b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矩形截面宽度或箱形截面腹板总宽度(m);一平行于弯矩作用平面的矩形或箱形截面的有效高度(m);Wt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11);tp.1有箍筋及斜筋时的容许主拉应力(kPa)o2当U型梁截面弯扭构件满足式(623-2)时,可不进行抗扭、抗剪强度计算,但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oO092的规定配置构造钢筋:念+/%-2(623-2)式中:无箍筋及斜筋时的容许主拉应力(kPa)o3U型梁作为弯扭构件抗扭强度宜按下列公式的规定计算,抗剪强度宜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X)092的规定计算。KT035afctWt+12®SVASBA8T(623-3)式中:强度安全系数,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92的规定取值;6纯扭构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JsdAstSv(6.2.3-4)fsvsvlUCora系数;hU型梁高度(m);t腹板厚(m);t2底板厚(m);pi纯扭计算中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m2);心一箍筋的抗拉计算强度(kPa);A.纯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对称配置的全部普通纵向钢筋截面面积(m2);fid纵向钢筋抗拉计算强度(kPa);Acw一由箍筋内表面包围的截面核芯面积(a?);ACOr=corcor(6.2.3-5)bcol核芯面积的短边边长(m);hco1核芯面积的长边边长(m);fa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kPa);Uco截面核芯面积的周长(m);UCor=2>r+hcor)(6.2.3-6)SV纯扭计算中箍筋的间距(m):eo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对换算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m2);NP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kN),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OO092的规定计算。6.3构造要求6.3.1 U型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线梁桥面板厚度不应小于0.26m;双线梁桥面板厚度不应小于0.3m。2梁端部应设置和桥面板构成整体的端横梁,其设置长度应考虑支座安装、临时吊装、限位挡块、斜交梁施工的需求。3.腹板与底板应设置加腋构造。6.3.2弯扭构件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内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Pmin应按式(632-1)计算,纵向钢筋的最小面积ASU(m2)应按式(752-2)计算:Pmin=O35任亳(当芬2.0时,取齐2.0)(6.3.2-1)stl=Pminb力(6.322)式中:fs普通钢筋抗拉计算强度(MPa)。公式(6.3.2-1)和公式(6.3.2-2)中的截面宽度b和结构高度力应按本标准图6.2.1的规定取用。2受扭纵向钢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外,其余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间距不应大于20Omm及梁截面短边长度。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要求应与受拉钢筋相同。7施工原材料要求7.1 一般规定7.1.1 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每批进料后应由试验室在监理的见证下抽样并应按表7.1.1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项目、批次应符合表7.1.1规定)表7.1.1材料和配件质量检验要求序号项目进场全面检验项目进场力由验项目频次质量要求1水泥1)比表面积V任何新选货源V比表面积350m2kgD碱含量W0.6%2)C3A含量8%3)游离氧化钙W1.5%4)其余符合GB1752)凝结时间VV3)安定性VV每批散装水泥4)抗压强度VV不大于500t5)烧失量含量V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6)氧化镁含量V7)三氧化硫含量V8)碱含量V9)混合材名称及掺量V10)游离氧化钙V2细骨料1)细度模数V任何新选货源V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细骨料,当料源质量较稳定,进料量有较大时,可以100Ot为一验收批1)细度模数2.6-3.22)碱活性合格3)含泥量W2.0%4)其余符合JGJ522)含泥量VV3)云母含量V4)轻物质含量V5)有机物含量V6)坚固性V7)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V8)碱活性V3粗管料1)颗粒级配V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1年者V每批不大于1)压碎指标10%2)母岩与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之比223)含泥量W0.5用4)碱活性合格5)针片状颗粒5%6)空隙率W40用7)其余符合JGJ522)含泥量VV600t或400ml3)针、片状颗粒含量VV同厂家、同品种粗骨料,当料源质量较稳定,进料量有较大时,可以100Ot为一验收批4)压碎指标VV5)母岩抗压强度V6)坚固性V7)碱活性V8)空隙率V4混凝±1)减水率V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