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周恩来伟人事迹简概.doc

    • 资源ID:707747       资源大小:19.7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周恩来伟人事迹简概.doc

    周恩来伟人事迹简概 周恩来伟人事迹1与尼克松握手,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背后的故事1972年2月21日,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尼克松总统乘坐他的专机“空军一号”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对华访问。上午11点30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尼克松总统同周恩来 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911年年底,周恩来 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 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 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 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周恩来 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 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 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 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 学习啊!周恩来伟人事迹2一九五八年七月,周恩来 到广东新会做调查研究,与农民周汉生交谈时,他主动坐在小板凳上,把椅子让给了周汉生。去年九月里因事过广东新会。新会是梁启超的家乡,又是元灭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的地方,过去为县,现在是江门市的一个区。我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竟有一个资料丰富的周恩来 纪念馆。当地的人也很自豪,他们说,周恩来 任总理时,政务缠身,能下到一个县连住七天,一生仅此一例。我心里明白,哪里是周恩来 有闲,是政局错位,一个历史的小误会。1956年下半年,全国出现冒进的苗头。掌国家经济之舵的周恩来 提出反冒进,毛泽东不悦,说“我是反反冒进”。1958年1月南宁会议、3月成都会议,周都受到批评,并作检查。7月1日至7日,他便选了一个县即广东新会县来做调查研究。其时周公心里正受着煎熬,正是伟人 不幸,小县有幸,留下了这样一处纪念地。周恩来 此行所以选中新会,有一点小起因。当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新会农民周汉生用水稻与高粱杂交获得一种优良水稻新品种。周总理很重视,专门带了一位专家6月30日飞广州,又转来新会。在实验田旁周见到了这位农民(见右上图)。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生活条件还很差,乡干部和农民一律都是赤脚,总理的穿着也就比他们多着一双布鞋,只是衣服稍整洁一些。接待人员找了一把小竹椅、一个小方竹凳放在地头,本意让总理坐小竹椅,不想总理一到就坐在小凳上,把小椅子推给周汉生,还说你长年蹲田头,太辛苦。这就是周恩来 的作风,尽量为他人着想,决不摆什么架子。这张照片挂在展室的墙上,成了现在人们难以理解的场景。按现在的习惯,官大一级,见面让座,起行让路,等级分明。一个大国总理来到地头已属不易,怎么能在座位上尊卑颠倒呢?我立即联想到,已逝全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也是新会人。一次,我当面听他讲过这样一件事,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工会代表团来访,总理接见并合影,他的座位本安排在前排正中。周恩来 不肯,他要当时的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与客人坐正中,他说你是正式主人,今天我是陪客,结果他真的坐在旁边,报上也就这样照发照片,那时大家觉得也很自然。我曾见过延安时期老同志的几幅合影,大家都随意或坐或站,有几次毛泽东都站在较偏的位置。无疑,毛当时的地位是应该居首位的。现在当我们看这些老照片时,心里真说不清是陌生还是亲切。周恩来伟人事迹3周恩来 热爱故乡浙江,解放后他28次到浙江。周恩来 到杭州就不住专楼别墅,只住杭州饭店的一个房间,外出只用一辆车,只限一人随卫,所去公共场所不让群众回避,说:“公园是大家的,大家都可以玩,不能我们一来,就不见群众了。”1957年,周恩来 陪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到杭州,正值新茶上市,他关照送朋友两斤茶叶,并坚持要自己付钱,说:“以我名义送的茶叶,钱一定要我自己付,不能由公家报销。” 周恩来 还曾对省委领导说:“以后哪个中央领导同志来也不要送土特产,如本人需要,你们可以代买,钱照付,送礼不是好风气。”1960年12月,周恩来 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杭州访问。时值冬天,西湖边游客不多,挖泥船便整日作业,清挖湖底淤泥。杭州饭店领导和警卫人员考虑到周恩来 白天陪外宾,晚上又要办公至深夜,怕周恩来 休息不好,于是就通过有关部门让挖泥船晚上暂停工作。挖泥船停工的这天深夜,周恩来 很快察觉到这个情况,就派人把饭店领导叫去,告诉说不要让挖泥船停下来,“别因为我住在这里就搞特殊化。你们不要管我,我能睡得好。”周恩来 到杭州后基本上都住在杭州饭店,而且坚持同随身工作人员一起住普通的内宾客房,与接待外宾的贵宾楼分开。他每次到杭州来,总是自带铺盖和洗漱用品。虽然他住的饭店都配备了这些东西,但他从来不用。他对杭州饭店的领导说:我们要为国家用好每一分钱。周恩来 在杭州时,一般都不单独用膳,总是坚持与随行人员一起吃。会议期间,坚持与会议人员同吃同住。除了宴请外宾外,他从不吃盛筵美酒,从不对下榻的饭店提任何要求,而且还再三嘱咐他们菜要搞得少一点,“不要超支,多了浪费。”他自己点菜,只要霉干菜蒸肉、芋艿、臭豆腐等就行了。更令人难忘的是周恩来 那喝茶的规矩。他不抽烟,仅是喝杯茶,但一上午只准泡一杯。接待外宾时,泡好了茶,若要离开,他就端起茶杯说:“这杯茶我带去,还可以喝,不要另外泡了。”周恩来伟人事迹4周恩来 总理在北京机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张照片,自它被公布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摄影作品之经典。当美国总统尼克松紧紧握住周恩来 的手的第二天,它就跨出国界,很快登上世界各大报纸版面,旋即被西方人冠以“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经典时刻”。但静心细品,方发觉这照片拍得的确精彩,拍摄者有对中国当时政治气候的独特把握能力。当年的周恩来 所处的政治环境,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很险恶的。周围几乎没有支持他拥护他的当年一起长征过来的老战友,他的周围,只有“四人_”及其爪牙们。在这种环境下,要不偏不倚地处理好对美关系,成为了周恩来 一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他私下曾叮嘱过摄像师老杜,一定要拍出美国人是“主动前来”拜访的味道的照片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被“四人_”抓住“倒向美帝国主义”的政治把柄。周恩来 与尼克松的握手照,在国内所有大报纸上刊登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时的中国,不像今天,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家庭里,都没有电视。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还是报纸,而报纸中的王中王,不是别的,就是人民日报。而照片是第二天必须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所以,周恩来 更关注的是静态的照片,而不是其他。因此,拍出一张不让自己显得主动的照片,就真的显得十分重要。周恩来伟人事迹5回故乡考察,两袖清风,为国家用好每一分钱周恩来 是讲政治、讲纪律的典范,时时处处都为全党同志作出了表率。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岁月里,他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发表过许许多多的讲话,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决不以集体讨论和中央决议代替个人意见。所以,周恩来 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都定位准确,恰如其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建于1952年6月。周恩来 非常关心北京人艺的成长,经常忙中偷闲,前往剧院观看演出,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观感。1963年10月15日,周恩来 观看了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年青的一代。这是一部表现当代青年爱情、友谊和走什么样人生道路的作品。演出结束后,周恩来 走上舞台,向全体演职员畅谈自己的观后感。他肯定了演出很精彩,同时也提出了批评意见。例如,某个女演员的裤子过于短了,不大好看,等等。周恩来 早年曾出演过话剧,后来仍一直喜爱文艺,对艺术很精通。听了周恩来 的意见,该剧导演立刻表示:“我们一定按照总理的指示,从明天演出起就进行修改。请总理放心!”大家热烈鼓掌,十分赞成导演的表态。谁知周恩来 摆摆手,制止了大家的鼓掌。他郑重地说:“今天我谈的并不一定对。我看,艺术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来回答,而不是由一两个领导回答。今天谈的话如果是经过集体讨论的中央决定,我会告诉你们,那是一定要执行的。至于我个人的意见,只能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观后感提供你们作参考。”他说到这里,又笑着强调了一句,“尽管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观众,但毕竟也是个个人嘛。”大家听了总理的话,敬佩极了。领导者讲话,有时在正式场合,事先经过了集体讨论,代表一级组织;有时在非正式场合,属于临场发挥,只是个人看法。场合不同,角色就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应当不同。因此,领导者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身份的话,切不可处处把自己当“领导”,因有感而发作“指示”。周恩来伟人事迹6

    注意事项

    本文(周恩来伟人事迹简概.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