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与创新 论文.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与创新摘要:在这个党的百年诞辰之际,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也已经逐渐成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成法治社会成为了推动当前学生德育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源动力。提高当代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建设,就是为未来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法律建设的基础。在当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法律的了解和学习,成为了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攻克的问题。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这群学生的努力,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是身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关键词:法律意识;道德观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小学阶段的教学不能仅限于教书,还要引导学生在这个纯净的年龄段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新闻热点,将创新融入到教学中,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配合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来培养其法律意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点1、理解教材内容贯彻理解教材是身为一个教师所应做的本职,教材是教师进行育人育德工作最直接有效的工具,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最好的陪伴。教材是课程的标准化,是引导学生“学”的根本,是引导教师教育路线的教本。因此,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学的基础。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析理解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单元的设计逻辑进行准确解读,站在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全套、全册和单元的教材视野进行梳理和统筹,让每一课的教学站准自己的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2、道法双向培养道法双向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指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联系法治教育,在进行法治教育时结合道德教育,两者同步进行,在互补的条件下实现学生道德品行与法治素养的共同成长。道法双向培养不仅是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方法的落实点,实现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均衡发展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项重要要求。3、实践活动教学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平衡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实践活动教学是有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是活动教学的框架,课后作业是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期末测评是实践活动教学的依据。活动教学在依托教材各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要切实考虑到每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高效地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1、互联网时代的隐患当前我国社会正迎着互联网时代的潮流迅速发展,伴随着流量而产生的各种新闻热点也已经开始成为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心。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相对稚嫩,没有成熟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进而对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正能量与负能量相互依存的时代潮流,给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一定的压力和影响。2、课程学习缺乏自主性传统的应试教育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定位在了绝对主导的位置,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解读,同时将过去教学所总结的经验“灌输式”地指导,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展开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较为自由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适应自身的学习习惯,将课堂的中心转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理解,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3、学生缺少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严格来讲是一门记忆理解性的课程,这也决定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枯燥无味的,并且繁琐的法律知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考验。然而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枯燥繁琐的法律知识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教学技巧的一种考验,也是教师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碍。如何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化为生动趣味的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探索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下教育部所推行的教学大纲中充分鼓励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将课堂的“指挥棒交给学生,教师在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教师对于学生发言的理解角度不仅仅要站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成年人角度,还需要通过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各类问题。处于低年级的学生本性都是善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通过过于强硬的预期去”命令学生纠错,而是通过以德服人,让学生从心里做出改变。例如在我是一张纸的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随处可见的纸的用途出发,让每位学生去发现这一事一物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样性。然后再直接从课堂出发,通过情景假设、换位思考的授课方法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纸在生活中的定位,最后在进行课堂总结中,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去引导学生将整个课堂授课的情景教学内容融汇到节约用纸、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中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较为轻松和自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了可以进行自主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做到道法双向培养的教学目标。2、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负面的隐患,同时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创新性改革的机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单元内容安排一部分的时间来与学生分享他们较为关注的流量热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密性,而且可以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来对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纠正和引导。例如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单元讲解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交流在小家中与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的趣事,然后分享在中秋佳节我们共同的“大家”所发生的新闻热点,在同学们积极分享他们所见所闻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耐心聆听学生看法的过程中要对他们的讲述进行点评和纠正,将负能量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将正能量的种子培育长大。3、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小学生普遍难以集中注意力,但是一些新奇的事物就可以完全抓住他们的眼球,同时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教学,例如情景模拟教学、游戏教学、多媒体动画教学等等。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较为枯燥的法律知识教学过程中充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促使其健康发展。总结: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的保障。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道路上,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育祖国花朵不可或缺的源泉,身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切实做到以德育人,引导学生以法厉行的教学目标,贯彻道法双向培养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8-79.2万希燕.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20+25.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06):56-57.杨秀云,吴怡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