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课《放大镜》(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7068290
资源大小:14.1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课《放大镜》(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放大镜(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1.放大镜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微小世界课题1.放大镜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56年级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侦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弓1起的。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56年级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如激光的发明)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认识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并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态度责任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形成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和对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放大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的活动发现镜片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优化件;2放大镜。学生:1.放大镜、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同直径不同放大倍数的三个放大镜镜片、圆底烧瓶、水、烧杯;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走进微小世界。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揭示课题:放大镜(板书)2.提问:你知道哪些地方会应用到放大镜?(预设:珠宝玉石鉴定、学生观察小动物、精密仪器修理、考古文物研究、农林专家研究植物、公安物证检验)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放大镜。3.实践:你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吗?学生操作演示并介绍使用方法。(预设:镜动,物不动;物动,镜不动;看到大而清晰的图像为止。)4.提问:通过观察指纹,你发现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小结:放大镜的作用是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设计意图】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回顾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实现了从使用放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从关注放大镜作用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预设5分钟二、探索过渡:放大镜的这种功能与它的镜片有关,那么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找找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吧!(一)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1.指导:通过使用三种镜片观察文字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可以用简图或文字来表述镜片的特点。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1)分别交流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从侧面观察,这些镜片有什么特点?(2)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和不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有什么区别?(3)这三个镜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研讨: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预设: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小结:放大镜镜片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像这样的镜片也叫凸透镜。(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过渡:这是三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他们的镜片会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再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探寻答案吧,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1.学生分组观察对比三个放大镜镜片。(建议把三个镜片一起水平放在平整桌面上,从侧面观察,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2.交流发现。概念说明:凸透镜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叫凸度。3.研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预设:凸度不同)4.学生用三个放大镜镜片分别观察文字,再进行比较。【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镜片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究层层递进,研讨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预设25分钟三、研讨镜片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小结: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四、拓展过渡: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可以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你想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吗?1.用圆底烧瓶“自制一个放大镜二(1)在圆底烧瓶里用烧杯加满水,透过圆底烧瓶观察书本上的文字。(2)学生制作并检验。(3)提问:为什么加满水的圆底烧瓶也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2.提问:你还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自制一个放大镜?(预设:圆柱形玻璃杯、保鲜袋或烧杯装满水;冰块磨成中央厚、边缘薄形状、载玻片上滴水滴、在铁丝圈中滴水)小结:只要具有放大镜结构特点的物体都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期待你的创新!通过拓展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认识到和放大镜镜片一样的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功能。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品中,不能将物体图像放大的是()。A.近视眼镜B.装水的烧杯C.叶片上的水滴D.凸透镜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oA.缩小的物体图像B.放大的物体C.不变的物体D.放大的物体图像3.小明想更清晰地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应该选()的放大镜。A.直径最大B.厚度最大C.凸度最大D.材料最贵4.凸透镜是()的透明镜片,它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中间边缘一样厚D.半透明材料5.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玩了凸透镜点火柴的小实验,小明同学回家也想做,但是家里没有凸透镜,他可以用()代替。A.妈妈的近视眼镜片B.家里的小镜子C.家里的大镜子D.奶奶的老花眼镜片二、判断题1.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把标本图像放得更大、看得更清楚,我们就要选择直径大的放大镜。()2.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3.老花镜和近视镜都具有放大作用,所以都是放大镜。()4.近视眼镜的镜片具有放大功能,所以人带了以后才能看清楚。()5.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越厚放大倍数越大。()参考答案:1.A2.D3.C4.A5.D1.×2.3.×4.X5.X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1.放大镜一、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二、特点:透明、中央厚、边缘薄三、放大镜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八、课堂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学生使用过放大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新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观察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聚焦部分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是“放大镜”,实现了从使用放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问题指向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探索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通过三种不同功能镜片的比较,从而了解放大镜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活动是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有什么不同,这一活动指向凸度对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影响。研讨环节的三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地思考。拓展部分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制放大镜,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通过活动认识到和放大镜镜片一样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学生知道放大镜的作用,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有一定的兴趣,少数学生还对放大镜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的应用有所了解。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观察过放大镜的结构,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了解。二、课堂反思学生对放大镜很熟悉,本届六年级学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于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并不了解。本课就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1:观察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这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三个镜片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一起观察比较;也可以逐个出示分发镜片,让学生逐个镜片仔细观察后再综合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分发方式呢?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一起分发比较省时间,逐个分发学生对该镜片的观察会更加关注和仔细。该活动是本节课两大观察活动之一,我推荐逐个分发器材,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关注力观察。探索2: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有何不同。这一活动指向凸度对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影响。老师需要为学生准备至少三种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放大镜。和探索1不同的是,这个活动需要同时向学生呈现三种放大镜镜片,以便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亲历观察和记录,以体验获取感知,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做记录时需要注意:1.画图尽量精准,三种镜片的凸度要明显有区别。2.表格1中镜片的特点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拓展:自制放大镜。这是一个实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该活动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装水的烧杯,先让学生观察是否能放大物体图像。当学生看到放大的物体图像时还是十分惊奇的。接着给学生展示了装水的球形烧瓶和试管,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装水的容器和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点。既自制了放大镜又归纳总结了放大镜的特点。最后提醒孩子课后利用学具袋中的水滴盘制作水滴放大镜,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物品自制放大镜。把五种镜片分开装在盒子里,并做标签,方便学生领取和归还。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使用了三种凸透镜、平面镜和凹透镜,公司制作的这三类镜片是十分好用的。器材还提供了透明塑料瓶,这个塑料瓶用于自制放大镜,拓展活动中我采用的是装水的烧杯,老师们可以自由选择。此外,还有水滴凸透镜、导线,导线也是用于制作水滴放大镜的。这个活动是很有趣的学生十分喜欢,有时间老师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