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
资源ID:7067786
资源大小:13.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们知道的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我们知道的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分析:教材育德要点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担负着调查学生有关动物的前概念的任务,在调查学生对动物已经知道了什么,寻找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在观察中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研究动物、认识动物的兴趣,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关爱和保护动物。在与动物亲密接触后,还渗透给孩子要洗手消毒,讲究卫生的习惯。与课标联系要点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知道动物都是生物,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工具,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初步描述。教材内容与设计理解教材共有三个部分。聚焦一一“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目的是了解学生关于动物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科学学习必须贴近生活才会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在课前让学生观察、拍摄身边熟悉或喜欢的1-3种动物并上传到学乐云平台Q课堂上先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再让学生观看、分享他们自己拍摄的动物视频,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同时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认识动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中开展本课的学习。探索一一“分小组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我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别(哺乳类、昆虫、爬行类)的动物观察。在观察时还要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同时绘画、记录这些特征。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可能不会记录。处理时采用了教师引领范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记录。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中的逐渐养成,培养学生亲近动物、研究动物、关爱动物的意识。研讨一一通过多种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在外形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再通过追问玩具狗也有头、脚等外形特征,那它是动物吗?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如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会运动、需要空气等,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这一单元核心概念。这个环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做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机动设计了根据动物特征猜动物名称的翻牌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有共性也有差异,但是每种动物也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让孩子课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大自然的小动物,同时强调安全教育,也为第二课观察校园的小动物做准备。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2、在科学技能上,没有经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限,同时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一些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记录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二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和对小动物的描述汇报时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活动。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记录其特征。3.、通过多种动物比较,能说出动物某些共同特征,同时对研究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记录其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狗不是动物的理由。准备:课前运用学乐云教学平台,让孩子观察、拍摄1-3种喜欢的动物短视频。教师:蚕、兔子、乌龟、教学课件、记录单。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设计意图聚焦课前实践活动云端互动5min1.图片引入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那就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吧!2.视频交流,引导观察需有序五一小长假,我们观察、拍摄了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上传到云平台,大家相互学习、点赞。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喜欢的两个视频。先看第一个,边看边想,视频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教师概括观察)再来看看另外一个视频,思考,视频先介绍了什么再介绍了什么?(强调科学观察有一定的顺序。)1.学生观看图片回答名称2.观看同学拍摄的动物视频,交流观察方法,观察的动物哪些特征,按什么顺序观察的。1.图片引入课题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同时也体现了动物多样性。2.通过视频让学生说说视频中用到了哪些观察方法观察动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等,了解学生前概念,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探索兴趣。指导观察活动要有顺序,是为后续学生的自主观察描述做铺垫。探索:分组观察、记录、描述一种动物15-20Inin1、范画引领,指导记录2、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记录、描述一种活体动物(兔子、蚕、乌龟)的外部特征、运动方式等1、学生观看教师范画,学习如何画动物2、学生观察、记录、简单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等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推理的能力。研讨:1、交流汇报2、玩具狗是动物吗?判断理由1、介绍我们观察的动物。(让位学生)2、玩具狗是动物吗?为什么?引出共同特征。1、学生汇报观察的动物有脚、有翅膀有嘴巴、牙齿有鼻子2、玩具狗是没有生命的,它不会动,不需要吃食物,不会长大,不会繁殖所以它不是动物。1、通过多种动物比较,是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2、通过追问“玩具狗是动物吗”,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板书(有生命)(看)(能运动)(会排泄)(共同特征)(闻)(会繁殖)(听)(会长大)(摸)(吃食物)(需要空气)试教思考、教材意见及建议在第一次教学设计时,3个环节是根据教材设计的。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知道或者喜欢的动物,并且说出它的生存环境、身体特征、喜欢的理由。在一年级三班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知道的动物,但是在说理由,身体特征时,很多是描述不清楚的甚至准确的,还有孩子说因为它很可爱。对于动物的特征了解不够,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分享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有孩子告诉我突发状况,蜗牛爬到窗帘上去了。在观察前我示范了蜗牛的画法,孩子们画出来千奇百怪。总结动物共同特征时,他们能说出它们都有嘴巴、牙齿等,但是在引导身体结构特征和功能时没有做好,加上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征Q课堂上给出的动物体形相对比较小,有的孩子还说动物都比我们小。但是也有孩子能够将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在玩具狗不是动物的研讨环节,孩子们清楚的知道玩具狗不是动物,因为它不会吃东西,不会生宝宝,不会排泄,不会运动,不会发出叫声。但是又有孩子提出家里的玩具熊可以发出声音,还有的孩子说可以动,可以遥控。仔细一想,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传统的布玩具熊也有,但是也有熊一样造型的早教产品。在处理时,强调了动物是有生命的这一主要特征,指向单元核心概念。第二次在1年级2班试课,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对于动物的身体特征描述更为准确。第一个环节还是采用了说特征猜猜动物的游戏。一个孩子说它喜欢吃肉,然后孩子们立马给出了很多答案。孩子又补充它生活在草原,善于奔跑。有的孩子就给出了狮子、豹子等,但是孩子看到伙伴有猜到答案就直接公布了。这是不科学严谨的,同时能够反映出孩子对于动物的特征有一些了解,但是还不够全面细致。在观察一种动物时,改用了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在网上找到了蜗牛吃食的慢镜头画面,孩子们看了一遍还没有看够,还要求看第二遍。这些细节特征和行为方式我们很难清楚地看到,通过利用资源让孩子观察到他们没有观察到的,帮助他们学习。再观看了视频动物世界,通过动物相互对比,尝试总结出共同特征。在一年级我们学习探讨过植物的共同特征,孩子们可以迁移到本课是对前面掌握的知识应用。有孩子就说到了它们都需要食物,能够运动,会呼吸,会衰老、会死亡、会排泄。但是也有孩子说需要阳光,这里就考到我了。如果从生物圈和食物链的角度出发,这么说没有错,但是又存在某些特例,例如某些细菌(真核生物),它不需要阳光,但是有一些鱼类专门以这类细菌为食。我课堂上没有当即否定或肯定,让孩子们也去查证一番。然后小结了本课发现的共同特征就下课了。但是这样上下来感觉孩子的积极性、对动物的观察兴趣都大大地不如3班的孩子。观察材料选择活体动物对于课堂效果呈现会更好一些。在2年级7班选了10个孩子分成了2个小组按照赛课一样试上,课前游戏互动一一你说我猜游戏一一引导观察方法及观察要点一一观察记录(一组兔子标本,一组蚕活体)一一观看全息投影动物视频一一拼图大作战一一说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引出共同特征)。上完后,自己感觉很混乱,感觉环节太多,然后老师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花的时间太长,对孩子的观察指导明显不够,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去观察、描述。在绘画记录时,孩子们还都画的比较像,抓住了动物重要特征。尤其是画蚕的那组同学全是男生,但是5个人都画得比较好。相反画兔子标本的那组女同学,思维被限定了一样,反而不知道怎么画。因此,后来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大的调整修改。廖老师指导修改了整个教案,改得是面目全非。删除了一些环节,又加入了观察顺序的指导,和根据特征猜测动物的游戏。但是对于观察方法的引导还是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每次上完课都是严重超时。后来又用了12个2年级6班的孩子,分成了4个组观察几种活体动物(鹦鹉、蚕、蜘蛛、蜗牛),同时在记录方式上采用了表格文字画图的方式。上完之后还是严重超时,感觉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孩子很给力,能够描述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在过程中基本上能够小组分工合作。而且从分发活体动物就有一个组的男孩子拿到了鹦鹉,但是他想观察蚕,然后后半节课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旁边的蚕身上。同时交流反馈,不够全面,比较凌乱。之后,蒋老师又从语文的角度,从儿童化的语言、到大环节、到过渡和提问方式都进行了有效地指导。基本确定了教案,但是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做好。但对于我来说是一大进步,让我稍微有了目标和层次。在一年级一班上课的时候,看到鹦鹉就躁动不安了,有3个行为常规较差的男孩子一整节课都在关注鹦鹉,对于上课干燥特别大。经过了一次次的调整、修改、试教中,我对于教材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也从一开始的完成常规任务逐渐转化到了真正地关注学生、让位学生,以生为本的课堂。对于教材,感觉从观察动物到总结共同特征有点突兀,从课堂观察的几种动物迁移到动物的共同特征,很难有效地结合。建议可以先把“玩具熊是动物吗”放到前面。同时,应该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和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