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家书屋工作】胶河岸边听书声.docx

    • 资源ID:7064783       资源大小:11.4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家书屋工作】胶河岸边听书声.docx

    【农家书屋工作】胶河岸边听书声U50平方米的书屋里,一排排图书和音像制品分类陈列、干净整洁,一幅幅剪纸和绘画五颜六色、彰显童趣,一件件手工作品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墙上挂着红灯笼、门窗贴满对联福字,在过年氛围的烘托之下,书香的味道更加浓郁。书屋里,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正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阅读服务安排,教孩子读“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间穿插的各种兴趣游戏、武术课和橡皮泥塑,引得大家欢歌笑语、掌声不断。书声琅琅的冯家庄村农家书屋,已成为胶河岸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是孩子的“四点半课堂”山东省高密市冯家庄村农家书屋2008年建在了村委会,由村妇女主任兼职管理,村民到书屋看书不大方便,农家书屋一度显得较为冷清。2013年,该村小学教师李济远、单美华夫妇打算建一家让孩子们假期、课后读书学习的书院,于是农家书屋从村委会搬到了李济远、单美华夫妇家中。夫妻二人腾出主屋用作借书场地,主动当起了管理员,还把隔壁老叔家的一间房改建成学习室,自费添置了空调和桌椅设备,并给农家书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宝德书院”,寓意“人间至宝是有德”。由于农家书屋位置靠近街道,人流量大,加上李济远、单美华夫妇精心管理,村民茶余饭后都愿到书屋来看看书、歇歇脚,孩子们放学后也纷纷来书屋读书做作业,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四点半课堂”。志愿者带来文明乡风目前冯家庄村农家书屋图书拥有量已达1.8万册、音像制品100多套、报刊6种,其中少儿类图书占比超过了50%,吸引了附近乡村80多名孩子、500多名村民前来借书看书。5年来,先后有16名来这里看书的学生迈入大学校门。据了解,在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方面,当地可没少动脑筋。冯家庄村经济结构主要为农业种植养殖、皮件加工和劳保用品三大类。高密市文广新局结合村里特点,根据村民需求,相应地增配了这几方面的图书。书对口味了,村民自然来得勤了。图书配齐了,如何让书屋活起来?在潍坊市新闻出版、共青团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李济远、单美华夫妇利用节假日开设国学文化讲堂,请来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和文化热心人,教孩子们诵经典、练书法,弹古筝、学跳舞,讲科普、做手工。2018年春节,他们还和青岛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们一起,举办了“小年夜村晚”,展示了阅读带来的文明乡风。潍坊高密有四宝:剪纸、扑灰年画、泥塑和茂腔,其中剪纸深受孩子们喜爱。80岁高龄的退休干部郭文政老人,自愿来到书屋教孩子们剪纸艺术,并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元素融入剪纸图案,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红色老人”,不少家长也喜欢上了剪纸艺术。农民群众更爱读电子书冯家庄村村民单宝林今年40多岁,做猪肉熟食加工生意,经常送女儿单兰羲来书屋读书学习。女儿是2018年书屋的借阅小冠军,但他自己却很少读书看报。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一度让村民们谈猪色变。为了掌握病猪肉鉴别知识,平时不咋看书的单宝林也钻进书屋查找起相关书籍来,但始终也没找到。单美华建议他找找电子书。单宝林试着用手机去扫二维码,进入数字阅读界面搜索,相关的视频立即呈现出来,忠厚朴实的单宝林边看视频边笑着说:“这数字阅读平台还真不赖。”打那以后,单宝林也成了书屋里最爱看书的人。据了解,潍坊市推出的农家书屋数字化阅读管理平台兼具电子阅读与智能管理功能,内含有声读物、视频和电子图书等资源20516个,可支持电视、显示器、投影和手机等大小屏同时收看。李济远说:“书屋图书的借阅量一年达到了1900册,人工登记费时费力。通过数字化阅读管理平台扫一下就行,太方便了。”求变革提效能冯家庄村农家书屋的实践,有以下几条经验可以供其他农家书屋借鉴。变“定人”为“选人”,让农家书屋真正管好用活。冯家庄村农家书屋从当初的不温不火到如今的红红火火,关键因素在人。村里最初指定村干部兼职管理书屋,由于村务繁忙、缺乏管理技能,只能保证不丢书,在农民不爱读书的情况下,关门挂锁在所难免。正是因为有像李济远、单美华夫妇这样文化“新乡贤”的热情参与,农家书屋才能真正管好。李济远、单美华夫妇把孩子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走进书屋;邀请大学生等志愿者前来帮忙,为书屋引来了人流、增添了活力。变“纸媒”为“融媒”,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冯家庄村村民说,大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照顾一家老小,很难有大段时间到书屋来。如今在农村,智能手机也基本普及了。应该多给老百姓推送一些数字阅读产品,既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能足不出户在线阅读。可见,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已势在必行,应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载数字阅读内容,并有效运用市场手段引导数字出版单位和通信运营商研发适用于农民群众阅读的数字文化产品。一一变“配菜”为“点菜”,让农民群众成为选书的主角。潍坊市在部分乡镇试点推行了“农民买书政府买单”模式,农民可先行购买图书并到农家书屋登记上架,凭购书发票进行报销,村民非常欢迎。可见,农家书屋图书要想适合农民口味,就要让农民成为选书的主角。要大力探索“百姓点单”选书模式,鼓励农民群众从新华书店、书展和书城、网上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选书买书。变“独唱”为“合唱”,建立农家书屋长效发展机制。冯家庄村每年财政安排的配书经费为2000元,按照每本30元计算,每年配送70本图书,很难满足全村1200人的阅读需求,李济远、单美华夫妇每月还自费100O多元购买新书;书屋的运行维护经费如水电费、活动费用等每月也得200多元。算下来,建设好一个书屋每年至少也要1万元,完全靠国家财政来解决,显然不太现实。因此,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第三方参与农家书屋管理服务,开拓公益性服务等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资源,推动共建共享。

    注意事项

    本文(【农家书屋工作】胶河岸边听书声.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