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上音乐《歌唱祖国》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0页).docx
-
资源ID:7050901
资源大小:30.3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音版七上音乐《歌唱祖国》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0页).docx
人音版七上音乐歌唱祖国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七年级第一学期人音版歌唱祖国单元组织方式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演唱彩色的中国第一单元第一课时2欣赏、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3聆听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曲,增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对伟大祖国的强烈自豪感。2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3 .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三连音”和“休止符号”重音符号等,感受大三和旋并能编创、运用音乐知识。4 .能够听辨歌曲的不同情绪,体会爱国主义情感。5 .了解进行曲体裁。(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音乐课的起始课,此课内容的选择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的主题是一一歌唱祖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但音乐课必须以音乐沁人心脾,聆听、再聆听,歌唱、再歌唱,在音乐中受到感染,将热爱祖国之情通过音乐融人血脉之中,让学生深切地去体会“美好的音乐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黑格尔)的道理。1、优秀的歌唱作品是使学生对唱歌课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歌曲彩色的中国就是这样一首优秀作品。它以少年儿童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为题材,进而抒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歌曲为大调式,三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在这四个乐4.句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乐句前两小节的四分休止符都在第三拍上,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翻看地图册时的动态。第三、第三乐句的休止符都在第三拍(弱拍)或第三拍的强位置上,形成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好像孩子们看到地图册时那种时起时伏的思绪;又好像孩子们看到祖国地图时那种时而外在、时而内敛的喜悦心情。第四乐句是一气呵成的,好像孩子们一个思绪的全过程一不管是平原,还是沙漠,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它们都值得自己深深的热爱。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I)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乐句突然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地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向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3、聆听多情的土地,感受男中音的音色特点;关注“xxxxmIx”节奏,并结合歌词声韵的起伏,旋律的变化,感受词曲完美的配合;边听边用手划旋律线,分析波浪式的旋律、弱起、三连音、附点等节奏对音乐情感起到的推动作用。4、聆听爱我中华,旋律创作吸收里面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其衬词“嗨啰呢啰嗨啰嗨”富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且具有舞蹈音乐性质。以上几首歌曲都是名家名作,乐曲风格、演唱形式均有明显差异,然而主题却是一致的歌唱祖国。(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生理心理发展程度等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乡镇农村的一些学校也不是都有音乐课,虽然有些教学内容曾在小学教科书中出现过,但重现不是重复,而是提升。例如“歌唱的基本要求”、“歌唱姿势”以及发声练习等,均属学生歌唱能力生成的范畴。节拍、节奏、节奏型及演唱形式等知识的学习,则在实践基础上梳理并概括,使感性与理性思考相结合。七年级音乐起始课要给学生留下印象,要在学生心灵中种下音乐的种子。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增进音乐素养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够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学习演唱彩色的中国,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欣赏并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进行曲的特点。能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和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认识并体会到重音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以及确定为国歌的历史背景。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及其主要贡献。4、聆听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彩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能够知道并分辨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结合练习二拍、三拍、四拍子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二)单元作业目标1.能有感情、准确地背唱歌曲,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2 .能体会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在歌曲中的作用,并通过创编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3 .了解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通过了解歌曲背景以及中国的民歌,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感受作词作曲家以及演唱者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以美育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布置,遵从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分类、分层布置,做到难易适中、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爱国热情。学生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他们的心灵也是五彩缤纷的,所以他们的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告诉”是简单的,而“思考”却是丰富的,教师要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和思考,让他们有面对音乐的空间,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所以我将作业设置为练习型、探究型和实践型。(1)练习型:可以巩固学生的音乐技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父母同唱一首歌及预习新歌,抄谱等,表达出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2)探究型:让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收集资料,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文化,拓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以及乐理的知识。(3)实践型:给歌曲创编舞蹈,配打击乐伴奏,给音乐作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让音乐课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是激发创造能力。单元检测以“红色唱享会”为主题,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以节目展演、互动抢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单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深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作业内容(任选一项完成)(1)练习型:背唱歌曲彩色的中国,用声断气不断的唱歌方法唱好休止符的乐句。(2)实践型:听旋律按文右2的指挥图式划拍。4(3)探究型: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创编简单的动作。并提前预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2 .评价设计彩色的中国评价表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师评练习型歌曲演唱完整、准确,并富有感情。歌曲演唱完整、准确。歌曲演唱完整。实践型口能和同伴用领唱、齐唱、表演唱等丰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以及能注意休止符的演唱方法。能辨别不同的节奏型。探窕型口动作设计富有创意,节奏准确,表现力强。能设计动作表现歌曲。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为练习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实践”和“探究”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练习型:为本课学习的基本考察内容,让学生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践型:为实践、体验性作业,让学生对休止符和各种节奏性特别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探究型: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旋律和歌词设计舞蹈动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积极探索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并在编创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透过爱地图册,展现了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一一不仅爱物,更爱其所代表的祖国。(2)设计意图:歌曲的难点一一休止符被发现,到归纳出适合音乐表现的两种换气方式,进而分析出一拍休止处的换气是情感表达时所需要的语言节奏,半拍休止处的“声断气连”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声断意连”。由特殊节奏一一休止符,引出不同的换气要求。第二课时1.作业内容(任选一项完成)(1)练习型:抄写歌曲后11小节,并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说说这段音乐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I=G2IllllIIIIIIl(2)实践型:与家庭成员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爱国歌曲的演唱。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3)探究型:说说进行曲的风格特点。4 .评价设计,附表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评价表星级参考标准能基本完整的背唱。能唱准三连音、附点音符、休止符节奏,自信地独立背唱。能准确并有感情地背唱评价说明:自W我评价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水平,在达到标准的地方用彩笔涂上颜色。5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练习型:加深对歌曲的节奏、节拍的记忆和理解。实践型:让学生和家人为主体共同完成,是为了深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通过邀请家人合作,达到与亲人“共情”的效应。探究型: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以及重音记号。(2)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认识,加深感悟,严格要求演唱,并在此过程中建立每个中国人必须唱好国歌的牢固信念。体会重音记号使用的意义。第三课时1.作业内容(任选一项完成)(1)练习型: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了解,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2)实践型: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判断及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演唱方式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并进行小组表演。(3)探究型:课后搜集一些爱国歌曲或各地的民歌。2.标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名称演唱形式彩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多博的土地爱我中华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练习型: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实践型: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音乐,引导他们和同学讨论演唱形式,表达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探究型:通过引导学生和家人一起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更有实践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哼唱歌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印象,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对中国民歌有基本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探究的综合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红色唱享会”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现场知识抢答等形式达到单元质量检测的目的。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有表演唱、手势舞、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歌曲的感受体验,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练习型:1 .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本单元中的一首歌曲,用喜欢的演唱形式边唱边表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实践型:2 .请听一听下面三首歌曲的音乐片段,用抢答的形式说一说哪段音乐具有进行曲的风格。你能用步伐表现并哼唱吗?A:龙船调B:一二三四歌C:映山红探究型:3 .简单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的?应该注重哪些礼仪?一起唱响国歌,争做美德好少年吧!后记:“双减”政策的落地,将原先搁置在“应试”这一浅滩上的教育之锚拔起,重新抛向全人、全面发展的深海。在这样的变革中,效果最易于看见的、也最为凸显的就是作业的设计与研制如何减轻作业负担,成为教学变革中关注的焦点。基于对“减除”这样的字面简单化的理解,就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草率,缺乏理性的研究,过多将目标聚焦在“时间”“场域”“容量”三个方面: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在规定的场合完成;规定每次作业的容量。这样的控制,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减负”,还让作业成为导致教学失效的全新因素。例如,只管作业时间长短,忽视作业应当承载的功能,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附件”,形式化地强调随堂动笔;只看班级群体,不看独特个体,在迎合部分学生畏难情绪下,设计低于能力生长点的练习,缺乏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化设计;只注重在“学生端”落实,遗失了“教师端”的改良,作业依然是教师交给学生的任务,而对作业目标的设定,作业类型的设计,作业难度系数的设置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构思与系统的布局,作业布置依然是零敲碎打的随机行为。设计作业,需要确认一个前提:为了提升学习力而承担一定的任务。可见,设计作业不是随性的,而是有一定的纪律。安德生提出从“六个维度”进行规范,这可以被视为课程化设计的内部纪律。“六个维度”分别为:目的、定向、主题、范围、形式、复杂性。目的指的是“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比如,在暑假完成作业,不是为了学科学习,而是为了能力提升,也是为了素养的形成。定向指的是完成作业的物理环境,大多时间在家庭,也可以在各个公共场所,如博物馆、电影院、歌剧院,还可以在专用的实验室。不同的学科就是需要认定的主题,例如,将语文学习嵌入作业中,就是设计时的主体,从这个角度看,单纯主张“不要做,去玩儿吧”,也是不负责任的。范围指的是完成作业的时间,如假期的范围是长效的,长效作业设计应该形成一个阶梯提升的趋势。形式指作业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区别于“练习答题”,课程化的作业可以有两种比较经典的形式:一种是行动体验,让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另一种是综合性学习,包容多样,如完成一项作品,进行实物展示,收集一类资料,进行整理归并。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完成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大多是“单兵作战”,而作为课程的作业更为复杂,完成这样的作业,更加倾向于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复杂性相对较高。总之,作业的设计与研制要去除简单草率的形式化,在课程视域下予以理性的重构,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提升学习力,在课程化的学习中夯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