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3.ppt

    • 资源ID:7038155       资源大小:13.31MB        全文页数:1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规划原理3.ppt

    城市规划原理,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2,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简介,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工作者与管理者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设等诸多内容为目的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以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存在诸多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都与城市规划有关。城市规划问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因此,加强城市规划的研究是城市规划管理者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应在学好有关基础课的前提下开设,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城市规划原理,4,课程要求,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教与学二个环节,使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内容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2,了解城市产生发展过程中,认识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了解、熟悉、掌握管理城市的内容,解决城市由谁来管,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3,在强调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城市管理的综合能力。,教学内容,教材共分五篇二十二章九十四节,根据教学及专业要求,将教材内容分成 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供学习本课程时进行参考: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規划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第四篇:城市专項规划 第五篇: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原理,5,城市规划原理,6,课程考核,考勤 10%期中考查 40%(另定)期末考试 50%,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本篇从城市的起源入手,解析城市.城市化.规划等城市規划学科的基本概念,以期让同学在进入城市规划领域学习之前,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规划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規律,为今后从亊城市规划及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城市规划原理,7,城市规划原理,8,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城市的形成三、城市的定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定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现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规划原理,9,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与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城市发展的差异性城市外延扩展的形式(城市二维空间构成):中心向外圈层式发展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中心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多中心组合核心城市的城市群,城市规划原理,10,城市规划原理,11,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人口职业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城市规划原理,12,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城市规划原理,13,城市化具有自已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周干峙: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内容择要:发达国家已有200300年历史,中国意义上有100年,中国 50年来从10%到41.8%(2004年统计)什么才是中国城市化之路?城市化率不必太高,约达到60%多些,大体上就可以城市化要有全民观念,农业和农村是提高城市化重要内容城市化要面向未来,尊重自已的历史要做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特别是城市群(2006年 4月),城市规划原理,14,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城市规划原理,15,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二、田园城市理论 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1933)五、马丘比丘宪章(1978)六、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七、有机疏散思想 八、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九、城市设计研究 十、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城市规划原理,16,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 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 2、由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二、思想方法的变革对规划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城市规划原理,17,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四节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一、实践的回顾与总结 二、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 1,城市全球化 2,区域一体化(空间市场化)3,信息网络化 4,全球城市化,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现代城市規划作为政府职能的管理工具,却是经济基礎和上层建筑关系之间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是通过:1,規划法规系统.2,规划行政系统.3,规划技术系统.4,规划运作系统 来共同构建城乡规划体制,城市规划原理,18,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一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一,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地方性法规)4,部门规章(国务院及地方政府规章)5,技术标准(规范)二,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法律地位与作用 2,基本框架 3,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4,相关法,城市规划原理,19,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二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一,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1,行政决策权 2,行政决定权 3,行政执行杖,城市规划原理,20,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三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一,法定规划体系 1,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3,镇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4,乡規划 5,村庄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上位规划 2,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 3,相关法律法规 4,国家政策 5,规划主管部门意见,城市规划原理,21,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四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系统 一,开发控制制度:实施(一书二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开发控制的依据,城市规划原理,22,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 一,规划: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过程 二,城市规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 1,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2,作用: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3,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原理,23,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 一,城市规划的目标 1,目标:在于消除或抑制发展的消极因素,并增进积极影响 2,总体规划的目标:健康 安全 交通便捷 设施完善 财政平衡 经济增长 保护环境 再分配 二,价值观影响目标的形成 1,价值观的概念:指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已行为结果的总体评价 2,价值观的作用: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和方向性质 3,价值观对城市规划目标的影响:城市规划目标的实质,就是依据价值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预设 三,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确立,城市规划原理,24,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 一,概念与思想形成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构成危害的发展 2,思想的形成:(四阶段)经济增长观(二战后)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战略意义:为子孙留后代下碧水兰天 二,可持续发展的住区与城市 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城市规划原理,25,第四节(和谐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三个和谐的核心纲领:人与自然,人与人,历史与未来 2,和谐城市的概念: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探寻更美好理想目标的城市生活 二,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和谐城市 三,和谐城市的价值观 1,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从对立到统一 2,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強调人不同背景条件下和谐共生.共存 3,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强调城市发展中历史的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城市规划原理,26,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城乡发展及空间规划受到:生态 经济 社会 文化 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影响 本篇从城市发展中:探讨生态与环境 经济与产业 人口与社会 历史与文化 技术与信息等基本要素的基本内涵和规律,从中解析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思考方法,城市规划原理,27,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与环境 一,自然与人类文明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问题 二,人囗与资源 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地.水.森林与湿地等资源 三,资源与环境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财富,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 四,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城市化是人口规模增加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即城市空间外延扩展消耗资源的过程,城市消耗资源总量将占人类资源总消耗量80%,城市规划原理,28,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整体 2,构成: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所构成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2,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开放度髙 3,不完整性,稳定性差,自动调节能力弱,易出现环境污染 4,人为性,开放性,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1,结构 2,功能 3,流态 4,运行结构,城市规划原理,29,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 一,概念与组成 1,概念: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2,组成:由城市的自然,人工,社会,经济,美学等环境构成 二,特征与效应 1,特征:界限相对明显 构成独特 依赖性強 制约因素多 脆弱性 2,效应:污染 生物 地学 资源 美学等效应 三,容量与质量 1,容量概念与内容:概念:即对于城市规模与人的活动的限度 内容:包括人口 自然环境 用地 工业 交通 建筑等 分析方法:从自然 现状 经济 技术 历史文化等 2,质量慨念与评价:概念:环境对人的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评价: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定性定量评价城市对环境影响程度 内容:回顾 现状 影响(过去 现在 末来)评价三类 意义:克服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优化规划方案,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城市规划原理,30,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本章重点介绍城市经济与产业的运行规律,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把握经济及产业发展动态,从而制定出适合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 本章以自学为主,城市规划原理,31,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第一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人囗含义 含义:A,拥有城市户藉的常住城市人口 B,指城区(含镇)的常住人口,及停留半年以上的人 二,发展规律:1,构成:经济、再生产、变动(社会、自然、地域)等规律 2,影响因素:自然、经济、社会等 三,与规划的关系:人囗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1,人口规模是城镇用地空间需求的基礎 2,人口结构是城镇用地空间使用规划的基礎 3,人口与就业的空间分布是城镇用地空间分配规划的基礎,城市规划原理,32,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第一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划 四,城市人囗分析方法 1,人口统计:A,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 B,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形成的变化量 2,结构分析:A,年齡 B,职业 C,家庭 D,空间 3,人口预测:是一项政策性及科学性很強的工作,预测的主要方法有:综合增长率法、时间序列法、增长曲线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等 4,分析方法,城市规划原理,33,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第二节 城市社会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社会 1,含义: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要素空间组织 2,社会要素: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 社会心理、社会发展等 二,社会要素与城市规划 1,关系:城市规划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城市规划的社会目标:社会物质供需协调、公共资源公平分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空间、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增強规划的民主决策,城市规划原理,34,自学章节,第八章 历史与文化第九章 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原理,35,第三篇 城乡空间规划,本篇重点阐述:人类对构建(和谐城市)生活空间秩序而做的对未来空间的安排 内容:1,规划类型及编制内容 2,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3,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原则、主体、内容及方法,城市规划原理,36,城市规划原理,37,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1,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 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2,作用: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3,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 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规划原理,38,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与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4,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 间的长远发展方向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法6,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 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城市规划原理,39,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的综合性2,城市规划法治性、政策性3,城市规划的地方性4,城市规划长期性和经常性5,城市规划的实践性。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包括: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 历史文化 经济社会等)的收集与整理3,分析研究,城市规划原理,40,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城市规划体系:1,城镇体系规划:全国、省域、市域、县域2,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纲要、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相关规划(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3,概念性规划4,分区规划(大、中城市)(以上为城市战略性规划、宏观层面)5,详细规划:控制性、修建性(为战术性规划、微观可操作性层面)二、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1,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2,内容:论证城市经济与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原则,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城市规划原理,41,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三、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任务: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2,内容: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人口及用地规模,确定用地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位置确定城市对外交通布局及车站、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燃气、消防等设施发展目标和布局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城市规划原理,42,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四、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的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2,内容:原则上与总体规划相同,城市规划原理,43,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五、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1,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2,内容: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及适建性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及后退红线等控制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确定各级道路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3,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原理,44,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六、城市规划的调整和修改1,调整:根据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2,修改:在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现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 七、城市规划的审批1,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以保障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八、城市规划的技术成果1,文本(需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2,图件与附录(规划说明、研究报告及基础资料等),城市规划原理,45,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与适用性评价,第一节 城市用地概述 一、城市用地概念 1,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城市用地指经建设利用的土地,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泛义的城市用地,还可包括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如农田、林地、山地、水面等所占的土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国土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规划过程,具体确定城市用地的规模与范围,划分土地的用途、功能组合以及土地的利用强度等。2,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城市规划原理,46,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与适用性评价,第一节 城市用地概述 一、城市用地概念3,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4,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指国家行政建制与法律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系列用途区划: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功能与性质作出的划分房地产权属区划:由房产与地产所有权所作的权属土地区划地价区划:体现土地的区位、环境、现状及使用程度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城市用地的归属:采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所有权归国家及集体所有城市用地的管理: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城市规划原理,47,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与适用性评价,第二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与自然环境 城市作为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地,所造成生态失衡与恶化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如:水土流失、高强度开发、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污水排放导致水源水资恶化等。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主要从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势等方面。三,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1,用地评定的作用:提供用地选择与布局的依据2,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 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城市规划原理,48,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与适用性评价,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四、城市用地的选择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2,用地选择的原则: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开发选址满足空间与环境需要用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估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城市规划原理,49,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与适用性评价,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1,有十大类,四十六中类,73小类。2,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有利于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在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进行类比便于规划指标的定量与统计 二、城市用地的构成:1,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等;2,按照功能用途的组合,如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开发区等。,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一节 区域 一,概念 1,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2,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聚落 3,经济学:具有特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综合体 4,地理学: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二,特征:1,可度量性 2,系统性 3,动态性 4,不重复性 三,区域与城市: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及聚集体 1,城市的作用(职能):在地域的发展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和作用 2,区域条件与城市发展 区域条件:地理 资源 经济及基础等是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城市规划原理,50,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 一,概念:1,通过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知而描绘未来发展的篮图 2,在一定地域范围(国土)内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二,发展 1,国外发展概况:区域規划成为解决 经济结构 工业布局 开发新区 控制人口 土地管理 交通网络 环境保护等问题的重要前提 2,中国发展概况:1990年以来,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发展的主流.如南京,徐州,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1995 200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2005),城市规划原理,51,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类型 1,按地域结构分:枢纽区 均质区 2,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省域 市域 县域等 二,内容 1,发展条件评价与定位 评价内容:自然资源 区位 社会经济基础 定位的内容:发展性质与功能 经济 社会 生态 2,发展战略:方针 模式 阶段 重点 措施 3,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生产 消费 就业等经济结构 4,城镇化与居民点体系 内容:确定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确定三结构一网络(城镇体系职能 地域分布结构 城镇体系网络系统)提出重点发展城镇及近期建设建议 5,基础设施布局 6,生态环境保护 7,空间管制与协调 8,政策与措施 9,其它,城市规划原理,52,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四节 区域规划类型 一,国土规划 主要内容:1,确定国土开发利用战略 2,搞好区域功能分区 3,园区规摸与布局 4,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二,都市区规划 主要内容:1,发展背景 2,发展的空间需求 3,空间构成要素 4,空间结构规划 5,交通网络规划 6,基础设施规划 7,生态系统规划 8,实施与保障措施 三,城市群规划 主要内容:1,整体发展战略 2,群体空间组织 3,产业发展 4,基础设施 5,土地利用与管制 6,环境保护措施与策略,城市规划原理,53,都市区概念,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构造单元。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城市规划原理,54,大都市区:是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其一般概念是包括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市化地区。作为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大都市区主要的着眼点,在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域的功能影响和联系,这种影响和联系综合地反映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广州市都市区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55,城市群概念,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城市“集合体”。(姚士谋)城市群-是一个地域概念,强调了一个地域范围内围绕核心城市,而彼此有密切联系的城市群体,其对外围区域的辐射影响作用,要大大强于单个的核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区域城镇体系,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原理,5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57,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58,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59,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60,环渤海城镇群体系及结构,城市规划原理,61,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概述:1,城市规划工作重点,必须对城市整体和全局进行协调与平衡 2,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摸,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部署和实施,城市规划原理,62,城市总体规划(总图),城市规划原理,63,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第一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一,战略性规划(宏观规划)1,特点: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目标及实现途径 2,形成与发展 二,新时期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三,相关规划 1,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是总规的重要依据.两者在内容的重点与深度不同 2,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总体规划:是制定总规的依据及指导性文件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对象相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出发制定规划和部署 总体规划:从城市功能与结构对土地使用做出安排,城市规划原理,64,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第二节 发展战略研究 一,研究内容:包括战略目标、重点、措施等 二,城市职能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承担的分工(标准定义)2,分类:以行政机构,经济发展划分 三,城市性质 1,慨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98 2,确定的依据和方法 四,城市规模 1,构成: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总量表示城市规模(大小)2,预测:根据人口规模,选用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继而推祘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原理,65,城市规划原理,66,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137-90,城市规划原理,67,第十三章 总体規划,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是研发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城市化进程及城镇体系在空间的动态关系。一,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1,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城市从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向综合服务、社会再生产、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幅射的功能多元化演化。2,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城市主要问题:环境恶化、交通拥塞、住宅及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规划不合理和建设发展的不恰当,也由城市功能失控 和管理不严。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和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对策:结构的调整(优化)必然促进功能的转换及结构性的重整.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结构由封闭型向开发型转变。3,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结构是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并构成城市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空间形式的表象 4,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发展:不同空间层次 不同城市系统 不同发展阶段的协调,城市规划原理,68,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相关性分析,第十三章 总体規划,二,城市布局形态;集中与分散式布局 三,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本原则: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 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 调。建设布局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人 类社区,促使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城市必须与其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工业向园区、居住向集镇、耕地向农场“三集中”原则 4,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5,保护环境、营造和谐城市,城市规划原理,69,第十三章 总体規划,四,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 1,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指城市规模扩大所引起城市空间地域(土地)扩展的主要方向。要以用地的适用性评价为基础,对发展用地作出合理选择。2,城市主要功能要素布局 核心是合理组织各城市功能用地,包括:居住、工业、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地等用地 3,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 在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处理好用地功能分布后,还应从城市整体角度,研究城市结构的组织原则 4,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方案优化)城市各项用地间的内在联系及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关系到城市各功能的合理组织、建设投资的经济性及可持续发展性。总体布局需做好不同方案比较.首先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从不同角度做不同方案,提出可行解决的措施和规划方案。寻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操作可行的综合方案,城市规划原理,70,第十三章 总体規划,5,方案比较的内容:方案比较内容繁多面广,通常归纳如下:条件与环境的适应性 工程条件的可行性 布局的合理性 经济比较的可行性 重点内容如下:土地及利用居住用地与工业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及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6,综合评定方案,归纳汇总提高,城市规划原理,71,第十三章 总体規划,第四节 总体规划的编制 一,编制的要求及程序 1,要求:体现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遵循国家政策及法规的约束 编制规划纲要,确定重大问题 做好涉及的规划范围,中心城区为重点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2,程序:由政府规划职能部门承担组织实施 规划编制与审批 二,编制的内容:1,工作阶段分为:编制的前期工作;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工作 2,内容分为:城镇体系、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及专项规划等,城市规划原理,72,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特征与作用 一,涵义 1,-根据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建设的目标、对土地使用性 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2,-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城市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等。并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及指导修建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3,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为规划操作性的层面 二,特征 1,引导性和灵活性(控规)编制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 2,法律效应:(控规)是城市总体规划法律效应的延伸和体现。从宏观向微观法律的拓展。3,图则性:(控规)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城市开发用地的实施进行定位控制。其图则经审批后,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地方性的行政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原理,73,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特征与作用 三,作用1,强调规划的延续性:控制性规划将总体规划宏观管理要求转化为微观(具体)的地块建设管理指标。使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相衔接。2,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将规划控制要点,用简练、明确的方法表达,作为控制土地批租、出让的依据。3,城市设计的构想:控制性详细规划直接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环境景观设计的编制,主要从建筑色彩、形式、体量、轮廓线、群体空间组合进行控制。4,城市政策的载体: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包含城市产业结构、用地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环境保护等城市政策的内容,城市规划原理,74,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 一,编制程序 二,(控規)指标的确定方法 三,(控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本节自学),城市规划原理,75,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节(控规)的控制体系及控制要素(内容)土地使用(面积、边界、性质、兼容性)环境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建筑建造(建筑限高、退建、间距)城市设计引导(建筑体量、形式、色彩、空间围合 建筑小品)配套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设施)行为活动(交通活动、环境保护规定)控制要素(内容)分为指令性与指导性指标两类,城市规划原理,76,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指令性控制要素 1,土地使用控制(面积、边界、性质、兼容)用地面积与用地边界 面积规划划定地块的平面投影面积,单位为公顷。用地面积是规划用地红线围合的面积,是确定容积率、密度、人口容量等的依据。征地面积是土地部门划定的征地红线围合的面积 用地边界规划用地的分界线,划分用地的权属。划分原则根据总体规划和其它专业规划、用地部门、单位划分。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边界可由城市道路、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考虑地价的区位级差、地块大小和土地开发性质、规模相协调。地块划分应满足专业六线的要求(红、蓝、绿、黑、紫、橙)具体划分尊重原有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城市规划原理,77,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1,土地使用控制(面积、边界、性质、兼容)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 参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来确定 土地使用性质类别,根据所在城市规模、特征、区位、土地开发性质等确定 土地使用兼容性 兼容性概念指某类性质用地内,允许或经规划部门批准建设不同用地性质的项目。兼容性原则:促进相关功能项目集中布置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减少环境干扰确保非营利性设施的用地不被占用充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提高土地使用灵活性以总规为依据兼容性应提高宽容度和灵活性的应变能力,城市规划原理,78,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2,环境容量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绿地率)涵义为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筑用地能容纳的建筑量和人口聚集度的规定。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空地率、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环境容量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容量:日照、通风、绿化等人工环境容量: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荷载,城市规划原理,79,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2,环境容量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绿地率)容积率(概念、影响容积率的因素、相关问题)概念(又称建筑面积密度或楼板面积率)定义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作用防止城市过度开发带来的基础设施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规划原理3.ppt)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