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资源ID:7032626
资源大小:20.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从立题开始至今,在园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从第一阶段的知识积累,到第二阶段反复的践行活动,对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形成,大部分幼儿家长在孩子的要求下也能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垃圾分类的实践进行思考,为将来全社会进入“垃圾分类”的大环境奠定了基础。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探索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的基本信息本课题研究项目于20*年*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名称: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负责人:*课题编号:*二、课题提出的背景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通过走访,看到当地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学校及家庭垃圾混乱打包丢弃内心不堪担忧。虽然政府现在也在号召市民规范扔垃圾,越来越多出现了标注“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箱。但我仔细观察过,这两种垃圾箱里装的垃圾几乎没有区别,因为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垃圾“可回收”,什么样的“不可回收”。再加上缺乏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监督,因此一直没法真正意义上落实垃圾分类的推广。曾经看到过日本社会垃圾分类状况的文章,说他们3岁小孩就懂得在扔垃圾的时候将垃圾分类,我们幼儿园虽有垃圾如何分类的教学内容,但幼儿不能在实践中应用,也不懂得如何操作,同时也没有养成习惯。为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小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养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选择了“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怎样扔垃圾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不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公共卫生、环境管理和市容面貌,也反映出公民的素质和道德教养,事关重要。同时,对废旧物品变为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所以垃圾分类应该从幼儿抓起,让他们亲自动手,积极践行,有效实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为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养成教育进行探索,意在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看幼儿对“垃圾分类”活动是否能够理解,是否能够践行,是否能够养成习惯,是否能够带动自己的家庭及影响到整个社会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一)让幼儿知道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分类”处理后的好处,从而激发他们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1.危害:严重污染大气。严重污染水体。生物性污染。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浪费。2.“垃圾分类”后的好处: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节约土地。知道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进行处理或再次利用。知道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一)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三)让幼儿很好的实践“垃圾分类”行为。(四)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五)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垃圾分类”养成教育的同时,家长的反映及态度。(六)对社区及社会是否有影响。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及教育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一)通过在幼儿园不间断的“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一)通过日常生活,让幼儿不间断的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强化幼儿垃圾分类的行为和习惯。和幼儿一起制作三个大的漂亮的垃圾箱,上面分别写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的字样,并把相应的物品图片也粘贴在垃圾箱上,供幼儿随时进行垃圾分类。(三)采取同幼儿家庭互动,家长配合的方法,拓宽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面,要求家长用废旧的纸盒做三个垃圾箱,让幼儿把家庭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垃圾分类”能力的提高及“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各种家园合作方式,如家长宣传栏等,向家长宣传园里搞的“垃圾分类”探索活动,阐明活动的重要性,望家长支持配合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工作,提供多种的教育资源,形成较强的教育合力。(四)建立“我是环保小卫士”园地,随时随地对践行垃圾分类的小朋友进行表扬插红旗,做好记录,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评出“环保小卫士”。四个月后和每个家长沟通,对每个孩子“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鉴定,写出总结报告。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积累。(时间:*月)开展“垃圾哪里去了?”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为下一步幼儿践行打下基础。我们事先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在垃圾哪里去了主题活动中,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孩子讨论先行,并结合图片引导,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了解垃圾的来源与去向,了解人们可以通过很多办法将垃圾进行处理,进而利用资源,美化环境,保护地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从而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一、从感知入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一)利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吃了零食后的包装袋随处可见,垃圾塑料袋随处飘扬,废旧电池幼儿爱不释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通过谈话、故事、录象、自编顺口溜等手段,向幼儿介绍垃圾产生的途径、垃圾的种类,了解垃圾的功用和危害,从而丰富幼儿的知识,拓宽幼儿的视野,进一步调动幼儿探索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为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做铺垫。(二)通过春游活动,组织幼儿游览参观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萌发保护自然人人有责的情感。开展“垃圾回收,废品循环再造”的主题,我们先通过图片的演示和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循环再造的物体,让他们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活动后再发动孩子们从家中带两件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物品回来,然后让他们学着分类,最后预约废品回收公司的人上门收购废品,整个过程都在孩子们的眼前发生,都让他们亲身经历,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知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激发进行“垃圾分类”的兴趣。二、教幼儿对生活垃圾进行具体分类:(一)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时,应将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存放和弃置: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第二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物、果皮、花草、灰土等;第三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等。(二)收集容器分设三种颜色。红色:用于投放有毒有害的垃圾。蓝色:用于投放可回收的垃圾。黄色:用于投放不可回收的垃圾。(三)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的标识三、以情促行,让幼儿的环保意识、态度转化为行为,把幼儿的“垃圾分类”行为落到实处。(一)讨论,达成共识。在前面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一起来讨论,怎样才能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通过谈话、讨论后,最后决定在幼儿园里放置“垃圾分类箱”。开始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二)从自己做起,人人参与。把幼儿园的“垃圾分类箱”摆在显眼的门口(三个漂亮的大箱子分别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的字样),提示老师、幼儿、家长等所有人,都自觉地从我做起,把各种废物积极主动地分类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箱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第二阶段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践行活动。(时间:4、5、6月份)一、在班级、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践行活动(一)每天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小朋友一起探讨,应该归为哪一类。同时,让幼儿亲自动手把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箱里。(一)把幼儿分成若干组,作为“垃圾分类”区域活动角的管理员,开展“我是小小监督员”活动。每天“管理员”要向老师和小朋友汇报“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二、在园里开展“垃圾分类”践行活动的同时,在每个幼儿家庭内开展“垃圾分类”践行活动。(一)利用家长宣传栏,向家长宣传环保教育知识,利用周计划表介绍幼儿园环保教育内容与对家长的要求,请家长收集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同时对家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应更多地与家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家长有了环保意识,就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环保教育,这会对幼儿园的环保教育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家长用废旧的纸盒做三个垃圾箱,让幼儿把家庭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垃圾分类的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给家长发放垃圾分类调查表,了解家长的看法及幼儿在园外的践行情况。三、组织幼儿在社区及周边开展“垃圾分类”践行活动以点带面,让幼儿的环保行为变成大家的榜样,把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推向全社会。(一)监督他人,让全社会的人来自觉执行。孩子们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督促他人。在幼儿园要督促同伴;在家督促父母、长辈;在公共场所督促不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事。例如孩子们在春游时,培养主动拣起路上的垃圾,放进方便袋里,分类扔到垃圾箱里等等。(一)通过家长的配合,家长可带着孩子观察社区的垃圾投放状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增强孩子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研究成果(一)培养了幼儿从小的环保意识及从小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二)大部分幼儿家长在孩子的要求下也能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垃圾分类的实践进行思考,增强了幼儿家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三)“以点带面”效应,以一个幼儿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致一个社区影响到整个社会。八、存在的问题(一)幼儿良好的“垃圾分类”践行活动和社会大环境不能有效的衔接。例如:在公共场所我们的孩子按要求投放垃圾,却发现里面的垃圾都没按要求投放,很是不解。(一)作为老师和家长在处理分类后的垃圾时,也有不知如何的现象。例如:好多小区垃圾投放处没有垃圾分类的标识,当教室和家里的分类箱满了去投放,却不知如何是好。(三)环保部门目前在整体处理垃圾的方式上,不能按“垃圾分类”箱分别处理,据观察还是把所有垃圾混装一起运走。这样,影响幼儿从小培养“垃圾分类”习惯的流畅性和积极性。九、今后的改进措施希望督促政府部门,对垃圾处理的整体方式进行改进,并对环卫工作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使我们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垃圾分类”养成教育能有效的开展下去。总体看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之探索这一课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就研究范围的幼儿个体而言,“垃圾分类”的习惯已初步养成,对每个幼儿家庭的影响也从调查问卷“垃圾分类”调查表中初见成效。希望今后通过一些意见或建议使政府部门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垃圾分类”环节,让所有的社区及公共场所都能有垃圾分类箱,让幼儿园垃圾分类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