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ocx
海洋环保事业单位财务徵三l句题研究全面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使单位更加高效地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单位职责,从项目立项到实施,再到最后的项目验收环节,科学有序地开展,最终实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国家越来越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其监管力度不断上升,出台了相关法律规章和一系列配套政策。财务管理与单位发展之间相互协调,尽可能控制单位全部经济活动,职能管理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内部管理流程趋于完善,实现全方位的管控模式,通过行使财务管理监督职能,促使单位遵循财经秩序,最大化控制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从源头有效预防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等问题。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为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从制度上、流程上降低沟通协调的成本,业务人员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从事业务活动,为海洋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一、海洋环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现阶段,海洋环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仍然薄弱,单位领导层视财务部门为服务保障的一部分,平时做好会计核算,完成财务预、决算工作,面对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秉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部门将自身定位于审核、制单、付款等的流水线工种,日复一日机械式作业,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缺少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自主意识。业务工作与财务相脱节,财务规章制度及政策宣贯不到位,造成业务人员违规完成某项经济活动而不自知,给单位的有序运转带来极大财务风险。单位缺乏全面、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没有重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位缺乏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就难以从资金、资产、内部控制等方面实施有效的预警,使得单位无法积极主动甄别财务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只能等到财务风险爆发后再进行事后管理,势必给单位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其次,没有体现财务管理在业务活动全流程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与单位业务工作相互独立,管理者各自为营,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常常造成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形成对立面,资源的重复耗费,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业务目标、单位职责难以实现。最后,没有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事业单位经常面临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的监管,如果在平时业务工作中,不能强化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属性,做到事前有审批,事后有监督,势必会在政府部门监管过程中出现维漏,不利于单位良好有序地开展业务工作。(二)预算编报流于形式,预算绩效管理难以落实部门预算编报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起点。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环保事业重点项目大力支持,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年递增,但是,要想取得相关财政资金,开展业务活动,就必须有可行性高、有说服力的项目预算文本。反观单位的部门预算尤其是项目预算编写水平,确实参差不齐,甚至流于形式。项目预算文本多是由业务人员编写,业务人员往往只注重立项依据、实施方案等内容,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不能对项目经费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地测算,常常是拍脑门”决定,殊不知没有精确的经费测算作为支撑依据,再“完美”的项目文本也难以落地实施。即使项目预算得以批复,在后续执行过程中,由于前期测算的不专业,也会导致执行进度缓慢,预算执行有偏差,超预算或无预算执行等问题层出不穷,既掣肘了财务工作,业务活动也难以完成既定目标。后续财政部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时,对于超预算或无预算执行问题采取一票否决制,即项目本身无论完成情况如何,都会得到验收不合格的结果,这对于事业单位次年的预算安排及业务活动开展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预算绩效填报是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财政资金进行绩效管理,从预算编制再到预算执行,实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事业单位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来,上至管理层下至业务人员,仍未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树立绩效理念,设定绩效目标时缺乏对项目的宏观判断,绩效指标的设置也常常不是以目标为出发点,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仅仅处在应付填报部门预算层面,绩效管理难以真正落地,国家想要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三)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海洋环保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且大多属于公益类,不以营利为目的。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既不宽泛也不深入,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要求不高。事业单位决策层基本出身于业务骨干,对财务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因而不曾注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某些财务部门管理者非科班出身,甚至不单独设立财务部门的事业单位不在少数,有些将财务部门归属于办公室名下,有些由其他综合部门管理者兼任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成为简单的审核、制单、出报表。财务人员自身由于长此以往的机械式重复作业,可以对工作内容驾轻就熟,因而形成固化思维认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培训和学习,这种怠慢的思维限制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在当今形势下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足的现象。财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没有将自身上升为财务管理的高度,既不注重专业知识领域的拓宽,也鲜少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对于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没有积极主动地深究出台背景,出台目的及出台意义,仅仅停留在足以应付当下工作即可。没有足够的平台支持想要打破现状、寻求提升的优秀财务人员,只能在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慢慢被周围所同化,在整个体制中浑水摸鱼。财务部门不能对业务活动给予及时的政策指导,业务部门在不了解不熟悉财经纪律的情况下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往往在爆发财务风险后,才交由财务部门处理,将财务部门甚至单位置于被动的局面。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权责划分不清晰,一项业务活动得以实现,在单位各部门之间转圈,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财务管理形同虚设,最终导致事业单位整体运转效率低下。二、完善海洋环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应当包括:财务政策制定职能、管理分析职能、财务核算职能、内控职能等,财务管理应当贯穿事业单位运转全过程。事前,在单位领导统筹规划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制定既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又符合单位实际运转需求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财务部门应当完善资金、国有资产、财务报销及内部控制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且加强财务法规及政策制度的宣贯工作,实时更新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提升单位整体的财经纪律意识。从业务部门角度出发,财务部门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不违反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制定各项业务活动的标准,提升工作效率,为业务活动做到辅助和支撑。事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简化繁杂的审批手续,优化各项业务活动的审批流程。国家推行“互联网+”的效果日趋显著,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网上报账、OA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各个业务模块与财务系统的集成。对于业务部门,网上报账系统是财务服务的统一窗口和通道,也是电子业务单据流转的平台;对于财务部门,网上报账系统是年底各项财务数据的采集平台,也是财务部门的管控平台。打通网上报账系统与OA系统的连接,减少审批过程中的流转时间,可以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事后,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应当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部门权责归属,确保业务活动的各个财务环节都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单位领导层负责监督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领导层汇报工作。内审部门可以针对单位各项活动展开全面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内部审查与抽查工作,对于及时发现的业务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须积极配合、立行立改,确保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发挥效用,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稳健运转。(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首先应当要求事业单位全员参与。单位所有部门均应积极参与,均应树立预算理念,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上至单位领导层,下至各部门负责人,每一位业务人员都必须参与预算编制与实施。其次应当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考评等一系列活动。预算编制阶段,财务人员应将单位全口径资金纳入编写范围,不得存在预算外资金、“小金库”等问题。业务人员依据财政法规与单位规章制度,围绕项目目标,在财务人员的协助下,系统、全面地测算经费需求,科学、合理地设定绩效目标,从而取得财政部门的批复。预算执行阶段,业务人员在项目预算的指导下,进行各类业务活动,财务人员实时监控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尽可能对影响预算执行的情况给予及时预警,做到不挤占、挪用各类预算资金,不超预算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如遇预算调整事项,应遵循相关办事流程,报经主管部门审批。预算评价阶段,对于绩效自评的项目,及时对照绩效目标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真实客观地评价,并撰写绩效自评报告;对于主管部门重点评价的项目,及时全面地提供项目资料,不遗漏、不隐瞒,积极主动配合主管部门的考核。最后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活动均应纳入预算管理,指导各项业务活动的改善和调整。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使单位的各项计划很好的协调,科学、合理配置单位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单位履职尽责、蓬勃发展提供合理保证。(三)实现财务人员业务转型近年来,随着相继出台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法规政策,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事业单位急需组建一支专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全面的财务管理团队,这对财务人员而言既是挑战也充满了机遇。那些重复率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交由信息化系统完成,财务人员不再是机械式的审核、制单、出报表,可以向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型,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提取各种财务数据,加以汇总整合分析,出具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财务报表,为单位领导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数据,深化业财融合意识,在不违反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帮助业务人员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财务风险,适时给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这就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1 .提高政治站位应当讲政治重规矩,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指导意义。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必须具备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必须自觉遵守财经纪律,时刻秉持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必须牢牢树立政策就是带电高压线、预算就是法规、标准就是纪律的规矩意识。2 .夯实理论基础不仅要研读大量财务文献资料,夯实财务理论知识,持续优化知识结构,还应当了解熟悉单位将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平时要多听多读多看,对于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及各项政策,加以深入研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掌握出台背景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努力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水平,为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支持。3 .提升职业技能积极参加主管部门或有资质的会计教育学院组织的各类财务专题培训,汲取最前沿的财务领域思想,学习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掌握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业财融合的方法。多开展同类型事业单位调研活动,与财务人员共同探讨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困惑,面对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集思广益,寻找突破口及应对策略。4 .做好职业规划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职业晋升须通过职称考试得以实现,从初级到高级,时间跨度十几年,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是个漫长的过程。职称考试对工作年限、工作能力、会计素养等都提出了相应要求,想要成为高级会计师,财务人员应当提前做好相关规划,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晋升职称做好充分的准备,按部就班地取得会计职称。平时也可以自主学习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虽然事业单位对CPA不做要求,但是通过学习注册会计师各个科目知识,可以极大程度提升财务理论水平,掌握财务理论内涵,对晋升职称、胜任工作等助力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