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1课宋代诗词(三).docx
-
资源ID:7017671
资源大小:57.9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1课宋代诗词(三).docx
课题宋代诗词(三)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宋代诗词的代表人物及其经典作品能力目标:(1)能掌握宋代诗词不同流派的写作手法和风格特点(2)能运用所学知识品味宋代诗词的形式美、语言美和音乐美素质目标:(1)激发探求诗词文化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2)挖掘诗词内在的人文精神,提升思想素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绝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卜算子咏梅的诗词内容教学睚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绝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卜算子咏梅的意境及情感表达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彳弗一考勤(2min)T问题导入(5min)T专授辆(28min)一课堂活动(IO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传授新知(20min)一课堂活动(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讲解宋代诗词的视频,并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是谁?她有哪些经典作品?【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视频,思考并留言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min)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豪放派词作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简述该流派的风格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宋代诗词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8min)【教师】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绝句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解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植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知识便笔】作品等,使学生 了解念奴娇赤 壁怀古如梦 令昨夜雨疏风 骤夏日绝句 的诗词内容,感 受诗词的意境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打杈刘备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周瑜鹿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1以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感受诗情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触景生情,追古抚今,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以大气豪放的笔墨描写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象,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进行了热烈的赞颂,抒发了词人的豪迈之情。上片写景,起笔豪迈,将浩荡径流与千古人事联系起来,引出怀古思绪;接着运用"乱""穿""惊""拍""卷"等词,精妙独到地勾画出古战场的睑要形势,意境开阔博大,表现了词人隐约深沉的感慨。下片怀古,以勃发的雄姿、卓越的见识、儒雅的风度、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非凡的战绩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中哪一句是将自然景色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该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吟诵诗韵【教师】播放视频”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详见教材),辅助分析全诗基调该词的诵读基调是热情豪放的。上片要读得广阔、悠远,突现"江山如画"。其中,"穿""拍""卷"三个动词要读得响亮、有力、干脆;结尾两句音调稍降,用缓慢、慨叹的语调诵读。下片要读得爽朗、潇洒,渲染人物的“雄姿英发"。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虽然要读得低沉、缓慢,但不能软绵无力,以免冲淡全词豪放磅礴的气势。【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学习完这首词后,你是怎样看待"人生如梦"的?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南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遨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知人论世】教师播放视频“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详见教材),洪解李清照生平以及所著i嗣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土,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从小就博览群书,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她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因此,其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感受诗情这首词以景衬情,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首句写室外风萧萧然而雨疏落,勾勒出写词的时间(暮春),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次句写室内词人的状态,实写残酒未消的情致。中间两句通过问答进行对比烘托,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其中,"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却"字既表明"卷帘人"对词人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的意外。最后两句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道出了实际情形一"绿肥红瘦"。这里使用拟人的手法,用"肥""瘦"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春天的消逝,新颖别致,生动传神,极富创造性。这首词通过极其普通的生活片段,反映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吟诵诗韵该词的诵读基调是低婉深沉的。诵读前两句时,读者宜用较低的音调,平平表述即可。诵读中间两句时,读者应读出角色的不同。"知否、知否?”中,第二个"知否"的音调直升高,以示强调。末句的语调是感伤的,读者应读出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的情景。你喜欢这种情景吗?为什么?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词歌颂了哪愧雄?词人借歌颂想表达什么?【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感受诗情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带领臣僚仓皇南逃,不思抵抗。在逃亡过程中,李清照途经乌江,有感于项羽的悲壮而作此诗。【知识便笺】项羽突围到乌江边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脸见江东父老,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决定以死相报。于是他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首五言绝句借古讽今,通过歌颂英雄项羽,讽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前两句引用"人杰""鬼雄"两个典故,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后两句引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壮之举,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辱偷生的英雄主义.全诗字字珠凯,端正凝重,正气凛然,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吟诵诗韵全诗五言一句,每句两拍,一般是二三拍。诵读时,读者应注意停顿,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遨请学生回答问题结合本诗的节奏特点,说一说在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该诗的诵读基调是慷慨激昂的.诵读前两句时,语调是高亢的,读者应读出诗人的正气凛然;诵读后两句时,语气是讽刺的,读者应读出诗人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满。【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这首诗是李清照为数不多的豪放诗,鲜明地提出了其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透过这首诗,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聆听、理解、记忆课堂活动(10min)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请参考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仿写一首词(不要求用词的严谨,意思连贯、押韵即可),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仿写示例:如梦令昨日河州散步昨日河州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学生】聆听、思考、仿写、交流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宋词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 【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辛弃疾有明喳经典的作品?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0min)【教师】讲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卜算子咏梅的相关内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情感?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醉酒中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把烤肉分给将士们,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知人论世】教师播放视频“词中之龙辛弃疾”(详见教材),讲解辛弃疾生平以及所著诗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的词主要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另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感受诗情这首词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教师】播放视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详见教材),辅助分析诗词这首词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描写了似醉似梦之际词人所见到的战斗场面,体现了词人的爱国思想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寞,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英雄失意的悲愤情怀。上片写沙场点兵的壮观场面。前两句中,"挑灯看剑"豪情满满,"吹角连营"雄壮威武,但不是在“醉里"便是在"梦回"之际,使得开篇的意味尤显揪心。中间两句描写了将士们出征前夜的场景,以美食与雄乐来振奋士心,表现了将士们出征前愿为收复失地舍生忘死的壮行,也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最后一句把将士们出征时整肃的军威、雄壮的声势、腾腾的杀气描绘得淋漓尽致。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前两句承上片沙场点兵出征的士气,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将士们于战场之上横扫敌人、勇猛进击的壮丽图景。中间两句感情上升到至高点,洋溢着功成名就的喜悦之情,道出了词人美好的理想和抱负,字里行间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分组讨论、解析作品等,使学生了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卜算子咏梅的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洋溢着词人忠君爱国、救民水火、建功立业的澎湃激情。结句笔锋陡转,从梦想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揭示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尖锐矛盾。这首词气势恢宏,慷慨激昂,由醉而梦,由梦而醒,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从结构上看,这首词构思奇特,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且过片(下片的开头)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吟诵诗韵【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说一说这首词的整体基调是怎样的?在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该词的诵读基调是慷慨悲壮、雄壮高昂的。诵读前九句时,语调是雄壮的,语速宜快,音调逐渐升高,读者应读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将词人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豪情壮志推向顶点;诵读末句时,语调是悲壮的,音调急剧下行,读者应一字一顿,读出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圉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人梦中所见的场面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T壬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词主要写了梅花的哪些精神?【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开放了,却无人过问、无人欣赏。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这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梅花)即使凋零,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知人论世】讲解陆游生平以及所著诗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陆游一笔耕不辍,创作了很多诗歌,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示儿游山西村等,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感受诗情【教师】播放视频“卜算子咏梅赏析“(详见教材),辅助分析诗词这首词以“咏梅”为题,但并没有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梅花,而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上片状物写景,通过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的寂寞、备受摧残的情形,暗喻词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下片抵物言志,通过歌颂梅花历尽磨难、孤高清雄、留芳而去的品格,抒发词人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以及不畏谗言、信念追求永不变的铮铮傲骨。该词语言清俊,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蕴含梅的风骨神韵,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吟诵诗韵【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诵读该词的上片与下片时,语调应有哪些变化?【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该词的诵读基调是低沉凄凉的,整体的语速为中速,读者应沉郁舒缓地揭示梅花和词人的凄惨命运。诵读上片时,语调是抑郁的,读者应读出梅花的遭遇和词人的愁苦与无奈之情;诵读下片时,语调是坚定有力的,读者应读出词人坚贞自守的决心。【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在你的眼里,梅花是怎样的形象呢?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聆听、理解、记忆课堂活动(15min) 【教师】组织学生分开展以下活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以读传情,因读生情,感作者彼时彼地之意,生发读者此时此地之情。为了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内涵与情感,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传承和发扬传统诗词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诗词诵读交流会。 【学生】聆听、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宋代诗词的理解课堂小结(3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绝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i司以寄之卜算子咏梅等经典作品,希望大家课下能够及时复习巩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宋代诗词的相关作品。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宋代诗词中经典作品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基础知识检测"中的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效果不错,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