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docx
-
资源ID:7016715
资源大小:52.9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docx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题1 .思维是2-3岁幼儿开始产生的思维形式。感知动作思维p632 .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个体差异p9?3 .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营养P124 .按照目前的婴儿期健康体检标准,婴儿在出生后一年内进行次的定期健康检查。4p65.母乳具有很多优点,营养丰富, 但的含量稍低。维生素D维生素K P236.治疗儿童单纯肥胖需要采用以以为关键技术、将为基础、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运动处方行为矫正健康教育P497.知活动发展的基础。的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客体永久性概念p638 .在给6T2月龄婴儿制作、添加辅食时,应尽可能少放、不放、不加,但可添加少量糖盐调味品食用油p319 .人在成长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体格生长速度的突增阶段,一个生长高峰是青春期,另一个生长高峰则是。婴儿期p810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过程。1岁以前,儿童主要处于咿呀学语和初步理解的。前言语阶段p6511 .对于不满6个月的婴儿,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以上。6-8次P2512 .两岁幼儿的认知不再出于原始的混沌状态,开始出现,能够将自己的愿望和现实区分开来。自我意识p6313 .为了保护婴儿的健康,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以内完成预防接种的O基础免疫p614 .婴儿在第一年的动作发展中就出现和发展了人类特有的动作一一和。手的动作直立行走p5315 .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先选用进行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喂养p2716 .幼儿的最好饮料是。白开水p3817 .婴幼儿各种常见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p41二、简答题1 .简述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答: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有:从泛化到集中、从上到下、从近到远、先正后反。P52 .简述应如何给6T2月龄婴儿添加辅食。答:给6-12个月龄婴儿添加辅食的方法是:从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适当添加,不要强迫进食;注意观察婴儿添加食物后的反应;添加辅食应考虑个体儿童的差异。P31-323 .奶水不足的母亲应如何正确人工喂养0-6个月龄的婴儿。答:奶水不足的母亲在进行部分母乳喂养的时候,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乳母要注意充足的休息与合理的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定时喂奶,以便尽量保持母乳的分泌;乳母需要外出工作,当超过六小时未哺乳时,至少要挤奶一次,将挤出的奶装在消毒好的瓶子里密封,放入冰箱保存,并于当天饮用;母乳不足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添加适量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P264 .影响婴幼儿体格成长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幼儿体格生长的因素有:环境、遗传、营养和疾病。P125 .简述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答: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时,首先要注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等;其次,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来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再次,注意从小培养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嫉妒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P716 .如何培养1-3岁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答: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应规律进餐;重视幼儿饮食安排,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的进餐;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避免幼儿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鼓励幼儿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促进食欲,维持能量平衡。P377 .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有哪些?答: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有: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随年龄而不同:体格生长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P98 .简要说说应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记忆能力。答:在培养婴幼儿记忆能力时,首先要注意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情绪环境,丰富生活的内容,以便于其记忆。其次,通过游戏、生动的玩具、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的儿歌及故事,给予必要的刺激,以逐步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记忆的准确性。P609 .婴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答:学龄前儿童的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的主体易发生变化;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想象具有夸大性;满足于想象的过程。P6110 .简述适宜的1-3岁婴幼儿饮食烹调方式。答:适合幼儿的烹调方式和加工方式有: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软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烹调方法上,应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膳食花样品种要交替更换。P37三、分析题1.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年轻母亲因缺乏科学喂养指导而产生的育儿问题屡见不鲜。请结合生活中得实际情况分析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答:母乳喂养的方法:第一,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第二,按需哺乳;第三,不给新生儿人工奶头和代乳品;第四,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第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第六,给新生儿和1-6个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p24-262.请结合婴儿发展的实际,简要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答: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与发展的时期,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初步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有以下六个阶段:第一,反射练习阶段;第二,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第三,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第四,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阶段;第五,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第六,智力的综合阶段。P62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填空题1 .当前在各种早教基地中,我国教育部门重点投入建设的早教基地是。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PlOl2 .在建设社区学前教育队伍中,队伍构成尤其应注意“,”的原则。专兼职结合,兼职为主pl263 .婴幼儿在2-3岁时喜欢帮家长干家务活,这是他们能力初步形成的表现。自我服务P1674.生活节奏和环境。这种早教活动形式比较有利于婴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半日制早教活动p2005 .早教幼儿教师运用示范指导的关键在于把握示范的。重点p2056 .为婴幼儿创设物质和精神环境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原则。安全性P1561607.2003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P1278 .或是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亲自活动游戏p099 .面向教养人进行早教指导的最主要途径是。早教活动p20410 .早期教育中,幼儿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最根本目的是。切实提高早教基地活动质量和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P12411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育儿效果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pl0412 .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应该是。游戏pl6113 .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早教基地在组织活动时,活动时间安排上多采用和。小时制半日制P11814 .玩具的最主要功能是能够帮助婴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pl6515 .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办早教基地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为社区散居儿童特别是先学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p10216 .北京的“四环游戏小组”属于亲子园。社会公益性PlOl17 .在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进行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分钟。15pl9418 .生活中有婴幼儿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给婴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应秉持原则。生活化P16119 .2岁左右是婴幼儿秩序发展的。敏感期pl6120 .早教活动具有、与的特点。生活化、游戏化个别化P195二、简答题1 .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应如何处理?答: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要积极回应,既不偏袒迁就自己的孩子,也不排斥其他的孩子,要站在公正的角度,引导婴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P158p2362 .简述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答: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是:以婴幼儿潜能开发与个性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与教养人平等对话、和谐沟通为活动方式,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位实施重点,以养成习惯、全面发展为活动过程的落脚点。P1993 .简述家庭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特殊意义,答:第一,父母的遗传素质奠定了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第二,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积极地促进婴幼儿的成长与进步。P2174 .早教基地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答:早教基地幼儿教师可通过社区调研、家庭调查、电话访谈、网络调查、小组沟通、请家长来园个别沟通等方式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P221-2245 .幼儿教师应如何了解婴幼儿发展的需要?答: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了解每个婴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通过从婴幼儿外观表现出的身高、体重,可以检测婴幼儿的身体发展状况;通过与教养人的交流和活动中婴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发展的差异;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喜爱和发展中的不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P2006 .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答:控制婴幼儿的零食;引发婴幼儿积极进食的情绪;引导婴幼儿按时进餐;引导婴幼儿在固定座位上安静、专心进餐;引导婴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培养婴幼儿乐于喝l开水的习惯;培养婴幼儿饮食均衡的习惯;不要“喂”出婴幼儿的任性脾气。P2297 .简述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分类。答:根据婴幼儿时期的障碍特点,进行如下分类:第一类,发展障碍,包括发展迟缓、婴儿孤独症;第二类,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第三类,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第四类,感官障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第五类,与身心健康相关的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排泄障碍、进食障碍。P2518 .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答:社区早教基地的总目标是: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幼儿园附设的社区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包括五方面:第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第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第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第五,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P1059 .集体教养机构在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时应怎样正确定位?答:集体早教活动的定位:第一,早教活动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第二,早教活动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第三,早教活动应体现生活化、游戏化和个别化的特点。P194-19510 .早教机构中,幼儿教师应为婴幼儿创设怎样的精神环境?答:早教机构中,教师应为婴幼儿创设的精神环境是:第一,宽松与平等;第二,关爱与理解;第三,交流与等待;第四,鼓励与期待。P157-15811 .简述早教幼儿教师的成长方向。答:早教幼儿教师要向全职教师、教育的社会工作者的方向努力。P12312 .简述早教基地的工作要求和特点。答: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因此,了解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早期教育规律,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是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的依据和前提。早教基地的管理者及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探索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并认真思考本园开展早教基地教育的目标方向、条件与具体策略。P107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主体多元性;多向互动性;形式综合化;亲子引导同步。13 .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答: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有:第一,将婴幼儿摆在家庭中心的位置上,过度照顾,包办代替;第二,片面追求教育结果,忽视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第三,重智力开发,轻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良好品德的培养;第四,教养态度不一致、言行不一给婴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P23814 .简述家长应如何与婴幼儿一起游戏。答:父母是婴幼儿的玩伴(玩中学;多与婴幼儿交流;发挥婴幼儿的想象;多让婴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培养婴幼儿关心、关爱周围的人;把收拾玩具当作游戏);积极评价婴幼儿的游戏。P167-16915 .谈谈家长应怎样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答:家长应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夫妻关系;第二,婆媳关系;第三,亲子关系;第四,邻里关系;第五,同伴关系。三、分析论述题1 .在适宜的精神环境中,婴幼儿能够提供轻松、自由、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请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应怎样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精神环境。2 .请结合早教工作的实际,说说早教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答: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澄清关系。教师是亲子活动的指导者。指导者应把自己定位为家长主动的合作者,主动和家长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是家长声音的聆听者、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的洞察者,更是家长良好家教经验和行为的学习者。其次,指导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对家长的科学育儿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供育儿支持;再次,指导者是家长教育资源的发现者和开发者。P121早教基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家长教育观念进行调试;第二,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育行为;第三,及时引导家长,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第四,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P1223 .一个好的早教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在活动前做精心的设计,请简要说说幼儿教师应怎样设计早教活动。答:第一,早教活动的内容选择:早教活动内容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制定个别化方案;第二,环节的设计:时间宜做大块面安排;活动形式可多样化;第三,环境准备:空间安排;环境创设;材料投放。P201-204对0-3岁婴幼儿树立科学保育观的认识保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03岁阶段的婴幼儿需要成人的养育才能生存,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成长过程。保育即要求成人为婴幼儿提供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通过精心照顾和养育,帮助婴幼儿获得良好发育和独立生活能力。如今的保育观念已不仅仅体现在满足生存和没有疾病,在现代教育理念、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保育观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婴幼儿是发展着的人,人的发展必然有其自身规律,保育的过程中要顺应婴幼儿发展的规律,要以提高生存质量,提升生存能力为目标,提供婴幼儿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真正促进婴幼儿健康。实施良好的保育,不仅影响婴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而且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实施有效的科学保育不仅给婴幼儿健康带来直接影响,也是提高人口质量与素质的先决条件。3岁前的婴幼儿正处于生命的起步阶段,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身心发育不完善;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差,生理机能发育不成熟;而由于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好奇心强,喜欢与周围的事物之间产生互动,喜欢探索,在保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特点:(1)全。由于生理发展的不成熟,还不具备生存的能力,一切与生存有关的活动,如:吃饭、饮水、睡眠、排泄、穿脱衣服等都离不开成人的照料。他们需要成人提供合理的营养、足够的饮水、充足的睡眠、新鲜的空气、卫生的用品,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才能满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只有全方位的保育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2)细。此时婴幼儿生长发育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机体还不具备抵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对外界压力的承受力弱,因此对保育过程的要求特别高,需要成人仔细留意,适时提供婴幼儿帮助。在操作上也特别细化,无论是空间、时间、温度的选择,还是对使用物品的品质、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食物的选择、配置和制作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有疏忽即会给婴幼儿健康带来不利影响。(3)难。一方面由于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限制,使得婴幼儿很多需求难以表达清楚,常常要借助各种表情、体态、动作表达,同时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婴幼儿对成人的想法和行为也难以理解,成人与婴幼儿之间的沟通时常会产生矛盾。另一方面,23岁阶段婴幼儿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加,爱自己做主,希望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他们的行为也同样会与成人对他们的要求之间产生矛盾。在倡导现代教育理念、重视早期教育、注重科学保育的今天,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决定了保育的重点及保育的行为。维护婴幼儿的安全。婴幼儿出生至3岁阶段,虽然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但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尚未完全,生理发育的限制对婴幼儿影响很大,动作技能表现与其所要从事的行为之间有差异,产生不协调。体力方面正处于无时停时期,独立意识逐步增强,自觉性与自我肯定的倾向驱使婴幼儿强烈坚持己见、为所欲为,又由于经验不足,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行为后果无法判断,也无法察觉身边的潜在危险,难以处理好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致于容易发生各种险情。再加上幼儿园机构是集体教育机构,教师与婴幼儿之间的配比和家庭有很大差距,更应从多个层面考虑安全保育的因素。 充分了解婴幼儿年龄特点、能力发展程度,熟悉婴幼儿的活动及使用的物品、玩具,考虑到婴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动作和会发生的问题,对婴幼儿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危险保持高度敏感。 教师与婴幼儿之间保持恰当比例,且该比例应视活动的性质、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地点而定。如: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安静活动与体育活动、在园活动与外出远足活动,师幼配比不同。且这一比例应随婴幼儿年龄增长、经验增多、能力增强而适当加大。 教师与婴幼儿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该距离同样要根据活动的性质、形式,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器械进行调整。如I:当婴幼儿进行类似户外“荡秋千”活动时,教师应接近婴幼儿,当婴幼儿在自主地进行游戏时,教师应远距离观察,使教师与婴幼儿之间始终处于弹性状态。 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决定了环境质量,也对婴幼儿发展和健康产生影响。低幼婴幼儿活动空间相对独立,生活用品(毛巾、水杯等)一定要专人专用,防止因抵抗力差而产生交叉感染。同时对婴幼儿健康有害的用品(消毒液、杀虫剂、药品等)一定远离婴幼儿。.玩具与器械的使用既要考虑材料本身的安全,结构的牢固,使用时轻便、方便;还要考虑其体积、数量与活动空间、婴幼儿人数之间的关系。如:体积大的玩具空间不能过小,人数多时数量不能过少,相互间应保持正比的关系。 建立必要的规则,是帮助婴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行为的方式。规则应视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而制定,也应视不同的个体而定。 重视对婴幼儿进行有关安全的教育。借助一些偶发事件、偶发行为的机会,让婴幼儿接受教育。教育一定要使婴幼儿明白道理,说明原因,形成正确的态度,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建立适当的安全行为。(2)关心营养过程。营养问题始终是婴幼儿保育重要内容之一。营养状况是婴幼儿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优劣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自身健康,实质是关系到未来民族素质和前途。从当前情况看,营养对于婴幼儿健康的重要无可异议,人们对婴幼儿的营养问题也足够地重视,在幼儿园,营养工作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保健医生从有利于婴幼儿健康的目标出发,科学地安排婴幼儿的饮食生活。但是,婴幼儿自开始接触固体食物后,尤其是2岁左右,往往对吃没有兴趣,甚至有相当部分婴幼儿还不会吃,常常会与成人在吃饭问题上发生矛盾,在营养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该时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未健全,对新的食物不容易接受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外界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何提供食物,提供怎样的食物,何时提供以及婴幼儿饮食过程中行为上所产生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采取当天适量采购、正确清洗、适时加工、科学配制和烹调的方法,保证食物的新鲜程度。 为保证婴幼儿摄入全面的营养素,提供丰富的食物。认真做到粗粮和细粮、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粗纤维食物和维生素食物一一蔬菜,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的钙,多喝牛奶、豆浆,经常食用蛋类、鱼类、菌类等食品。 当婴幼儿开始尝试接受某种新的食物时,尤其要注意提供好的方法,处理好食物的量、形、色、味及周围环境与婴幼儿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各种心理因素对饮食带来的影响:如:提供的点心要小巧,便于手拿,形状要丰富且经常变换,像圆型、条形的食物较受婴幼儿欢迎。采取少量增加的方式让他们逐步接受。充分运用好食物的色、形、味引起食欲。 让婴幼儿与食物在时间上保持适当的距离。 婴幼儿儿本身的生理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人的吸吮、吞咽动作是与生俱来的,但咀嚼、吞咽固体食物的本领是后天习得的,这一饮食行为需要婴幼儿通过训练、学习才能掌握。家长只注意想方设法让婴幼儿去得到营养,而忽视了婴幼儿在获得时的困难,以至于相互间产生矛盾。因此教师在给婴幼儿获得营养的同时还应帮助他们获得锻炼。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发挥好营养的作用。(3)重视习惯的培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在幼年时养成的,所以幼儿时代应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0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成人养育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自己的行为习惯,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之终身受益。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话正深刻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另外,一切技能的习得和习惯的形成都是经过大脑动力定型的过程,因为婴幼儿的可塑性大,动力定型容易建立,所以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但是,对于已形成的习惯和生活秩序一旦要改变或重新建立则非常困难。习惯在外部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重复多次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按定顺序作出的反映越来越恒定和精确,形成动力定型后才能建立,因此,在帮助婴幼儿建立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师幼关系是行为建立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抓住来自婴幼儿的各种信息,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体谅婴幼儿的难处,容忍婴幼儿的所作所为和过失,对婴幼儿的行为多给予积极应答,多给婴幼儿微笑和语言、行动的鼓励,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快乐,心理上得到满足,由此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乐意与他周围的人和物之间产生互动,这样才会愿意接受外界干预,取得预期的效果。帮助婴幼儿形成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训练程序,由于婴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在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需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一方面可以帮助婴幼儿理解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养成婴幼儿做事有条有理,守时有序的好习惯。婴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良好的行为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建立。因此,要给予婴幼儿更多的实践机会。每个婴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婴幼儿的需要不同,作为保教人员要有极大的耐心,适时提供指导帮助,让婴幼儿有机会在实践中反复体验、感悟,积累自己的经验,通过一定量的行为练习,逐步掌握规律并内化为自己的固定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把握好实践与帮助之间的度,切不可替代包办。婴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保证。为婴幼儿制订并执行合理的生活、卫生制度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也是维护和增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对婴幼儿行为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教师要能预先估计。如I:我们亲子班宝宝在学习拿勺吃饭时易撒米粒,我们在其座位下面铺设塑料布,既能放手让宝宝练习,又给清理工作带来方便。在保育中渗透教育。保育要求成人为婴幼儿提供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如果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仅仅停留在满足婴幼儿的生存需要,那么它只能是低水平的育儿行为。只有使婴幼儿在保的过程中整体得到发展,体现出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思想,起到育人的作用,才能实现保育以人为本的真正价值。三岁前的婴幼儿是按自身的大纲发展,但离开了外界环境的有效刺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水平都将受到影响,潜在能力的发挥也将受到限制,因此,创设有教育价值的保育环境对婴幼儿十分重要。03岁阶段,正是婴幼儿感知觉、动作、语言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借助生活环境对婴幼儿施加适当、适量的教育影响,使之在接受保的过程中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活动室的环境,如我们亲子中心、托班、小班周围的软性护墙,除起到保护作用外,并用鲜艳的色彩呈现出来,对婴幼儿的视觉发展就起到积极作用。对玩具而言,它不仅要让婴幼儿在玩中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使婴幼儿与玩具产生互动,通过反复抓、捏、扔、举、放等摆弄操作,运用触摸、倾听、观察等感知方式,提高运用各种物体的能力,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设备是婴幼儿生活的物质保证。它不仅反映婴幼儿的生存质量,也能蕴涵各种教育因素。分格的毛巾架、带开关的龙头、圆形的洗手池、小马桶等,无论是材料、式样的选择、造型的设计,都应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多方面加以考虑,从有利于婴幼儿生理特点、心理特征、生活能力的锻炼、社会适应性的提高、美感的培养等诸多方面体现育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