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docx

    • 资源ID:7013765       资源大小:79.0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docx

    单元时空构建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程标准 L 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知识点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基础精细梳理】1.亚历山大远征(1)过程: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 10 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影响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被征服地区人口遭到奴役、屠杀,城市遭到劫掠、烧毁。(3)结果: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 界”。2.“希腊化时代”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希 腊化时代”开始 法国承认阿尔 及利亚独立 英帝国解体 公元前公元前 334年 323年 里一次世 13世纪1776年1787年19世纪初1825年1830年 蓝冬公鼠 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亚历山 大去世 蒙古 西征 2。世纪第一次民族新兴民族国 民主运动的高潮 家文化复兴 今破仑战争 美国独立 隹斱发表 推行 拿破 仑法典 党人”起义 世界殖民体 系的瓦解 时间: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 300 年的时期。(2)内容 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蚕崎文化(欧洲文化的起源)为主导,融合埃及文化(非洲)和西亚文化(主要指波斯帝国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影响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典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4)成就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苞马史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 M米德提出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首次采用了“地理学”一词来表示研究地球的学问 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问题导学问题导学 -易错辨析 1.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J)2.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J)3.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亚历山大城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X)情境释疑 1.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是马其顿人,他们为赢得埃及人支持,有意戴上了传统的法老王冠。(摘自教材 P62)这反映了“希腊化时代”有什么特点?提示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的融合。2.阅读教材 P63“历史纵横”:马卡比起义反映了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提示问题:塞琉古王国的扩张及其推行的希腊化政策引起了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强烈不满,人们只能用起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作用:使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得以继续发展。3.阅读教材 P63“学思之窗”: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身份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提示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这个人的用意在于强调自己是统治阶层,埃及人是被统治者。【疑难精准突破】视角 1“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史料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代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正在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摘编自杨凤霞史海探微思考根据史料,分析“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提示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视角 2 希腊化世界的特点 史料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学派主张“人人皆兄弟”,认为“人不只对政治共同体忠诚,更负有对世界共同体的忠诚”。这种世界主义是“以世界为人类生活的中心,从而倡导一种大一统的社会”。艺术家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在文学创作上,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创新,由神话传说回归到了现实生活,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以及反映中上层私人生活趣事的新喜剧。托勒密王朝(公元前 305 年一公元前 30 年)的统治者是埃及的征服者,而实际上却是埃及的君主制征服了希腊一马其顿人,“法老体系贯穿于整个托勒密时期”。西亚塞琉西王朝(又译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12年一公元前64年)的统治者,也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摘编自杨凤霞史海探微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希腊化世界的特点。提示主张世界主义;关注现实;实行君主制。素养提升 1.历史解释亚历山大的政策对“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政治基础。亚历山大在波斯实行一种特殊的君主专制政体,融合了希腊与东方的特征。他保留了波斯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笼络东方各地的贵族,任命原地区的将领等为官员,共同统治东方人民。(2)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经济基础。亚历山大远征,打通了欧亚大陆的交通,打破了东西方长期独立或隔离的状态,为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为希腊化的实现奠定了经济基础。亚历山大在远征中,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文明城市,并且随远征而来的大量希腊人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成为沟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桥梁,成为孕育希腊化文明的沃土。(3)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础。亚历山大鼓励文化发展,积极兴建文化设施,这种文化策略成为联结东西方民族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奠定了“希腊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2.历史解释“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1)多元性:亚历山大统治期间的帝国空前广袤,首次统一了地中海以东的领域,足迹跨越亚、欧、非三洲。这次对外扩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包括希腊文化、埃及文化、西亚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的希腊化文化。(2)开放性: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3)文明呈现颓势。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最终导致了希腊化时代文明发展的消退。知识点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基础精细梳理】1.过程 第一次 1218 年,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 旧译“火寻”,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的土地上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 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第三次 13 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2.结果: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3.影响(1)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 1275 年由陆路来华,后经海路返回。根据他口述记录的 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 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o 他们中的大部分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和欧洲的各民族的统称 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问题导学 易错辨析 1.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J)2.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访欧洲,这是中欧之间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3.马可波罗行纪不仅使西方人知道了东方的元朝,而且也丰富了中古保守时期人们的地理知识。(J)情境释疑 读“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见教材 P64):据图指出蒙古远征最远到达哪一地区?提示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疑难精准突破】视角 1 蒙古西征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史料蒙古对欧洲的征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吉思汗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带给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欧洲,使欧洲找到了通向“现代”的发展方向,人类第一次进入全球化时代。甚至可以说,成吉思汗推动了欧洲后来的技术、贸易和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从文化传播这一点上来说,蒙古人差不多和罗马人的贡献一样大。摘编自杜君立 历史的细节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古西征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提示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技术、贸易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视角 2 蒙古西征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史料骑在马上的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据历史的细节整理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蒙古西征的影响。提示促进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欧洲社会转型。Bl素养提升 1.唯物史观蒙古西征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积极影响 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进一步加强了东亚与中亚、西亚之间的关系,大大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蒙古帝国将亚欧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重视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蒙古帝国的宗教政策兼容并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蒙古西征所导致的东西方人口大迁徙和蒙古帝国时期各国人士频繁的来往以及蒙古统治者对西域人的信任政策,进一步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2)消极影响:蒙古大军大肆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并焚毁城市和建筑,这种毁灭性的残酷行为,破坏了该地区的文明和生产力,阻碍了被毁坏地区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客观上也阻滞了人类自身的进步。2.唯物史观蒙古西征对近代欧洲文明的影响(1)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四大发明在西方的进一步传播及应用,其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被马克思誉为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2)对文艺复兴:蒙古帝国侵入西方时,整个欧洲正处在中古时期,封建神学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而蒙古人的西征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蒙古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观点产生了质疑。(3)对新航路的开辟:蒙古西征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东方的好奇从未停止过,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渲染更是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召唤着探险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 随堂检测 题组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l.(2023福建厦门高二联考)在亚历山大的远征中,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这些史实说明()A.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残酷的战争 B.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C.战争为文化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D.战争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 答案 B 解析亚历山大在扩张过程中,毁坏城邦,屠杀被攻陷地区成年男子,奴化居民等史实,说明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B 项正确;“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残酷的战争”的说法绝对,排除 A 项;材料并未体现战争为文化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排除 C 项;“战争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的说法绝对,且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等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2022浙江台州高二联考)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34 年入侵波斯,历经 IO 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 300 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能体现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是()A.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了法老的王冠 B.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C.被征服地区的学者们研究荷马史诗 D.象形文字文物代表那尔迈调色板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 300 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那尔迈调色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埃及考古发现,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31 世纪,与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无关,D 项符合题意,选择 D 项;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法老的王冠”符合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成就有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的荷马史诗,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项。题组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2023江西南昌模拟)马克存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蒙古西征把原来因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区连成一片,丝绸之路一度畅通无阻,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大交流。这从经济上说明了蒙古西征()A.推动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B.促进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C.开通了中西方的贸易通道 D.实现了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 答案 B 4.(2023山东潍坊高二期中)法国学者麦撒说:“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欧洲)之酣唾懒病自梦中惊醒。”该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A.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 B.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 C.推动了东西方交通的发展 D.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答案 D 解析蒙古西征打破了路途闭塞,将各民族集聚一处,把欧洲从酣睡懒病的梦中惊醒等,强调的是蒙古西征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D 项正确;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与“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等不符,排除 A 项;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B 项;材料并未强调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通发展的关系,排除 C 项。故选 D 项。I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答题要语 1.马其顿的兴起及亚历山大远征对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3.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Mib欠*衣.一枪的KC jUlfc-a 三tHt攵化殳 tw11Urtfm“七知1 课时精练 A 组基础巩固题 l.(2023山东济南高二联考)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随军带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和测绘师等大批专门人才,以便随时收集资料和绘制地图。据此推知,亚历山大东征()A.旨在传播古希腊文化 B.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C.扩大了殖民统治区域 D.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答案 D 解析亚历山大东征时,随军带有大量技术人才,以收集被征服地区的相关资料,这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D 项正确;A 项不是目的,排除;当时世界尚未连为一个整体,因此亚历山大东征不能够推动世界一体化,排除 B 项;扩大殖民统治区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2.(2O23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二期中)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 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可知战争和征服促进了文明传播与交流,B 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将亚历山大里亚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最繁荣”的结论,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战争的影响,而非经济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排除D 项。故选 B 项。3.(2023江苏南通高二统考)希腊化时代,过去没有铸币而主要仰赖物物交换的东方国度,在托勒密王朝治下由希腊商人首次引进铸币。为巩固统治,埃及托勒密诸王全盘承袭法老旧制,在国家政体结构上,大体实行东、西方混合型,以东方专制君主制为主要形式。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希腊化是一种新文明形态 B.托勒密王朝实行专制统治 C.埃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希腊化时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过去没有铸币而主要仰赖物物交换的东方国度,在托勒密王朝治下由希腊商人首次引进铸币”“在国家政体结构上,大体实行东、西方混合型,以东方专制君主制为主要形式”及所学知识可得,东方国家从经济上和国家整体结构上都和之前不一样,是一种新文明形态,A 项正确;“托勒密王朝实行专制统治”说法不全面,排除 B 项;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 C 项;“希腊化时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且不是材料的实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4.(2023福建莆田高二统考)近代以来,人们陆续在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许多古希腊风格及其与东方艺术相互交融的雕像、建筑物遗迹、角状酒杯、银制品和石制品,甚至发现了古希腊的硬币。据此可以推知()A.丝绸之路带来东西方文化深入交流 B.古代战争给地域文化带来深刻影响 C.游牧民族大迁徙导致区域文化破坏 D.古希腊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材料反映古代战争给地域文化带来深刻影响,B 项正确;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是亚历山大东征所到之地,与丝绸之路、游牧民族大迁徙关系不大,排除 A、C 项;D 项中“在世界范围内”表述不符合“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2023广东广州高二期中)1998 年华盛顿邮报经过民意调查得出一个结论: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他指挥的蒙古铁骑横扫中亚,西征至欧洲,立下赫赫战功 B.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政权的奠基人 C.他的西征打破壁垒,为西方开辟了通往东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D.他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是基于他及其子孙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发挥了客观的积极作用,C 项正确;统一蒙古草原、横扫中亚、元朝奠基人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6.(2023广西桂林高二期末)在蒙古对俄罗斯统治期间,弗拉基米尔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传教中说: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据此可推知,蒙古的对外征服()A.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 B.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衰落 C.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 D.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可知,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俄罗斯的发展状态,无法体现俄罗斯势力的衰落,排除 B 项;俄罗斯的态度不能代表所有欧洲国家的态度,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的态度,无法得出“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A 项。7.(2022吉林高二联考)蒙古西征的途中,大量使用了中原工匠制造的先进的工程器械和火器,这些技术通过蒙古人传播到欧洲,影响了以后欧洲战争形态;同时,欧洲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带着医药跟随蒙古军来到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A.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 8.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C.增进了中欧之间友好关系 D.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西征期间,中国的军事技术传到西方,同时西方传教士也带着医药来到中国,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A 项正确;工匠和传教士往来不能视为大规模民族迁徙,排除 B 项;蒙古西征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排除 C 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8.(2023湖北黄冈高二期中)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A.加强了文化交流 B.推动了民族迁徙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引发了宗教改革 答案 C 解析据题意可知,蒙古西征虽然给欧洲带来了破坏,但也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的客观影响,没有体现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排除 A、B项;蒙古西征不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与题意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B 组能力提升题 9.(2022广东深圳高二模拟)亚历山大东征后形成的亚历山大帝国吸纳了当时人类 的大部分主要文化波斯文化、埃及文化、犹太文化,甚至印度文化。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促进了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B.扩展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C.促使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 D.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在亚历山大帝国的交流,D 项正确;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去世后,亚历山大帝国四分五裂,经过多次战争最终分裂为三个主要国家(马其顿王国、托勒密埃及王国和塞琉古王国),进入希腊化世界,排除 A 项;材料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交流作用,与版图扩大关系不大,排除 B 项;希腊文化中心东移材料未体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0.(2023山西吕梁高二期中)亚历山大远征后,在西亚、中亚以及印度部分地区,希腊语几乎成了通用语。如今在中亚、印度等地,发掘出大量具有希腊风格的工艺品并刻有希腊文的铭文。这()A.证明了希腊化时代的真实性 B.体现了亚洲文化遭到破坏 C.说明了印度是希腊的殖民地 D.反映了希腊的手工业发达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语在西亚、中亚以及印度部分地区的推广以及考古发掘,证明了希腊化时代真实存在,A 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亚洲文化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 B 项;印度并非希腊的殖民地,排除 C 项;材料与希腊的手工业发达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1.(2023北京大兴区高二期中)罗塞塔石碑铭文(如图)是公元前 196 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 3 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 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 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事实 答案 C 解析罗塞塔石碑铭文“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 3 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反映了当时古埃及和古希腊文明存在交流的历史事实,古埃及受到希腊文明的影响,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C 项正确;罗塞塔石碑铭文属于实物史料,排除 A 项;材料无法说明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排除 B 项;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文明对古埃及的影响,与拜占庭帝国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2.(2022北京大兴区高二期末)“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 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所以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应对其他部族侵略并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需物资,故 A、C 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B。13.(2023天津南开区高二期末)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9世纪13世纪】4世纪15世纪16世纪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蒙古西征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 A 项。14.(2022云南昆明高二期中)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答案 D 解析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迁徙,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也随之得到传播,所以这种“被迫”迁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D 项正确;这种迁徙并没有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也没有导致蒙古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分裂与衰落,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15.(2022吉林通化高二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但罗斯之故后,大食 建立了中国本土以外 笫一个造纸作坊 马可波岁 把中国用雌 版印刷的纸 币带到欧洲 11 欧洲人将指南针 广泛用于航海 利玛窦将论语 译成拉丁文 1 材料一亚历山大远征过程中,被征服地区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西亚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摘编自吴于摩、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等材料二 1294 年,蒙古人在波斯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雕版印刷纸币。到了 14 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蒙古西征有破坏性,蒙古人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但同时,这些行为也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随着蒙古人的西征,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神学的控制,进行独立思考。蒙古西征使得丝绸之路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摘编自宋鑫秀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中心的演变。(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蒙古西征后东西方人员往来的重要史实,并概述蒙古西征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答案(1)影响: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演变: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2)史实:马可波罗来华;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影响:使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注意事项

    本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