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

    • 资源ID:7009887       资源大小:179.0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

    新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交换芯片详解:交换机核心部件,承担转发功能交换机:数字经济核心底座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通过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从而转发数据包。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读取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的端口上。目前业内主流交换机为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各类网络环境,是我国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基建。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对加快新型网络基建提出了方针指引,我们认为未来以交换机等网络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持续受益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交换芯片:交换机核心部件,承担数据转发功能交换机内部硬件包含PCB板、主芯片、辅助芯片、存储器件、散热器、电源模块、接口/端口子系统等,其中主芯片包括交换芯片、PUY芯片、CPU,辅助芯片则包括其他数字芯片、电源芯片、信号链芯片等。交换机的信号转发主要通过主芯片完成:外部模拟信号通过线缆接入交换机端口,在内部CPU的指令调度下,由PHY(物理层)芯片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传输给交换芯片,之后由交换芯片进行数字信号的安检、调度及转发,最后再次由PHY芯片将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端口输出。其余辅助芯片及器件则主要支持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信号转发所需的电力能量、散热等。以太网交换芯片承担交换机核心转发功能,决定核心性能指标。交换芯片专门用于数据包的预处理以及转发,其通过专用的PClE线与CPU相连,接收中央处理器的调用指令,完成数据转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子网内的高性能交换、低延时交换,因此直接决定了整机的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图4:典型盒式交换机内部架构图解Management Interface PHYBCM56850,*,<'LWZ/4«rrS-滋缪和券借1,摩技术演进:交换芯片当前最高转发速率达51.2T以太网技术演进以太网交换芯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以太网的诞生。ALOHA协议为实现夏威夷群岛之间"一点到多点”的目的而设计的通信协议,其本质是“无线电信道冲突域协商机制”。1973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LT0ALOHA网络运转,标志着以太网正式诞生。1975年7月,具划时代意义的EthernetI协议发布,包括了将时钟脉冲作为与MainMemory进行数据交换的信号,现如今很多相关技术名词均出自该协议,如EthernetsInterfaceCabIe(接口表)等等。1980年9月,以太网通用标准ETHE80正式出台,同年第一代以太网技术DIX1.0被研发问世,之后修改为DIX2.0,即IEEE802.3标准基础规约。1995年发布的“802.3u100Mbps以太网标准”也称FastEthernet,标志着业界进入100M快速以太网时代。21世纪以太网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2010年IEEE发布40G和100G的802.3ba标准,分别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互联/骨干网络;2017年IEEE发布200G和400G802.3bs标准;2022年12月发布800G标准P802.3df和1.6T标准P802.3dj从而进一步提高带宽,用于云数据中心场景,P802.3dj为目前IEEE发布的最高传输速率以太网标准。目前以太网技术经过了前后50多年探索和发展,网络传输速率不断提升,通信范围页从局域网拓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交换机演进历史随着以太网相关技术的发展,交换机产品类型也同样发展经历四代的演变。从1989年第一台交换机问世以来,其在端口速率和交换容量上有了快速发展和极大提升。交换机的前身是一种不能隔绝冲突扩散的物理层设备一集线器,其将多个接口和传输线集成于一体,但当时以太网标准尚未问世,因此其网络性能因为自身属性所限而难以提高。1989年,美国Kalpana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太网交换机EtherSwitchEPS-700,该型号对外提供7个固定端口。交换机作为一种能隔绝冲突的二层网络设备,极大提高了网络性能。如今的交换机早已突破旧框架,不仅能完成二层转发,也能根据IP地址进行三层转发,甚至还出现了工作在四层及更高层的叠加型多业务交换机。交换机的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1994年,思科基于上一年并购的Crescendo的交换机技术,推出了思科第一款交换机Catalyst1200,这款交换机支持8个IOM以太网接口,另有两个模块插槽用于上行链路,从此正式开启了全球龙头厂商交换机的争鸣时代。1997年12月,华为推出第一款国产以太网交换机QUidWayS2403;2002年10月,中兴通讯推出国内第一台符合802.3ae标准的IOG以太网高端路由交换机;2006年3月,锐捷网络全球首发面向10万兆平台设计的RG-S8600sRG-S9600系列。此阶段业界依旧采用大体积硬件耦合的形式来构成交换机进行信息交换,尚无厂商推出标准清晰且可量产的交换芯片。2010年博通发布业界首款可量产交换芯片后,交换机迅速腾飞。2013年1月,思科通过自研UADP芯片推出Catalyst3850系列交换机,该机型支持CiscoONE可编程网络模型。美国后起之秀Arista于2014年推出业界首款具有100G上行链路的叶交换机。国内厂商同样发展迅速,华为、锐捷网络等厂商不断推出高性能交换机产品。2019年锐捷网络率先在业内推出100G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和25G/100G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打开数据中心市场。2022年4月,新华三发布了业界首款400G园区核心交换机;2023年6月,华为推出800GE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CloudEngine16800-X系列,主要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场景;同月,新华三全球首发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新品S9827系列,带宽达到51.2T,进一步助力算力释放。交换芯片演进历史芯片量产时代:交换机问世的20余年后,博通推出首个可量产的交换芯片。21世纪初叶,半导体材料在电子通信行业的应用快速发展,使得厂商能够把大量数据转发功能集于一块专用集成电路上,芯片的形式开始逐渐取代大量耦合硬件。与此同时,IEEE802.3ba的通过为交换芯片铺平了道路。2010年,Broadcom推出业界第一个可量产的以太网交换芯片系列BCM88600,交换容量达到640G,并且开始以2年为周期不断推出更高性能产品。之后美国巨头厂商美满、思科、英伟达等也相继推出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并优先抢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绝对的领跑者;而中国厂商如华为、中兴通讯、盛科通信虽起步较晚,但也通过攻克技术难点陆续成功研发国产以太网交换芯片。至此交换芯片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交换机性能迭代的第一动力及核心壁垒。群雄逐鹿时代:2022年8月,博通发布了目前业内最高端的交换芯片TOnlahaWk5,为市面上首个量产51.2Tbps交换带宽的芯片,单个端口最高速率达到800G,主要针对超大规模企业和云构建者商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芯片市场。此前英伟达于2022春季发布会推出Spectrum-4交换机,其搭载的AI芯片同样为“51.2T+800G”的配置,但该芯片并不通过量产对外出售。之后美国巨头厂商相继推出同级别性能指标的以太网交换芯片:Marvell于2023年3月推出TeralynX10;思科推出SiliconOneG200/G202系列网络芯片;以上交换芯片均为目前业内最高性能水准。国产厂商盛科通信计划2024年推出Arctic系列,交换容量达到25.6T,有望对标行业一线龙头。市场规模:400亿全球市场,自研与商用齐头并进数字化长期向好,交换机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起全球以太网交换机恢复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2022年达到3082亿元,同比增长17%,我们认为全球交换机行业已经逐渐走出疫情期间上游供应链短缺的困境,市场在经历2020年的短暂下滑后迎来加速复苏。国内交换机市场同样在2021年后开始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交换机市场达到641亿。图12:疫情后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快速增长全球交换机(亿元)YoY资料来源:IDC(含预测),中信证券研究部产品价值:交换芯片为核心器件成本方面,芯片采购成本包括主芯片(涵盖以太网交换芯片、PHY芯片、MAC芯片、CPU芯片等)和辅助芯片(其他数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功率芯片等),主芯片承担核心功能,其采购单价远高于辅助芯片,为交换机硬件中的主要价值构成。(1)单价角度:单颗以太网交换芯片售价较高。根据盛科通信招股书,公司目前最高端产品为TsingMa.MX(2.4Tbps,400G)系列的芯片产品CTC8186,其在试制阶段的平均销售单价为2252.33元/颗,定价水平较高。博通Tomahawk系列的BCM56960(2014年,3.2Tbps,400G)目前单价为4100美元左右(根据经销网站Avnetmouserelectronic的数据)。最高端的Tomahawk5系列交换芯片暂无公开售价。(2)价值量占比角度:芯片为上游最主要原材料。根据锐捷网络招股书披露,2020年锐捷网络芯片采购成本占原材料采购成本的45%;根据三旺通信招股书披露,公司20H1所有芯片采购成本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为36%。结合盛科通信招股书披露的部分交换芯片的售价及交换机整机成本,我们粗略估算交换机内部主芯片在原材料中占比25%30%左右,其中交换芯片占比10%"15%o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商用与自研齐头并进市场规模稳健增长:近年来5G全民化、AI兴起等浪潮使得互联网数据流量大幅增加,推动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根据灼识咨询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球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约36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34亿元,CAGR约为11%,其中预计商用交换芯片占比从50%小幅提升至55%;中国交换芯片市场2020年约为125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25亿元,CAGR约13%。中国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增长显著高于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按照市场角度可分为自研、商用两类。自研芯片为厂商制造后直接供给自家交换机从而构筑传输网络,作为公司数通业务的基石,基本不对外出售,主要厂商包括思科、华为、中兴等;商用芯片由芯片厂商制造后通过市场出售给中下游客户,主要厂商包括博通、Marvel盛科通信等。自研、商用两大方向各有优劣:自研芯片往往与对应交换机配套推进研发,针对性及品牌差异化较强,而通用性及灵活性则逊于商用交换芯片;同时自研芯片虽在市场占比低于商用芯片,但由于其一般搭载于厂商尖端产品,性能指标往往领先于大规模商用公开芯片,对应的整机产品在公开发布后,对市场在技术方案上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自研、商用两大方向未来将长期共存于整体市场,且互为补充。竞争格局:技术壁垒高筑,海外巨头垄断”芯片设计+客户生态"双重壁垒高筑以太网交换芯片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芯片设计+客户认证"双重较高壁垒,一般企业较难切入行业,具体分析如下。壁垒分析。(1)技术壁垒:交换芯片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于设计环节,具体包括高性能交换芯片架构设计、高密度端口设计、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流水线设计,并研发配套的SDK软件接口。以高性能架构设计为例,难点在于如何设计合理的流量管理模块,从而在多个报文预处理模块同时传输数据包时,不发生互相冲突占用缓存的情况。因此自主量产交换芯片对厂商在ASIC方面的验证以及测试能力要求较高。(2)客户壁垒与生态:交换芯片下游客户主要为网络设备商,且供货型号较为固定,客户对于交换芯片性能的高要求使得厂商需投入多年的研发及测试;此外客户收到样品后仍需要测试、立项、软硬件整合等一系列流程以保证对应整机产品的成功运行。因此,交换芯片厂商往往需要5-7年时间才能与下游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客户黏性较强。同理,新的初创厂商由于供货经验及客源均不如老牌巨头,难以快速导入下游客户。市场份额:寡头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以太网交换芯片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壁垒较高,进入难度大,因此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商用和自研市场分析如下。自研芯片市场:主要玩家思科、华为起步较早。中国自研交换芯片市场方面的主要玩家为华为和思科。思科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凭借早期的资金及技术优势最先开启交换芯片的自研,目前已推出用于AI超级计算机的SiliconOneG200/G202系列网络芯片,交换容量51.2Tbps,端口速率达到800G;华为于1990年开启交换芯片自研之路,1999年开始自研Solar系列交换芯片,目前已推出5.0系列,如SD5121SD5122o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自研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上,华为和思科市占率分别为88%和ll%o商用芯片市场:博通领跑行业,替代空间大,盛科通信成为国内前五份额厂商中唯一的国产企业。全球范围内,博通、MarVeIl为绝对龙头,根据650Group的数据,20Q4博通、MarVeII合计占据全球商用交换芯片99%的份额。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中盛科通信市占率为1.6%,全球第四,国内第一,我们根据盛科通信2022年营收结构,估算2022年其国内市占率上升至5%;2020年中国万兆以上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中,盛科通信市占率2.3%,全球第四,国内第一,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巨大。图21:2020年Q4全球商用交换芯片市场格局(出货量)博通美满其他1%海外龙头布局较早,国内加速追赶海外龙头如博通、MarveIl、思科等凭借其体量积累的技术和资金优势,较早开启交换芯片的布局,国产企业如盛科通信相较于行业全球龙头博通、MarVeII等,产品线覆盖领域、最高端产品指标方面仍有差距,暂时落后于行业龙头。博通:全球商用交换芯片龙头公司深耕交换芯片13年,拥有Tomahawk,Trident>Jericho三大系列交换芯片,分别应用于高、中、低端场景需求,主要发展高端产品线,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和运营商网络,在高端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Tomahawk系列具有带宽较高,适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产品以2年为周期不断迭代升级;Trident系列具有多功能特点,带宽相较Tomahawk稍低,多用于企业和云;Jericho系列带宽较低,主要面向服务提供商。2022年8月博通发布了Tomahawk5系列网络芯片,这是市面上首个可量产的51.2Tbps带宽的交换芯片,主要针对超大规模企业和云构建者商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芯片市场。TOmahaWk5带宽达到51.2T,可支撑64个800G的端口或128个400G端口,数据交换性能是Tomahawk4的两倍。Tomahawk5采用5nm制程,可以支持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也可以选择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来减少光模块和交换芯片间的距离,提高传输效率。Marvell:交换芯片领先公司主打Teralynx、Prestera两条旗舰产品线,Prestera面向企业与边缘数据中心市场,TeralynX则面向云端数据中心。2021年10月公司收购Innovium,其主营业务为面向数据中心的以太网生产交换机ASIC,该收购助力Marvell补充其数据中心产品组合,为其云客户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网络交换芯片领域的优势。Marvell同样于2023年3月推出了一款号称"业界延迟最低”的可编程交换机芯片Teralynx10。这是一款专为800G时代设计的51.2Tbps交换机芯片,专门解决运营商超高带宽的问题,可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叶脊交换机,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TeralynX10单芯片尺寸为93X93mm,输入/输出数量为8855,并使用业界最新LowDk/Df材料设计PCB板材。英伟达:加快交换机研发,适配AI需求英伟达在交换机领域同时布局Ethernet和InfiniBand两大技术方案。公司针对IB方案推出NvidiaQuantum交换机产品,可提供海量吞吐以及出色的网络计算能力,面向高性能计算、Al等场景,其中高端QM9700系列交换容量达到51.2T,单端口容量达到400G;针对以太网方案,Nvidia于2022年春季发布会推出了Spectrum-X以太网交换平台,其中核心组成Spectrum-4交换机可为大规模云计算、企业人工智能、模拟仿真提供性能更优化的端到端以太网网络平台,实现大规模、高性能、模拟仿真功能,完美契合数据中心需求。Spectrum-4交换机搭载的交换芯片容量51.2Tbps,端口速率800G,专门为AI设计研发,该芯片基于4nm制程工艺,内部含有超过100亿个晶体管以及简化的收发器设计,功率约为500W<,思科:全球交换机龙头,自研芯片领先Cisco是交换机行业的全球霸主,市占率超过40%为全球第一,较早开启交换芯片的自研之路。思科1999年收购半导体公司StratumOneCommunications,之后通过多次收购半导体相关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2019年12月,思科首次推出了SiliconOne芯片架构,当时称其规划是为“未来网络奠定通用基础”,该芯片应用场景包括模块化系统、中央系统等。Cisco于2023年6月推出了用于Al超级计算机的SiliconOneG200/G202系列网络芯片:G200交换容量51.2Tbps,端口达到800G;G202特性与G200完全一致,但交换性能只有G200的一半。G200采用5nm制程工艺,可控性强,且具有可编程特性,大大增加了使用场景的灵活性。盛科通信:国内商用交换芯片龙头产品线覆盖:公司目前主要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覆盖100Gbps2.4Tbps交换容量及100N400G的端口速率,在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得到了规模应用。目前公司相较于行业全球龙头博通、MarVOu等,产品线覆盖领域、最高端产品指标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尚未实现HPC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场景覆盖,暂时落后。最高交换容量芯片对比:在数据中心领域,盛科通信已推出TsingMa.MX(交换容量2.4Tbps)>GoldenGate(交换容量1.2Tbps)等系列,且均已导入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并实现规模量产。目前公司的面向超大数据中心的高性能交换产品Arctic系列尚在试生产阶段,最高交换容量达到25.6Tbps,我们预计将在2024-2025年推出。行业趋势:AI驱动交换芯片高速化,国产替代加速AI驱动高速率交换芯片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AK云计算等技术产业的发展,驱动相关行业数据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于通信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AI模型通常是采用分布式训练的方式进行计算,分布式训练需要多台主机之间同步参数、梯度,以及中间变量。对于大模型,单次的参数同步量一般都在百MBGB的量级,参数量巨大。考虑到大模型巨大的数据量,除了"高带宽”,大模型训练还对于网络提出了“低延时”的需求。大模型训练一般会将数据并行、流水线并行、张量并行等多种并行模式混合使用,以充分利用集群的算力。然而所有的并行模式都会涉及"AllRedUCe”集合通信。多个"AllRedUCe"需要完成每一个点对点通信,因此集合通信存在“木桶效应”,完成时间由其中最慢的一段通信时间决定。任何一条链路的负载出现不均匀的情况,都会导致网络拥塞,大幅增加时延,严重影响训练效率。图32:大模型训练网络要求低时延、大带宽GPUO梯度更新4反向计W大81的变化ZELOPsitttIGPT-3:314ZFLOPs大烷模参数175BM储存墙卡现存80G8.放不下AlOo力 312TFLOPS箕力墙前向计IiTrainingDataRDMA时延更低并提供更高带宽,成为破局关键技术。传统TCP网络因为主机侧协议栈开销大,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带宽。RDMA通信技术通过网卡硬件实现通信控制,绕过了主机侧协议栈,让一台主机可以直接访问另外一台主机的内存,可以将用户应用数据直接传入服务器存储区,因此既避免了协议栈内存拷贝,又节约了CPU的开销。RDMA通信相比TCP可降低通信时延,且数据吞吐量更大,契合大模型GPU训练的场景。目前实现RDMA技术主要有InfiniBand和RoCEv2两种方案,均可显著降低端到端时延。RDMA技术带来的高带宽驱动交换机高速化。RDMA技术让一台主机可以直接访问另外一台主机的内存,消除了外部存储器复制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因而能解放内存带宽,使单位时间内网络可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增加。更多可传输的数据量推动了业界对于交换机"高速化”的需求,例如新华三推出了支持RoCE的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端口从100G向着400G演进。高速率交换机出货量逐步上升。根据IDC的数据,全球及中国交换机市场中,速率100M以下的低速率端口将在2024年后逐步退出市场,千兆端口依旧为市场主流,而IOG以上速率端口出货量将逐步上升。高速率交换芯片需求激增:交换芯片直接决定整机的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核心性能指标,"高速化”的市场需求趋势与交换机相似。中国商用交换芯片市场中,10OG及以上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需求逐渐增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预计至2025年,100G及以上的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占比将分别达到44.2%o"UEC"成立,多家巨头拥抱开放式以太网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快速发展,传统以太网在提供智算网络互连上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目前超级计算领域主流之一的Infiniband技术,因为历史演进原因变成封闭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当前繁荣的以太网生态。因此以太网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成为必然。2023年7月,由LinUX基金会主办的超以太网联盟(UltraEthernetConsortium,UEC)正式成立,旨在超越现有的以太网功能。UEC的创始成员包括AMDsArista>博通、思科、EViden、HPE、InteKMeta和微软,都拥有数十年的网络、人工智能、云和高性能计算大规模部署经验。2023年11月21日,超以太网联盟迎来新成员,包括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戴尔、华为、JUniPerNetworks>Marvells新华三、诺基亚、腾讯等27家公司。UEC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超级计算互连一样高性能、与以太网一样普遍且经济高效、与云数据中心一样可扩展的"新以太网"。UEC基于当前以太网的开放、可互操作、高性能的通信架构,提供针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优化的高性能、分布式和无损的传输层协议,满足HPC和AI分布式计算的高带宽和低延迟需求,提供最佳网络利用率。预计UEC未来将会从四个纬度进行现有以太网技术的演进开发。(1)物理层:制定增强以太网物理层、底层介质和物理层客户端(链路层)的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2)链路层:开发增强以太网链路层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3)传输层:制定AI/HPC传输规范,增强以太网的吞吐量、延迟、可扩展性和管理。(4)软件层:为各种IHPC用例或应用程序开发规范和/或软件API和/或开源代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内存访问优化、网络计算(INC)以及安全、管理和存储。2023年8月,在IEEEHotInterconnects(HOTI,关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各种互连网络实现)国际论坛上,Intel、NVidia、AMD等巨头进行了"EtherNETorEtherNOT,的讨论,多家厂商坚定看好以太网方案。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太网凭借其通用性及开放性,仍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英特尔看好以太网的"开放性”英特尔高级研究员、网络和边缘组首席硬件架构师BradBurres在2023HOTI会议的讨论中明显偏向于EtherNEToBradBurres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需要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并实现所需的软件基础设施。而随着协议的成熟,除非另一个开放的标准结构立即出现,否则以太网将成为赢家。AMD认为“Ethernetistheanswer”与英特尔相似,AMD同样更看好以太网方案。AMD数据中心GPU系统架构师FrankHelms在2023HOTI会议上列举了全球超级计算机T0P500榜单中第一名Frontier第二名Aurora和第五名LUMI,它们都基于以太网的HPECraySlingshot-11网络结构进行连接。AMD坚信"Ethernetistheanswerho2023年12月7日,AdvancingAI发布会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会上AMD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一代AI产品MI300A与MI300X,直接对标英伟达之前推出的HlOOo此外AMD发言称"Ethernetistheanswer",坚信以太网拥有更好的性能以及更好的大规模集群能力,在网络开放性上远胜其他方案。Oracle全面拥抱以太网Oracle坚决使用以太网而非IB。Oracle云基础设施(OCI)利用NvidiaGPU和ConnectXNIC构建基于R0CEv2RDMA的超级集群。OCl构建了一个独立的RDMA网络,并针对AI和HPC工作负载进行了微调的自定义配置文件。交换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我们看好在数字经济政策不断落地、AI产业爆发的背景下,国产厂商进一步抢占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主要逻辑如下:(1)国内交换芯片厂商均为以太网组网路线,契合国内主要需求。目前业内交换机主要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和IB交换机两种。以太网组网诞生伊始仅仅是为了追求夏威夷群岛上多系统的信息互通,其优势在于考虑到lossy有损网络的丢包情况,容错率更高;但同时这种允许丢包的lossy机制难以支持超算数据中心。而IB组网最初就是为了消除UPC场景下集群数据传输的瓶颈,用的是端到端的lossless的无损方案,更加适合如今的超算中心;但其网络部署成本高于以太网且应用场景的通用性较低。上世纪90年代起IB与以太网就已经开始互相竞争,最终以太网凭借着通用性和灵活性成为市场的主导,到2019年英伟达收购Mellanox之时,MelIanox就本已经是市面上仅剩的InfiniBand通讯产品主要供应商了。目前仅有部分海外云厂商布局IB交换机,以英伟达为主导;而思科、arista等交换机巨头自建立之初便坚定聚焦以太网方案。国内厂商则由于以太网交换机的通用性较高及成本相对较低,聚焦于以太网交换机。国产厂商如盛科通信等均生产以太网交换芯片,因此本土产品与国内需求相契合。(2)本土厂商主导交换机市场,供应链安全可控需求迫在眉睫。与交换芯片的海外巨头垄断格局不同,我国交换机市场中本土厂商市占率较高。根据IDC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交换机市场由华为、新华三、锐捷、思科、中兴通讯等龙头厂商占据90%以上的主要份额。华为、思科、中兴通讯以自研芯片为主,其中中兴通讯较早成立中兴微电子启动自研之路,不断加大自研投入和比例,于2011年推出第一代自研交换网套片,目前已完成最新一代交换套片S2SF2的研发,进一步夯实数据产品发展的基石;而新华三、锐捷网络产品所用交换芯片均以外采为主o根据锐捷网络招股书,锐捷网络在20192022Hl期间,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大约50%使用国产芯片,核心交换机芯片则基本以国外厂商供应为主。交换机作为我国企业网、数据中心等各类网络环境中的核心设备,其质量性能及可靠程度直接影响整体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因此整机厂商选择自主可控的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成为重中之重。我们认为未来国产交换机厂商将逐渐加速导入本土交换芯片,确保下游网络应用的安全可控。图44:2022中国市场交换机份额华为新华三锐捷思科中兴通讯深信服科技其他(3)我国网络芯片自给率仍需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全球核心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国家,芯片对外依存度高,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芯片自给率较低。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芯片自给率从15.9%提升至17%,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测算显示,2019年我国核心网络设备芯片自给率低于20%,仍需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市占率较低的国产厂商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自研、商用两条主线,推荐近年来产品突破较快的行业龙头。商用芯片:盛科通信多款芯片量产,25.6T交换芯片在研盛科通信是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龙头,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创立于2005年,于2019年进入高速成长期,并于2023年9月成功上市。目前公司为国内唯一能够量产以太网交换芯片的上市公司,多款产品获得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鉴定,为我国数字化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主打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交换机、解决方案为辅。公司治理:中国电子控股,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中国电子直接持有公司7.41%股份,并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中国振华54.08%的股权;中国振华持有盛科21.26%的股份,因此中国电子合计控股约20.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具备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涵盖了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生产运营、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总经理孙剑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机电系,曾任美国思科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郑晓阳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美国CLEMSON大学电机系,曾任美国思科高级工程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460名员工中研发人员达到341名,占比74.13%。研发人员中有158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福公司拥有由多名行业内专家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15年以上集成电路设计经验。稳步推进芯片研发,积极拓展商用场景:公司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主要覆盖IOoGbPS2.4Tbps交换容量及100M400G的端口速率。中端产品方面,公司于2015年推出GoldenGate系列,交换容量1.2Tbps,交换容量、端口能力、特性均处于推出时国际先进水平。2019年推出的TsingMa系列已处于量产阶段,交换容量领先于中等密度IOG级别竞品,特性、本土化需求多个维度均具备较强优势,在5G承载接入、数据中心管理交换机等新兴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数据中心网络方面,目前产品仅覆盖中小规模数据中心,12.8Tbps及以上交换容量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高性能交换产品尚在研发阶段,路由交换融合产品仍在布局阶段。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宽产品矩阵,未来有望在高中低端产品实现全方位覆盖。在研高端产品对标全球龙头:公司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中,TsingMa.MX系列交换容量达到2.4Tbps,支持400G端口速率,支持5G承载特性和数据中心特性。GoldenGate系列芯片交换容量达到1.2Tbps,支持100G端口速率,支持可视化和无损网络特性。TsingMa系列芯片集成高性能CPU,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并面向边缘计算提供可编程隧道、安全互联等特性。公司预计2024年推出Arctic系列,交换容量最高达到25.6Tbps,支持最大端口速率800G,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目前,行业领先厂商博通、MarVeII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以太网交换芯片的交换容量已达到51.2Tbps,最大端口速率达到1600G.优质客户集中度高,粘性强:公司与国内主流通信和信息技术厂商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2020-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相对稳定,收入占比分别为56.65%68.87%74.97%,集中度逐渐提高,其中迈普通信+中电港(实控人:中国电子)、苏州斯维通、武汉蓝途始终为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较高,份额较为稳定。公司高端产品TsingMa.MX系列的主要客户包括中电港(主要终端客户为新华三)、斯维通(主要终端客户为锐捷网络)、迈普通信等。财务状况速览:营业收入大幅上涨,在2019-2022年间,盛科通信积极开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营业收入高速增长,从1.92亿元上升至7.6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8.77亿元,同比+58.72%。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所处的集成电路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盛科通信为保持产品竞争力,前期研发投入较高,2023年前三季度扭亏为盈,盈利0.43亿元。图51:营收高速增长(亿元)"营收yoy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自研芯片:中兴通讯十年磨剑,初露锋芒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坚持长期投入,掌控底层核心技术。中兴通讯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开启芯片自研之路,之后于2003年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兴微电子,主要负责通信核心技术的研发。在芯片领域,公司具有近30年研发积累,通过在无线网、有线网、数通设备等领域持续推动核心芯片自研,构建全栈算网底座。2008年中兴通讯启动交换网芯片的自研并于2011年成功推出第一代自研交换网套片,并迅速在路由器等产品上成功应用。随后的几年,中兴通讯持续改进交换网技术,紧跟工艺革新的节奏,以3年一代的速度进行交换网芯片的更新换代,以最快的速度,和客户共享工艺红利。2018年中兴通讯推出交换容量9Tbps的第四代自研交换网芯片,达到业界一流水平。2020年,中兴通讯启动第五代自研交换网芯片的研发。当前,中兴通讯打造新一代基于自主研发核心器件和软件平台的交换机。公司的ZXRlO9900X系列核心交换机,具备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的性能特点,面向云计算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网络,提供超大的交换容量和高密度的10GE、40GE.100GE接口。此外,公司的交换机如ZXRlOS600E搭载了CLOS架构交换芯片,实现无阻塞信元交换和快速、灵活业务适配能力,同时系统提供高密度全线速的千兆、万兆、100GE端口业务板卡,从而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链路带宽需求。财务情况速览:20182022年中兴通讯财务状况良好,营收稳健增长,分别为855/907/1015/1145/1230亿元;2018年经历美国制裁风波后净利润迅速实现扭亏为盈,最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8/81亿元。

    注意事项

    本文(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