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研究9400字(论文)】.docx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研究摘要2一、绪论2(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二)文献综述3二、财务共享与内部审计相关概念4(一)财务共享模式相关概念41 .信息技术为基础42 .市场化视角53 .业务流程为核心54 .规模性5(二)内部审计相关概念51 .内部审计的含义52 .内部审计的骸53 .内部审计的业务流程6(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理论基础71 .规模效应72 .协同效应7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8(一)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8(二)内部审计专业人员欠缺8(三)财务共享程度低8(四)税务风险防控不足9四、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建议9(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9(二)培养复合型专业内部审计人才9(Z)完善内部审计流程10(四)落实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10五、结论H注释H参考文献H摘要:本文主要对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的内部审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管理建议。在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理论基础下,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现阶段存在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内部审计专业人员、财务共享的程度未达预期和税务法律风险防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更多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持续完善内部审计流程并落实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等建议。关键词:财务共享;内部审计;问题;建议一、绪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是应运而生的。如今互联网+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公司的环境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公司不得不与更多的国际公司开始合作,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随之不断扩大,传统的财务模式己经不能够适应如今变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在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得不随之也进行变革。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利用了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企业的母公司与分公司的业务数据集中,进行统一的处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为企业跨地区的处理公司的业务提供了便捷。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频繁爆出财务丑闻,让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这无不凸显了企业的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是通过评价和监督管理企业风险决策,并且改善公司的运营,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兴起,企业内部审计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然而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则是保证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发展的前提。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企业的内部主要职能部门,必须时刻保持它的独立性,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业务的控制和监督是有效的。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这一财务管理模式时,企业的内部审计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对内部风险控制的认识和要求也有着不同很大程度上的变化,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可能不能够完全满足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所以针对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入研究无疑是现在不得不进行的任务。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也暴露出了一些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仍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缺乏内部审计专业人员、财务共享程度较低和税务法律风险防控不足。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在大量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各种信息系统对数据信息等进行收集和处理的审计。因此,传统的审计方法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可能会丧失去其有效性。本又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内部审计的改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企业内部审计的所面临的问题,对企业现阶段存在的内部审计中的不足提出建议,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为刚开始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提供参考意见。(二)文献综述国内对“共享”服务的概念形成比较晚,对财务共享下的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共享对内部审计的影响、问题和发展等方面。在财务共享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邵志高(2020)提出了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在现阶段存在四个主要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还比较缺乏、审计过程存在多重审计风险、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贵任不明确极易造成贲任推诿以及对审计的结果转化和整改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程平(2016)认为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方便了企业对财务进行云监管,不再受到时间或者空间距离的限制,同时也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的价值。杨景惠和姜昕(2019)认为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也有着重要影响,主要有:财务共享模式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同时也使得财务信息产生更多不确定性和财务人员的工作情绪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也吴昊(2020)指出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强调了审计人员不仅仅要掌握熟练的审计业务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技巧。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瑾(2020)提出财务共享模式下将由于企业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不到位,导致企业税务法律风险升高,就不能够为企业集团的审计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叫王海霞(2021)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创建,能够为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是审计形式转型的前提条件,同时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内部审计方式、努力提升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方案,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审计的质量网。武俊丽(2019)指出财务共享服务对合规性审计和真实性审计都产生了影响,内部审计的对象增加,部分财务责任发生转移,容易引起责任推诿,进而加大责任界定的难度。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的发展的研究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朱玉翔(2020)认为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面临着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内部控制管理不足、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但未来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必定会越来越成熟,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朱紫瑜(2020)提出未来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会继续朝着智能化发展,云端化必定是财务共享模式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许还会出现其他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共享中心,在云端建立更强大的数据共享中心,从而实现财务共享模式的飞跃”二、财务共享与内部审计相关概念(一)财务共享模式相关概念财务共享目前在国际上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财务共享模式主要认为是企业通过依靠移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公司财务业务的流程优化处理作为其基础,目的是通过技术改善企业财务组织管理架构、规范公司经营业务活动和管理流程、提高公司流程的效率、减少企业的财务运营管理成本或者为企业壮大企业自身创造经济价值,在企业市场化的视角下针对内外不同客户提供一种专业化产品生产和服务销售的一种分布式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模式的深层含义包括以下要点:1 .信息技术为基础财务共享模式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最基本的技术支撑,财务共享服务常运用到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依赖于软、硬件系统,同时还需要兼备信息数据技术和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财务人员。2 .市场化视角财务共享模式本身就应该时刻保持着市场化的眼光和视角,在这样的内涵下,财务共享模式本身就应该将企业和顾客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努力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通过签署服务水平协议来平衡和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服务的具体内容及其质量规范。使得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作为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的辅助,美注绩效考核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种模式下的财务业务不仅保证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而且强化了企业人员的管理。3 .业务流程为核心财务共享模式应该具有专业标准化的流程,有着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并培训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按原制定的流程处理每一笔业务,以流程为基础进行专业化的分工,提高公司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4 .规模性财务共享模式是因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合并而建立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整合了所有者和企业的内部资源,使其能够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大大隆低了企业的成本。(二)内部审计相关概念1 .内部审计的含义201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了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其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内部审计被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前提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目的是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企业价值和实现企业目标。2 .内部审计的职费内部审计般能主要是泛指内部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它直接反映出了内部审计的实质。随着审计目标的转移,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也发生变化,帮助其实现内部审计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从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用独立且客观的工作态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了产格的检查和评价,并在这一点的基础上用改进建议等手段来提供咨询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并预防错误和舞弊、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得到了提高、企业的价值增加,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1)预防保护作用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各个会计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再监督,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弥补管理上的漏洞、降低了企业的损失、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服务促进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位于企业内部的独立的职能部门,对于企业的整体生产运行状态非常了解。通过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创新,开发潜力,减少生产成本,开发潜力,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3)评价鉴证作用内部审计是由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管理层次也增多,对各部门经营业绩的考核和评价成为了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各部门活动做出客观且公正的审计结论和意见,进而起到了评价和鉴证的作用。3 .内部审计的业务流程(1)审前准备阶段审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根据企业的年度审计计划或者审计委员会临时指派的审计事项,形成一个审计小组,并且自行制定审计计划和方案,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过程。(2)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落实审计方案、获得审计证据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过程。健全性测试主要是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环境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的。对健全性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是指根据业务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强弱,识别出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中存在错误和舞弊的可能,确定了审计的重点。按照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果,对薄弱环节则应该扩大审计范围,适当增加审计人员和延长审计时间。(3)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的重点主要是完成审计报告、对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然后得出审计决定。根据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异常和疑点,检查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并通过获得的各类的审计证据加以印证,然后得出审计结果,最后形成审计报告。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更加注重各项风险因素、内部控制管理的缺陷和业务流程的缺陷,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4)后续审计工作在后续审计阶段需要听取整改汇报、并且制定后续的审计具体方案、同时要形成审计底稿、并编写后续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形成后的后续阶段,对审计过程发现的疑点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部分要进行跟踪督查,确保企业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纠正,问题得到了解决。(5)成果运营阶段成果运营阶段需要进行领导批示、之后各部门采纳、发布通报和公告、并移送处理、建立纠错价值、审计档案管理。通过反馈机制补充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真正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价值的目标。(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理论基础1 .规模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主要含义是指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和资本形成体系使得整个的经济产业链能够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再生效率的能够得以大大提高,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效益也有所增加。规模经济效应是指在适当的规模下所产生的最佳的社会经济活动效应,在我国微观经济学中往往把规模效应认为是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得其长期平均成本逐渐下降的经济现象。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公司管理成本的高低与公司的规模成反比关系,公司的规模越小,企业的管理成本就越高。2 .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的效应。是泛指一个大集群中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协作来共享业务行为和具有特定优势的资源,因此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经营运作的大型企业而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财务共享模式则主要是通过将企业的各个财务机构与企业的审计部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相互作用。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更加快速的收集到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再受地点和距离的限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也促进内部审计能够更加快速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识别风险,并及时的采取措施来减少企业的损失,加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同时企业通过内部审计找出问题并及时改进,改善了企业的工作,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共享中心协同运行,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协同效应。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一)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务共享模式是将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原有的工作方式,内部审计开始通过线上与线下同时结合的方式进行审计。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使得审计风险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内部审计逐渐实行线上审计,能够更加快速的从系统中获取到财务信息,显著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成本。但是由于财务共享模式改变了原先的内部审计方式,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的非现场审计,在为内部审计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增加了其内部审计风险。目前,公司仍集中针对传统对审计风险进行防控管理,现在主要还是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证据不够充分,审计的独立性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但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新的审计风险就随之产生,原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可能没法再满足现在的审计形式,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新的内部审计形式和审计风险的来源,来提高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水平,避免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风险。(二)内部审计专业人员欠缺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所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必须具备审计业务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同时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而又熟练的使用各类财务软件,能够迅速地获取相关财务数据,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传统的审计人员可能没办法再满足新的内部审计需求,专业的内部审计人才较少,目前内部审计的人员大部分仅具备财务人员具备的专业知识,对大数据处理方面还不太专业,随着财务共享模式实施,对复合型审计人员的需求更大,单一的审计人员难以独立完成其数据处理,具备计算机背景的人才可能又对审计专业不了解,所以新型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的稀缺,是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业务的完成具有一定限制的。(三)财务共享程度低财务共享的本质是希望能够使公司的财务数据高效的传递,提高财务处理流程的效率,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更是依赖于其财务信息的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识别风险,及时处理来减少公司的损失。目前公司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了财务共享模式,但企业的内部审计可能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并未重视,对共享意识还相对较差,没能够达到预期的企业财务数据的共享程度,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结果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四)税务风险防控不足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的下属企业是单独自行向所属地纳税的,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下腐单位的纳税及税务管理集中到了财务共享中心后,然而由于集团下属公司所处地区税务的差异化,财务共享中心与各地区税务部门沟通存在困难,导致不能有效形式纳税和税务管理,同时可能导致不能及时的获得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就会增加企业税务成本。税务风险升高,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四、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建议(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工作都是不可分割的,财务共享模式也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形势下产生的,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更是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审计工作才逐步走向智能化,利用信息系统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获取与处理。因此,企业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综合运用,提升财务相关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及时性,提高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首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整合,加强企业母分公司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到企业财务情况,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有效传递,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共享,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规范财务处理流程,避免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重视数据挖掘的应用,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不再是仅对单一企业业务进行审计,而是面对更集中更全面的企业数据,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将这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数据好好利用,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帮助企业的内部审计做出准确的审计判断。(二)培养复合型专业内部审计人才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需要涉及的领域变得更加广泛,财务环境也更加复杂,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传统的审计业务,具有了相关的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就能够胜任,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兼备专业的审计知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知识。只有精通多方面能力的审计人员才能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进行高效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I,加强专业审计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其能适应随时更新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具有能高效利用和分析财务数据的能力,培养审计人员对各岗位的适应能力,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专业培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在多领域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聘清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来扩充企业的内部审计队伍,在招聘审计人员的时候还应该增加信息技术等专业人员的招聘,逐渐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最后,企业还可以将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学习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增加奖惩制度,激励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学习。(三)完善内部审计流程财务共享模式是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刚实行不久,可以借鉴的经验还不够充足,内部审计流程还不够健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流程。首先,在内部审计审前阶段,企业应该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进行评估,再重点进行内部审计。其次在审计实施阶段,企业应该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利用,发挥财务共享的优势,及时发现问题和识别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四)落实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该通过建立规范的税务管理平台,在系统内随时的更新最新的企业税务法规,同时建立税务管理预警机制,对企业存在的各种税务风险和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把税务风险降到一个可控范围,并按时进行风险自查和风险规避措施。企业需要任命专业的税务人员及时与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沟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落实法律风险防控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五、结论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模式和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影响,分析了企业目前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提出了一些建议。综合全文,本文具体结论如下: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欠缺内部审计相关专业人员、财务共享程度低和税务法律风险防控不足等。针对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持续完善内部审计流程和落实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注释1邵志高.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9(23):107-110.2程平,崔纳牟倩.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16(16):122-125.3杨景惠,姜昕.试论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1):64-65.4吴浩.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分析J纳税,2019,13(34):148.5王瑾,乔鹏程.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20(17):165-167.6王海霞.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研究J财会学习,2021(10):142-143.7武俊丽.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思考J交通财会,2019(06):60-63.8朱玉翔.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0(08)9(9L9朱紫瑜.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20(06).56-58.参考文献(1)王海霞.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研究J财会学习2021(10)(2)吴昊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3)邢加豪.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4)陈优蓉.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思考J中国市场,2020(31)(5)丁淑芹,李姿含.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审计研究一一信息技术风险识别与应用视角J.会计之友,2020(20)(6)王瑾,乔鹏程.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20(17).(7)朱玉翔.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0(08).(8)张佳泽.财务共享模式下Z集团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9)朱紫瑜.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UL财会研究,2020(06).(10)张燕.Z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11)张宁宁C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12)周弋.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的绩效评价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13)李志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策略J时代金融,2020(05).(14)杨景惠,姜昕.试论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1).(15)吴浩.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分析J.纳税,2019,13(34).(16)邵志高.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9(23).(17)梁广启.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21).(18)武俊丽.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思考J交通财会,2019(06).(19)郑光新.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20)杨伟峰.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21)夏静.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22)李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A集团内部审计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23)王静.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智能审计路径设计J财会通讯,2019(10).(24)冯洁霏,韩婀娜,朱正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f,2018,25(02).(25)易长春.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优化探析J.经贸实践,2018(12).(26)何晓斐.财务共享模式下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27)彭琳.财务共享模式下B企业集团财务审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28)杨雨泽,苏玉珠.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控制与实施J.商场现代化,201702).(29)冯铭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