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补张灵崔莹合传》、《十美图》成书年代考.docx

    • 资源ID:6995067       资源大小:21.7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补张灵崔莹合传》、《十美图》成书年代考.docx

    补张灵崔莹合传、十美图成书年代考文言短篇小说补张灵崔莹合传(下文简称“崔张传")叙明中叶吴中才子张灵与南昌崔莹的悲剧爱情故事。张灵放浪形眩,无意功名,一日赴虎丘向唐寅等人乞酒途中遇崔莹,一见钟情,日夜思念。恰值唐寅应宁王朱宸濠聘将往崔莹所在南昌,便欲成全此事。不想宁王已将包括崔莹在内的十美献贡北上。不久宁王谋反,唐寅佯狂返苏。时张灵已因思念过度而亡。宸濠事败后,崔荤被遣回,闻知此事后至张灵墓前自缢身亡,唐寅遂将二人合葬。该小说因收入清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而广为流传。据作者交代,“崔张传”系根据通俗小说十美图改编的,今存十美图故事情节与“崔张传”基本致。目前,就两者的成书年代特别是明代有无十美图小说,有不同意见,现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一、补张灵崔莹合传成书年限“崔张传”的作者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金陵人。本姓黄,出生时过维给湘潭周氏,改姓周。崇祯十七年(1644)上疏且姓,明亡后沉冥放废,隐居于吴越山水间,以前朝遗老自居,最后因不堪忍受荐举鸿博及入仕清朝的催逼跳湖自尽。因其生跨明清两代,并在清初生活了三十七年,这就使得“崔张传”的成书时间一时难定。尽管学术界大致把它认作清代作品,但并没有说明理由。因此“崔张传1的成书时间尚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崔张传”开头介绍作传缘起有云:“余少时阅唐解元六如集有云:六如尝与祝枝山、张梦晋大雪中效乞儿唱莲花,得钱沽酒,痛饮野寺中,日:此乐惜不令太白知之'。心窃异焉,然不知梦晋为何许人也。顷阅碑乘中有编日十美图,乃详载张梦晋、崔素琼事,不觉惊喜叫跳遂为之传,黄氏在明代生活了三十四年,宽泛的说这一时期都可以认作是“少",不过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所以准确言之这里的“少”应该指其二十岁以前。黄氏呦有神童之目,六岁能文,八岁出周郎帖,十二入南监,崇祯癸酉(1633)苏北闱,庚辰(1640)成进士”,可见其天资聪慈,二十岁前完全有阅读唐寅集的能力。不过即便事实果真如此,也只能认为他在明末可能看过唐寅集,而并不能进一步推断出他阅读唐寅集后就创作“崔张传”的结论。因此仅根据作者自述,是无法确定“崔张传”的创作时间的。要确定该传的成书时间,还需要其他的证据。“崔张传”的常见版本收在虞初新志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的九烟先生遗集中。而康熙二十七年(1688)刊刻的夏为堂别集,除收有该传外,其后还有余既为张灵、崔莹补合传,复以十绝句吊之,这些内容为前两个版本所未见,历来论及“崔张传”者亦少有提及,对研究该传的成书年代具有较高的价值,故将“十绝句”引录如下:才子佳人事已陈,谁知化腐更为新。千秋一卷崔张传,真可崩天泣鬼神。(其一)韩朋冢上说鸳鸯,萧史楼中忆凤皇。争似风流玄墓倡,千春花月梦魂香。(其二)初无旧约与新盟,痴殉皆因一字情。说向人间浑不解,仰天空自哭千声。(其三)阿翁难驻病中船,天子还留意外缘。好事头头偏错在,命宫只合鬼团圆。(其四)雌雄才貌本来分,惟有灵莹并一身。不是佳人殉才子,只如才子配佳人。(其五)贞娘墓上泪成灰,合葬崔张更可哀。今日遗碑犹在否,欲搜玄墓扫荒苔。(其六)子晋吹笙鹤不飞,刘伶告饮笔还挥。剑池不是骑鲸处,提月那同采石矶。(其七)十美图成美丽姝,六如妙笔世应无。红颜命薄终沦落,何似张灵行乞图。(其八)风流自昔说崔张,今日崔张更断肠。若按红牙新制曲,梨园谁复演西厢。(其九)高士梅诗万口传,无端一字恼先贤。改诗才子知何处,枉把唐寅试老拳。(其十)“崔张传”结尾处黄周星托名“%史氏”说:“张以情死,崔以情殉,初非有一词半缕之成约,而慷慨从容,等泰山于鸿毛,徒以才色相怜之。推此志也,凛凛生气,日月争光”,从意思上来看,上引“十绝句”显然是“凛凛生气,日月争光”之感受的延续。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的情况下,黄周星唯独被崔张故事打动,初而“惊喜叫跳”,复乂“潸然泪下,这固然与崔张的爱情经历与一般才子佳人不同,即所谓“才子佳人事已陈,谁知化腐更为新",但是引发其再再为这段爱情经历唏嘘感叹的不仅仅是其新奇的情节,像“十绝句”第首中的“真可崩天泣鬼神"、第三首中的“仰天空自哭千声”、第九首中的“梨园港复演西照”等句,就不像是只在哀叹崔张爱情悲剧的感人至深,大有借题发挥,诉说自己内心苦闷和抒发悲凉之感的嫌疑。黄氏入清后变姓名曰黄人,字略似,号半非,常常"发狂大叫还疝哭”,对他事不感兴趣,唯独钟情山水文章,曾赋诗明志曰:高山流水诗千轴,明月清风酒一船。借问阿谁堪作伴,美人才子与神仙。"这种遗民情志和他阅读“崔张传”的感受是十分吻合的。也就是说,从“十绝句”所传达的意思来看,“崔张传”更像是黄周星入清后的作品。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夏为堂别集诗集前黄氏自撰的小引,是了解其创作经历的重要文献。他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编辑诗集的经历:“自丁卯(1627)迄乙亥(1635),所得不下三千首,率散置箧中。丙子(1636)七月,从长沙过洞庭,夜半为巨盗所掠,尽取舟中图籍,投之汨罗江流,此随遂亡。”后来黄氏曾收集遗稿,加上之后的创作,“又不下三千首",并于崇祯十七年(1644)精选删汰为八卷准备梓行。不料,厄运再次降临,“乙酉(1645)夏五,忽递坤离之厄,书巢一空,苍黄从矛锚中攫得一集,挈之以奔,次年九月(1646),避地至闽之古田山间,豆为巨盗掠去,于是举盛年之心血光阴,一旦化为乌有矣。痛哉!"两个"三千首”之数未必属实,但从崇祯九年(1636)至顺治三年(1646)这十年间诗人的创作成果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这事实当是可信的。也就是说,目前所存黄周星的诗歌都是其入清一即顺治四年(1647)后一所作。因此上引“十绝句”为其入清后所作当无疑问,而作为其咏叹对象的“崔张传”也必定写于清朝.由以上事实,我们仅能把“崔张传”的成书年限划定在清初的三十几年里。不过当把研究目光进步扩大到黄周星的人生理想乃至他对待通俗文学的态度时,我们认为“崔张传”应该写成于作者晚年。理由如下:黄周星在与友人谈论人生理想时曾说:"生平有二恨,一恨无知己,二无奇缘。今但愿得遇一文君足矣。一友笑曰:世间宁有老相如?余曰:又安知无老文君耶?'友曰:公真情痴也!'”并且还当场挥堂三绝,其二云:“四十年来梦雨云,痴情犹望老文君。½裘犊鼻都休道,只爱琴台旧嫁裙。”从友人称黄氏为"老相如”以及所引的绝句来看,这次谈话至少是他四十岁后的事,即顺治七年(1650)以后。也就是说,此时黄氏心目中的佳人首推卓文君,并以琴心犊鼻为自己的爱情理想。这种认识在其阅读十美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他说:"独怪梦晋之才,目空千古。而其尚论才子佳人,则府以太白与莺莺当之。夫太白诚天上仙才,不可有二:若干古佳人,自当以文君为第一。T崔张传。但是当黄氏看完十美图后,其看法改变了,“至于张以情死,崔以情殉,初非有一词半缕之成约,而慷慨从容,等泰山于鸿毛,徒以才色相连之故。推此志也,凛凛生气,日月争光,又远出琴心犊鼻之上矣T崔张传")。他认为崔、张的爱情境界远远胜过了自己以往仰慕的相如与文君。从黄氏对爱情看法变化的逻辑关系来看,黄氏阅读十美图并将其改编为1崔张传”当在顺治七年(1650)即其四十岁后。那么事实如何呢?综合以上来看,“崔张传”具体作于清初哪年还很难确定。不过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认为:如果十美图一问世黄周星便得以阅读并改编成“崔张传”,那么“崔张传”的成书最早也要在顺治十一年(1654)之后(十美图的成书时间详见本文第二部分),这与上文所述黄氏当在顺治七年(1650)后才创作“崔张传”的结论相吻合。如果就现在知道的黄周星染指小说的确切时间康熙二年(1663)即其52岁时来看,那么他在这时间点前后乃至其创作传奇人天乐的六十多岁期间,也均有可能阅读十美图并将其改编成“崔张传”。所以我们暂且将“崔张传"的成书年限定于康熙二年(1663)前后。二、现存十美图成书年限辨证作为“崔张传”的蓝本十美图是部稀见的古代白话小说,原书为吴晓铃先生私藏,故而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1957)、江苏省社科院组织编写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1990)等均未及著录.嗣后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1994)将其影印出版,此后的小说目录类著述中方才出现了它的条目,如刘世德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1998修订版)及薛亮明清稀见小说汇考(1999)等。目前关于该小说的基本情况有三种看法:第种,认为该小说明代就已传世,现在流传的为清初人的作品,它与明代作品的关系因缺乏证据而无法搞清。主这一说的为李梦生先生。第二种,认为该作品是明代小说,成书年代不可考,今存清刻本。持此说的为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十美图条”作者刘辉先生、明清稀见小说汇考作者薛亮先生。第三种,认为成书于明代末年,有明刊本。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文库第十一卷“出版说明"持此观点。然仔细阅读小说、对比各家的著录,发现目前对于该书基本情况的介绍都存在问题,且认为明代就有该小说的证据极不充分,下面予以辨证。为了便与论述,现将各家观点详录如下:第三种有“明代刊本”的说法,更是无中生有。观其所选,即把古本小说集成本(下简称“古本。开头不成句的“不常有,所以佳人才子不多见”删去后标点刊印的。且把“家住在古吴趋,雁门桥畔人”标点为“家住在古吴,趋雁门桥畔人”,把十美之三的“家淑”改成“家渊”、之四的“凤生”改为"器笙"、之七的"未芳"改为"来芳"。前者很可能是因标点者不熟悉苏州的地名而造成的,而后者一是因为“古本”中的“凤生”和“未芳"字迹不清楚,“凤”字有修改的迹象,“未"字中间处恰有折痕,二是因为标点者不识俗字,“淑"字"古本"作"工而所谓“现据各种史料考证,作者当为明朝末年之人,然其姓名与生平皆无可考"也是因袭之举,故此说实可弃而不论。综上,笔者认为明代没有十美图小说,黄周星所谓“顷阅稗乘中有一编日十美图"就是现存清初的那部作品。“崔张传”当作于黄周星52岁前后。十美图和“崔张传”虽然从情节内容上来看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用意却各有不同,前者是以敷衍崔张爱情经历来标新立异,后者则通过传述两人的爱情表达了自己的遗民心态,这已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当然,因笔者识见有限,仅就这两部作品的成书年限作一粗浅的考察,以求教于方家,希望能促进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注袁行需、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及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都定为清代作品。明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夏为堂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本文该传引文均出此本,不再一一注明。清周系英九烟先生传略,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百七十三隐逸十三,清光绪十年至十六年刻本明黄周星楚州酒人歌,夏为堂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明黄周星墓志铭,夏为堂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明黄周星夏为堂别集诗集小引,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本段引文均出此文,不再一一注明。这对黄周星的打击是巨大的,“自此万念灰冷,阁笔不为诗者岁余,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从心灵的苦闷中恢复过来,并在浮家泛宅之中"逸兴聪发,故态复萌"(黄周星更为堂别集诗集“小引他晚年回顾自己创作历程时,还不能忘怀这些惨痛的经历:“独酷嗜诗词古文约计五十年中,其所撰著不下数十种。不幸落罹锋燹,燔溺剽效,所存不过千百之一二”(黄周星人天乐自序,夏为堂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明黄周星闲情杂咏,豆为堂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人天乐开始创作于康熙十一年(1672),完成在康熙十五年(1676).

    注意事项

    本文(《补张灵崔莹合传》、《十美图》成书年代考.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