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CR)设备检修规程.docx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CR)设备检修规程目次I第一部分总则11要求1第二部分电气设备检修规程3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电动机检修45高压开关设备检修156400V低压开关(PC)检修197400V低压开关(MCC)检修228干式变压器检修259电力电缆检修2910UPS配电柜检修3211照明检修3512继电保护检修3713低压直流系统检修39146KV高压变频器检修4215电加热器检修46第三部分热控设备检修规程491范围492规范性引用文件493术语和定义494DCS控制系统检修505温度检测仪表检修706压力检测仪表检修757变送器检修788执行机构检修819质量流量计检修8810PH分析仪表检修9011开关量仪表9212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检修9313颗粒物监测检修10014氨泄漏检测探头检修103第四部分脱硫机务设备检修规程1051范围1052规范性引用文件1053脱硫系统概述1054吸收塔及烟道检修1065斗式提升机检修1096称重皮带给料机检修1107湿式球磨机检修1138浆液循环泵检修1209吸收塔搅拌器检修12410立式离心泵检修12611罗茨风机检修12812卧式离心泵检修13113真空皮带脱水机检修13414水环式真空泵检修13715立式搅拌器检修13916厢式压滤机检修14117污泥输送泵检修14318玻璃鳞片、衬胶防腐145第五部分脱硝机务设备检修规程1481范围1482规范性引用文件1483脱硝系统概述1484尿素制备区泵类设备检修1485尿素雾化喷枪检修1516蒸汽吹灰器检修1537声波吹灰器检修1558催化剂检修1579脱硝SCR反应器检修1591.1 附录1:联轴器校正中心1611.2 附录2: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1631.3 附录3:轴找弯曲的方法164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要求并结合清新环境大同分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燃煤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确保脱硫、脱硝系统设施安全、可靠,特编写本规程。本标准依据国家、行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及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制度和标准、检修导则、脱硫脱硝十二项反措要求,选取目前燃煤火电机组主流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SCR)原理设施的特点,对电气、热控和机务检修规程进行汇编,按照范本形式形成本标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军孟小磊马平秦峰本标准主要审核人:赵建勋本标准批准人:卫小刚本标准由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分公司设备部提出、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第二次修订。第一部分总则1要求1. 1贯彻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I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标准,推行全过程管理和标准化作业。1.2 各级检修人员应熟悉脱硫、脱硝系统和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熟悉相关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并掌握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1.3 为了确保检修维护质量,保证脱硫、脱硝装置的可靠性和效率,检修维护工作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完成。1.4 检修周期和工期宜与主机组同步。本规程未涉及到脱硫、脱硝系统的设备及其检修周期、工艺质量及各级检修项目,可根据实际参见DL/T838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中国大唐集团企业标准QZCDT2070002-2010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定期工作指导意见和Q/CDT210060022015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液氨)脱硝系统定期工作标准。1.5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1.6 检修等级2. 1.1检修等级检修等级是以脱硫装置的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为原则,将脱硫装置的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3. 1.2A级检修A级检修是指对脱硫装置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或提高设备性能。4. 1.3B级检修B级检修是指对脱硫装置某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对部分设备进行解体检查和修理。B级检修可根据设各状态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5. 1.4C级检修C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脱硫装置进行检查、评估、修理、清扫。C级检修可进行少量零部件的更换、设备的消缺、调整预防性试验等作业,以及实施部分B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6. 1.5D级检修D级检修是指当脱硫装置总体运行状况良好,而对不影响脱硫装置正常运行的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消缺。D级检修除进行附属系统和设备的消缺外,还可根据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7. 1.6质检点(H点、W点)质检点(H点、W点)是指在检修工序管理过程中,根据某道工序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设置的关键工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不经质量检查签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其中,H点为停工待检点,W点为见证点。1.2检修类别1.2.1定期检修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对设备磨损和老化规律的统计分析,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检修项目、需用备品配件及材料的检修方式。1.2.2 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检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设备的状况,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1.2.3 改进性检修改进性检修是指对设备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故障,按照当前设备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的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缺陷,以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可用率,并结合检修过程实施的检修方式。1.2.4 故障检修故障检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失效时发生的非计划检修。3.1.1设备检修管理通则3.1检修前准备3.1.2进行检修作业前设备状况分析,确定检修项目,制定检修计划。3.1.3检修作业前要对本次检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3.1.4为保证检修工作按计划完成,应事先准备好备品备件、检修工器具、起吊设备和所需材料。3.1.5现场布置好检修电源、灯具、照明电源。3.1.6 清理现场,规划场地布置,安排所需部件、拆卸件及主要部件的专修场所。3.1.7 应成立检修组织机构,准备齐全整套的检修记录表、“三措两案”等。3.1.8应严格按照有关安全工作范围的要求,办理工作票和不同级别的动火票,严格执行工作票内容;大型或范围较大的检修,现场应设安全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完成各项安全措施。3.1.9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拆下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好并作好记号以便回装。3.1.10冬季停运检修时应做好防冻措施,确保设备安全。3.2检修过程控制3.2.1检修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应急防护用品。3.2.2设备检修过程应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技术措施执行,满足质量要求。3.2.3检修人员持证上岗,检修人员的自检和验收人员的检查应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做好检修记录、试验记录等;对不符合项,应填写不符合项通知单,并按照相应程序处理。3.2.4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正确处置。3.2.5认真遵守起重、搬运的安全规定。3.2.6有限空间作业遵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有限空间作业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重点要求。3.2.7检修作业应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五章的有关规定。3.2.8检修管理质量严格实行质检点(W点、H点)检查和三级验收相结合的方式。3.2.9所有更换的备品备件应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修工器具应在有效期内具有合格证。3.2.10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工作票和各级动火票制度,确保系统安全、长期稳定运行。3.2.11检修施工宜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具等,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修周期及节约成本。3.3检修后验收3.3.1实行点检定修制的企业,按照检修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3.3.2工作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二3.3.3设备检修后的整体验收、启动按照电力行业和国家安监机构相关规程执行。3.3.4A/B级检修检修完毕,热态运行1个月后,进行热态考核试验,以检验检修效果。3.3.5检修完毕后,应对检修资料包括影像、图片、检修记录等进行归档。3. 3.6各专业人员应对检修情况进行总结、汇报。第二部分电气设备检修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煤发电企业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CR)装置电气设备的检修指导。2规范性引用文件GB50150-200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7261-2000继电保护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73-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727-2000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DL/T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593-200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6版)Q/QXYY-AS2001-2015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3术语和定义3.1 设备检修管理用术语1. 1.1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主要设备是指开关、电动机、变压器、UPS装置等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辅助设备是指主要设备以外的生产设备。3. 1.2停用时间至设备从系统解列(或退出备用),到检修工作结束,设备复役的总时间。4. 1.3不符合项是指由于特性、文件或程序方面的不足,使其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无法判断的项目。3.2 设备预试用术语、符号3.2.1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体进行的试验。3.2.2在线监测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连续或定期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3.2.3带电测量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3.2.4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常用兆。表直接测得绝缘电阻值。若无说明,均指加压Imin时的测得值。3.2.5吸收比在同一试验中,I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3.2.6预试补充规定所用符号3.2.6.1Un-设备额定电压3.2.6.2Um-设备最高电压3.2.6.3UO/U电缆额定电压(其中Uo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3.2.6.4U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3.2.6.5UlmA一避雷器直流ImA下的参考电压3.2.6.6Tg一介质损耗因数3.3设备检修用术语、符号3.3.1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单位为g113.3.3.2相对湿度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每立方米气体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每立方米气体所能含有的饱和水蒸气质量之比。相对湿度常用%表示。3.3.3温升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温升的单位为开氏(K)。3.3.4温差不同被测设备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温差的单位为摄氏度(°C)。3.3.5电机工作制电动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可分为在规定持续时间内由一种或多种恒定负载所组成的连续、短时或周期工作制;或者是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运行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共分9类:SI一连续工作制;S2一短时工作制;S3一断续周期工作制;S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6一连续周期工作制;S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包括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性变化工作制。3.3.6开关额定开断电流开关在开断操作时,首先起弧的某相电流称开断电流。在额定电压下,能保证正常开断的最大短路电流称为额定开断电流。4电动机检修4.1设备规范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动机,可以是同步电动机或者是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4.1.1脱硫高压电动机技术参数备名称技术参1#吸收塔1#浆液循环泵#1氧化风机电动机#1湿式球磨机电动机1#吸收塔2#浆液循环泵1#吸收塔3#浆液循环泵型号YKK4502-4YKK4004-6YTM500-6YKK4501-4YKK4003-4容量(kW)560250560500315电压(V)60006000600060006000电流(八)65.531.566.258.736.8转速(rpm)148499099114841485频率(Hz)5050505050绝缘等级FFEFF功率因数0.870.820.860.870.86接线方式YYYYY重量(Kg)38502360470037402780工作制防护等级IP44IP44IP44IP44IP44安装型式冷却方式FFFFF反侧轴承负荷侧轴承出厂编号1555608001058315921593制造日期2006.082006.082008.032006.082006.08制造厂家长沙电机西安西玛长沙电机长沙电机长沙电机4.2检修等级及检修周期电动机电压等级检修等级周期工期高压电动机A级检修C级检修低压电动机A级检修C级检修4.3检修项目4.3.1A级检修项目4.3.1.1电动机解体,清除灰尘、污垢4.3.1.2电动机定子检修4.3.1.3电动机转子检修4.3.1.4电动机轴承的检修4.3.1.5冷却器检修4.3.1.6绕线式电动机滑环的检修4.3.1.7电动机的电气试验4.3.1.8电动机的组装、试运转及验收4.3.2C级检修项目4.3.2.1电动机C级检修应对电动机外壳及启动设备清扫4.3.2.2面压电动机应打开接线盒检查接头是否过热变色,引线是否完好4.3.2.3打开电动机小盖检查,润滑油脂应无变质,不清洁现象,必要时需更换或补充新油4.3.2.4检查轴承是否完好4.3.2.5直流电动机和绕线式电动机应检查清扫电刷、刷架、整流子等,必要时更换部分电刷4.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4.4.1电动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4.4.1.1抽转子的工具,如假轴、拐臂、横梁等要牢靠,倒链、钢丝绳、卡环应符合拉力标准并完好。4.4.1.2检修场地要有充足的照明,定子膛内检查应使用安全电压行灯。4.4.1.3检修所用的电气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电动吹尘器等,使用时外壳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4.4.1.4在解体过程中,严禁发生定、转子之间的碰撞、摩擦;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勿碰触定子线圈端部,滑环、风扇等部位也要保护好。4.4.1.5转子端部线圈、鼠笼条端环、滑环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做为着力点及支撑点。4.4.1.6用钢丝绳吊起转子、大盖等重物时,要绑扎或挂牢,防止起吊后滑动或滑脱,避免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4.4.1.7阴雨天或周围环境湿度大,应注意防止电动机绝缘受潮,工作间断时,定转子要用帆布盖好,室外长期存放,除用帆布盖好外,轴头及无漆部位要涂油防锈。4.4.1.8电动机解体时,所拆下的螺丝、垫圈及其他零部件要做好标记,妥善保管,以备装复使用,装转子前应仔细检查定子膛内,防止金属小用具、垫圈、锯条等物品遗留于内。4.4.1.9如遇有高空作业,要扎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使用火焊应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4.4.1.10起吊所用单轨吊、倒链应由专业起重人员操作,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4.4.1.11如遇有其他工作小组或其他班组在工作现场有交叉作业时,应互相照顾,注意安全。4.4.2电动机解体的工艺要求4.4.2.1拆除电动机接线与底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标记,将三相电缆短路接地,解开4.4.2.2靠背轮,拆除温度测点连线。4.4.2.3将电动机吊离基础,放在平地用方木垫好,准备检修。4.4.2.4扒下电动机靠背轮,测量定、转子气隙并做好记录。4.4.2.5拆除两侧端盖,调整好吊钩与端盖的中心位置,扶好端盖用撬棍将端盖撬出,当脱离轴承套时,要注意切勿碰伤端部线圈。4.4.2.6吊装拐臂于靠背轮轴面,拐臂套尽可能的装到轴的根部,如果轴面与拐臂套间隙超过IOnim时,应用木条填充其间隙,使其紧固,防止转子滑脱,目测调整吊环于转子重心处。4.4.2.7抽出转子放到检修位置,用木垫垫好。4.4.2.8一般低压电动机,用假轴法抽转子。4.4.2.9做好记号,拆除电动机接线及外壳接地线,解开靠背轮。4.4.2.10拆除地脚螺丝,吊离基础,就地检修或运送其他场地检修。4.4.2.11扒下靠背轮,拆除风扇罩,风扇卡子,小型电动机要松开风扇顶螺丝或紧固螺丝,用撬棍在风扇内套两侧同时向外撬动,即可取下风扇,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风扇,4.4.2.12拆除两端油档盖,如果是绕线式电动机,还要取下刷架,然后做端盖定位标记,取下端盖时,防止碰伤定子线圈。4.4.2.13将转子非负荷侧挂好钢丝绳,用行车吊住或两人抬起,靠背轮轴面穿过假轴,视转子长度挂好钢丝绳,调试转子处于定子膛内中心,移动行车或其他起吊工具,使转子向非负荷侧移动,即可抽出转子,放平垫牢后抽出假轴。4.4.3交流电动机定子检修项目与标准4.4.3.1定子各部位吹扫灰尘,清除油垢,若线圈端部与铁芯油垢太多,可用带电清洗剂或其他电子清洗剂进行清洗。4.4.3.2检查端部垫块、绑线、固定一端部线圈的端环有无松动,或因松动使绝缘产生严重磨损,如有以上现象,应进行加强绝缘与加固处理。4.4.3.3检查端部线圈表面应清洁,绝缘完好,无过热、膨胀流胶、绝缘老化和脱胶等现象,电动机引出线和过桥线绝缘应完好,绝缘无破裂、老化及机械损伤的痕迹。4.4.3.4检查槽楔,应无松动、过热、磨损、变色、凸起等现象,垫条槽楔应无移出,如有应重打槽楔处理。4.4.3.5定子铁芯检查:铁芯表面应清洁无生锈,通风沟应畅通,端部线圈应无开焊现象,铁芯无松散、过热、磨损的痕迹,如铁芯损坏严重应进行处理,并做铁损试验,合格才能使用。4.4.3.6接线盒绝缘板(绝缘瓷瓶)或支架应完好无损,接线柱螺丝、平垫、弹簧垫应齐全完好,电缆及电动机引线鼻子的焊接(或压线板)应好。引线与线鼻子焊接(或压线板)应良好,引线与线鼻子焊接点外侧如有断股现象,且超过截面积的20%,应进行补焊或重焊。4.4.3.7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1)定子线圈耐压试验:使用250OV摇表测量时,6kV高压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在6M。以上;使用100OV摇表测量时,380V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在0.5M。以上。2)5Ue交流耐压通过,2.5Ue直流耐压通过。3)低压电动机用250OV摇表,一分钟通过。4)定子线圈直流电阻:与过去比无大变化,3kV及以上或100k.及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的值互相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l%o4.4.4交流电动机转子检修项目与标准4.4.4.1清扫灰尘、油垢、通风沟应畅通无堵塞现象。4.4.4.2转子铁芯检查:检查转子铁芯应无过热变色、磨损、烧伤、锈蚀等现象,转子铁芯应压接紧,压铁应无开焊等现象。4.4.5风扇及平衡块的检查4.4.5.1风扇叶片应无弯曲,歪斜、裂纹、掉叶片等现象。纠正风扇叶片时应注意防止断裂。4.4.5.2风扇应固定牢固,热装风扇的止动定位锁(或螺丝)应坚固,风扇螺丝应拧紧不松动。4.4.5.3检查平衡块螺丝应紧固,无位移现象,锁口应可靠。4.4.6转子鼠笼条的检修在检修鼠笼型转子时,要仔细检查转子导条是否断裂,短路环是否有裂纹及断条现象,若发现短路环有裂纹,应及时进行补焊(铝焊或铜焊),或重新更换新鼠笼条。补焊完后,镂平,以保证定子转子间隙。4.4.7轴承的检修工艺及标准4.4.7.1两端轴承应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禁止使用棉纱、破布清洗,清洗干净后仔细检查内外轨道、滚柱、滚珠表面应无破碎、脱皮和麻点。轴承卡子应完好,无裂纹破碎现象,并且不摩擦内外套。4.4.7.2轴承游隙测量用细铅丝放于轴道和滚珠之间(滚柱)使其转动轴承后压扁取出,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受力点的厚度,即为轴承游隙,其标准如下:轴承规格游隙标准内径小于100nInl的滚珠轴承0.030.08mm内径小于IoOnInl的滚柱轴承0.05-0.12mm内径在100-BOmm的滚珠轴承0.050.14mm内径在100-130mm的滚柱轴承0.050.20mm4.4.7.3轴承内外套应清洁,无裂纹,保持架应无松动裂纹,轴承套盖应清洁,无弯曲、裂纹及磨损痕迹。4.4.7.4更换轴承时,加热温度应均匀,不超过8090,扒卸轴承时应尽量使其内套两侧均匀受力,防止扒偏,装轴承时要装到位。4.4.7.5轴承润滑油脂的更换轴承轨道间要填充足够的润滑脂,内外油档盖润滑油脂量应占容积的1223,以运行中能与轴承卡子接触为宜。加油时,轴承及轴承盖内须清洁干净,新润滑脂应清洁,无杂物,无异物,型号必须正确,加油量应符合标准要求。4.4.8电气试验绝缘、直流电阻及耐压合格,空载试运行良好。4.4.9电动机的组装电动机的组装工艺程序与解体相反,注意事项相同,组装后应达到下列要求。4.4.9.1组装后应经预防性试验合格。4.4.9.2电动机定子、转子、铁芯、线圈、端盖外壳、风扇、接线盒各部位应无灰尘、油垢、锈斑等,槽楔应打紧,定子膛内严禁有任何遗留物。4.4.9.3复测电动机定、转子气隙,定、转子气隙S最大一S最小/S平均应小于10%。4.4.9.4端盖、轴承套、弹簧卡、油档套、接线盒装好后,接缝应严密,螺丝应旋紧,垫圈应齐全,键槽与键应完好,靠背轮与轴应紧固配合。4.4.9.5风扇完整无损,固定螺丝应齐全,紧固可靠,外风扇装后不应磨擦端盖与外罩。4.4.9.6绕线式转子的电动机,刷握下沿与滑环应有23mm的间隙,并调整好刷握与滑环的相对中心位置,电刷与刷握应有0l0.2mm的间隙,刷架滑环与转子回路绝缘应良好,非同相刷辨不能互相接触,更换电刷应有75%接触面,刷握刷架以及定转子接线都应牢固可靠,引线应完好。4.4.9.7轴承应完好,更换的润滑脂规格、数量应符合要求,电动机整体组装完毕后,用手转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及磨擦现象。4.4.9.8接线应按标记正确无误,引线截面应足够,线鼻子焊接或压接线应牢靠,两线鼻子结合面应无氧化层及污物,螺丝压接应牢固,接头相间及对地绝缘应良好。4.4.9.9电动机检修完毕,现场清扫干净,移交运行。4. 4.10电动机修后试运转要求4.4. 10.1试运转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其数值应合格。4.5. 10.2电动机检修后试运转应取得运行人员的许可,并共同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熟悉故按钮所处的位置,直到确定无异常情况,方可联系运行人员起动。4. 4.10.3一般电动机冷态下允许连续起动23次,热态时只允许起动一次。4.4. 10.4试运中如有振动、冒火、噪音等异常时,应视其情况立即停止试运,查明原因。4.5. 10.5电动机空载运行至少应在40min以上,检查电动机各部位,如轴承、滑环、电刷等应无异常。4.6. 10.6测量三相空载电流应平衡,并与过去比较无大变化。4.7. 10.7测量电动机轴向串动,滑动式轴承应在24三之间,滚动轴承应小于或等于O.5mmO4.4.10.8测量电动机振动,标准如下:额定转速rpm30001500100O750以下振动值双振幅mm0.050.0850.100.124.4.10.9电动机带负荷运行温升稳定后,应不夕留过电动机及!缘极限温度允许值,其标准如下绝缘等级YAEBFHC允许温度90105120130155180180以上4.4.11电动机的干燥4.4.11.1应进行电动机干燥的条件1)在检修中全部更换或部分更换过线圈的电动机。2)因受潮而使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额定电压100OV以下的电动机。常温下的绝缘电阻低于0.5MQ额定电压1000V以上的电动机。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低于每千伏IMQ转子绝缘低于0.5MQ4.4.11.2 电动机干燥的注意事项1)进行干燥时为避免不必要的热损失,应用石棉布或绷布将电动机盖好,为达到持续通风,在电动机覆盖物的最高处与最低处应留通风孔。2)进行干燥时,线圈的最高温度,按照电阻法不得超过90,按照温度计,不得超过70,开放冷却电动机的出口空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60,用外部加热法进行干燥时,距热源近的地方,用温度表测得最高允许90。3)进行电动机干燥时,须在线圈、铁芯的几个部位进行测温,测温表应和电动机各部位接触良好,测温头应用油泥封于测温部位上,使其与空气隔绝。4)干燥时要逐渐加热升温,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一般应34小时达60,78小时达70°C(测温仪测量),对于小容量的电动机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达到允许的最高温度后,应将温度保持平衡,直到干燥结束。5)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应测定线圈的绝缘电阻,并测量铁芯与线圈的温度,在温度尚未稳定前,至少每30min记录一次,在温度稳定后,则每隔一至二小时记录一次,干燥开始前,应测量绝缘电阻,然后在记录温度的同时,再测量绝缘电阻,采用电流干燥时,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将干燥电动机所用的电源断开,按要求记录温度与绝缘电阻,并记录定子电流的大小。6)干燥时初期绝缘电阻下降,以后绝缘电阻下降停止,然后再逐渐升高,最后直至绝缘趋于稳定不变,并要保持3小时以上可认为干燥完毕。4.4.11.3 电动机干燥的几种方法1)定子铁损法用定子铁损干燥法时,对于大型电动机励磁线圈可以穿过定子膛,小型电动机可直接绕在电动机的外壳上,励磁线圈的绝缘应良好,几个电动机同时干燥时,可以把每一台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串联在一起,接在一个电源上。进行干燥前,要先测量定子铁芯的尺寸,经过计算,然后确定励磁线圈的匝数,励磁电流和导线的截面。由于测量误差计算出的匝数通电流后,应检查电流大小是否合适,一般要选截面较大的导线,相当于导线的额定电流5070%即可,否则导线在干燥中会造成过热而损伤。2)外部加热干燥法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小型电动机,可置白炽灯或红外线灯泡于定子端部或膛内,外部加以遮盖进行烘烤。3)短路干燥法用短路电流进行干燥时,通常是将降低了的电压通入定子,此时应将电动机转子卡住,干燥电压应选择适当,在转子卡住时使定子线圈不致过热,此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的810%,可由现有线路供给,也可由另一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供给。4.4.12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序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绕组的绝1.交接时L绝缘电阻值:D额定电压300OV以下者,室温下不应低于0.5M2)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压前,定子绕组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珀MQ(取Un的千伏数,下同);投运前室温下(包括电缆)不应低于1.50O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2 .3kV以下的电动机使用1000V兆欧表;3kV及以上者使用250OV兆欧表3 .小修时定子绕组1缘电阻和吸收比2.大修时3.小修时UnMd)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C2 .交接时300O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3 .大、小修时吸收比自行规定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转子绕组可与起动设备一起测量4.有条件时可分相测量2绕组的直流电阻L交接时2.1年(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上)3.大修时4.必要时L3kV及以上或IoOkW及以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2 .其余电动机自行规定3 .应注意相互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3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L交接时2.大修时3.更换绕组后1 .试验电压:交接或全部更换绕组时为3痂:大修或局部更换绕组时为2.5%2 .泄漏电流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电流为20A以下者不作规定3 .500kW以下的电动机自行规定有条件时可分相进行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L交接时2.大修后3.更换绕组后L大修时不更换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后试验电压为1.5痂,但不低于IoOOV2.全部更换定子绕组试验电压为(26h+1000)V,但不低于150OV3.交接时试验电压L低压和IOokW以下不重要的电动机,交流耐压试验可用250OV兆欧表测量代替2.更换定子绕组时工艺过程中的交流耐压试验按制造厂规定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kV)510165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1.交接时2.大修后3.更换绕组后试验电压如下:1 .绕线式电机已改为直接短路起动者,可不做交流耐压试验2 .%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加额定电压于滑环上测得的电压显极式和隐极式转子交接时或全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额定励磁电压500V及以下者为10痂,但不低于1500V;500V以上者为24+40OOV显极式转子大修时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5厢但不低于1000V,不大于200OV隐极式转子局部修理槽内绝缘后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5匹,但不低于1000V,不大于200OV6转子金属绑线的交流耐压L交接时2.大修时试验电压为IooOV可用250OV兆欧表测量代替7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接线变动时定子绕组的极性与连接应正确1 .对双绕组的电动机,应检查两分支间连接的正确性2 .中性点无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8定子铁芯试验L全部更换绕组时或修理铁芯后2.必要时L磁密在IT下齿的最高温升不大于25K,齿的最大温差不大于15K,单位损耗不大于L3倍参瓠在1.4T下自行规定2.对运行年久的电机自行规定L3kV或50OkW及以上电动机应做此项试验2.如果电动机定子铁芯没有局部缺陷,只为检查整体叠片状况,可仅测量空载损耗值9电动机空转并测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L交接时2.必要时L转动正常,空载电流自行规定2.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值不得超过原来值的50%1 .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Ih(交接时不小于2h)2 .测定空载电流仅在对电动机有怀疑时进行3 .3kV以下电动机仅测空载电流不测空载损耗4.5常见故障故隙原因处理方法电动机不能启动1 .电源没有电2 .保险丝熔断3 .开关在分断状态检查电源电压,开关触头、熔丝及电动机引出线头电动机不能启动,有嗡嗡的响声电源线一相断线或保险丝有一相熔断或电动机有一相绕组断线1 .开关至定子绕组间的接头接触不良,有油泥或氧化物,应刮净接好2 .接线柱松脱,应紧固3 .电源线不通,有断线或假接,用试灯或万用表查出修复4 .启动设备接触不良,查出修复电压低1 .电源线太细,启动压降大,应更换粗导线2 .三角形接线的电动机接成星形,又是重要负载启动,应按三角形接法启动3 .设法提高电压带动的机械设备被卡住检查机械设备,排除故障定子或转子绕组断线用万用表检查断路处,并修复修复后电动机槽配合不当1 .将转子外圈适当车小,或选择适当定子线圈节距2 .换新转子,槽配合应符合要求电动机绕组内部接反或定子出线首尾接反1 .用极性表检查绕组极性2 .用灯泡或万用表检查绕组首尾轴承损坏更换轴承电动机启动时保单相启动检查开关和保险丝险丝熔断开关和定子之间的接线有短路拆开电动机接线头,检查导线的绝缘性能,消除故障定子绕组接地或短路1 .打开电动机,目视鼻闻是否有烧焦现象,用触摸来比较温度,找出短路处,分开短路部分2 .用万用表查出接地处,垫好绝缘,刷绝缘漆烘干电动机负载过大或机械卡住用电流表检查定子电流,转动转子检查有无卡住现象,减轻负载,消除故障保险丝选择太细应按下列选用保险丝:保险丝额定电流22-2.5(启动电流)电动机启动困难,加上负载后转动低于额定转速电源电压太低检查电源电压接线错误。三角形误接成星形检查定子接线情况与铭牌对照,改正接线转子笼条松动或断开拆开电动机检查转子鼠笼情况绕线式转子一相断路用万用表等检查转子断路处定子绕组内部的局部线圈接错拆开电动机检查每相极性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及外电路存在断路、接触不良或脱焊可用摇表检查转子绕组及外电路有无短路,并检查各连接点是否接触紧密负载过大或转动部分被卡住改用较大容量电动机或减轻负载,并检查机械是否卡住电动机空载或加负载时三相电流不平衡电源电压不平衡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找出不平衡的原因,并进行处理重绕定子绕组,三相匝数不相等用双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