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关于“问题导学式”课堂的实施及推进方案.docx
-
资源ID:6983870
资源大小:31.0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关于“问题导学式”课堂的实施及推进方案.docx
XXXX中学关于“问题导学式”课堂的实施及推进方案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根据学校实际,准备在全校继续推行“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走一条返璞归真、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下面就实施和推进“问题导学式”课堂的相关工作安排如下:一、“问题导学式”课堂的构建源于对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再认识、再发展1、从学校层面讲:学校要实现办学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要实现这一转化,核心在课堂。2、从教师层面讲:目前课堂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实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转变。3、从学生层面讲: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也就是课改和素质教育成功之日,为此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合作者。4、从操作层面讲: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为此课堂教学中要求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5、从运行层面讲:“问题导学式”课堂的构建产生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是不断实践一反思一优化的过程,用四句话概括为:实践中的困惑,反思后的认识,探索中的实践,实践中的探索。二、“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界定及特点1、“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依据及界定:“问题导学式”课堂就是根据新课标理念,应用问题教学法原理,构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在教师的导学下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为宗旨,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基础的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2、“问题导学式”课堂的特点:(1)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转移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2)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具体问题或问题串。(3)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4)师生共同围绕“问题导学”展开双边活动。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研究的组织者,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学生是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解决的积极主体。3、“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的变化(1)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照章讲,学生机械听,没有异议,没有质疑,教师问的问题,都是已解决的问题,学生接受的知识整齐划一,即没有参与意识,也没有创新意识,而“问题导学”的重点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逐渐深入的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查询信息资料以获取新的知识,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从根本上改变了“我说你听”的课堂结构,给学生提供广阔空间,学生由被动的知识获取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 “问题导学式”导教师改变在“问题导学式”课堂中,教师已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引导着、参与者和鼓励者。在教授每一单元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制订、设计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编制问题导学提纲分发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对所设置的问题要考虑到趣味性、探究性和层次性,要启发学生学会质疑、敢问、会问、善问,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品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师设置问题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怪异式错误问题,这时不要立刻决断,以简单的对错来判断,要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鼓励学生独特的思维,要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同时要及时引导、合理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问题导学式”学学生改变任何教育理论的提出,有效课堂也好,高效课堂也好,其宗旨都是让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导学式”课堂也是如此,学生由过去单一机械的知识获取者,成了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合作者,他们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下,课前带着问题“看”,发现问题“思”,疑点问题“查”;课上带着问题“听”,围绕问题“辩”;课后抓住问题“练”,寻找问题“究”,最后一起解决问题,他们从课程开始前就参与了课堂教学,寻找相关知识,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知识共享,共同营造了一个主动进取、活泼向上、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综上所述,“问题导学式”课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教学程序,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三、“问题导学式”课堂的整体构架1、一个中心: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2、两大理论支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3、三大主题:自主交流展示自主:它是指学生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下或明确的任务引领下,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尝试、自主探究形成自主学习成果的一个过程,在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形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掌握,同时也明确了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达到共享、互助、明确的作用。在学习小组交流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小组长,他负责任务分配,确定交流方式,并且负责对小组交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重点记录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点和困惑点。展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展示学习成果。在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和补充,借助这一载体,引发学生之间的质疑,从而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质疑、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对知识的明确掌握。4、四项原则:(1)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2)自主探究与教师引领点拨相结合的原则(3)聚零为整、模块推进的原则(4)知识学习与方法指导、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5、五大教学流程认定目标一自主探究一分步导学一总结升华一训练巩固认定目标一一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定向作用,教师从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本着可理解、可接受的原则设计学习目标,在课堂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认定目标,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与强化;二是由教师直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对完成目标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三是由各小组在前置作业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全班统一意见后形成正式的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一一概括地说,就是学生在“问题导式”提纲的引领下,对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问题串或具性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形成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将自主学习成果记录在“问题导学”提纲上,另一方面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障碍、疑惑或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问题导学”提纲上,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串的设计是重点,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所以问题提纲的设计应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应有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设问,难易要控制好,考虑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区别,以不超过教材和课标要求为原则。设计时有一定层次性,一是对单个知识点的设问,使学生能直观、有效、透彻、全面地解决问题;二是针对课时结构进行多点综合设疑,培养学生归纳综合、推理论证的能力;三是真对课时结构与知识结构体系的重点联系进行贯穿设疑,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对数学、物理、化学三学科要求自主探究内容以预设为主,做到知识点序列化,按知识块方式予以呈现,每个知识点要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或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自主探究内容以生成为主,即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构建等在“问题导学”提纲上自主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架构或知识网络,对于需进一步深化理解运用的内容,由教师以探究题组的方式呈现,在“问题导学”提纲上,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语文、英语学科采取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方式,对双基知识采取自主生成的方式,对于拓展的内容以预设探究题组的方式呈现。分步导学一一包括两个主体环节:一是交流,各学习小组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具体运行的统程: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分配交流任务,然后顺次交流,边交流、边讨论、边统一。对于小组内达不成共识的地方,由学习小组的记录员负责记录下来,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二是互助,对于学习小组内有困难的学生,有小组长安排进行组内的“兵教兵”、“兵帮兵”互动,从而达到兵促兵:你不学,我来促(大家都学);兵教兵:你不会,我教你(大家都会);兵练兵:你练我,我练你(大家都练);兵考兵:你考我,我考你(大家都比);兵评兵:你怎样,我来评(大家都争)的作用,以此培养小老师、小先生。对于学习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采取班级交流互助,学习小组讲解展示的方式,其运行流程是:各学习小组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班级黑板上,由各学习小组根据组内情况对问题进行认领,然后由学习小组在班内讲解互动,在学习小组讲解展示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讲解,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负责主讲的,有负责思路点拨的,有负责总结归纳的,有对问题进行辨识延伸的;二是学生在讲解展示时,不能就问题讲问题,而是要谈出问题所涉及得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三是在学习小组讲解展示完毕后,其他学习小组可以进行自主提问和自主点评,从而达到对问题的彻底解决,做到真懂真会。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引导。总结升华一一紧扣目标归纳,形成知识体系,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肯定学生自主学习好的做法,讲解教学难点,本环节重点是借助板书完善学习知识体系,对照目标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强调学习要加深理解记忆,培养学生课堂学习总结能力。训练巩固一一围绕认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训练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确保目标完成,一是设计以专项训练、紧扣当堂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堂练习;二是对照目标设计的当堂检测题。三是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另外,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层面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6、“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的的两大载体第一部分关于“问题导学”提纲的介绍(1)“问题导学”提纲的内涵从功能上说问题导学提纲是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练习、自主检测、自主归纳的一种文本设计,是“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的有效载体。从这个层面上讲,问题导学提纲设计时要凸显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启迪思考、任务引领等功能。从形式上说问题导学提纲是集学案、笔记、作业、检测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从这个层面上讲,问题导学提纲在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知识学习系统化,训练巩固层次化,信息涵盖最大化。(2)问题导学提纲编制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问题导学提纲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因此问题导学提纲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能够做到在问题导学提纲的引领下有效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导学原则:问题导学提纲能够起到任务引领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检测、自主归纳、自主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学习成果。 整合的原则:问题导学提纲要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实行块状结构,一般包括自主学习板块、自主探究板块、训练巩固板块等。 层次性原则:一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总体上进行分层设计,理科一般就不同内容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两板块,文科从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赏析文本三个层面来设计;二是在每一部分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分层设计,尽量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 留白的原则:问题导学提纲在设计上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启迪思维、引发思考、注重探究,把“留白”作为学生产生渐悟或思想火花的关键点。创新性原则:在统一要求下,鼓励各学科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课型,在问题导学提纲的设计上创新,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设计都应该鼓励和肯定。(3)问题导学提纲编制的基本要求:问题导学提纲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导学提纲要要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问题导学提纲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凸显导学功能问题导学提纲要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问题导学提纲要在设计训练题目和检测题目做到分层设计问题导学提纲要不能写出导学提纲或训练提纲,更不能写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问题导学提纲要设计上应凸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训练巩固三个主体板块问题导学提纲要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问题导学提纲要主备人、参与人、审核人老师要署名(4)问题导学提纲的主体结构:统一的标头设计:包括课题、主备人、参与人、审核人、拟使用时间等示例:【问题导学式课堂】问题导学提纲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主备人:*参与人:*审核人:*拟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略自主学习:该部分是问题导学提纲的主体,该部分在设计时要做到规律题例化。知识点序列化、任务具体化,对于描述性的知识采用阅读归纳法,对于过程性的知识采用设置问题情境或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呈现,根据内容的多少,可设计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二)探究学习:该部分是自主学习的延伸和提升,有两种设计方式,一是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前置设计探究学习任务;二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实际运行情况,在课内随机生成探究学习内容。训练巩固:此部分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专题训练,训练题目设计做到类型化和例题化;二是变式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总结归纳:在前面几个环节运行的基础上,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5)问题导纲使用的基本要求学生使用问题导学提纲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课前发放、自主学习一课中交流、互助完善一课后整理、完善补充;二是课堂中运用、借助问题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展示反馈,学生在使用问题导学提纲时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并且把自主学习成果呈现在提纲上,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疑难要进行记录和重点标注,课后要对提纲进行完善整理,便于后续学习。教师使用问题导学提纲的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教材和提纲以外的课外作业。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指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指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以“精”保证必,用必促使“精”。第二部分关于学习小组的运行和评价策略(1)科学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划分方法:采取异质化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衡量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及性别、家庭住址等情况,按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好、中、弱三类分到一组,按性格、爱好特长、性别不同分到一组,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带动,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构成为1:2:1,即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和一个学困生,有时是2:2或2:1:1结构。同时要确定学习小组长和记录员。明确分工职责小组长职责:负责督促检查学习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及完成情况;负责组织学习小组内交流活动,使学习小组做到交流有序。互相帮扶落实到实处;负责组织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展示的分工及指导;负责落实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工作,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评比工作;负责组织和落实课后“兵教兵”活动及督查作业完成情况。 记录员职责:负责记录本组同学学习得出的数据、探讨的结论等,同时记录学习小组成员在交流互助和展示反馈等环节的具体表现。 检查员职责:负责检查小组中各成员是否能清楚明白所探讨的问题。 中心发言人职责:负责做好全组学习探讨成果的汇报。学习小组运行流程学习小组在“问题导学式”课堂的不同环节的任务和运行方式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学习阶段:此阶段学习小组成员主要是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导学提纲上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把学习成果记录在导学提纲上,此时,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成员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为随后的小组交流互助做好前期准备。交流互助阶段:一般按照交流成果、明晰答案、确定质疑、组内帮扶四个步骤来进行,即在小组长的组织引领下,由一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对简单问题达成共识,对于有疑问的问题由小组集体讨论,力争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重点帮扶。对于组内经过讨论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记录员作好记录,为下一步班内互助做好准备。展示反馈阶段:学习小组此时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把本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班内求助;二是对本组承担的任务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安排,确定展示方式,明确主讲人,同时负责该问题应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课后延伸阶段:学习小组重点落实好“兵教兵”活动,并检查小组内成员导学提纲的整理、完善情况。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工作做好学习小组内部的考核评价工作:一是学校建立了学习小组日常工作考核记录本,由学习小组长负责对组内成员按自主学习、交流互助、展示反馈、课后作业四方面进行考核;二是学习小组进行一次性评选,从发言勇者、表达健将、点评之星、展示之星、帮扶功臣、自主学习秀、推理明星、作业之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选,做到一周一评比、一月一汇报,最后由学校一月一表彰。任课教师做好学习小组的整体评价考核工作:一是学校建立了“问题导学式”课堂记录本。任课教师人手一册,重点从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反馈、点评总结等方面对各小组进行考核;二是负责每月评选出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反馈、点评总结等方面优秀的学习小组长,由班主任统一汇总上报学校,最后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学校负责做好督查工作:一方面学校负责检查学习小组和任课教师的考核运行情况,另一方面负责按年级做好定期表彰奖励工作。加强学习小组建设的其它主要措施加强学习小组长的培训、培养工作,做到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学校方面侧重于职责任务的培训,班主任侧重于运行方式的培训,任课教师侧重于能力提升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参与式和讲座式相结合的方式。将学校学生评优工作和“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相结合。所有评优工作都以“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为依据,同时做到分层评价、多元评价。凸显学习小组在“问题导学式”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是将各班的学习小组划分情况在班级门口进行公示;二是学习小组长必须持证上岗;三是将学习小组的评选结果在班内公示。四、“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过程中的几个细节1、“问题导学式”课堂中问题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高质量的预设问题是“问题导学式”课堂的立足点,在问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高质量问题的标准: 表达清晰,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对应; 编列关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问题编列方式; 问题能引起学生参与热情:问题应当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能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并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问题多指向思维策略和语言训练: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不宜指向明显答案和细枝末节。(2)导学问题的基本要求: “大问题”意识:精心整合问题,使问题“一问而动全身”; 问题提出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 少设计封闭式问题: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 在非评价氛围中提供反馈机会:不要让过度评价搅了局; 中心问题之外,教师还应设计出一系列的子问题:问题数量尽可能控制于3-5个,从而形成有序问题链。(3)导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围绕方法提出问题。2、“问题导学式”课堂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说“问题导学式”课堂中导学提纲的设计是最好的预设,但是教学运行过程中有时很难按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很多时候老师不得不临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些课堂上的变化就是生成性教学资源,即便是学生回答错了也是生成性课堂资源。要求老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开发这些课堂资源的有效成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问题导学式”课堂要求的是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知识处理充分,学生思维得到尊重,“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课要上得好,机智更重要。3、“问题导学式”课堂中的提问、反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在“问题导学式”课堂提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切忌“单兵教练”式提问,所谓“单兵教练”式提问就是老师始终围绕着几个优等生提问,这种提问对于检测反馈来说效果很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优等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因为“单兵教练”式提问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借助学习小组实现相互学习,所以在提问时应以小组展示为主,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帮助。二是切忌“杀鸡取卵”式提问,就是教师为了获取某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不予理睬,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这种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提问,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对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是切忌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式提问,整堂课始终是老师在问,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提问方式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是教师发问与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质疑相结合,一定给学生提问和质疑的机会,学生的提问和质疑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的疑惑、困顿。再者,学生提的问题更具普遍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动起来,课堂就活跃起来,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四是课堂上要恰当地运用“追问”的技巧。基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提法注定是浅层次,为了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教师必须采用追问的方式予以补充和引导。五是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以保护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应该是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4、在试卷讲评课和习题讲评反馈课中如何体现“问题导学式”课堂的基本特征在我们的课型中,试卷讲评课和习题讲评反馈课是占比较大比例的,在这种课型中如何落实好自主学习?在试卷讲评课上,建议采取学生自主改错(因为有些题目在当时考试的环境下学生不会做或做错了,但换一个环境,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解决,并且能较好地解决完成)一小组内互助(在学习小组内互相解决)一班内互助(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内交流互助,通过学生自主讲解的方式解决)一教师重点点拨(对于学生共性的错误或不被学生引起重视的地方,教师必须予以点拨强化)。在习题讲评课上,教师应事先对习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成三部分,即简单部分、复杂部分和疑难部分。对于简单部分采取公布答案+小组互助+班级互助的方式解决;对于稍复杂部分采取学生自主讲解的方式解决,运行方式是课前先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进行任务认领,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进行展示讲解,这种运行方式效率高,效果好,这对于听课者和授课者都有益。对授课学生来说不但加深了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说,因为是同龄人,听起来自然,接受起来容易。更主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易于质疑,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疑难部分,由教师点拨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参与面广,互动性好,教学效率高,远比那种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听的方式效果好得多。五、关于推进“问题导学式”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1、学校制订推进“问题导学式”课堂改革的三年发展规划,并出台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确保课改工作在有序平稳的轨道上运行。2、逐步建立和实施以课改为主体的名师队伍梯级建设机制。3、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完善全学科覆盖多课型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4、制订切实可行的“问题导学式”课堂评价标准。5、创新举措,强化学习小组建设。6、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问题导学式”课堂发展。7、借助外力,形成合力,推动“问题导学式”课堂发展。8、努力创建以课改为主的学生、教师多元评价体系。9、推行组本教研,推进课改工作。10、构建保障“问题导学式”课堂运行的常规教学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