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经济特区投资环境分析.docx
老挝经济特区投资环境分析为了鼓励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老挝政府提出了发展经济特区的概念,并在2003年设立了首个经济特区,本文旨在对老挝经济特区政策和特区投资环境作出简要分析,对经济特区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老挝经济特区政策一、经济特区提出的背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老挝经济出现了高通胀和货币贬值等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也停滞不前。为了鼓励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老挝政府提出了在与中国、泰国和越南接壤的地区发展经济特区的概念。2003年,老挝政府通过177号政令,设立了沙湾-色诺经济特区,这是老挝首个经济特区。二、经济特区的定义老挝的经济特区(SPeCiaIEconomicZone,SEZ),指具有特定的行政和管理机制,为吸引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创新、清洁生产等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的地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010年,老挝政府为经济特区颁布了专门法律,明确了经济特区和经济专区的概念,一个经济特区可包括多个经济专区。2018年,老挝政府更新了经济特区法,仅保留了经济特区的说法,不再提及经济专区。三、经济特区涉及的法律2018年修订的经济特区法是一部对经济特区政策作出规定的专门法,2016年修订的投资促进法规定了经济特区享有的基本政策,另外,每个经济特区项目都会与政府签署特许权协议,以对该特区享有的优惠政策作出详细约定。四、经济特区享有的土地政策老挝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个人和法人仅享有使用权。根据最新的土地法,老挝籍个人和法人可享有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外籍个人和法人可享有附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50年。经济特区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从政府获取不超过50年的土地使用权,该使用权期限可续期。五、经济特区申请流程园区开发商在确定初步的园区位置和规划后,可注册成立当地公司并向老挝计划投资部经济特区促进与管理办公室提交申请,由计划投资部协调老挝政府内各相关部门进行审议,并在完成审批后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之后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社会环境评估、确认税务土地相关事宜,进而与政府签署特许权协议(CA),正式实施项目。老挝经济特区投资环境一、优势与机遇1.区位优势老挝位于中南半岛腹地,与中、越、柬、泰、缅等五国邻接,是中国面向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重要门户。2021年通车的中老铁路已成为东盟多国对华贸易的重要通道,老挝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未来还规划有通向越南、泰国等地的铁路,通达性将继续加强。2 .生产要素便宜劳动力方面,老挝人口结构年轻,年龄中位数仅24.3岁,最低工资标准不到100美元,普通工人工资约200美元,在东盟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电力供应方面,老挝电力可覆盖94%村庄,特区内工业用电价约7.4美分;土地方面,老挝地广人稀,有大量可利用的平坦土地。3 .政治外交稳定老挝自1975年建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革命党是其唯一政党,政治局面稳定,政策的延续性较好,社会治安总体较好。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友好和合作的外交政策,与各邻国相处友好,与中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4 .享受贸易便利老挝是东盟成员国,享受东盟内部及各国与东盟间的贸易政策,也是RCEP缔约国;老挝是WTO成员国,享受42个国家提供的普惠制待遇。此外,老挝在联合国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内,享受欧盟给予的“除武器外全部免税”(EBA)优惠政策。在国际贸易对抗和摩擦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老挝所处的地位可为来此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贸易便利。5 .税收优惠老挝相关法律对特区内的投资作出了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此外,根据现有经济特区的政策来看,园区开发商和入园投资企业往往可在利润税、进口关税、增值税及个税等多方面享受优惠。二、风险和挑战1 .国内市场小老挝全国人口仅740余万,GDP规模188亿美元,无法作为终端市场来承接大规模投资,仅适合作为出口外销的中转地,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较大。2 .招工难由于东盟国家人口流动较为方便,疫情以来,老币贬值严重,与周边国家工资差距加大,本地工人外流较严重,可能面临阶段性、局部性的招工困难。3 .缺乏产业链支撑老挝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大部分物资依赖进口,对单一工业品的生产组装可能面临产业链支持的不足。4 .政府引导较弱老挝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支持,受到外国、外商、私营部门等各方推动的因素较多,可能会面临政府投入不足、项目推动缓慢等问题。现有经济特区简况老挝现有12个经济特区,截止到2020年2月,共吸引806家企业入驻,投资工业、贸易和服务领域的企业分别占26.34%.25.26%和48.4%,实际投资56.9亿美元,共纳税3491.4亿基普(约合3923万美元),为55771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老挝员工12596人。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特区如下。一、沙湾-色诺经济特区最早在2003年设立,是老挝首个经济特区,开发年限75年,分为5个子区域,分别由不同的开发商根据不同定位进行开发。其中A区占地297公顷、定位为贸易服务,B区占地373公顷、定位为工业,C区占地234公顷、定位为工业,D区占地88公顷、定位为地产,E区占地4000公顷、定位为工业。目前5个区域入园注册企业200余家,60%来自外商投资,2022年进出口总额1.78亿美元。二、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位于老挝万象市,2010年设立,由云南省国有企业云南海投和万象市政府按75:25比例联合开发,规划面积IL45平方公里,开发年限70年,可延期25年。区内规划有工业集群、商务配套集群和现代综合服务业集群三阶段开发,目前已入园企业上百家,包含光学、制药、化工、通信、烟草、光伏、农业加工等多个领域。三、磨丁美地经济特区位于老挝琅南塔省,紧邻中国磨憨口岸,可开发建设面积16.4平方公里,开发年限为90年,由中国企业海诚控股投资,特区规划以旅游度假产业为先导、以物流加工和金融商务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传媒和教育医疗产业为支柱,目前先导区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交付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米。四、万象工商园区(VITA)位于老挝万象市,设立于2009年,是万象市内首个经济特区,开发年限75年,由南伟开发有限公司和老挝工贸部按70:30比例联合开发,园区分为一期和二期,总面积252公顷。五、金三角经济特区位于老挝波乔省,设立于2010年,开发年限99年,面积30平方公里,由老挝政府和中国企业共建,特区内设立行政和经济管理委员会,在区内行使除国防、外交、司法权外的管理和开发权。对老挝经济特区投资开发的建议一、从政府角度出发1.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产业总体规划,对各个经济特区的定位更加清晰,更加具有差异化,形成互补关系。2 .一方面加强对当地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工人的职业素养,使得当地劳工在市场上有更好的收入,更愿意留在本地;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招工平台、渠道,为企业和员工之间互相匹配提供机会,加大企业招聘和员工应聘的成功概率。3 .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跨境公路和铁路的建设,用好中老铁路战略通道,提升铁路沿线公路连通性,创造更好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降低货物运输成本。4 .打破国家限制,充分利用好老挝作为中国和东盟互通桥头堡的地位,在政策上、经济上、设施上做好中国和东盟间的互联互通,享受通道红利。二、对园区开发企业的投资建议1.对标周边东盟国家园区土地价格,抓住老挝便宜、易获得的土地要素作为园区成本优势的基础。5 .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有明确、易实现的园区产业规划,提供差异化的园区产品和服务。6 .引入目标产业为迁移较为方便灵活的、固定资产投入较低的产业。7 .加强与政府、当地私营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获得人力、土地、政策等方面的便利。8 .加大对经济特区产品的宣传,提高老挝经济特区在国内外各交流平台、各媒体渠道的曝光度,吸引潜在投资者入驻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