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民族工作,今年5月下旬市政协副主席龚建涛、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蔡辉及XX市民宗局副局长仇英莺等一行先后赴滨海、丰县、淮阴区参观考察民族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外地先进经验(一)滨海县民族工作经验滨海县少数民族族别35个,人口3673人,两个民族村,两个民族村均为回族。近年来滨海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把民族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民宗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加强基层民宗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做好民族工作水平。一是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普遍建立党委领导、社区民警、(二)丰县民族工作经验 工作科员等参与的社区民族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发放民族工作人员便民服务联系卡,实现少数民族人口信息跟踪、走访慰问、信访接待、帮扶救助等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稳定的社区生活环境。三是建立重大节日和敏感节点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不断完善矛盾处理应急机制,依法处置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四是建立健全民族领域抵御渗透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牢固掌握网络上民族问题舆论主导权,对扰乱正常民族事务管理秩序的行为,坚决依法清理处置。五是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流入地与流出地区域协作机制,及时掌握相关人员信息,形成服务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合力。 丰县是江苏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属民族成份较多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31个少数民族成份,共有少数民族3500人左右,其中回族占85%o县内有中阳里街道汇丰社区(原北关村)、欢口镇欢口村、黄店村3个回民村,总人数在3000左右;有北城全羊馆、御香园、北村全羊馆等30多家清真餐饮网点;有民族中学、民族小学、欢口中心小学3所民族学校;有民族医院1所,民族村卫生室2所。近年,丰县始终牢牢把握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两 大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连续5次被国务院授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一是办好民族学校,为少数民族学子打造教育基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3所民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明确要求要将民族学校建设成丰县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学子成才的基地。民族中学现已发展成为全省及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大的民族中学,并于20XX年4月获得四星级高中的称号。民族中学是省民委命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运动队曾代表徐州市、江苏省参加全省、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二是规范清真餐饮,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放心就餐环境。近年,丰县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为清真饭店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积极协调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以及民族医院开设清真窗口。以羊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椒盐羊肉、五香羊蹄、茶树菇羊肉羊芹细等菜风味独特,味香色美深受食客欢迎。丰县现有2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清真饭店,布局十分合理,能满足县内穆斯林家庭日常生活用餐及婚、葬、嫁、娶时的宴请招待。清真饭店烹制的羊肉系列菜品也成为了丰县的一张名片。三是立足服务,真诚为少数民族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一是扎实做好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审核、民族成分变更及政策宣传工作。去年解答、解释民族成分变更问题、政策60余人次,办理少数民族考生中高考加分审核16人次,民族成分变更2人。二是切实做好流动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对于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经商、子女上学等方面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热情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三是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清真食品补贴发放工作。去年年共计发放清真食品补贴389万元,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子女教育、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特色载体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三)淮阴区民族工作经验淮安市淮阴区伊斯兰教及回民主要分布于王营镇、码头镇,人口5000人,属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目前回民除恪守“六信”、“五功”,饮食方面禁戒猪肉、酒、自死之物、血液、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以外,其他生居都与本地汉族生居融为一体。因回汉联姻,越来越多的汉族同胞皈依伊斯兰教,加之大西北少数民族穆斯林来淮经商也越来越多,因此发展趋势呈迅猛上升态势。现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处。分别是淮阴区王营清真寺、码头清真寺。淮阴区伊协秉承“继承传统,适应现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时代理念,扎实履行“爱国爱教,维护稳定,服务社会,促进和谐”之职责宗旨,认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伊斯兰教与 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扎实开展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创建和谐清真寺。20XX年12月王营清真寺荣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的表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村级经济是淮阴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码头镇张庄镇村是少数民族集居区,有回族1268人。该村依靠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极发展旅游项目,拥有清真寺、龙亭、淮阴古城遗址、韩信故里、官巷、御码头、枚城故里、惠济寺等景点,开创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极大提升了村民经济收入。现该村所有村民的住房均得到集中居住和改造,村民人均年收入达L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也达到126万元,是江苏省最美乡村示范村。回民与汉族人民氛围和谐、相处和睦。二、我市民族工作概况我市现有苗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43个,共计3912人,占全市人口的0.35%,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520人,外地来启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2392人,散居在全市各地。本市户籍少数民族人口中三峡移民150多人,其余大部分是从云桂川黔湘新等地婚嫁来启。 近年来,我市民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大的亲 切关怀下,围绕“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工作基本方针,鼓励少数民族同胞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共同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确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我市成立了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担任,成员单位为民宗、公安、建设、城管、国土、文广新局等24个部门,镇(区)村(居)两级也相应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我市制定市、镇(园区、街道)、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村(居)与镇(园区、街道)签订责任书、镇(园区、街道)和市签订责任书,责任层层传递、落实到人。20XX年12月,XX市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设立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为市政府26个工作部门之一,负责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履行民族宗教工作相关职责。去年5月,市民宗局将其内设机构综合科、监察室调整为宗教科、民族科,民族科专门负责民族事务工作。为更好地做好民族服务工作,我市于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推动开展好民族工作。从20XX年起,市财政每年下拨3.6万元作为少数民族联谊会的专项经费,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去年,组织少数民族联谊会成员赴南通崇川区和张家港 市观摩学习少数民族管理工作。20XX年成立了XX市清真食品管理小组,为在我市经营清真拉面店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同胞搭建了一个经商、交流、议事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20XX年下半年起,每年为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本市户籍群众发放每人每月12元的清真食品补贴。2009年12月,成立了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今年6月,为进一步发挥工作站作用,与市司法局一起专门聘请了5名同志为法律顾问,为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提供即时有效的帮助。二是培养民族干部。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对我市的少数民族干部进行锻炼和培养。目前我市共有少数民族副科职及以上干部3人。市民宗局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市民进入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和市清真食品管理小组任职,发挥其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方面的优势。另外,市民宗局依照有关规定,确保少数民族的政治待遇。例如,目前,南通市级人大代表中我市有少数民族人士2人,XX市级政协委员中有少数民族人士7人。 三是切实提供帮助。市民宗局曾对在启流动少数民族家庭困难情况进行调查,其中36%的被调查对象反映子女入学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市民宗局与市教育局积极沟通,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去年9月统计,全市少数民族学生就读小学181人,初 中30人,高中9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是流动商民子女。在恒大威尼斯流动回族周白克勒有两个小孩,现在一个就近上幼儿园、一个就近上小学,全家人安心在XX开了三个拉面店,充满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民宗局指导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市清真食品管理小组积极发挥作用。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慰问民族界人士成常态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少数民族同胞心中。 四是实施致富工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决不让少数民族同胞成为工作盲区。市民宗局根据省民委、财政厅有关文件通知,动员各镇(园区)于年初开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会同市财政局通过调查、考察、筛选,把能够促进和带动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农户增收的特色种植养殖项目选拔申报上去,尽力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争取项目扶持资金。近年来,积极向上级申请到少数民族扶持项目资金,在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海淡水特种养殖等方面开展扶持,让扶持资金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王若飞(满族)申报的飞龙少数民族水产养殖项目,总投资6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主要养殖扣蟹和对虾,带动了周边农户和少数民族150余人增收。今年,又整合民宗系统自有资源,建立了宗教活动场所与11个少数民族困难户的结对帮扶机制,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五是营造良好氛围。市民宗局注重在本市主流媒体上宣传民族法律、政策和知识。如去年7月-8月,我市在XX日报上对少数民族知识和政策进行了连载,共刊登25期。又如:在公众号XX发布上组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专题考试,宣传了民族政策。今年5月底,在寅阳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进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慰问10个少数民族学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庆“六一”。另外,市民宗局利用普法宣传月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中国公民民族成分登记管理办法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等。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慰问民族界人士,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少数民族同胞心中。三、有关建议对策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关键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服务、宣传、管理等几大重点。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建议对全市镇(园区、街道)级民宗专干进行专题培训,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行测试,以提高镇(园区、街道)村(居)民族工作质量。建议把民族宗教工作知识列入党 校教育课程,对民族干部进行轮训,提高他们应知应会水平,避免因政策方面的缺失而造成工作失误。二是确立法治思维。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思考和管理民族工作,避免发出法律面前因为民族身份而有别的错误信号。对来自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清真拉面、烤羊肉等外来流动经营者,务必依法进行管理。 三是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市清真食品管理小组的联系指导,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公信力执行力。加大对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市清真食品管理小组的财政支持,鼓励其定期开展联谊活动。特别是要针对大量我市清真食品店务工的回民,落实一会一组帮扶管理,确保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借鉴外地经验,根据要求将市少数民族联席会更名为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并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行正常换届,建设强有力的班子,发挥其应有作用。*¥*¥*¥*¥¥*¥¥¥¥¥¥*¥*¥*¥¥¥¥¥*¥¥*¥¥¥¥¥¥*¥*¥*¥*¥*¥*¥*¥*